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沈轩:用浙江精神凝聚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2020-12-07 09:10:01
相关推荐

浙江新闻客户端 沈轩

浙江精神是浙江的“根”和“魂”,是推动浙江发展进步的“精神支柱”,蕴含着浙江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建设美好家园的初心愿望。2006年初,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提出要与时俱进地培育和弘扬“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2016年G20杭州峰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作提出了“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要求。这一要求精辟阐发了浙江发展的精神动力与实践目标之间的辩证关系,深刻昭示我们:秉持浙江精神,是全体浙江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使命;传承好浙江精神,浙江就能始终以领跑者的姿态奋进新时代、担当新使命。要深入学习、宣传、研究、贯彻浙江精神,鼓足广大干部群众接续奋斗的精气神,以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加快“两个高水平”建设的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从“三个地”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新时代秉持浙江精神的重大现实意义

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浙江寄予殷切期盼和重托。省委书记车俊日前在省委党校秋季开学典礼上指出,浙江精神体现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内在要求,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新期望的动力源泉。我们要立足新时代浙江发展,深刻理解、把握浙江精神蕴含的强大生命力和无穷创造力,筑牢浙江在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平上更进一步、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快一步、继续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的精神支撑。

秉持浙江精神,是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的重要保证。浙江精神源远流长,既与浙江人民的历史生命相伴,更与浙江人民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相随,蕴藏着一种初心不改、矢志不移、继往开来的精神力量,是浙江能够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内在支撑。在70年来的发展历程中,2003年到2019年是浙江破茧成蝶、凤凰涅槃的重要阶段,省域发展之所以取得显著成就,靠的是持续深入实施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擘画的“八八战略”。“八八战略”实施得越深入、越持久,就越彰显出无穷的思想魅力、强大的实践力量和宝贵的时代价值。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浙江工作的主题主线。浙江精神锚定了浙江发展的精神坐标,是“八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续写好“八八战略”大文章,就必须强化“浙江精神”中包含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顽强拼搏意志和“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钉钉子精神,始终以“八八战略”为总纲领、总方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抢抓机遇、勇于开拓,使“八八战略”在新的发展中更显生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更加生动。

秉持浙江精神,是增强发展动力、确保浙江工作能够继续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的实践需要。浙江精神是浙江在千百年来的奋斗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始终激励着浙江人民励精图治、开拓创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作为浙江发展内生动力的浙江精神,凸显出革故鼎新的创新特质,引领广大人民群众鼓起闯劲干劲拼劲,投身创业发展大潮,使浙江在并不优渥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下,成功实现了从“地理、人口、经济小省”到“开放、市场、经济大省”的历史性跨越,书写了改革、发展的诸多首创和“第一”。在“八八战略”实施1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新期望。践行新期望,必须高举精神旗帜、立牢精神支柱。要全面激活浙江精神中敢想敢试、敢闯敢拼、奋勇争先的“文化基因”,强化披荆斩棘的开拓意志、只争朝夕的追赶意识、人一我十的攻坚勇气,切实将全体浙江人的无穷智慧和伟大创造转化为勇做先行者的实际成效。

秉持浙江精神,是提高防范化解风险挑战能力、扎实推进浙江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浙江地处东海之滨,历来自然灾害频发。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浙江遭遇的“成长的烦恼”也是早发多发。浙江精神是浙江人民在与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与落后发展条件作斗争、与改革的硬骨头作斗争的历史中逐步形成的,蕴含着防范抵御重大风险、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丰富经验和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需要有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我们共产党人的斗争,从来都是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的”。不久前,面对超强台风“利奇马”带来的巨大灾害,浙江基层干部群众不等不靠、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攻坚奋战,谱写了一曲抗灾救灾、重建家园的“浙江精神”之歌。浙江精神作为浙江的“根”和“魂”,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推动浙江发展、应对各种挑战的根本动力。当前,浙江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新征程上“山更陡”“浪更急”,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就防范化解六大领域重大风险作出部署,要求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全面抓好改革开放、增长转型、改善民生、整治环境、防范风险等各项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以斗争精神磨砺担当品格、提高攻坚破难本领,将重大风险挑战转化为重要发展契机。要坚持从浙江精神中汲取主动斗争、打持久战的信心和智慧,寻找另道超车、独招制胜的方法和路径,通过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着力破解各种瓶颈制约,抢抓机遇描绘好浙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工笔画”。

秉持浙江精神,是凝聚发展向心力、画好社会最大思想同心圆的题中之意。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要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矛盾,必须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发挥先进文化的凝聚、润滑、整合作用”。精神是最深沉的文化力量,是思想凝聚力、发展创造力的本源。浙江精神承载着浙江人高度的价值认同、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是全体浙江人共同的精神标识。这么多年来,诚信和谐的浙江精神不仅创造了从盆景到风景再到风尚、享誉全国的“最美现象”,更是将浙江干部群众紧紧拧成一股绳,在改革开放大风大浪的洗礼中始终保持了团结一心干事业、凝心聚力促和谐的精神面貌。当前,我们已进入“发展起来以后”的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利益调整期、矛盾凸显期,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各类思想认识问题相互交织、碰头叠加、纷繁复杂,迫切需要我们更加重视做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工作,最大限度地画好社会思想同心圆。要深入挖掘浙江精神中团结奋进的力量,充分发挥其作为经济发展“助推器”、社会和谐“黏合剂”的特殊作用,不断浓厚团结和谐出凝聚力、出生产力、出战斗力的干事创业氛围,着力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信心、发展共识,汇聚起高水平谱写“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浙江篇章的强大合力。

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全面推进浙江精神的深化研究,使浙江精神成为浙江人民砥砺奋进再出发的不竭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也是浙江精神的内在要求。浙江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就是因为这一精神始终立足时代、引领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随着实践的丰富而不断丰富,具有持久而旺盛的强大生命力。要对标新时代浙江“三个地”的政治责任,强化理论自觉,将浙江精神的深化研究作为重点课题,发挥好各社科研究单位、高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及基地的主力军作用,不断推出有分量、有价值、有影响的理论研究成果,引领和激励浙江人民在新时代继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突出时代性,加强对浙江精神核心内涵的研究阐释。“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是习近平同志把握浙江历史文化精髓,面对浙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在总结、吸收不同历史阶段浙江精神内涵要义的基础上对浙江精神核心内涵作出的最新概括,是浙江精神传承和研究的集大成者,具有跨越时空的思想穿透力。新时代是一个需要思想、理论工作守正创新的时代。当前,我们要根据新时代的新特征,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作的新期望,对浙江精神的核心内涵进行深化研究,作出更加准确、丰富和深入的阐述。

着眼唱响干在实处的最强音,从争当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排头兵的政治高度,从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实践维度,从树立实干者吃香、担当者光荣鲜明导向的工作角度,研究阐述“求真务实”的新时代内涵,丰富发展“遵循规律、崇尚科学”“真抓实干、讲求实效”的内容和要求。

着眼形成走在前列的新优势,围绕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省份,将“最多跑一次”改革进行到底,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信用浙江、美丽浙江建设等,研究阐述“诚信和谐”的新时代内涵,丰富发展“诚实立身、信誉兴业”“和美与共、和睦有序”的内容和要求。

着眼创造勇立潮头的新经验,把浙江发展放在我国由“富起来”向“强起来”迈进的历史进程中、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突出以全局视野抢抓机遇、以世界胸襟推进发展,聚力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好新时代的开放图强之路,研究阐述“开放图强”的新时代内涵,丰富发展“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励志奋进、奔竞不息”的内容和要求。

注重系统性,加强对浙江精神发展体系的全面梳理。浙江精神从历史深处走来,是一代又一代浙江人赓续文脉、砥砺奋斗、开拓创新的鲜明写照,传承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红船精神为源头的革命精神。理解把握浙江精神,要树立系统思维,进行整体性研究。

做好“溯源”文章,加强浙江精神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系的研究。浙江精神是对浙江优秀传统文化的淬炼,流淌着历代先贤的思想、观念、胸襟、情怀、品行、气节和志向;是对以红船精神为源头的革命精神的传承弘扬,与“红船精神”“浙西南革命精神”“大陈岛垦荒精神”“海霞精神”等内在契合;是对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集中彰显,与四千精神、三板精神、新四千精神、新时代浙商精神等相融相通。要切实将浙江精神的12个字放到与历史同脉、与时代同行、与改革同频中去追溯理论源头、探究核心价值。

做好“统分”文章,加强浙江精神与浙江区域性精神文化关系的研究。浙江精神在总结凝炼的过程中,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也带动了各地各部门对本地区本领域精神文化的提炼弘扬。不论是市级层面的杭州城市精神、宁波精神、温州精神、嘉兴精神、绍兴“胆剑精神”、金华精神等,还是县(市、区)级层面的萧山精神、海宁精神、义乌精神等,或是一些机关部门、大型企业所提炼的人文精神,都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精神动力。当前,深化浙江精神研究,既要着眼于浙江省域全局性特征,也要充分关注区域性精神文化的发展衍变,推动支流、干流融汇,实现创新提升。同时,要坚持以浙江精神的整体研究来统御、指导地方和部门人文精神的提炼,避免出现为提炼而提炼的现象和同质化重复的问题。

做好“升华”文章,加强浙江精神与中国精神、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等关系的研究。“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化建设重要思想在浙江萌发与实践的重要体现。从浙江精神到中国精神、中华民族伟大精神,贯穿始终的是习近平同志对精神力量的深刻认识,对中华文化的充分自信,对培塑民族精神、筑牢爱国基石的高度自觉。要将浙江精神的研究纳入到我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溯源”工程之中,深入挖掘浙江精神对于中国精神具有原点性的支撑要素和素材,从精神文化层面印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是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群众基础的。要围绕“优秀历史传统与浙江精神”“历史文化名人与浙江精神”“浙学与浙江精神”“浙江精神与浙商”“浙江精神与伟大民族精神”等内容,列出一批社科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形成系列成果。

紧扣实践性,加强对浙江精神推动发展的实证研究。浙江精神兴于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正在新时代迸发出蓬勃的生机活力。实践性、创造性是浙江精神最本质的特征、最鲜明的价值。

要回望“过去时”,深入剖析和总结浙江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实施“八八战略”以来,浙江精神在助推浙江形成体制机制新优势,实现经济“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推进城乡一体化、区域协调、民生事业发展,率先实施法治、平安、生态省建设等过程中发挥的特殊引领作用。

要立足“进行时”,着眼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实现“两个高水平”,就如何将新时代的浙江精神融入到推进“六个浙江”“四个强省”建设,深化“三服务”活动,打好三大攻坚战,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枢纽,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建设好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加快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等重大实践中去,发挥重要的动力支撑作用,进行有针对性的、建设性的研究。

要放眼“未来时”,围绕在高质量发展、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城乡融合、打造思想舆论文化文明高地、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高标准践行“两山”理念、使法治成为浙江核心竞争力等方面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发挥探路作用,研究如何将浙江精神转化为“永无止境”的精神状态、“要谋新篇”的精神追求、“方显担当”的精神力量,激励广大干部群众自我加压、砥砺奋进、撸起袖子加油干。

以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紧密结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大力推进浙江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在深入推进,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逐步掀起高潮,这为我们补足精神之钙、厚植奋进力量提供了难得机遇。要着眼将深厚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充分利用理论宣传、新闻宣传、社会宣传、文艺宣传、网络宣传等各种形式,全面、持续开展好浙江精神宣传教育,推动浙江精神家喻户晓,“飞入寻常百姓家”“走进群众心坎里”。

把浙江精神的宣传教育作为党的创新理论“走心”工程的重要内容。“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当前,开展浙江精神的宣传教育,要与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将其融入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去,作为我省党的创新理论“走心”工程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实。省级主要媒体开设专题专栏,通过全媒体平台及时报道群众热议、开展专家访谈,组织评论文章,刊发通俗理论文章,策划制作一批电视理论节目和网络视频作品,推出浙江卫视电视理论节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第四季《浙江精神》。围绕浙江精神的孕育生成、发展丰富、内涵要义、实践力量、时代价值等内容,编写通俗理论读物《读懂“浙江精神”》,使之成为广大干部群众“愿意看、看得懂、留得下”的口袋书。将浙江精神作为基层宣讲、思政教育的必讲内容,列入每年宣讲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广大社科工作者和高校马院、各级各类宣讲团的作用,通过“我最喜爱的习总书记的一句话”“我在之江学新语”等宣讲活动,组织开展浙江精神宣讲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切实将浙江精神的核心内涵讲清楚讲准确、价值意义讲全面讲透彻,让“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12个字更加深入人心。

把浙江精神的宣传教育作为浙江70年发展成就宣传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经济大省、从绝对贫困到全面小康、从百废待兴到创新创业的“三个历史性转变”。尤其是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浙江大地掀起了改革闯关、开放探路、创新赋能的滚滚钱江潮,绘就了尽显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的富春山居图,奏响了东西呼应、城乡融合、均衡发展的山海协作曲。要围绕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宣传教育,深入梳理浙江70年发展成就背后的历史脉络、精神脉络,积极策划“新时代与浙江精神”“我与浙江精神”等主题活动。强化主题报道,在新闻媒体70年发展系列报道上、各地发展成就新闻发布活动中凸显浙江精神元素。强化主题创作,结合影视展映展播、舞台艺术展演、美术书法展览、优秀图书展示等活动,推出一大批彰显浙江精神、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强化主题引导,将浙江精神元素更多融入到各类成就展览、微型党课、座谈报告、论坛交流、知识竞赛、读书征文、诗歌朗诵、广场艺术表演等活动中,在全社会营造共庆祖国华诞、凝聚精神力量的浓厚氛围。

把浙江精神的宣传教育作为讲好新时代浙江好故事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思想宣传要善于表达,通过讲故事来打动人、说服人,同时要把道贯通于故事之中,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人悟道。浙江作为“三个地”,是思想理论和发展实践的富矿,每天都在演绎着生动、精彩的“浙里”故事,其中最打动人心、震撼人心的是贯穿其中的思想、精神的力量。要立足当前新传播格局的特点,发挥主流媒体丰富的全媒体叙事经验和突出的全媒体叙事能力,着眼“有声有色有创意”,多通过微视频、微电影、微纪录片、微动漫和H5、动图、可视化长图等新媒体作品,讲好底蕴深厚、经典传承的历史故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红船故事,“无中生有”、创业创新的发展故事,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改革故事,海纳百川、融通世界的开放故事,不畏艰险、敢于斗争的攻坚故事,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的人文故事,让浙江精神、浙江魅力的传播更潮、更靓、更富穿透力。发挥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村文化礼堂的重要阵地作用,将讲好浙江深入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的鲜活故事,作为常态化的工作。抓好相关图书的出版和外译工作,努力用丰富的精品出版物讲述好浙江故事、传播好浙江声音、诠释好浙江精神。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不再胆小作文 防侵性作文 春节英语作文80词 以遇见为题的作文 心里话作文400字 元宵节作文初中 感恩作文800字高中 三年级作文下雪了 关于孝道的作文 学校打屁股作文 我与社会作文 感恩作文600字初中 我喜欢画画作文 我的好朋友400字作文 优秀中考作文600字 学习的意义作文 学滑雪作文 传统节日作文300字 在阳光下成长作文 我战胜了困难作文 四年级作文我的自画像 记事的作文400字 圆作文600字 我的梦想日语作文 日语作文我的一天 周记作文500字 我最爱的食物作文 我的阅读故事作文 新年活动作文 你是我的榜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