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德国迪特福特的“中国狂欢节” 过春节用筷子 官方语言是中文

2020-12-07 12:50:01
相关推荐

随着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开始学习和研究起中国的传统文化来。中医、针灸、武术.....这些带有中国元素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了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官方名片。影响了许许多多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友人。

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迪特福特,就属于这当中的"佼佼者"。每年这里都要举办最负盛名的"中国狂欢节",在这期间全镇的老百姓都会化身为"中国人",而这项节日的由来,也与中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异乡"的中国情

位于德国巴伐利亚上普法尔茨的迪特福特,是一座拥有6000多居民的欧洲小镇。追溯他的建城史,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这座宁静而祥和的小城坐落在德国阿尔特米尔河谷之中,多条河流流经该地,背靠美丽的山峦与森林,一派脱离俗世的田园风光。

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天生对外来文化有着深切的情感,尤其是对遥远的东方大国——中国的文化特别的钟爱。自1928年起,当地居民举行的狂欢节首次出现了中国元素,巡游队伍中的乐队首次身着唐装进行演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纳粹政权迫害和战争的破坏,该狂欢节被迫中断了一段时间。

战后直到五十年代,当地人才恢复了庆祝狂欢节的传统,而每次"中国元素"都成为雷打不动的保留项目。直到1954年的狂欢节,组委会和市民第一次选举了一名"中国皇帝"。此后,迪特福特的狂欢节就摇身一变,成了"中国狂欢节"。

二、热闹的"中国狂欢节"

根据传统,每年2月天主教的传统节日"肥胖星期四"即为当地的"中国狂欢节"。节日当天的凌晨,当地的孩子会身着唐装,相约结伴来到镇上的各个街区,用鼓声和锣声唤醒镇上的居民,并高声喊道:"今天我们就是中国人"。当天上午全城封路禁行,所有的居民都会将自己打扮成了他们心中的"中国人"的形象,"中国风"的服装成为了当地人唯一的统一着装。

到了下午,最盛大的游行活动正式开始。由花车、乐队、市民团体组成的游行队伍缓缓穿过街市,游行队伍会展示居民自行设计的"中国风"的服装和布景,游行的民众会装扮成皇宫大臣、侍女、护卫、裁缝等各色职务,他们身上的服饰和装饰都极尽想象力。

在巡游的高潮阶段,一位身着"黄袍"坐在轿子中的"皇帝",会在众人的欢呼声和传统的"中国古乐"声中出现。在街上"巡视"完一圈后,归来的"皇帝"会在身边"文武百官"的簇拥下他的位置上宣读新一年的"告全体百姓书",祈求新一年城镇能够人丁兴旺,风调雨顺,居民幸福安康。

根据传统,担任"皇帝"的居民是通过游戏选举产生,不会出现任何的世袭情况,这大大增加了狂欢节欢乐的气氛。虽然选举方式看起来比较"戏谑",不过这位"皇帝"还是十分有权力的:狂欢节期间,他绝对是这里"说一不二"的存在,就连当地的市长、镇长也只能在这期间成为一名小小的"官吏"。

在游行的最后,全体居民会一起聚集在城中的酒馆和饭店中,一起庆祝狂欢节的到来。"中国狂欢节"一般会持续5天的时间,在此期间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慕名而来的游客都会尽情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

三、源远流长的历史

这个远在千里之外的德国小镇,为何如此喜欢中国文化,史学家曾经有过多方考究。根据城市历史的记载,迪特福特市从很早起便与中国进行过贸易生意,"丝绸之路"建成后,当地的贸易商人便开始用当地的白银和手工制品,从中国商人手中进口丝绸、瓷器、茶叶和香料,因此当地也成了欧洲大陆最早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地区之一。

经过多次的接触后,当地人得知这个东方大国会在春季时庆祝一个叫做"春节"的节日,其热闹程度甚至超过了他们的圣诞节。因此从1860年开始,部分当地居民就模仿着中国人的样子,开始过起属于他们的"春节"。

"中国狂欢节"期间,迪特福特全城都挂满了灯笼和画满了龙的旗帜,家家户户还会贴上福字和自己创作的"春联"。在城中当地人还建立了一座石质纪念碑,纪念碑上写着迪特福特到北京的距离——7698公里。镇上商店里,节日期间也会挂满许多有关中国元素的纪念品和玩偶。而且当地还破天荒地将中文定为当地的官方语言,要知道当地人几乎不会说多少完整的中文,全镇上下只有一位华人血统的居民,但他们对于东方文化的喜爱可见一斑。

生活习惯上,当地百姓也特别喜欢模仿中国的风俗习惯,除了喜欢用筷子吃饭外,在中国春节的除夕,当地人还会制作"饺子"——由于当地人不知道真正饺子馅的配料,因此只能采用德国人的口味来制作,馅中一般都是香肠、大蒜、奶酪、酸椰菜等配料组成,味道也只能是因人而异。

如今迪特福特的"中国狂欢节"已经成为了当地最重要也是最具特色的民间活动。随着中国的影响力逐年增大,狂欢节上的中国色彩越来越浓,带动了小镇旅游业和商业的发展。当地百姓说对狂欢节的喜爱程度也愈发高涨,更为家乡拥有"巴伐利亚的中国"的称号而自豪。

结语

迪特福特与北京,中国与德国,虽然相距数千公里,但两国民间的友好交往却依然没有任何的阻碍。这座古朴小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参与,也让每一个到此游玩的国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也在这样的传播和影响下,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接受。

参考资料

1. 《迪特福特城市史》

2. 《德国小城的"中国节"》

3. 《列国志——德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30年后的我作文 安昌古镇作文 作文我的好朋友500字 北京作文培训 抓周作文 龟兔赛跑英语作文 介绍自己的作文400字 收拾房间作文 我的同学作文800字 关于背后的作文 我的父亲作文800字 迈出这一步作文 写人作文550字 机智的我作文 写景的作文150字 关于油菜花的作文 以暖为题的作文 描写家乡风景的作文 滑冰作文600字 篆刻作文 作文成功之路 环境与健康作文 美在路上作文 语文考试万能作文 写景的作文五百字 假期游记作文 作文小白兔100字 班级大扫除作文 默默无闻的人作文 爱我国防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