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语文】2017高考大纲原文+修订原因+备考建议【权威发布】

2020-12-07 17:25:01
相关推荐

语 文【修订原因】以前的高考大纲中,现代文阅读总共有3篇:1篇论述类必考,1篇实用类和1篇文学类二选一。现在最大的变化是取消选考模式,实用类和文学类均被调整为必考。这样调整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训练考生的快速阅读和信息筛选能力,毕竟这是大学学习的必备技能。高中生要知道,大学里经常会布置一周读完一本书然后写篇小论文的“日常”作业吗!教育部还希望考生未来既能迅速搞懂RPG手游的人物设定(实用类阅读),又能领略霸道总裁文里的爱恨纠葛(文学类阅读)。【命题预测】目前对于2017年高考语文阅读题如何命制,有两种解读:一是实用类阅读和文学类阅读都成了必考,考生没有选择的余地,出题人出哪一种就只能做哪一种。另一种解读是,现在是3篇都必考,要做的现代文阅读题的数量从2篇涨成了3篇。假如其他题量不被压缩,那就只能自己提速了……【备考建议】备战2017年语文高考,提高阅读做题速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修改备考计划。有的学校以前是从实用类和文学类两种阅读题型里面选择一种来专攻(很多同学一直在练习人物传记类的,因为相比小说而言,人物传记更好读、更好答,也更容易得分。教师教学中也会相对淡化文学类文本的比重,因而这种选考模式的弊端也日渐凸显)。现在得两种类型都要掌握!所以,如果说2015、2016两年高考变化最大的是作文,那么2017年变化最大的应该是阅读。其次,古代文化常识、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在2015、2016两年的全国新课标卷中已出现,现在只是明确地写到考纲中。需要注意的是,古诗词鉴赏,以往主要考查手法、情感等更多“套路”性的题目,以后就很可能注重考查鉴赏评价能力了。如果认识了本质规律,其实考什么都一样。备考时偏重或者放弃某种体裁,无论是改革前还是改革后,都是不明智的选择。语文试卷好比一张餐桌,上面放着各种各样的面条:重庆小面、山西刀削面、兰州拉面、河南烩面、陕西臊子面……从本质看,都是面做的食品。难道由拉面改成刀削面,还需要为吃法琢磨半天?只要我们从语文的实质出发,牙口好,胃口好,什么样式的面条真是无须大惊小怪。Ⅰ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核目标与要求。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具体要求如下。A. 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B. 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C.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D. 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E. 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F. 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不同难易程度的考查。Ⅱ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考试的各部分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1.理解B⑴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⑵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⑴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⑵ 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⑶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⑷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1.理解B⑴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⑵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⑴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⑵ 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3.鉴赏评价D⑴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⑵ 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⑶ 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4.探究F⑴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⑵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⑶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1.理解B⑴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⑵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⑴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⑵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⑶ 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3.鉴赏评价D⑴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⑵ 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⑶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4.探究F⑴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⑵ 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⑶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二、古诗文阅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识记A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理解B⑴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⑵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⑶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⑷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⑸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3.分析综合C⑴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⑵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⑶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4.鉴赏评价D⑴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⑵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三、语言文字应用正确、熟练、有效地使用语言文字。1.识记A⑴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⑵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2.表达应用E⑴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⑵ 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⑶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⑷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⑸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⑹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四、写作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表达应用E作文考试的评价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1.基础等级⑴ 符合题意⑵ 符合文体要求⑶ 感情真挚,思想健康⑷ 内容充实,中心明确⑸ 语言通顺,结构完整⑹ 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2.发展等级⑴ 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⑵ 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⑶ 有文采用语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⑷ 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本文由高中生学习深度整理,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END·

高中生的学习助手家长的家教顾问/老师的得力参谋↙↙查看往日的精彩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含羞草作文 柚子 作文 写景作文600 三年级作文200字 我是谁 作文 有趣的事作文 作文 泪 在一起作文 黄山作文 等待 作文 奉献 作文 回家作文 读后感 作文 作文五百字 有那样一抹色彩作文600字 优秀作文800字高中 我为家乡代言作文 阳光 作文 离别 作文 那一次我真的很棒作文600字 书香伴我成长作文600字 什么的滋味作文600字 在路上作文600字初三 以艺术为话题的作文 一件开心的事作文400字 难忘的春节作文400字 风景在路上作文600字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推荐一本好书作文500 开学计划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