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聊城市:“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系列新创作品专题文艺展演

2020-12-07 19:10:02
相关推荐

政府搭舞台 群众当主角

——“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系列新创作品专题文艺展演回顾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琦 通讯员 孟凡琦

走进剧院,音乐声一起,舞蹈、音乐、小戏、曲艺、走秀5场风格各异的文艺展演轮番上演。

8月31日—9月5日,由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市文化馆、聊城市保利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的“五个大家”——“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系列新创作品专题文艺展演在聊城水城明珠大剧院盛大上演。

5天时间里,水城市民享受了一场难得的文化盛宴。从文化享受到文化创造,真正成为文化生活的“主角”。50余个节目,既有温度,又有有趣味,既接地气,又入人心。以奋斗为桨,逐梦远航,广大文艺爱好者不仅“唱”出了幸福生活,也“舞”出了新时代的幸福活力。

坚持原创 构思巧妙

“这简直是聊城版‘乘风破浪的姐姐’!”由市直老年体协选送的走秀节目《锦绣中华》因大胆、个性的舞台效果,受到了评委、观众的一致赞誉。

皮裤皮衣、过膝长靴、大框墨镜、闪亮的装饰品,这些原本是年轻人的专属装扮,如今穿戴在50多岁的表演者身上,让人眼前一亮。她们流利的动作、超强的气场、完美的舞台表现,将剧场氛围推向高潮。

“我们所有的动作都是自编自演的。”《锦绣中华》的领队耿莲梅介绍,“我们以前跳民族舞,这次想换一种风格,于是尝试了走秀这一表演形式,从编排到正式彩排,只用了5天时间。”

67岁的翟凌云是《锦绣中华》的表演者,为了能呈现出最好的舞台效果,她每天加班加点地练习,甚至做饭时还想着怎么把动作做到位,“不能因为自己,拖了大家的后腿。”

袅袅筝音中,十几位身着旗袍的女子缓缓向舞台中央走来。定睛细看,才发觉她们身上精致的红披,是一张张纹饰精巧、裁剪细腻的剪纸。

“这次走秀,我们共展出10多套服饰、头饰,有蝶恋花主题,有凤凰戏牡丹、鱼儿闹莲、孔雀开屏、凤舞九天……”茌平剪纸省级传承人黄玉华说,“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将剪纸艺术以时尚的方式展现出来,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剪纸文化。”

器乐作品《红歌颂歌》、曲艺小品《传统与流行》、相声《文明有你》,这些都是广大文艺工作者近期新创作的文艺作品,是群众心声的真实表达。

紧贴时代 扎根泥土

这是生活在聊城的一家人,丈夫是警察,妻子是医生,他们计划在除夕夜回老家团聚。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共赴一线抗击疫情,这是“戏聚聊城”优秀新创小型戏剧展演中《年夜饭》的故事原型。

“这出戏,我们准备了1个月,由市京剧院优秀年轻演员领衔出演,融入现代元素,让戏曲更接地气,更容易被群众接受。”《年夜饭》导演兼主演、市京剧院副院长王立明说。

时而欢快时而悲伤、时而激昂时而优美的音乐,贴近生活、贴近聊城实际的唱词,让观众大呼过瘾。“演员唱得贴近生活,我最喜欢《年夜饭》里的那个妈妈,她的事迹很感人。”家住观澜一品小区的曹奶奶激动地说。

聊城东站派出所民警谢温普是《年夜饭》故事的人物原型,他在现场观看了演出。“我很喜欢看小戏,看到自己的故事被改编成小戏,并作为正能量进行传播,我非常开心!”

《乡村振兴追梦人》《罚公公》《扶贫路上》……这些作品以脱贫攻坚和新时期农民生活为题材,让观众在文艺演出中感受到共建小康社会的强大合力。

热情洋溢 舞动青春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几尾“红鲤”在水中嬉戏,于荷叶间若隐若现。19位小朋友踏着轻盈的步伐,手里拿着绸扇,挥舞出一道道波浪,在绚丽的灯光下,好似一尾尾锦鲤在清澈的水里聚集,美不胜收。

“这个舞蹈节奏明快,卡点比较难,但是孩子们能这么成功地展现出来,我为他们骄傲。”舞蹈《水欢鱼跃》的带队老师徐晓波说。

本次活动可谓老中青少齐参与。由临清市文化馆选送的舞蹈《打绳歌》展现的是妇女劳作时的场景,对表演者的体力有一定要求。但是该节目的表演者年龄大都在60岁以上,她们迈着矫健的步伐,手里拿着细绳舞动,在舞台上的表现丝毫不逊色于专业表演。“我们虽然年龄大了点,但是舞蹈梦一直都在。”《打绳歌》领队老师刘桂英说。

舞蹈节目《多彩的梦》同样赢得了满堂彩:13位阿姨穿着粉色的衣服,起舞时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坐在凳子上时,又如一位位举止端庄的少女,眼神、姿态拿捏到位。

“看得出来,演员们都下了功夫,希望以后还能看到这么多优秀作品。”市民王岩表示。

水城如画 桑梓情浓

流水般的筝声涤荡心扉,10位身着旗袍的表演者从舞台后方款款走来,像是从民国走来的女子,小扇一开一合,于耳畔拂过。

“这个节目通过优雅的转体、温柔的眼神,还有一系列手势,展现了东方女人的古典优雅之美。”走秀节目《冰菊物语》的带队老师明小红说。

“家家户户种树苗,乡亲都夸书记好。扶贫政策求实效,致富路上赶帮超……”歌曲《家乡处处涌春潮》是冠县万善乡西北召村的村歌,创作者杜广增曾是村里的扶贫干部,两年多的驻村工作让杜广增对脱贫攻坚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于是,他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歌曲。

“老百姓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我们一定要为老百姓搭好舞台,努力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目标。”“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系列新创作品专题文艺展演总导演、市文化和旅游局艺术科科长呼晓薇说。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300字写景 作文读书笔记 梨花作文 励志作文题目 去海边作文 经历作文600字 亮点作文 描写景的作文 牛人作文 关于游戏的作文 中考作文多少分 作文快乐的一天 快乐时光的作文 关于精神的作文 历险记作文 给我的启示作文 高中作文500字 写景400字作文 写景作文300 400字写景作文 语文满分作文 写人作文开头 初三作文题目 草原作文 600字写景作文 朋友作文500字 爆笑作文 曹操 作文 爱国作文题目 600字作文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