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小学英语绘本教学 阅读前 中 后老师可以怎样引导学生?

2020-12-08 02:55:01
相关推荐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英语阅读不但能够提升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还有助于其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学习能力的提升,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处于起步一段的小学低年段学生年龄在6-8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图文并茂的绘本是培养他们阅读入门的选择之一。

这个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储备,让低年段的绘本阅读教学跟平时的阅读教学有所不同,它并不以获取信息为主要目的,阅读过程中阅读策略的培养也不显性和刻意,而是注重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和积极阅读体验的形成,以促进他们英语阅读素养的整体发展。

本文将结合Have You Seen My Cat?这一教学实例,对低年段的英语绘本阅读教学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Have You Seen My Cat? 是Eric Carle 的绘本故事,讲述一个小男孩到处去寻找丢失小猫的故事。贯穿整个故事的只有几句话:Have you seen my cat? This is not my cat! This is my cat!

阅读前

链接学生生活经验,在整体大语境背景下进入绘本阅读

阅读前的几分钟非常关键,它起到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等作用。除此以外,它还决定了课堂的基调并创设了一个大语境背景。

在 Have You Seen My Cat? 绘本阅读前,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上课前先通过《安妮花磨耳朵》的一首歌曲进行课堂预热,并初步感知绘本故事中Have you seen…?这一句式,为后面绘本的朗读作了语言铺垫。接着进行低段绘本阅读教学环节:Phonics Time & Sight Words Time,特别强化了绘本故事中出现的have, seen, my, this 这几个视觉词的认读。在正式进入绘本阅读前,教师让学生通过观察书本封面,了解一些基本的文本信息。学生都注意到封面上的一只猫,这时出现了一个小男孩的哭泣声,教师让学生猜测发生了什么事情,在学生猜测小男孩可能因为弄丢了小猫而哭泣时,课件上展示了一张寻猫启示,肯定了学生的猜测。这时教师问学生接下来该怎么办?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去寻找小猫!”于是教师顺势让学生预测能否找到小猫?小男孩会去哪里寻找小猫?他是怎么个找法?学生都积极发言,也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通过这几个环节,学生们了解到该绘本是一本有关“小男孩寻找小猫”的故事。了解了这一大语境背景后,接下来学生对故事细节的预测都将在这个大语境下进行,这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故事,构建完整图示。这同样也符合全语言教学主张,即语言是整体的,语言学习是先整体再局部的渐进过程。

阅读中

关注图文信息,以内容和情感为双主线引导学生多层次内化绘本故事

“走心”的绘本阅读课总会在学生和听课教师心里激起涟漪、引起共鸣,要达到这种效果,除了关注绘本显性的内容主线外,对绘本隐性的情感主线的挖掘也很重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去阅读,以主人公的身份去体验故事,让学生成为故事的一部分,学生对阅读才会更深刻理解,而不是停留在文本表层。

在学习《小学英语分级阅读教学:意义、内涵与途径》中的10个分级阅读教学案例时,本人再次感受到这些优秀课例在解读本文过程中对绘本情感主线的深度挖掘,因为关注到人的情感,这些课例显得格外“人性化”。

在本文教学Have You Seen My Cat? 教学案例中,教师也关注到了这一点,以内容和情感为双主线设计了两个层次的任务。

在第一轮的输入与内化中,教师通过播放绘本中出现的8种动物的声音,让学生进行预测:它是小男孩要找的小猫吗?然后展示动物图片发现 This is not my cat! 从而继续寻猫之旅。

学生对文本的认知过程能够活跃大脑,提升思维品质。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不断带入自身的感受,积极与文本进行互动,学生便很快理解了整个故事。这是以内容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一个层次。

第二轮的输入与内化中,教师以故事中各种动物知识和各地文化背景输入来帮助学生内化故事,激发学生对各种文化的兴趣。寻猫之旅从美国出发,经过墨西哥、秘鲁、非洲、中东、波斯等地,最后又回到美国。

绘本图片中穿着各地传统服饰的人,他们所处的环境也是各地典型的地理环境,如墨西哥的大草帽、印第安的金刚鹦鹉、波斯的沙漠和骆驼等,还有富有地方色彩的各种动物,让学生不仅仅是read the word, 更是read the world。第二层次的任务设计不但加深了对绘本内容的理解,也传递了绘本背后的文化知识,有利于学生多元文化视野的构建和文化品格的培育。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图片在低年段绘本中的特殊作用,它跟一般图画书中的插图不同,是文本的直观呈现,它使文本内容从静态走向动态,是与文字一起阐述书本内容的另一种“语言”(培利·诺德曼)。

充分利用图片信息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视觉素养。在两个层次的输入与内化过程中,教师始终引导学生关注图文信息,充分发挥图片在低年段绘本阅读中的特殊作用。绘本中的图片能让学生更多地关注意义而非只是语言形式,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对图文的双重关注,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兼顾图文的阅读习惯。

阅读后

迁移运用,多种形式输出,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阅读后环节设计得当,可以升华整个阅读过程。在低年段的绘本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言水平进行多种形式的输出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故事内容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Have You Seen My Cat? 阅读后环节中,除了让学生了解卡尔系列绘本的特点外,教师还设计了层层递进的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选做:

任务一:口头概括故事梗要 (横线处由学生自主补充)

今天我学习了绘本故事 Have You Seen My Cat? 它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寻找小猫的故事。小男孩通过 Have you seen my cat? 这个句子询问别人,可是都发现不是它的小猫 This is not my cat! 可是小男孩没有放弃,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小猫 This is my cat! 我觉得小男孩能坚持到底,很有恒心……

任务二:带着感情模仿朗读绘本故事

任务三:片段表演

任务四:创编故事

学生对这些任务都非常感兴趣,在任务一口头概括故事梗概中,学生通过评价主人公的行为激发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任务二通过阅读策略指导(增加充满情绪感的语气词)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绘本故事。任务一和任务二都是基于语篇的的较低层次的输出,有利于巩固故事中的句式,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任务三片段表演和任务四创编故事是进行实际应用的更高层次的输出,是对故事的拓展和迁移运用,学生在表演和创造故事的过程中既要运用到本课特定的语言结构,又要运用一些策略和技能(如小组合作、想象力、创造力等),这个用英语去完成任务的过程可以使学生获得巨大的成就感,有利于综合语言能力的提升。

小学低年段是英语阅读的入门阶段,绘本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阅读素养的重要途径。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把社会文化、思维认知和语言能力这三个目标融合在师生共读绘本、合作建构意义的过程中,努力促进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整体发展,为后续英语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集封面 科技创新作文 我学会了什么作文 妈妈我想对你说作文400字 写景的作文400字 我的一天作文 我长大了作文 我的自画像作文300字 爱是什么作文 旅游作文 小学作文 写事作文500字 我的一天作文600字 初一作文 关于劳动的作文 童年作文 我的家乡作文600字 感恩作文600字 端午节作文 四年级下册作文 我的奇思妙想作文400字四年级 我的初中生活作文600字 我的妈妈 作文 责任作文 写人作文400字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写过年的作文 我的妈妈作文400字 以爱为主题的作文 好书推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