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新华三 华为 同有科技到底有什么不同?

2020-12-08 03:55:01
相关推荐

笑傲存储系列文章之

企业级存储:新华三、华为、同有科技到底有什么不同?

近来,好几个粉丝朋友在聊新华三、华为、同有的问题,并且问到他们到底有什么不同。对啊,我在想:在企业级存储领域,他们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既然前些天,我一直在考虑写一个笑傲存储系列文章,也不知道怎么开头,权且将这个主题作为笑傲存储系列的开头文章,可好?

笑傲存储,必须要内容选择大家非常关注的主题,不共鸣,如何笑傲,对不?

谈起这三家存储公司,确实存在很大的不同。说来话长,那么我们慢慢地说吧。

有朋友很有趣地说出了他们三个的关系就是:代理商,原厂,代理商。你觉得呢?

一 公司领导人对比

新华三

目前,新华三集团中国区IT产品部副总监、存储产品部总经理是徐润安,他主要做企业级存储产品非常资深但并非是企业级存储领域的研发工程师或架构师。再往上看就是新华三集团CTO尤学军,也是新华三集团高级副总裁主要专注网络产品交换机领域的研究,历任以太网交换机产品线研发总监,研发部副总裁、网络产品线副总裁等职位,看官方资料介绍他对企业级存储没有专长。再往上就是新华三集团总裁兼CEO于英涛了,他现任紫光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新华三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兼新华三大学校长。

也就是说,目前来看,我们没有看到新华三队外公布的有关负责企业级存储研发团队的技术带头人,尽管如此,但新华三依然在企业级存储领域有所新的尝试。为此,如果新华三会继续深入走向自研企业级存储之路的话,那么存储研发技术带头人迟早也会浮出水面的。

华为

华为这几年的集团调整比较多,不仅新成立了华为云的独立部门,同时对于企业级存储的专注更为积极和深入。想想看,反正这条路已经走过来了,巨大的投入早已出去了,当然只有坚持到底。

之前是华为IT存储产品线总裁范瑞琦带队,负责存储产品的研发与市场战略的制定。1997年加入华为公司,2007年加入华为赛门铁克,负责存储产品线,将华为存储产品线推向了行业销售的顶峰,不过,他在2017年就离开华为存储了,具体去向不是很清楚。

然后由之前的华为IT存储产品线副总裁孟广斌接任了范瑞琦的职位,成为华为IT存储产品线总裁。不过,在孟广斌接手的华为存储已经逐渐向云靠拢了,并且推出了基于华为公有云的专属企业存储服务,强调混合云的存储构建,提出存储即服务(Storage as a Service, STaaS),虽然这个概念并不是第一次被提出来,但是标志着华为存储从范瑞琦“打天下”时代完全走向了孟广斌“稳天下”的时代。

但是,因为华为在IT上整体的变化,所以在品牌包装上立刻迈向了云。因为华为Cloud BU总裁郑叶来直接继续兼了IT产品线总裁。当然,这个并不是说华为开始放弃企业级存储全部云化,因为就算IBM转型走认知计算和云的道路也没有甩卖企业级存储,这充分说明了企业级存储依然拥有其独特的生命力。

同有科技

同有科技的当家人,一直是大股东,也是创始人的周泽湘。他是一位湖南人,浓厚的湘音从来没有变过,从骨子里说明了他是一个性格坚毅不乐于让环境改变自己而是要自己改变环境的人。

同有科技是中国企业级存储上市第一股,大股东除了周泽湘之外,还有佟易虹、杨永松、沈晶、罗华、王磊、袁煜恒等。因为同有科技前身是做集成商业务走出来的,以代理存储产品开始涉足企业级存储行业,后来开始做OEM产品至今,同有科技的存储品牌也就有了。

整个同有公司的人员规模在上市之后逐渐得到了扩张,为此在人员招聘上有了一些扩张后,也开始涉足对外投资初创公司,吸收技术研发团队进入公司,但主要涉足的领域是闪存和软件定义存储。这两个领域虽然很热,但初创公司非常多,竞争很激烈。因而周泽湘对于同有科技的发展有了新的变化,希望通过对于技术团队的投资为公司产品创新带来变化,而不是一味依靠OEM方式。

但是从同有科技的官方网站介绍来看,公司的定位还是为大数据存储做贡献,这样的思路似乎并不靠近现在存储业界的云化大趋势。不靠近云,那么同有科技的未来如何走呢?继续坚持现有业务进一步做深做细,但营业收入的增长不会出现很大的变化。倘若投资新的产品或者转向云的方向,现有同有科技的研发和产品就得有阵痛。对于周泽湘来说,同有科技的未来发展似乎举棋未定。

不过就在2017年底前,周泽湘于12月13日、12月14日、12月15日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系统增持了公司部分股份,公告显示,自2017年以来,截至12月17日周泽湘共计增持公司股份2250300股。

二 技术研发实力对比

新华三

事实上,新华三的技术资本来自于这个公司成立之初,新华三由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三通信)和紫光华山科技有限公司(HPE在中国的服务器、存储和技术服务业务)组成,也就是说新华三拥有了来自之前华三通信和HPE的技术资本。

只不过,最初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曾经有一支比较强大的企业级存储研发团队,后来基本都全部离开华三重新成立了一个公司叫宏杉科技,专注存储其发展还可以,目前正在走上市的流程。因此,现在新华三的存储资本全靠HPE在支撑着。

在新华三成立之后,第一步是推出了自己的自研服务器 R4600,后来又推出了自研的X10000系列海量存储系统,这是分布式NAS存储系统,硬件采用HPE Apollo系列工业标准服务器,存储软件就是文件系统应该是自己写的,但之前业内没有传出新华三有文件系统的研发团队。按照国内文件系统研发的历史沿革来看,估计新华三通过战略策略获得的该NAS软件。因此,X10000是一个组合的解决方案,这对于在企业级存储研发领域存在短板的新华三来说,属于目前最佳的发展模式。

可能有人不禁会问,新华三既然拥有了HPE在中国的服务器、存储和技术服务业务,也在销售相关HPE企业级存储产品,为什么没有将存储技术研发吸收过来呢?按照当初紫光收购HPE在中国的服务器、存储和技术服务业务然后成立新华三的公布信息,HPE存储的研发一直由美国HPE独立在做,也就是说新华三暂且只是拥有HPE在中国的服务器、存储和技术服务业务的产品销售和服务权利,研发并没有在收购之列。

不过,按照当前新华三在服务器、存储领域的自研策略,新华三正在逐渐组建自己的企业级存储研发团队,但更多的精力应该不是放在存储阵列硬件研发上,而是聚焦在存储软件和服务方案上。

华为

说起存储研发,华为成研所的员工应该都有故事可以讲。来自华为公开的资料显示,华为存储研发投入早已超过20亿元,华为存储研发人员超过3000人,拥有超过800项专利。同时在成都,华为投入2亿元早已建设了华为存储兼容性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里面大家可以看到世界上各种品牌的存储产品。

很有意思的是,对于华为存储的竞争友商来说,华为存储也成了友商的直接用户。

但是,华为存储研发团队虽然庞大,这些年也从华为存储研发体系里面出走了一些人,有的人走出来就自己创业了如深圳的杉岩数据;有的人走出来又去了其他友商。华为成研所这个铁打的营盘却一直坚挺着,同时还在美国建立了存储研发中心。这说明华为存储的目标早就不只是中国了,眼观全球才是未来出路。

最关键的是,华为存储从当初华为赛门铁克拿来的那一点根基,经历了岁月磨练后,已经发展起来了,并在企业级存储每个领域都有所涉足有所不同程度的深入研究。同时采用华为芯片的企业级存储据说也诞生了,具体在用户端应用情况如何,目前没有看到更多的公布信息,不得而知。

同有科技

同有科技300人左右员工规模全部算作研发,与华为存储3000人研发规模比,只是从研发阵容上,华为存储已经秒杀了同有科技。当然,做研发不只是需要人多,研发带头人牛叉不牛叉,在技术上是否有着引领作用才是关键。

同有科技虽然没有华为存储、HPE那样好的根基,但是同有科技熟悉自己专有行业领域用户的需求,一直坚持从方案出发做产品的研发和优化,以及软件丰富,这样的思路还是对其客户和直接销售有着很好的帮助。

唯一的弊端在于,没有自己真正的自研硬件基础,只是方案集成和软件优化,容易在某些时候碰见钉子,吃一些亏。具体情况就不再多说了。目前同有科技走的研发之路依然和之前没有太多变化,只是专注的软件方向有所不同,开始涉足软件定义存储、开源、闪存这样的新兴领域。

有些新兴领域容易进入,但有些新兴领域进入后却很难真正实现自己的想法,比如全闪存的研发就是很大的挑战,相信凭借当前同有科技现有的硬件研发基础很难在全闪存上有所真正的突破,好在同有科技不是一个钻牛角尖的公司,在适当的时候,同有科技必然会变通地通过软件定义存储SDS的方式去实现全闪存的配置方案。

因此,变通,应该是同有科技研发策略上最大的优越性。因为并不是每个企业级存储厂商的老板和研发能够真正做到变通。

三 存储产品对比

当然从存储产品对比来看,新华三因为拥有了HPE在中国的服务器、存储和技术服务业务,而HPE在企业级存储领域属于全球领先企业,产品体系健全,竞争力也非常强。在针对中国市场的发展特点下,HPE还推出了低端入门级的适合中国用户特点的企业级存储产品。

华为存储也从存储产品上有着丰富的产品线,因此,在实际市场竞争过程中,华为存储与新华三存储之间的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从企业级存储高端、中端、低端到全闪存等方面,双方都有着自己代表性的产品。

因此,在全闪存阵列、混合闪存阵列、云存储、数据管理等多个方面,华为存储都是与新华三存储对标了,虽然华为存储真正目标并非在新华三存储上,而是EMC,但是面临行业竞争的时候,也难免时常“对手”相见了。

同有科技在存储硬件上还是以OEM为主,在不断丰富自身的存储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沿着全闪存、软件定义存储的方向在走,只是目前来看,不管产品如何,能够实现企业级产品国产化,这就是一种成功。至于国产化是具体如何实现的并不是最要紧的,要紧的是用户认可自己的品牌,认可未来的公司技术与产品发展方向。

因为篇幅有限,针对存储具体产品这里不做过多的比较,大家可以参考新华三、华为存储、同有科技的官方网站都有比较纤细的介绍了。

四 渠道对比

之前阿明有写过两篇文章专门介绍新华三、华为存储的渠道特点,请大家直接参考如下文章:

企业级存储渠道哪家强?之新华三篇企业级存储渠道哪家强?之华为篇

不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新华三和华为在渠道体系的建设上都非常强势,各自有着不同的优势与特点。从渠道数量上看,双方似乎都在10000家渠道合作伙伴这样的规模上了。

同有科技

而同有科技主要还是专注行业领域的直接销售,全国也有自己的代理体系,相对来说就非常薄弱了。

从同有科技官方网站可以看出,合作伙伴的渠道政策、最新公告、同有渠道大学、文档下载、电子刊物都是不对外公布的,必须是同有的正式合作伙伴才能登陆,其他非同有科技渠道商就只能通过其他渠道去了解了。这说明同有科技的渠道建设非常封闭,并没有将渠道建设当作了公司重要的部门在抓。

那么到底同有科技拥有多少个自己的代理商和合作伙伴呢?按照业内人士的分析,最多不会超过500家,当然这里还不能算作都是分销、总代或核心代理这样的级别,只要能走一点货就算合作伙伴吧。

当然,这里如果大家对业内人士对分析有所质疑,可以看看同有科技的公开财报,2016年营业收入为4.72亿元,2015年营业收入为3.61亿元,按照营业收入来分析,就算同有科技的业务收入全国依靠渠道伙伴来获得,平均一个合作伙伴业务贡献300万元收入,那么理论上来算也不会超过157个合作伙伴。

然而,我们可以看到同有科技的净利润却比较高,2016年净利润为1.29亿元,估算利润率大约是27%;2015年净利润为0.66亿元,估算利润率大约是18%。倘若同有科技是百分之一百按照渠道模式在做生意的话,其利润率不太可能如此之高。从利润率的数字可以足以说明同有科技依然主要依靠自己的直接行业销售。

渠道销售只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补充而已,因为同有科技一直想依靠渠道销售拓展自己的业务收入,但是这条路走得并不顺利,从当初砍掉纯渠道销售的存储小金刚系列就足以证明了。

但是同有科技不可能彻底放弃渠道销售,毕竟在中国渠道体系的建设还是必须保持。特别是在近年来同有科技通过OEM方式逐渐建立起来了自己对企业级存储的产品认知,也在尝试做自有品牌的存储产品,也在投资研发。那么自有品牌的销售就更不能离开渠道的力量了,因此,对于同有科技来说,渠道不可能全部放弃,保持现有的体系,等待自有品牌产品有所转机才能让渠道体系有所转机了。

五 前瞻性对比

新华三

新华三依托HPE在存储领域的前瞻性预见,在产品整合上通过收购超融合全球第二的厂商Simplivity和混合存储全球代表性厂商Nimble Storage,从而在存储技术整合上获得了新的增强。

HPE存储收购请直接参考之前文章,如下:爆料|Nasdaq消息称:HPE花费10.9亿美元现金收购Nimble Storage爆料|HPE宣布收购Simplivity后,哪个超融合厂商反应最强烈?预见中国|HPE的3PAR梦想

在企业级存储逐渐走向软件定义、走向云环境的转变中,新华三还是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海量存储的NAS方案是一个方面,其他方向上包括超融合也有了全新的整合和进步。因此,新华三借助HPE的资源理解和深刻认知企业级存储的价值和方向,结合中国用户的特点逐步走向自我创新之路,其前瞻性还是比较求稳。而不是求新。

华为

华为存储已经在2017年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对外界宣布了存储即服务,走向云的转型中企业级存储只能成为华为云的一个配角了。但是,这样理解不够全面和准确,对于私有云建设来看,企业级存储的价值还依然非常重要。

另外,超融合、软件定义方向上,华为存储没有放松自己的步伐,也在HCI中国市场上取得了自己的成果。当然,对于文件、对象、超融合这些全球增长比较快的与存储相关的领域,华为看得还是比较紧。业内人士戏言,只要你有的,华为就不会少。

同有科技

同有科技在近两年开始寻求自我创新上突破,但是只是单纯地针对全闪存和软件定义存储,不从整体战略上布局到云的平台上,未来的竞争力恐怕会减弱。因为任何一个单一的企业级存储产品无法在未来的整体竞争格局中获得自己的增长,只能依托整体的竞争力,综合的实力才能赢得前瞻性的产品成功。

当然,也有一些例外,就是在开源存储领域,我们看到了一些初创公司获得的既有成功,但从更长远的 发展来看,不能成为一个综合的公司只是专注某一个两个技术领域的企业级存储厂商最终还是沦为云厂商和综合性厂商的配套伙伴,或者直接被这类厂商收购。

从之前全球的技术性企业级存储厂商被一个一个收购的事实足以证明这一切。

六 可能的未来

当然了,对于软件定义存储本身的发展前景来看,到2021年全球软件定义存储收入将突破162亿美元,其中HCI的增长最为关注。来自第三方分析机构IDC公布的数据显示:HCI不仅增长最快,复合年增长率为26.6%,同时也是最大的子领域,到2021年收入将达到71.5亿美元。在预测期内,对象存储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10.3%,而文件存储和块存储的复合年增长率将分别达到6.3%和4.7%。

因此,新华三、华为、同有科技等有着一定发展历史时间的存储厂商来说,对于HCI、对象存储、文件存储和块存储有所动心有所动作,也是理所当然的了。换了是谁都会如此的。你说是不?只是同有科技想要发展到华为存储、HPE存储那样的规模,按照现在的定位和人才配置似乎是不太可能了。

但是,未来3-5年内,传统企业级存储依然是中国存储厂商的发展基础。想要完全割裂传统企业级存储,似乎还是不太容易,也不太可能。因为市场发展规模足以说明问题。瘦死骆驼比马大,不信我们继续走着瞧好啦。(Aming)

对于以上文章内容各位亲有什么不同看法,

欢迎文末直接留言评论!

——阿明/分析评论——

本文来源:阿明独立自媒体,版权所有,侵权必究,转载请授权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消防安全作文 今天我当家作文 窗外作文600字 小作文给对象 梅花作文 我的好朋友作文 说明文作文 我的自画像作文 笑死人的高考零分作文 我的烦恼作文500字 700字作文 写给女朋友的小作文 关于坚持的作文 坚持作文 熟悉的陌生人作文 作文过年 关于学习的作文 作文怎么写 作文大赛 英语小作文 说明文作文600字 作文开头 那一刻我长大了作文300字 我想对你说作文 成长作文 在路上作文 旅途作文 英语春节作文 节日作文 作文集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