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查慎行《三闾祠》 既赞美屈原高尚品格 又为屈原的悲惨遭遇而叹

2020-12-08 09:40:01
相关推荐

本文乃“有些模糊记忆”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三闾祠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尤动楚人哀。湘兰沅茫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三闾祠

查慎行(1650-1727),原名嗣琏,字夏重,号初白,又号他山,海宁(今浙江省海宁县)人。少受学黄宗羲。性喜作诗,游览所至,辄有吟咏,名闻禁中。康熙东巡时,在大学士陈廷敬的推荐下,诏诣行在,又随康熙入京,不久赐进士出身,选庶吉士,授编修。后遭谗告归。他曾随康熙出游,奉旨赋钓鱼诗,有句云:“笠檐養秧平生梦,臣本烟波一钓徒。”于是宫中传呼为“烟波钓徒查翰林”。他足迹几遍中国。其诗学苏陆,所作清新隽永,刻画精细,善用白描手法。时有“南王(士祺)北查”之称。有《敬业堂集》等。《清史稿》卷四八四有传。

诗人故乡浙江省海宁县

三闾祠,即屈子祠,在今湖南省泪罗县,为汉代所建,清乾隆年间移建于玉简山上。因屈原曾做过楚国三闻大夫,故屈子桐又称三闻祠。此诗为查慎行布衣时游历湖南凭吊屈原而作,诗中以深沉的感情,卓越的见解,表示对屈原的同情与怀念,是他记游诗中的名篇。首联入题,先从景物写起:“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诗人的游踪来到湖南汨罗,首先要瞻仰的自然是三闻祠了。他放眼望去,只见江水滚滚滔滔,山势曲曲折折,伸向远方,难以尽览。于是收回目光,凝观三闾古祠,却见它萧条冷落,孤孤零零地背城而立,景象一片凄凉。

江水滚滚

昔日遭谗放逐汨罗,今日祠庙荒寂清冷,睹景思人,诗人怎能不感慨万端,大生不平之叹呢?这就为下一联作好感情铺垫。颌联即景生情,对屈原的遭际发表嗟叹:“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这一联文笔犀利,见解深刻,议论精彩,而且极具概括力,既是对屈原的慰藉,又是对世事的谴责,堪称此诗的名句。古语说:“木秀于林,风必挠之;堆出于岸,水必湍之。”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有着非凡的治国才能。

汨罗江

这就引来了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宠姬郑袖等佞臣群小的忌妒、陷害,致使屈原遭谗蒙冤,尽忠无路,报国无门,最终走上悲惨的结局。所以作者以诗慰藉说:用不着嫌怨举国难觅知音,哪有庸俗的小人不妒忌贤才的,这是古往今来令人同慨之事!这里,诗人用“未有”一词作历史性的概括,认为这种忌贤妒能的劣根性无世而不有,古代如此,于今又有何尝两样呢?可见这两句诗以小见大,远远超出屈原自身,寄寓良深。颈联承前,融议论与抒情为一体,对屈原的品格加以赞扬:“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屈原虽遭谗被逐,但爱国之情不减,亡国之恨难消。

屈原雕像

他在长时间流放中,写了不少爱国诗章,《离骚》长诗最具有代表性。当他听到秦将白起攻陷郢都时,写了著名的《哀郢》一诗,以表强烈的爱国之情。最后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好投江自尽,表现了高度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屈原虽然带着满腔怨恨离开人世了,但历代居住在楚地的人,却没有忘掉这位伟大的爱国者,每逢节日,民众便举行纪念活动,以示对他的敬仰与怀念。尾联由议论再回到景物中来,以浪漫想象手法结束全诗:“湘兰沅茫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屈原的作品中常常出现湘、沅,兰等楚地的风物。

爱国诗人屈原

这里作者引来这些事物,意思是说:眼前在湘江和沅江等地区,兰蕙和白芷等香草名花遍地皆是,年年碧绿,生机勃勃;这也许是诗人的灵魂眷顾这块土地,常来常往之故吧?作者以大胆的想象结束全诗,既突出了主题,对屈原的颂扬达到了新的高度,又富于感情,使读者在心理上得到慰藉,可谓一举两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题目自拟作文400字 特别的什么作文600字 最美的声音作文600字 描写小猫的优秀作文 作文传承600字作文 记人叙事作文600字 我学会了什么500字作文 写老师的作文600字初中 我身边的雷锋故事作文 三年级作文读后感300字 生活中的趣事作文400字 良言如春作文600字 我的暑假生活600字作文 看春节联欢晚会作文 我熟悉的人300字作文 意外的惊喜作文400字 沿途的风景作文800字 读书的快乐作文500字 江苏卷高考作文题 高考作文纸电子版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结尾 改变真好作文 有意义与有意思作文 真情在生活中流淌作文 我最好的朋友作文400字 观察事物的作文300字 欢乐的泼水节作文 毕业后的计划英语作文 甘肃语文高考作文 青春风采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