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蔡英文当局“再造历史现场”计划危害深远

2020-12-08 20:25:02
相关推荐

华广网6月24日发表厦门市台湾学会副秘书长、研究员杨仁飞的文章指出,2016年以来,蔡英文当局文化部门力推“再造历史现场”计划。这是蔡当局“文化台独”的重要工程之一,欲借恢复日本殖民台湾的近代生产、生活及建筑场景找到“台湾主体性”的源头,构建“去中国化”的集体历史记忆。

一、“再造历史现场”计划是蔡英文文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5月台文化部门负责人郑丽君提出“文化资产新策略——再造历史现场计划”,声称在4年内投入64亿元新台币(其中台当局投入47亿元新台币,地方县市配合17亿元新台币)。

“再造历史现场”计划是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在2015年提出的文化竞选政见,在蔡英文执政后列入蔡当局“前瞻计划”的一部分。与马英九时期不同的是,蔡当局从简单纯粹的历史建筑、工业遗产保护转向为旨在恢复日本殖民台湾50年的历史记忆。郑丽君声称,从落实“厚植文化力,带动文化参与”核心理念,藉由发现历史、保护历史遗产,再现历史记忆,以文化治理带动城市或区域发展之空间治理,使历史文化记忆与脉络重新连结当代、在地生活的需求,以重新连结与再现土地与人民的历史记忆,建立文化保存整体政策,落实文化保存于民众生活。

作为“再造历史现场”计划的一部分,第一阶段选定高雄左营旧城及台中市城中城等11案优先推动。表面上,“再造历史现场”计划的目标是,期望藉由活化资产、促成文创产业,打造文化聚落等,形成区域文化景观。

二、“再造历史现场”计划以恢复日据时期的殖民记忆为重点

2016年5月以来,蔡当局已着手及准备重建的日据时期历史记忆的文化工程有:

1、恢复台中日本神社与台中铁路站线。2016年9月林佳龙称将重建早在战后被放倒在地的台中公园里日本神社鸟居旧址,藉以“重拾城市光荣”。台中神社建于1912年,1967年改建为孔庙。林佳龙下令重点保护台中火车站,而第一月台同时也将被指定为古迹,与邻近的20号仓库群,一起规划为台湾铁道博物馆与铁道文化园区,将展出台湾铁路发展史的重要文化。

2、修复日本“帝国糖厂”台中营业所。2017年2月9日,林佳龙视察日据时期日本“帝国糖厂”台中营业所的修复状况。台中市政府希望将糖厂周遭打造成“台中产业文化园区”,发展及保存台中市的“产业文化”与“产业记忆”。

3、2017年,花莲县凤林镇公所修复建于1915年日据时代的林田神社。

4、修复日据时期的大溪公会堂。2018年,大溪公会堂及周边建筑与环境改善工程开工。大溪公会堂于日据时代兴建,台湾光复后,在此兴建蒋公行馆,民进党籍桃园市长郑文灿上台后将之纳入大溪木艺生态博物馆,进行空间活化改造,不凸显两蒋时期的历史。

5、2019年,台文化部门进一步列出了“文化资产活化”具体项目,其中包括日据时期台湾工业遗迹的修复,理由是传承与再现在地历史与人民记忆,其中有大阪商船株式会社台北支店、新北市水湳洞地区与瑞芳区造炼厂遗址、高雄市“左营旧城见城计划”等重建案。台北机厂的“NEXT铁道博物馆”主题与松山文创园区主题也是所谓历史重建的重要项目,所谓一窥过往时空轨迹,让人重新记住历史。

三、选择性地恢复与重建历史记忆

“再造历史现场”计划是有选择性地投入、重建。蔡当局欲寻找的历史记忆只是从中华文化之外找到一个与大陆没有联系的历史记忆,但是寻找一通之后,没有中华文化的台湾历史是不存在的,因此无可奈何之下他们只能拥抱原住民与殖民地文化。从2019年“再造历史现场”项目来看,绝大多数项目与近代日本殖民统治台湾的历史密切相关,而这一项目的背后渗透着台湾亲日精英对殖民时代生活方式、生活经验的怀念。

如台北三井仓库重建案又叫记忆仓库案,设计师在一楼的中央处置入了一个“记忆小书城”,作为记忆仓库中最重要的空间,让人可以在这里获得台北北门(清廷治理台湾时建设的城门)周边、三井仓库甚至是整个台北发展的历史记忆。策划者明确指出,“三井仓库肩负着文化宣传的使命,也代表着台北市一段重要的文化历史,是非常具有保存的价值,除了让民众可以来这里游玩,还能串连整个西区,是西区的门户,与其让它颓败不堪,修复并给予新的功能,那就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

蔡当局蓄意忽视、清除清王朝管治台湾历史的记忆,漠视台湾民众抗日历史,抹黑1945年台湾光复后国民党治理台湾的历史。

民进党当局不会告诉台湾民众现在保存的日式建筑是在日本侵略者拆除、破坏了清代中式建筑基础上完成的史实。台湾总督府为了纪念第四任总督儿玉源太郎和民政长官后藤新平在台湾的政绩,决定发起由官方与民间共同捐建“儿玉总督后藤民政长官纪念馆”,选址于今日“二二八公园”内,拆除原台北天后宫旧址兴建,设计工作由当时总督府营缮课长野村一郎与技术人员荒木荣一负责。

2016年11月台湾屏东县石门古战场园区内见证“牡丹社”历史事件的“澄清海宇还我河山”纪念石碑8字碑文被台有关部门挖得光秃秃,而屏东县政府文化处辩称,是因为有“文化界人士反映石碑碑文与登录名称、理由有历史错乱感”才拆碑文。2016年9月台中市长林佳龙花200万元新台币拆除抗日胜利纪念碑。

2017年8月台中国光路口发现大量清代红砖瓦,疑似日本殖民占领时期的陶瓷碎片及黑瓦,附近施工时挖开的土堤,疑似连续砖造的结构物,高度怀疑就是清代台湾省城西门城墙的遗址所在,但是这样的历史现场没有引起台官方的高度重视。

2014年当时台北市政府文化局两度派员前往位于复兴南路的“黄杰故居”会勘,认定该建物保存良好,又是历史名人故居,因此依“文化资产保存法”将其列册追踪,并于同年底交付台北市政府文化资产审议委员会审议,2015年9月审议通过,正式登录为台北市历史建筑。2017年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审理后却认为,“恣意滥用而违法”“其余诸栋价值不高”“附属建筑不具保留价值”。

四、“再造历史现场”计划是“文化台独”的重要实践

民进党第二次上台执政后,“文化台独”是蔡当局落实“拒中、反中、仇中”意识形态,进一步推动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要政治图谋与文化实践。其中既有理论构建(以台大台湾理论工作坊为基础,努力构建台湾主体性为核心的“台湾理论”),也有“文化台独”的全面实践,包括推动文化领域的立法、修法,改造文博系统,强化在地与亚洲的连接,在文资保护上推出“再造历史现场”计划。

从本质上来看,这是借“在地化”“文化历史保护”的幌子推动向“殖民文化靠拢、致敬”,向“文化台独”目标前进的历史叙事与文化价值重建。郑丽君曾经表示,这一计划的目的,第一是历史的扎根,连结更多的土地与人民的历史记忆,“这是蔡当局施政的重要工作。其中包括历史的重建,各种的历史如建筑史、文学史、艺术史、生活史、社会史、土地的历史、技术的历史、自然的历史等等,都必须要重予以重建,目的要认识我们自己从是哪里来的”。

显然,“重建历史现场”计划承载了蔡当局选择性改造历史、赞美殖民历史、传递“皇民史观”、构建台湾新的集体历史记忆企图心。蔡当局将台湾的历史、“台独”的根源与日本近代化、日据时期的殖民统治紧紧地捆绑在一起,通过标榜台湾近代化得益于日本的建设,台湾的民主启蒙来自日本,台湾的文化记忆倾向日本化,进而在推动“去中国化”,同时构建一套亲日的“台湾文化主体性”、媚日的“文化台独”理论与实践。

这是打着保护文物、活化历史的幌子,实际上达到以错误的史观、史实误导民众,改造台湾中华文化与中国历史的集体记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放风筝300字 描写仓鼠的作文 陪伴作文400字 高中语文作文题目 妈妈生病了作文 游华山作文 阅读类作文 初中600字作文大全 父亲的背影作文 写景作文三百字 谈读书作文 我最喜欢的书作文 优秀作文800字初中 捉蝴蝶作文 同步作文三年级下册 有趣的一件事作文 童话作文200字 再也没有作文 农村风景作文 小狗作文100字 消防作文300字 有关励志的作文 友谊作文400字 雪的作文结尾 帮我写作文 关于跑步的作文 除夕作文300 关于小猫的作文 写毛笔字作文 带批注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