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谢谢你 让我尝到了做父亲的滋味

2020-12-09 09:20:01
相关推荐

不知什么时候起,从西方飘来一个“父亲节”。一般的中国人只拿它当感恩节来过,多数声情并茂、渲染父亲无私的爱,把人感动个稀里哗啦完事儿。

要我说,这有点浅了。

整整100年前的1919,鲁迅先生写过一篇文章《我们现在怎样作父亲》,文章很长,大意是说“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然而鲁迅所处的是一个动荡变革、亟需冲破礼教、解放个性的时代,今天则是和平既久、享乐至上、青年人容易精神萎靡的电子时代。

为着传承中国式的人伦与价值,我们有必要在这个中西文化充分交流、交锋的时代,谈谈今天怎样做父亲。

抚养:尽我所能,而不倾其所有

生儿育女,说到底,就是生命之火的赓续。

看着你粉嫩的面庞,我对从天而降的“父亲”身份还真有几分不适应。随岁月的风蚀,你越来越有我的模样,我就想啊,即便我垂垂老矣,也将笑逐颜开。普天下做父母共同的心愿,是儿女胜过自己,过得比自己好。为了这个近乎自私、狭隘的朴素动机,为人父母者甘愿吃苦耐劳,默默付出,无怨无悔。

儒家讲“亲亲”,讲孝道,从家族的角度讲,我们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所以我会尽我最大努力,助你高飞。

孩子,当你呱呱坠地时,喜悦漫过心田,面对你这样一份“天赐大礼”,我能从莽夫硬汉变得柔肠百转。夜半时分,你的啼哭就是起床号。妈妈生你已经很辛苦了,起来为你冲奶粉,我自然义不容辞。可待我酣睡时,你却了无睡意,大眼睛瞪着天花板,手脚挥舞,大脚趾时不时能塞到我嘴里。

你的小脑瓜里装了那么多的疑问。你问我这是什么?我说这是麻雀。你问了23遍,我答了23遍,我都不知道哪儿来的耐心。

你跌跌撞撞学走路,我弯腰驼背扶着你,一天下来,腰已经不是自己的了。你学会了走路,又开始变懒耍赖,一出门就要抱,怎么办?放心!我有的是耐心,只要我还有力气,爹背你!

我不是王健林,但也不能让你饿着。

我不是李嘉诚,但也不能让你冻着。

你上学了,人家都忽悠说什么“不能输在起跑线“,于是家长们疯了似地报兴趣班、择校,不惜代价请客送礼,求人说话。

我却冷眼旁观,因为我知道哪有什么起跑线,我和你妈就是你的起跑线!你爷爷常说“吃饭穿衣量家当”,我懂得教育子女能改变家族命运,但也不能一口吃成胖子。放学接孩子,人家关心今天学什么了,考试成绩如何,我只问你这一天是否充实,快不快乐。

学校门口,那就是一个展示场啊!家长们尽自己最好的条件来接送孩子。人家孩子坐在“宝马”小汽车里东张西望,你坐在我“宝驹”电动车上记背单词。

孩子,你摊在我后背上的,不是你的教科书,而是放飞你梦想的翅膀。

梦想,貌似一个矫情的词,然而人无梦想则不坚持,不坚持则难有成就。

你要开始找工作了,我竭尽所能的找门路、托关系——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多年不再联系的故旧、曾经一面之交的陌生人。总之,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做父亲的都愿意付出百倍努力,什么面子、什么尊严,通通可以弃之不顾。第一份工作是你职业生涯的起点,重要性不言而喻。人都说“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步入职场,你就算起飞了,也由此开始领略生活的不易。我总想“扶上马,送一程”,可你潇洒地挥挥手,让风中飘来三个字——“不必了”。老实说,我有些惆怅,因为没帮上忙,然而又有几许欣慰涌上心头,因为你自立自强的模样真帅!

在这件事上,我已尽我所能,不在乎你领不领情。

看你小鹰一般遨游蓝天,我心甚慰!

然而,按照儒家的教子理论,我不会倾其所有对你宠溺的。

高尔基说,宠孩子是老母鸡都会的事情。然而偏偏有不少的父母爱子心切,无节制地把爱向孩子倾倒:孩子喜欢吃什么,无条件的供应,于是吃出一个小胖子;孩子喜欢玩什么,无节制地满足,玩出一个“丧志”的家伙。为了培养一个创新的现代人才,个性固然是需要张扬的,但你也总不能把它扬上天吧?

老辈人说,惯子如杀子。

宠溺就像一把看不见的刀,杀掉的是孩童的上进心与自制力。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被家人宠惯的孩子到了社会上,

要么胆怯懦弱,因为只敢窝里横;

要么懒惰虚荣,吃不得苦受不了罪;

要么自私自利,因为习惯了“世界都是我的”;

要么任性放纵,不懂节食,也不愿节欲,玩什么都求个一泄千里一醉方休。

若是给了他一颗“成龙”的心,却没有帮他走上“成龙”的路,那最终只能眼巴巴地看他“成虫”,岂不悲哉!

所以,我愿意尽我所能助你前行,但是绝不会倾其所有,把你惯成一块油盐不进的料。

陪伴:让我们活成彼此的骄傲

如果说儒家倡导的亲子关系是“相濡以沫”,道家倡导的则是“相忘于江湖”。

一个家庭,各有自己角色,亦各有自己职分。同在一个屋檐下,便是一个小江湖。我们各司其职,各尽其分,共同成长,不要互相指责。流宕在屋檐下的,唯有爱。沐浴着爱的光辉,我陪你长大,你陪我变老。

孩子,我也曾对你“哼哼”教导,甚至勃然大怒,请原谅我的年轻与涵养不足。那些话当然都为你好,而你却未必领情。可现在我也不会怪你,我不想让你舒舒服服的过一生。那样的话,到老了你会怨我的。

我不能剥夺你“奋斗”的资格,只想成为你“奋斗”征程上的榜样。

我文化不高,但我在工地上搬钢筋,烈日下刷油漆,绝不会偷奸耍滑。

我若作官,有你监督,父亲不敢嗜贪,因为懂得“财聚则人散”。

我若教书,有你注视,父亲不敢偷懒,因为不希望你在学校遇到同样的冬烘先生。

我若做警察,当恪尽职守,为民服务,因为怕你出门遇到“痞子警察”。

父亲不是完人,也有许多的缺点,但有子女在身后,至少不敢把自己弄得劣迹斑斑。

子女注视父母的眼睛,是无处不在的,它比监控的“天眼”厉害多了,因为能直抵内心深处。多少人犯罪,他不敢让子女知道。多少贪官,乞求警察不要当子女的面把他从家里带走。

孟子说人有“四端”,其中之一就是“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羞恶之心,就是老百姓所说的“人都是要脸的”,在子女面前,父亲尤其要脸——只要不是面临饿死的威胁,我绝不偷盗(上世纪60年代有过饥饿时代,我们这代人常听父辈讲起故事,所以对特殊情况下为活命而偷食物养孩子多了一份理解之同情)。只要日子过得去,我绝不会贪图小利、斤斤计较,因为你的父亲知道,示范给你“格局”,让你的精神光明成长,远比我挣那点蝇头小利划算。

曾经和一位土豪朋友喝茶。既已相熟,谈话便相对深入。我说别的人到了你这样的身份,都是泡妞、小秘、闹绯闻,我怎么好像从来没听说过你有这样的事情呢?他说“咱也是有儿子的人,总要做给儿子看。”这话里渗出来的,是满满的敬畏!

孩子,我努力工作,就是想活成你奋斗的榜样。

如果不能,我也要活成你的柱石,托举你飞翔。

鲁迅当年说“掮住黑暗的门,放他们到光明的地方去”。今天是朗朗乾坤,没有什么黑暗与光明,只有奋斗与堕落。只要你奋斗,好日子早晚会来。

我的人生我负责,对你的人生,我只负“有限责任”,主要的还是你负责。

要知道,两代人各有各的使命,也就各有各的精彩。

令我骄傲的,不是你获得多少证书,考上什么北大清华,而是你的脸上始终绽放着奋斗的光彩。那斗志、那蓬勃、那无所畏惧的光芒,比任何化妆品都令人容光焕发。

总之,我想做个“道家式”的父亲,在你的成长中只作示范,不留控制性的痕迹。

西方那个叫马斯洛的心理学家说,“在任何情况下,我都可以肯定的说,健康的人不喜欢被控制。”由此他主张教育要基于对对方的爱与尊重,不干涉,不干预,不控制,不操纵,不改造。然而在当今的中国,大到择学校选专业,小到今天穿什么衣服,总有父母喜欢替孩子作决定,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

周国平特别看重孩子心智上的真正优秀,批评道:现在做父母的似乎都有一个雄心,要亲手安排好孩子的整个未来,从入学、升学到工作、出国,从买房、买车到结婚、生子,皆未雨绸缪,为之预筹资金,乃至亲自上阵拼搏,觉得这样才是尽了责任。我想提醒你们的是:孩子的未来岂是你们决定得了的?

其实老子早就说过,“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三宝的第一宝就是慈。孩子都有自我成长的驱动力,你想,人有人性,物有物理。一粒种子撒下去,农夫要做的,是提供充足的水分与光照、养料,而不是一个劲地朝它吼:“快快长,长好了我奖励你!敢长不好,听见我的剪刀响了吗?”

一个活泼泼的生命穿梭于学校与家庭,体内蕴藏了巨大的生命力,他怎么可能不要求成长?作父亲的以模范言行示范引导,孩子自然会走上正道。

若像段子里说的“有一种鸟自己不飞,就在窝里下个蛋,要下一代使劲飞”,父子间互相抱怨,能不鸡飞狗跳?

做父亲的清静无为,干好自己的工作,扮好自己的角色,该尽忠尽忠,该尽孝尽孝,在孩子童年灌注好价值观,使孩子明理知“道”,那么孩子的成长之术、之途,还是问题吗?

就算你爹我没有辉煌的成就,至少有善良勤奋的品格、忍辱负重的情怀。它们,同样可以成为你引以为荣的资本吧?

至于咱们父子未来成就大小,交给老天爷吧。

你以我为荣,我以你为傲,如是便好!

放手:父爱本如山,遇嫁亦潸然

佛家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这其中,涉及亲子的,主要是“爱别离”之苦。亲如父子,近如夫妇,亦难得终身相守,谁也熬不过时间的残酷。“死别”的话题有些沉重,我们谈谈“生离”吧。

龙应台说,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不必追”,这三个字是不是冷静得让人扎心?

孩子总要长大,不会守你一辈子。

娶媳妇是添丁进口,欢天喜地,所以儿子的婚礼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笔者研究过抖音上20多个关于女儿婚礼的视频。作父亲的或强作欢颜,或泪眼婆娑,有的在迎亲队伍甫一出门便摊坐地上

有的干脆典礼还没开始就捂着脸嚎啕大哭……

我就在想,在女儿大喜的时刻,作父亲的为什么比母亲更难过?

是因为通常给了父亲挽臂、交接、讲话的机会,才使男人有条件扣动伤感的扳机?

不是!

是自己养了20多年的大姑娘交到别人家中不舍?

有点儿接近,但不完全对。

思来想去,父亲哭的是对“首宠权”的让渡心有不甘!

都说女儿是母亲的小棉袄,是父亲的前世情人。从小到大,我对你宠爱无比,谁也别跟我争。直到有一天你要嫁人了,我才陡然意识到丫头已经长大,该是我放手的时刻了。离开熟悉的成长环境,别离疼你的爹娘,虽有你爱的人伴你身旁,可你嫁的毕竟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庭。在那里生活,会不会受委屈?公婆会不会给你脸色?夫妻拌嘴了,会不会动手?做父亲的,不能不考虑这些……

残酷的是,我终将鞭长莫及!

在大多数家庭,女儿的成长中,母亲的管教可能严厉一些,父亲则大多温和宠爱:磕了碰了,令人心疼无比;下雨天,父亲可以光着膀子,把衬衫给了女儿;上学路上遇到狼,父亲博斗,给女儿逃离赢得时间……任何一个做父亲的都不难做到这些,甚至为有这样的机会而“窃喜”。

做父亲的很少居功自傲、恃功邀孝,因为宠女儿是父亲的本能,也是本分。

然而,一场婚礼宣告这一切都将成为往事。司仪的一声“三鞠躬”不啻于法官的法槌轻击,告诉老男人,你宠女儿的首位特权已被剥夺,从此移交给她的丈夫——一个你不了解其底细的家伙!你放心也好,不放心也好,都成既定事实了。你可以继续宠爱,但你的宠爱在她的生活中必定不再那么重要。

犯人听了法官的宣判会腿软,父亲听了司仪的宣判,何尝不会腿软?就算以后能常回家看看,已经不只是“你的女儿”,也是“别人家的媳妇”,终将隔了一层。

女儿若是远嫁,更是相当于“加重处罚”,念及此,能不泪腺顿开,涕泗交流?

别离之际,唯一能安慰老男人让渡之痛的,是给他一个讲话机会。

这是一个见证老丈人核心价值观的场合——看看在他那里哪件事最重要。有的叮嘱女儿以后孝敬公婆,有的柔中带刚地“警告”女婿。之所以说是警告,因为作为老丈人,不可能像小舅子那样半开玩笑地挂个横幅——“若是哪天我姐回家,眼中有泪,脸上有伤,定把你放进油锅,炸至两面焦黄”。

岳父的话当然要含蓄得多,就像一位父亲在婚礼上对女婿讲——“第一个抱她的,是我不是你;第一个亲她的,是我不是你。但将要陪她一生的,是你!如果有一天你不爱她了,不要打,不要骂,告诉我,我带她回家。”

还有一位父亲,当着女婿的面对女儿说“受了委屈,不要跟我讲,因为你终会原谅他,而我不会。”你敢说这不是“威胁”?这不是所有父亲的“心声”?

即便如此,哪怕父亲有再多的不舍、不甘、不情愿,也会为女儿的幸福之旅送上最诚挚的祝福,因为“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孩子啊,

当你小的时候,我愿意不遗余力助你高飞远行。

当我老了,还是希望你在我身旁(或者我在你身旁),因为世间人物万万千,可是能让我看一眼就喜的,只有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阅读的好处作文 她生气了作文 凤仙花 作文 她哭了作文 冬天作文100字 生日的作文300字 小学作文纸 生活体验作文 我爱春天作文 优秀作文结尾摘抄 丰收的秋天作文 民间艺术作文 以爱为主题作文 职业体验作文 我喜欢的水果作文 沿途的风景作文 面对失败作文 变形记作文六年级 五年级的作文题目 生日作文500字 故乡作文500字 刘胡兰作文 我喜欢小狗作文 三年级作文读后感 以我为主题的作文 自信作文500字 满分作文700 陪你一起 作文 创新发展作文 小学生作文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