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李白18岁时写的一首诗 其中一句曾红遍网络 很多人都听过

2020-12-09 15:35:01
相关推荐

“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有段时间这句话很火,许多陷入情爱的文艺青年甚至将其列为座右铭。

曾经以为这句话可能是出自某一言情小说,后来才知道原来出自李白在18岁时写的一首诗。

这首诗名为《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从开篇美到结尾。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众所周知,李白在20多岁的时候离开四川,漫游天下,由此开启了传奇的一生。

他的许多经典名作都是在出蜀后所写,对于他在蜀中时写的诗歌,很多人知之甚少。

而这首《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便是他前期的代表作,清幽的风格,绚丽的词句,这在他的作品中是很少见的。

后世对这首山水诗的评价非常高,《唐宋诗醇》有言“自然深秀,似王维集中高作,视孟浩然《寻梅道士》诗,华实俱胜”。

王维和孟浩然代表着唐朝山水诗的两座高峰,足见这首诗水平有多高了。

从标题我们可以知道,当时李白准备拜访的是一个隐居的道友。

李白的童年是在四川的青莲乡度过的,作为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四川自然有不少修道之人。

再加上唐朝大力推崇道教,所以李白是从小深受道教的熏陶。

他在18岁的时候离开家门,前往匡山也就是戴天山求学问道。

在匡山的时候,他曾拜访过一个姓雍的尊师,写下了一首《寻雍尊师隐居》,“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从诗中不难看出那次他和雍尊师相谈甚欢。

可是这次,他连道士的面都没见上,心中的愁苦可想而知了。

即便如此,他依然写下了这首景色优美,情致婉转的诗歌,他的潇洒由此可见。

诗歌首联便描绘了一幅如桃源般的美景,令人心醉。

春天的清晨,李白在山中漫步,耳边传来淙淙的流水声,隐隐夹杂着一两声犬吠。

他沿着溪流缓步而行,小路上的桃花开得正繁盛,每一朵花瓣都含着清晨的露水,娇艳欲滴。

溪水淙淙,犬吠隐隐,桃花灼灼,让人仿佛误入仙境。

而居住在这样幽美环境中的隐士,想必是个超凡脱俗的高人吧。

“桃花带露浓”这一句点明了时间,更是将桃花的清丽绝绝写到了极致。

这一句让我不禁想起了王维的“桃红复含宿雨”,一个是露珠,一个是雨滴,却同样突出了桃花的艳丽,有异曲同工之妙。

颔联写的是他在中午时分的所见所闻。

他看到了什么呢?只见茂密的树林中,两三只麋鹿在林间自由地穿梭着。

奇怪的是,明明已经是正午时分,可是他却没有听到山上道观的钟声,只有潺潺的溪流声。

这两句将山间的清幽静谧写到了极致,也为后文的“不遇”埋下了伏笔。

颈联两句写的是道院周围的景色。

渐渐地,一座道院出现在李白的视野中,可是的是道院的大门紧闭着。

他环顾四周,只见一片苍翠的野竹掩映着山门,野竹的绿和天空的青仿佛融为一体,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远处雪白的瀑布倒挂在碧峰上,飞流直下,颇为壮观。

寻不到想见的人,一般人要么怅然若失,要么烦躁不已,但是李白却反而欣赏起周边的景色,这份洒脱也是少有人能及了。

最后的尾联是点题之句。

他向邻人询问道士的去处,可惜的是没人知道道士到底去了何处。

李白远道而来,本想和道士谈经论道,却没想到扑了个空,他的心中怎能不惆怅呢?

他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倚靠在松树上,陷入了沉思。

这里的“愁”是一种百无聊赖的闲愁,并没有很强的感情色彩。

最后他到底是离开了?还是等到了道士?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可以看出虽然他心中有失望,却并不悲伤。

也许就像另一位诗人丘为在《寻西山隐者不遇》中所言“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吧。

从满怀希望而去,到失望而归,李白将这种细腻的情感刻画得十分婉转。

尽管他访友不遇,却依然将在山中的所见所闻写得清丽婉转,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全诗从开篇美到结尾,惊艳了世人一千多年。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爱自己作文 牡丹的作文 写人篇作文 小学作文搞笑 描写公园的作文 作文三书 秋天的作文三年级 夸夸的作文 八篇作文 趣事作文400字 作文我的生日 写桃花作文 妈妈的作文600字 重拾作文 英语作文演讲稿 作文研究报告 妇女节作文 了不起的作文 英语作文标题 学会作文600字 生日祝福作文 作文答题卡 写景作文初中 笑话的作文 交友作文 盼望的作文 拔河的作文 竹的作文 的温度作文 读书作文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