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一首几乎人人都会背诵的唐诗 却一直被曲解

2020-12-09 16:05:01
相关推荐

对来人来说,李白是一个亲切而又陌生的名字。

亲切是因为不论是谁,都能背诵出几句他的诗句;陌生是因为每个人认识的李白,都是想象出来的李白,对李白的生平却是没有深入了解。

李白离开蜀地家乡的时候,已经二十四、五岁了。这样的年龄不管是在唐代,还是在今天,就离开家乡出外谋生而言,已经很大了。

唐代男子独立的时间很早,大约十四或者十五岁的时候,就开始出门或是学习,或者是开始谋生。

杜甫见到李龟年的时候,只有十六岁,说明此时的杜甫已经开始结交达官显贵了。

而且李白还有一个令人无法理解的举动,他离开蜀地之后,一生再也没有回来。相比于他的朋友贺知章八十几岁落叶归根写下了两首回乡偶书,李白这次出蜀更像是与故乡的一次诀别。

实际上李白的这一举动,我们能够从他离开时候写的一首诗看出蛛丝马迹: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首诗的名字叫渡荆门送别。从诗歌的题目上可以看出李白此行的目的是楚国故地。

因为这个题目,后世的人基本上都认为李白这首诗写得有点跑题了。乾隆的老师,著名的学者沈德潜在他的唐诗别裁中“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

于是大家都赞同沈德潜的说法,实际上,在沈德潜甚至很早开始,这首诗就被曲解了。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乘舟一路行来,远远望见了荆门,即将抵达楚国,开始我在楚国的游历。

诗歌中没有体现出,离别故乡的伤感,反而有一种解脱,像一个人一下子挣脱了束缚,开始了新的生活,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原野地出现,让两岸的群山逐渐消失,奔流的长江向辽远的荒原奔涌而去。

苏轼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实际上所有伟大的诗人描绘景色的诗句,都是一幅生动图景。

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险峻变成了平坦,湍急的江水也变成了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的恢弘。可见诗人此时的心境开阔,以及内心的喜悦。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江面上月亮的倒影,好似从天而降的明镜;天上幻化出的美丽景象都是云层积累而成。

李白将镜头拉到了近处,无论是近处的江面,还是天上的美景,都是那样怡人。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

这两句很突兀,表面上写送别的水,实际上是李白在送别过去的自己。从此,他将是一个没有了过去的人。他送别了自己,也将自己的身世埋葬。

李白留到今天的诗一千多首,可是写有关自己父母的只有仅仅几首。这样的李白,仿佛很冷漠,实际上,他这样做,或许是为了完成父亲的愿望——摆脱贾人的身份,跻身于士大夫阶层。

只可惜,“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的李白,一生也只能和盛唐擦身而过,一生郁郁不得志,悲夫!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亲密的朋友作文 青春为题的作文800 遇见妈妈作文 关于泰国的英语作文 最美的遇见作文800 挠脚心作文要狠点的 一次谈话作文 时光作文500字 放弃作文800字 二年级水上乐园的作文 中国诗词大会的作文 三年级作文范文 书籍是我的老师作文 寻常日子也飘香 作文 初中写人的作文600字 熊出没的作文 家长写我的孩子的作文 石头的作文 信封格式的作文 电影观后感作文500字 我懂得了珍惜什么作文 二年级同步作文上册 语文500字作文 作文草稿 我送自己一个字作文 写一种小动物作文 观察大蒜的作文300字 难忘的一节课作文600字 可爱的小花猫作文 得奖的那一刻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