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孩子 你就不能专心点吗?

2020-12-09 16:30:01
相关推荐

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说过:专注是比智商更容易让孩子成功的因素。

家长经常有这样的困惑:“我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走神……”

更让家长感到奇怪的是,孩子在看电视时候非常专注,玩游戏的时候也特别用心,似乎完全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因为这种困惑,家长一时间无法决定要怎么去处理,久而久之,只好放任自流。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问题上,家长最容易陷入的几大误区。

1、看动画片可以证明孩子专注吗?

宝宝和动画片之间的关系,好比苦情戏中的虐恋男女,一见就不能分,一断就生无可恋,往往还伴随着撕心裂肺的哀嚎。

其实,看动画片并非完全没有益处,但要说从看动画片去评定孩子的专注力水平,那就大错特错了。

动画片通过声光影的快速切换,确实能吸引孩子长时间关注,但孩子的这种关注更像是被电视牵着走,准确来说是一种“被动注意”。

而我们经常说的专注力却是一种“主动注意”,以阅读为例,书本里的内容是静止不动的,需要孩子主动控制视线从左至右、一字一句地去观看。

所以,孩子在看动画片时表现出的“专注”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专注,之所以能安静地坐在那里,是因为被不断变化着的画面所吸引。

而孩子一旦习惯了在这种被动刺激下才去注意的状态,就很难专注于阅读、写作业、上课等需要保持主动注意的工作了。

因此,不要让孩子长时间沉迷于电视节目或3C电子产品,这对孩子的专注力品质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2、父母陪着能让孩子更专注?

面对孩子专注力下降,家长总是忧心忡忡,因此也采用了许多方法,但真正破坏孩子专注力的,有些其实是因为家长主动介入引起的。

随意打断孩子做事情孩子在写字画画,正专注认真的时候,妈妈拿了杯水过来,叫孩子喝口水。不一会又问孩子累不累,过一会儿又喊着孩子要开始收拾玩具,准备吃饭……孩子的专注力因此被妈妈的多次“关心问候”打断了。

给孩子提供太多玩具家长想要孩子玩得开心、玩得尽兴,就会一下子给孩子提供很多玩具,让他能够想玩什么就“手到拿来”。但其实一下子给孩子提供太多的玩具,孩子面对这些选择,自然也就“贪心”地这也玩一下,那也玩一下,这么多的玩具其实更让孩子分心。

玩游戏时过多的干涉孩子在高兴地自娱自乐,爸爸非要参与,还不时的给一些“指导性意见”,孩子游戏的乐趣就这样被爸爸的指手画脚打消了。本来家长想要参与其中是一件好事,但过度干涉、用成人的眼光要求孩子往往只会剥夺了孩子的玩耍自由。

不给孩子独处或安静的空间孩子难以心静很多时候是因为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家长总是在孩子看书、玩玩具的时候,在身边转来转去,或大声交谈,或播放电视节目,孩子又怎么能够静下心来呢?

另外,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里,总是把孩子的时间排得满满的,孩子疲于应付,也会出现专注力下降的情况。

3、孩子坐不住就是专注力不好?

专注力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注意力集中”,即一个人能否把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主动集中在某一事物上,达到认识该事物的能力。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通常来讲,普通成年人的持续专注力只能有40分钟。和成人相比,儿童的专注力时间更短,在脑科学理论中,是因为婴幼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

一般来说,2岁的孩子的平均注意力集中时间长度大约为7分钟,3岁约为9分钟,4岁约为12分钟,5岁约为14分钟。到了6岁上学的年纪,一堂45分钟的课上,孩子集中精神听课的时间大概也只有15-20分钟左右。

这个数据并不完全绝对,但至少能说明,孩子坐不住并不能证明孩子就是专注力不够。而是要看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最好是通过专业的测评来诊断孩子的专注力水平。

4、专注力不足长大自然会恢复?

其实,专注力不足的问题在成人中更加普遍。

据调查,18~25岁阶段存在注意力问题的人,大部分在学业上不行;25~28岁阶段存在注意力问题的人群,不能专注做好一件事情,通常几个月就换工作,最终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导致一事无成。

不得不说,专注力是一个人学习和做事能否成功的关键,对人的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

孩子专注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最好选在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如4~12岁),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方法,把训练贯穿到游戏和生活中,专注力不足的问题就会得到改善和提升。

下面,多妹就为家长们简单介绍下,如何帮助孩子提升专注力。

1、保护孩子的专注力

提供安静整洁的环境比如,家中物品的摆放不杂乱,孩子的用品和玩具收在固定的位置,每次不给孩子过多的玩具等等。

限制看动画片的时间家长可规定孩子每天看动画片不超过40分钟,可以问孩子难度更高、更进阶的开放式问题,以此对额叶的刺激更丰富,孩子的专注力也会更好。

不去打断孩子孩子玩耍或者看书的时候,默默在一旁关注,不要随意去打扰孩子,把吃的喝的放在小桌子上,养成习惯,他渴了饿了自己会过来吃,大人尽量不要在旁边干扰,更不要去打断孩子。

2、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培养阅读习惯孩子专注力的培养,其实是可以通过阅读习惯的养成来培养的,通过亲子共读,可以找到孩子的兴趣点,持续给以刺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这样孩子的专注力不提升都难。

规律生活作息简单而有规律的家庭生活节奏,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好处。每天起床、吃饭、做游戏、睡觉、讲故事的时间都应该安排得较为固定。对于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孩子,尤其需要父母帮助建立规律的生活。

尊重孩子的兴趣仔细观察孩子的兴趣,他喜欢画画,就给他一支画笔吧,让他的想象随色彩飞扬;他喜欢玩多米诺骨牌,就给他一个宽敞的空间吧,排列的世界里散发出思索的光环。尊重孩子的兴趣,才更容易看到他专心的去做好一件事情。

3、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视觉注意力训练让孩子看一些照片或动物图片,并且提出一些问题。比如给孩子看一张照片,让他说说照里都有什么人,几个男的、几个女的、几个大人、几个小孩儿、他们每个人都在干什么、手里拿的是什么等等。再比如让孩子观察桌子上的水果,然后让他说出它们的名称、颜色等等,不过让孩子观察的东西要不断的变换,不然孩子就会感到没兴趣了。

听觉注意力训练给孩子讲故事,事先说好了,故事讲完了之后要提出问题让他回答,如果能够在讲故事之前就把要问他的问题提前告诉他(假如这些问题能够引起他的兴趣),相信效果会更好。这就好比我们听老师讲课一样,如果事先做好了预习,找出了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在听讲时就会特别心,因为是带着要寻找答案的愿望去听的。当然这样做,一开始孩子可能会只顾找答案而忽略了其他内容,不过训练的次数多了,提的问题也增多了,这样孩子就会把注意力放在整个故事上了。

动作注意力训练就是通过让孩子完成特定的动作来达到训练注意力的目的。比如教他做一些体操动作、舞蹈动作或一些游戏动作,都能达到这种效果。可以进行“请你跟我这样做”这个游戏,大家围一个圈,前一个人做什么动作,紧挨着他的人就学着做这个动作,第三个人又学第二个人的动作,以此类推,谁要是跟不上就要罚唱歌,可以让小朋友们一起来做这个游戏,也可以全家人一起来做。

混合型注意力训练实际上就是把眼睛看、耳朵听和做动作结合起来,既训练了视觉和听觉,又训练了动作,这种混合型注意力的训练难度大,注意力稍不集中就可能乱套,所以做这种类型训练要从最简单的动作开始,不能操之过急,可以边说边示范给孩子看,让孩子跟着做,比如说出一种物品的名称,让孩子把它指出来等。

结 语

关于专注力,乔布斯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拥有专注力将改变你的人生。人们认为专注就是要对自己所专注的东西说YES。但恰恰相反,专注意味着要对上百个好点子说NO,因为我们要仔细挑选。这就是我的秘诀——专注和简单。”

在孩子未来的学习过程中,专注力是打开心灵的门户。

门开得越大,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而一旦专注力不够,心灵的门户就关闭了,很多有用的知识信息都无法进入。

父母要正确认识和重视孩子的专注力素质教育,并且充分利用孩子脑发育的关键期,对孩子的专注力进行有效提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五一见闻 我的爸爸小学作文 真与假议论文800字作文 初一作文600 争做文明人作文 高中军训感受作文 鼓励孩子的作文 上海迪士尼一日游作文 陶瓷作文400字 写爸爸的作文300字 写一篇关于水果的作文 传统节日三年级作文300字 老师运动会作文 春节的作文600字左右 描写小河的作文 写一件事的作文350字 家乡的小河作文500字 感恩妈妈400字作文 接受与拒绝作文 思念家乡的作文800字 作文素材书推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 描写人的作文200字 告别老师作文 写绿萝的作文300字 万能作文结尾 作文过渡段摘抄 聆听作文600字 瀑布作文400字 怎么写作文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