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众生皆苦 我们都在努力活着——《我们与恶的距离》

2020-12-09 19:00:01
相关推荐

这部“挑战人性”的电视剧

小编真的是跪着看完的……

与HBO发行的《权游》一样,在《与恶》中并没有明确的主角,而是分成了四条主线,分别聚焦于台湾媒体、司法以及杀人犯所牵涉的家属之间,来阐述他们之间的冲突、碰撞与摩擦。

在每一集的片头,都是新闻台发布的新闻视频和人们在底下的各种正负面评论作为转场。网络成为了民众泄愤的集中地,这似乎是生活中常有的事,也使得正在经历这些事件的主角们,更为立体了,甚至其中某些评论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这就让我们自然而然地将之与自己身边的真实案例联系起来。

故事以一桩无差别杀人案为引,把四个家庭联系在了一起:因孩子罹难濒临破碎的受害者家庭,儿子杀人于是避逃人群的加害者家庭,帮死刑犯辩护而受尽谴责的法扶律师,还有弟弟患病带给姐姐人生课题的家庭。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就是剧中对故事主角们的设定,它打破了以往我们对人设单纯的“好坏”界定,挑战观众们的惯性思维——他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都不是完全正直的,他们所表现的正直,不过是他们自己站在自己立场上所理解的正直罢了,这同样是人性的一种真实表现。

在工作上叱咤风云的品味新闻台主管宋乔安,丧子后变成了一个刻薄的“职场女魔头”,既要追求收视率,又想守住新闻人的部分良知。嗜酒成性、不近人情,用成堆的工作压抑自己的痛苦,甚至忽视女儿,变成一个“不称职的妈妈”、“失败的女强人”。

因与老婆宋乔安个性和理念有很多不同也不合而分道扬镳,自创《网络先驱报》的刘昭国,一直作为好父亲的形象出现的他,也意外地会有类似出轨的行为。但最后,也是他选择了改变自己,带着宋乔安一步步走出阴影。

作为一个理性的理想主义法扶律师,王赦努力为弱势群体发声,但他也因此忽视了家庭的生活质量和对妻子儿女的关爱,引发岳父不满。面对现实,他差点成为一个“魔鬼代言人”,专为有钱的罪犯脱罪。

全职家庭主妇丁美媚,她用自己所有的精力来打理这个家,再善解人意的的她,一开始也不能理解丈夫王赦为什么会为了帮助这么多“杀人犯”而不顾妻儿的安危。好在最后,也是她拯救了那个“不开心的老公”。

李晓明的父母真心地想要对受害者家属做出尽可能多赔偿和弥补,但他们在灵堂前被“无法计量的受害者家属”的现实击溃:究竟有什么办法一一赔礼道歉?而且他们根本无法被社会接受,只能戴着口罩到处躲藏,成为媒体口中懦弱、逃避责任、不敢道歉的罪犯家属。

凶手李晓明的妹妹李晓文想通过新闻,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些改变,给公众呈现一个更加客观的真相,但是她为了远离案件的影响,改名李大芝,自称独生女且父母双亡,尝试重新开始。

天才导演应思聪,年纪轻轻却获奖无数,但现实受挫,崩溃得病,无意间给身边的人带来许多麻烦。但实际上,在他偶尔清醒时,也会为了身患疾病而痛苦。

精神病医生林一骏可能变成一个为了自由,幼稚自私地活在当下而逃避负责任的丁克族。

甚至最完美的宋乔平和应思悦,一个可能变成再不会给社会温暖关怀的家庭妇女;一个可能成为只会伺候有钱婆家的听话媳妇。

剧中有不少精彩的片段值得我们探讨。

首先是关于新闻行业的职场环境(是专门用实景搭建的电视台,对新闻行业的描写很逼真),不管是对突发假新闻状况的现场处理,还是媒体对新闻的嗅觉和追新闻的警觉性,光是职场情节就想给满分!

当然,剧中媒体报道新闻的态度同样值得我们深思。是一味地追求收视率,破除自己的底线,抛出一个又一个咄咄逼人的问题做成独家,还是坚守自己希望达到的品质,保证真实、客观、严谨?我想,在这类案件之中,舆论媒体的影响力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每一个媒体人应该肩负起真实、客观、严禁的责任。

其次,是被害者与施害者之间立场的矛盾与冲突。

很少有电视剧让我们站在加害者家庭的角度来看待他们的处境。在许多人看来,李晓明夫妇是罪有应得,他们应当为自己的儿子李晓明犯下的错误承担起责任。可是被贴上了“罪犯家属”标签的他们,又能做什么呢?他们能做的事,真的太有限了,而且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被人们接受的。

李大芝因被宋乔安派遣的人跟踪拍摄,曝光了行迹而引来许多麻烦。而被仇恨蒙蔽了双眼的宋乔安在李大芝找上门来的第一反应竟是在她面前举起摄像机,在所有人面前曝光她的身份,对着李大芝进行逼问。

但剧情在你同情心泛滥的下一秒又把你拉回现实的世界——宋乔安此刻有多么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活下去,就有多么希望李晓明一家能够偿命。如果你是受害者家属,你也很难开口说出“希望他们过得好”吧。

施害者家属想要在被众人唾弃的世界上活下去,这有错吗?可曾是同事的大家纷纷投来异样的眼光,让李大芝如芒在背:“你们杀的人,没有比我哥少!”

你能说宋乔安的做法对吗?可李大芝又真的做错了吗?

作为观众,此刻恐怕也是进退两难。

《与恶》在给你抛出选择题的同时,又让你看到事情的全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利益,我们无法判断孰对孰错。没有纯粹的善与恶,只有人性。

记者们的镜头和逼问看似残酷,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众多社会民众的缩影,它让我们看到现实生活的样子。

再有,就是一直坚持自己理想的法扶律师王赦。

在剧中,王赦代表的立场是理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是一个“圣母”。他只是从更加客观的角度来看待和对待问题,发自内心地想要帮助受害者家属与施害者家属淡化矛盾,解决问题。甚至有时候,连施害者家属都劝他放弃。

可是当自己赶到法院的那一刻,李晓明被处死,他开始怀疑“司法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

有人这样评价王赦这个角色:“他中学时,有过杀人的心理活动,自己没赶上班车,才得以没杀人。他想了解这些类似的人,也是在救赎过去的自己,只能用手里仅有的责任与能力去做这些。”

原生家庭的不幸,曾经差一点就“犯罪”,使他更有立场去坚持这件事。他能够拥有罪犯的“同理心”,希望帮助他们找到犯罪背后的真实原因,并执著地去寻找能够预防犯罪发生的对策。

“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有幸福的原生家庭和优渥的成长条件,恶的土壤会滋生恶,王赦自己坦白曾想过杀人,只是忍住了,慢慢成长为一个‘好人’。”

王赦从始至终坚持的一切,不过是想要阻止这类案件和悲剧的再次发生,他在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来改善这个病态的社会。但这条只有少数人能理解他的路真的太难了,人们往往只会指责他为什么要帮一个杀人犯讨回公道,为他逃脱死刑,而不是去问问他为什么想要这么做。

想要站在施害者的角度,为其辩护,维护他们的人权和利益,深究施害者行凶背后的原因,努力争取一个对大家都好的结果,这对一个律师来说,是非常值得尊重和敬佩的。走一条不被世人理解的道路,总是显得更为吃力不讨好,王赦这种知难而进的品质,尤为可贵。

相较于对工作的痴迷,王赦对待家庭显出更多的则是自私和忽视。他很少为家庭着想,会忙碌到忽视妻子女儿的感受,让美媚担惊受怕,总让美媚来理解他。

他也有过迷茫,试过为这个家庭做出改变,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幸运的是,王赦有一个支持他、爱他的妻子。在他举棋不定的时候,是美媚找回了从前那个开心的他,重拾了在外人看来是跟全世界对抗但自己喜欢的工作,让他能拥有更多的一个理由和信念,勇敢、坚定地走下去。

最后,是特别的应思悦和应思聪。

李大芝的房东应思悦,她的人生本该是美好的,她就快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了。可就在这时候,弟弟确诊思觉失调症,父亲突发心脏病,后妈一人应付不来,所有重担全部都压在了她的身上。

而她许久未出现的(伪善妈宝)未婚夫在得知她的处境后却忍受不了她的家庭,认为这会成为他们婚后的累赘,不愿意与她共同承担和面对这一切,甚至说出羞辱她的话。终于看清了未婚夫真面目的应思悦,在订婚请帖已经发出的情况下,依然毫不犹豫地提出了退婚。

尽管此刻陷入了人生的低谷,但她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她没有忙于揪住世俗所认为的那根还不错的稻草把自己嫁掉,没有丧失正确的判断与认知,她选择了收留李大芝,决心要同她一起重新好好地经营店铺。

长久以来独自承受的压力,本该得到另一半的分担,但是没有,她反而受到了更大的伤害。我觉得这不单单指向应思悦可贵的勇气,退婚的做法既合情又合理,她就应该这么做,也没有理由不这么做。而且面对父亲称未婚夫难得的说辞,她也做出了应有的反问。

应思悦的“小天使”人设,太令人心疼了,能够坚定自己的想法并坚持到最后,这对很多人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剧中对应思聪的描写,我想也是为了让观众对精神病群体有更好的包容和理解。

应思聪是一个很有才华也很有想法的人,深受疾病折磨的他其实也非常乐观。他会希望自己的人生是有好结局的电影,也会用自己的方式帮助李大芝,对她说:“你就是你,不是什么李晓明的妹妹。”

其实,剧中的事可能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但重要的是:如果这些事情发生时,主角是你,你会怎么面对?

最后,我们来谈谈大结局。

很多人觉得这个结局是一个“烂尾”:它太过理想化,不够现实,这种美好的程度让人怎么想都难以实现。

但是,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最后一集的标题——“未来的样子”。这似乎意味着,《与恶》的大结局想要诉说的,更多的是愿景,所以在很多人看来可能温暖圆满得不可思议。

这么想来,其实每一集都很扣题。不管是1-9集的现实,还是第10集的理想,都是为了让这部剧显得更为丰满。毕竟,生活不只有人性的黑暗面,还应该有美好的期盼。毕竟,希望就在云后面啊。没有期盼,要怎么变好呢?

尽管生活有时候真的很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迷茫,但在真实环境下压抑了这么久,我们与其沉湎于过去暗自神伤,不如做些什么来改变现状。结局留下这些合理的想象空间,会让我们对未来更有信心。

而“未来的样子”,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努力想要达到的样子”,是这个社会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尝试才能实现的理想未来,也就是大家都跨过彼此之间的距离和心中的槛,最终向世界和自己达成和解的样子。

《与恶》在深挖了人性的黑暗面后,同时在最后一集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只要努力去改变,这个社会是会慢慢改善的。

善恶就在一念之间,我们每个人与恶的距离,其实都不远。

如何衡量事情的对错?如何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好坏对错应该交予谁去评判?对事情真相的判断又应该有什么样的依据?既然存在社会制度的缺失、人性的黑暗与肮脏,那又该如何改善?

这些都是这部剧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我们很少站在事情的对立面去思考问题,也很少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感受他们的处境。都说感同身受很困难,但若连试也不试,又谈何难易呢?

我想,《与恶》正是教会我们要从不同的立场看待问题,要试着换一个角度去包容和理解他人,也告诉了我们解决伤害最好的办法是善后和预防。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不容易,倘若大家都只是一味地想着自己的困苦,而不去试着解决它,那才是最大的问题。

鼓起勇气直面问题本身,才能着手解决问题;而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看待问题,矛盾或许更易解决。我们必须认识到:否认恶,并不能消除恶。

这部台剧刚出来的时候,大家都纷纷感叹编剧选题的“大胆”,但同时,也希望着这类“反映人性”的题材今后能够在内地出现。的确,我们需要这样的深刻的剧,来提醒我们真正需要改变的是什么。如若他人的悲剧事件,能够引起我们对其,甚至对自身的思考,那便实现了它的意义。

我相信,一切都会慢慢变好,就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写在最后/

其实早在豆瓣首播评分9.5的时候,我就想写这部剧了,但又怕仅凭几集内容的印象来评价会导致自己的想法太过片面,仔细斟酌还是决定认真重温并揣摩过后再来发表拙见。想写的东西太多了,没有办法做到特别全面,也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文章有些长,特别感谢大家能够耐心看到这里。以上。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2007年湖南高考作文 端午记事作文800字 端午节作文500字五年级 我想成为一名医生英语作文 五年级下册作文童年趣事 二十年后的家乡作文450字 我想握住你的手800字作文 我好想长大作文500字 我的读书故事作文450字 欢乐的春节作文500字 2005年山东高考作文 记事的作文500字以上 植物作文怎么写300字三年级 我最喜欢的体育运动英语作文 吉林省今年高考作文 童年趣事作文300字左右 热心肠的人作文300字 我和书的故事作文450字 快乐端午节作文450字 2017年河南高考作文 生命诚可贵作文600字 感恩母亲的作文1000字 人生不留遗憾作文素材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作文 难忘的一瞬间作文600字 高考作文类型有哪几种 六一儿童节去玩的作文 我说我的青春故事作文 安徽语文高考作文题 只要有梦想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