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黄骅渔鼓:民间艺术终将蕴育顽强的生命力

2020-12-10 13:30:01
相关推荐

{专题策划·非遗印记}

黄骅渔鼓:民间艺术终将蕴育顽强的生命力

作者/摄影:枣娃娃

编者:黄骅渔鼓起初是黄骅沿海渔民自娱自乐的一种艺术形式,形成时间当不晚于同治年间(1862——1874年),距今约200多年的历史。相传由一位因灾荒而流落于沿海渔村的外乡渔鼓艺人所传授,之后汲取当地民间音乐的营养和精华,不断丰富完善,逐步演变为一个节奏明快,曲调舒畅,极具浓郁乡土气息的独特曲种。前期,渔民直白地称之为“打渔鼓”或“三句弯子调”。黄骅市原名新青县,1945年为纪念抗战牺牲于县内的黄骅烈士易名黄骅县。1950年经县委、民间艺人和文艺工作者共同协商,把“打渔鼓”正式命名为“黄骅渔鼓”。

‖正文

|任何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都源于生活生产实践

黄骅渔鼓发祥于河北省黄骅渤海湾畔的渔村,其代表村落为冯家堡(pù),传唱于当地沿海渔村及附近农场。距市区东南38公里处。冯家堡村东临渤海、南依黄骅大港,西接杨庄,北邻徐家堡。虽属中纬度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但因紧靠渤海,受海洋影响,气温湿润宜人。全村总面积约1平方千米,总人口三千余人,为回汉民族杂居地区。以渔业为主,主要出产螃蟹、鱼类、对虾、青虾、毛蚶等。

明崇祯年间,冯姓由内地西崔庄迁来立村,取村名冯家堡。在历史上,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文化落后,与外界几乎隔绝,有“苦海盐边”之称,祖祖辈辈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都在海上飘风打浪,看的是海鸥白帆,听的是风呼海啸,文化生活相对匮乏,也没听过什么好听的曲调。村东海边用鱼骨搭成的鱼骨庙,便是渔民精神寄托的场所。正是如此,奠定了黄骅渔鼓在此地根深叶茂的生成环境。

海堡风景

相传,乾隆年间的一个初冬天气,渤海湾海水结了冰,渔村所有的船只都上了坞,漫长的冬闲开始了。忽然,南街口传来“嘭、嘭、嘭”的击鼓声,伴着鼓声还有优美的歌声。不大工夫,街筒子挤满了看热闹的人。人们从那说唱之人的穿衣打扮,断定他是个叫花子,是位老者,虽然上了年纪,却精神矍铄。老者开口人们却一下子都惊呆了:这花子嗓子好,唱得也带劲,唱的正是《西游记》中的一个段子《美猴王出世》。全村老少越听越爱听,大冷的天,全忘了时辰。

历史图片

这时候有几个爱乐呵的小伙子凑在一块商量:咱别让老头儿走了,大家伙凑份子包他饭吃,让他唱完全本的再说。于是把老人安排在大车店住下,每天东家一碗饭,西家一碗粥,配上点咸鱼虾酱,轮流送饭。这老头倒也知足,乐乐呵呵地教大伙唱渔鼓。时间一长人们知道了原来他是个老艺人,家乡遭灾,出来混口饭吃。老人肚里的玩艺儿真不少,说完《东游》说《西游》,唱完《征东》唱《征西》,教完了《北游》教《南游》,从歇海到春汛,一连好几个月,天天跟过年似的,人们再也没感到是年冬日的漫长与闲闷。这期间,那几个爱乐呵的小伙子,就跟着老人学上了艺,等老人教完所有的,他们也学会了整套技艺,从此渔鼓在冯家堡算是扎下了根。

资料图片

起初,黄骅渔鼓是渔民冬闲时自娱自乐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曾被渔民当作一种“唤头”(当地对叫卖吆喝的习惯称谓),到内地农村卖海货时招揽顾客之用。以后的年年岁岁中,每到歇海或年节,人们闲来无事就凑在一起唱些渔鼓段子,自娱自乐,热闹非凡。当时,渔民把唱渔鼓直白地称为“打渔鼓”或“三句弯子调”。每逢鱼骨庙上香的日子,也有人坐到庙前的海滩上亮亮嗓子。别的渔村见这东西挺有意思,就跟着拜师学艺,自得其乐。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一溜儿海堡村村都有了抱渔鼓的人,以后又扩展到内地一些地方。渔鼓真正走进了渔家人的生活,与渔民结下了代代情缘。

|你或许也喜爱传统民间艺术,但你了解黄骅渔鼓吗?

近几年,随着我国传统文化在新生代中开始复兴,国学、汉服、古筝、弹唱,五花八门的传统文化展现和展示在我们面前,各大网络平台上的民间艺术和传统艺人也旧貌换新颜。但是不得不说,还有许多的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并不为我们所熟知,相信黄骅渔鼓就是一项。

黄骅渔鼓是一种板腔体和曲牌体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传统演唱由一人领唱,七、八人伴唱,伴唱者坐长条板凳,围成一圈或席地而坐,怀抱竹筒制成的渔鼓,左手执木质弧形简板击节,右手击鼓,另有一人敲木鱼,如彩唱则装扮人物。形式简朴而热烈,围观的老幼妇孺皆可同时参与句尾的衬唱,说唱形式以群体坐唱为主。单人站唱,则是现代才使用的。

黄骅渔鼓的音乐节奏节拍变化十分灵活,4/4,3/4的拍节交替出现,音乐极赋特性。其板式包含[散板]、[慢板]、[平板]、[数板]等,曲牌有[耍孩儿]、[三拔气]等,此外还有[韵白]、[边白]、[上场引子]、[上场诗]等。词格以七言为主,因为每段大多是三句,民间艺人又称它“三句弯子调”。唱词中常加衬字,唱段末句帮腔。唱腔由上下句构成,主体唱腔可反复使用,长达四十多句。唱腔音乐以徵调式为主,调高一般是1=bB,曲调平稳流畅,长于叙事,属带变宫的六声音阶。[耍孩儿]为北曲曲牌,在河北的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中使用较多。[耍孩儿]又俗称[娃娃儿],由八句唱词构成,词格通常为三、三、三、三、七、七、七、七,也可只唱五句,称“八句娃娃五句跑”。黄骅渔鼓一向无专业艺人,渔民大都用来自娱自乐。现今业内经常借用它的音乐元素来创作音乐节目。

民间艺人不断汲取当地民间音乐的营养和精华,在演唱实践中完善曲调,充实渔家民风习俗内容,逐步发展演变成为一个节奏明快,曲调舒畅,极具浓郁乡土气息的独特曲种。传统曲目有《东游记》(八仙的故事)、《西游记》(唐僧取经的故事)、《南游记》、《北游记》、《降人生》、《三度林英》、《杨宗保搬兵》、《酒色财气》等,其中“四游”(东游记、西游记、南游记、北游记)为长篇曲目,余者皆为中篇。小段有《韩湘子下山》、《小蟠桃会》、《大蟠桃会》、《白猿偷桃》、《二老公下棋》、《降人生》、《李翠莲盘道》等实词书,皆为民间艺人杨宝山记录整理。表现内容健康质朴,贴近百姓生活。艺人杨宝山的演唱功底最为深厚、基本功最为扎实,演唱吐字清晰、韵味儿纯正。充分显示出深厚的功力,是一代渔鼓演唱的佼佼者。

最初的传统说唱,使用的伴奏乐器为渔鼓和简板。截一米长竹筒,一端蒙上鱼皮即成渔鼓;简板由硬木制成,略成弧形。共和国成立之后,对该曲种进行改革,为赋予它新的风貌,曾有人为演唱附加过木鱼儿和一个小钹来烘托其演出气氛,在参加文艺汇演中尝试过;再后来,有人为演唱附加了大提琴、扬琴、二胡、笛子、笙等多种伴奏乐器,演出效果亦佳。

作为渔鼓道情类的一个曲种,黄骅渔鼓与河北其它地方的同类曲种是迥异其趣的。虽传说为外地传入曲种,但经与《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山东卷》和《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河南卷》比对,未见有音乐形态相类者,所以它是有其独立艺术品格的。黄骅渔鼓的演唱书目丰富且少有与其他曲种想重者。如其《南游》、《北游》、《东游》、《西游》,均为其它曲种所未见。从演唱曲艺文学的角度讲,它也有其独到的艺术价值。

|民间艺术很脆弱,民间艺术也必将顽强

二百年的历史岁月中,曲调优美的“打渔鼓”曾是黄骅沿海渔民倾心钟爱的唯一的娱乐形式。在二十几个渔村中,口口相传,代代相传,久唱不衰,足以见其艺术生命力的顽强。旧时代,它唱过渔人的辛酸,诉说过生活的艰难,感叹过人生的无奈,演绎过世间的传奇,新社会,抒发过翻身渔民对大救星共产党的感恩之情,表达过对新中国好生活的热爱之意。

据《沧州戏曲春秋》、《盐山志》记载及老艺人的回忆,打渔鼓最早演出记录大概在清朝同治年间,第一代艺人杨文炳、王起彬等在济南街头有过精彩的演出并留下了“小渔鼓顶大戏”的佳话。黄骅渔鼓的鼎盛时期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发祥地冯家堡村里的大多数人都会唱,出海打鱼后闲暇之时,渔民们就抱着渔鼓,聚在一起说说唱唱消闲取乐。其间,黄骅沿海一带活跃着一支以冯家堡为中心,四、五十人组成的渔鼓演出队,表演的曲目多达30余个,在一定时期内,黄骅渔鼓深入人心,名声大震,发挥了积极的社会作用。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南大港农场文工团以黄骅渔鼓曲调为基础,编排过大小两部戏曲作品,是为该曲种的一种外延和升华。随之渔鼓小调,在更大范围内流行传唱,风靡一时。

资料图片

建国初期,黄骅渔鼓代表性传承人杨宝山,率领5人组成的演出队,代表村里去参加沧州专区业余文艺演出,自编自演的渔鼓剧《韩湘子下山》,在汇演中被评为一等奖。

1960年杨宝山排练的名为《共产党恩如山》的渔鼓节目,参加了“河北省群众文艺汇演大会”,在天津“中国大戏院”演出,荣获一枚铜牌奖章。

1964年8月,由黄骅渔鼓演出队、南大港文工团抽调专人组成的黄骅渔鼓演出代表队,代表华北地区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农村文艺大调演”。由黄骅渔鼓曲调改编的《渤海风采》、《共产党恩如山》等优秀曲目,得到中央领导人的好评,演出人员受到邓小平、彭真、陆定一等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

资料图片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南大港农场文工团以黄骅渔鼓曲调为基础编排过的大小两部戏曲作品《渤海风采》、《忆苦思甜》,是为该曲种的一种外延和升华,产生了较大影响,随之渔鼔小调在更大范围内流行传唱、风靡一时。

七十年代,音乐工作者还用黄骅渔鼓曲调创作了表演唱《共产党恩如山》、女声小合唱《红太阳高照渤海湾》、小歌舞《渤海怒潮》等,几次参加河北省文艺汇演均获奖,特别是《共产党恩如山》曾进京向中央领导同志汇报演出,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一周。八十年代以后,黄骅文艺工作者根据渔鼓调子编排的音乐节目《接海》、《海是龙故乡》、《渔鼓敲起春潮的歌》等几次演出和参赛,既丰富和发展了黄骅渔鼓的音乐,又扩大了黄骅渔鼓在全国的影响。

2016年,第十七届全国群星奖评奖活动中,由省文化厅选送的以黄骅渔鼓为素材,通过创新形式、融入新的音乐元素而创作的一首女声小合唱作品《接海渔鼓》,通过初选、复赛,经过专家评委和群众评委评审,在5000余个作品中脱颖而出,入围音乐类决赛名单。

资料图片

但是近年来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和老艺人的相继去世,能完整演唱黄骅渔鼓词曲的演员,特别是年轻演员已是凤毛麟角。今仅有冯家堡村尚有少数民间艺人杨宝山、时金楼等能演唱。其他皆为杨宝山新徒。所以,挖掘、抢救、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资料图片

如今,黄骅大港的建设,朔黄铁路、津汕高速公路、石黄高速公路的全面通车,给原先寂静的冯家堡及海边渔村,带来了勃勃生机,拉动经济腾飞的同时也给黄骅渔鼓的传播创造了机遇。话说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经济社会已经步入高速且平稳发展轨道的今天,各种传统文化已经返璞和回归,民间艺术在特殊的时期内可能会黯淡失色,但是作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最高依托形式,艺术也终将展现出它最顽强的生命力,重新焕发最闪烁的光芒!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好高兴作文300字 为什么点赞作文600字 感恩母亲作文1000字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作文 上海市高考作文题目 什么的启示作文500字 成长的味道作文600字 当我面对困难的时候作文 关于国庆的作文450字 我们是一家人600字作文 关于六一的作文三年级 一个什么的人作文400字 里的微感动作文600字 五年级上册英语第三单元作文 难忘的一件事作文100字 可爱的小兔子作文400字 做一个有准备的人作文 雪中情作文800字 以酷为题的作文 快乐的一件事作文400字 游黄鹤楼作文400字 我眼中的自己作文600 全运会作文800字 一个有趣的人作文600字 我真的很棒作文500字 作文怎样算套作 快乐的一件事作文300字 那次玩得真高兴300字作文 难忘的一个人作文400字 我的梦想作文600字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