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绥宁县委宣传部新闻组长向云峰:新闻现场就是我的战场

2020-12-10 17:20:01
相关推荐

—分享—

绥宁县委宣传部新闻组长向云峰。

红网时刻邵阳4月17日讯(记者 戴瑾昕 通讯员 李斌)4月14日,周日,大雨。在湖南省绥宁县寨市苗族侗族乡铁杉林村,绥宁县委宣传部新闻组长向云峰与湖南日报、红网采访团记者顶着风雨,深入青钱柳种植基地和贫困户家,现场采访当地旅游扶贫、产业扶贫成效,为今年苗族四月八姑娘节活动前期造势。

不分休息日,不分天气,奔波在新闻宣传一线,是向云峰多年来生活的“常态”。15年来,向云峰始终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乐于奉献,满腔热情讲述绥宁故事,传播绥宁声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宣传干部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新闻事业的无比热爱。4月12日,他被绥宁县委评为全县“敢担当、善作为”先进个人。

向云峰深入一线收集素材。

坚守一方阵地:让党的声音进万家

讲政治是新闻工作者的第一任务,这是党和人民对新闻工作者最起码的要求。从踏入新闻宣传岗位的第一天起,向云峰就深知新闻工作者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为此,他总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先学一步、深悟一层、学透一层。为使每一篇报道给群众最正确的信号,他时刻密切关注党报、党台、党网的重要新闻。为熟练地掌握县情,他积极参与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要工作的报道,及时了解掌握领导的决策、各项工作的进展、各部门各行业的工作亮点和辉煌业绩,做到心中有数。

绥宁系武陵山片区集中连片贫困县,精准扶贫新闻宣传理所当然成为新闻宣传的“重头戏”。近年来,他精心策划精准扶贫新闻宣传,形成了对内宣传有效果、对外报道有出彩的良好态势。2017年,他策划组织了四个阶段的精准扶贫新闻宣传,分别围绕17个乡镇精准扶贫、扶贫政策和行业扶贫、最美苗侗扶贫姑娘和扶贫爱心企业、我的扶贫(脱贫)故事四块重点内容加大报道,形成了强有力的宣传攻势,在中国改革报等媒体推出扶贫专版10个,在湖南日报推出“精准扶贫·绥宁攻坚”纪实系列报道。2018年,他策划实施了“精准扶贫在绥宁”“产业扶贫看绥宁” “决胜脱贫摘帽”等专题报道,实现了绥宁在央视《新闻联播》、湖南卫视《湖南新闻联播》头条上稿零的突破。就业扶贫经验还在新华社、中国网、湖南日报头条、新湖南、红网等各大主流媒体推介。他在湖南日报推出3篇“产业扶贫看绥宁”系列报道影响很大。红星云头条推介了绥宁5个典型扶贫故事,其中有两篇是他精心撰写的。他还参与扶贫专题片、宣传画册的策划、撰稿、组织等工作。

15年的“专一”,15年的“专注”,他让党的声音飞进千家万户。他先后策划了“文化建设看绥宁”“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十杰百优”“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环保进行时”等专题宣传,参与《蝶变之路》《服务群众零距离》《攻坚拔寨在路上》《扶出绿洲新天地》等专题片脚本撰写和拍摄,在新华社、中新社、中国网、人民网等中央级媒体发稿800多篇,在湖南日报刊发头版头条10篇、市州新闻版头条24篇,在邵阳日报刊发头版头条190多篇,在各大媒体推出专版160多个,记录下绥宁发展的强劲脉搏。

全心全意服务群众。

坚守一种境界:不图名利踏实工作

“爬格子”是件苦差事,费脑筋、熬心血。可这件“苦差事”,向云峰一干就是15年。白天采访、晚上写稿、加班加点对于他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多年的伏案工作,让他患上了颈椎病、肩周炎,在疼痛难忍的时候,也只是贴上几块膏药加以应付;长期的劳累奔波,让他一头浓密的头发,变得日益稀疏。但他从未计较过个中苦楚,依旧热爱新闻事业如初。

“新闻现场,就是记者的战场。”他总是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2017年6月至8月,绥宁遭遇多次山洪地质灾害。他认真策划宣传方案,精心部署新闻报道工作,全面调动各媒体采编力量,一心扑在抗灾救灾第一现场,用笔尖、镜头记录下各级领导深入洪灾一线指挥,广大军民抢筑堤垸、勇战洪魔的感人画面,确保了报道有影响、有特色、有力度。他与同事采写的芷坪村生死大营救、枫香学校救援行动、县城抗洪保卫战、绥宁抗洪“四在前、四到位”等一批重点稿件分别在新华社(通稿)、中新社、湖南日报、中国网、红网等各大媒体以及各大客户端、微信群推出。

他在从事对外新闻宣传工作的同时,还曾兼任《绥宁通讯》《绥宁报》《新绥宁》的编辑工作达6年之久,编辑报纸350多期,个人采写各类稿件1000多篇,编发各类稿件4000余篇。尤其是2005年,他与另一位同事负责《绥宁通讯》的编辑出版工作,既当编辑,又当记者;既是画版员,又是校对员;还得自己跑印刷厂送版面、稿子,取样报。那段岁月,辛苦可想而知,但两人还是坚持了下来,当年出报刊48期。

“我欠家人太多了,不算一个‘称职’的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一提起家人,他眼眶湿润了。他的父亲患有严重的肺心病,生活不能自理,母亲也身体不太好,居住在乡下;妻子也有腰椎间盘突出,又得带两个小孩。因为新闻宣传工作的特殊性,他时常在外采访,很少顾及家里和家人的照顾。红岩镇“2009·6·9”特大山洪地质灾害发生时,他的老家一楼基本淹没,奶奶差点被洪水冲走,母亲从县城赶回一个人清理淤泥、打扫卫生达半个月。期间,他连续三天在受灾现场采访,硬是没有进家门,连饮用水也是托人送去的。直至采访任务完成,他才匆匆给母亲送去了几百元钱。

在家人和朋友眼中,他有一股“傻”劲儿。有人也曾劝他,找领导给调换一下岗位吧。可他面对苦与累,从没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讲过任何条件和报酬。参加工作20年了,他还是一名普通科员,虽然级别没有提上去,但没有懈怠、消极过,也没有降低过工作要求和标准,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和良好的精神状态。

坚守一腔赤诚:全心全意服务群众

新闻宣传只有始终坚持“三贴近”,新闻才会“接地气”,才会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作为新闻战线的一名老兵,向云峰更是深知要架起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连心桥”。

绥宁是传统林业大县,也是生态旅游区。他特别关注生态建设和文化旅游发展,积极向外推介绥宁名片,扩大绥宁知名度、美誉度。近年来,他在各大媒体推出“绥宁加快建设生态经济大县”“文化建设看绥宁”系列报道;与新华网、中国网、红网、凤网策划绥宁旅游推介专题网页;配合央视拍摄《姑娘今天我最大》《上堡人家》《苗家姑娘节》《上堡喜事》等10多部专题节目;配合湖南卫视、经视《县委大院》《湖南好人》《爸爸去哪儿》《有什么好玩的》等栏目组拍摄了专题节目30多个。尤其是上堡村,经过他在各大媒体的推介宣传,名气越来越大,一批农家乐开起来,一批群众靠旅游效应致富。

特别是每年的苗族四月八姑娘节,他都是负责新闻宣传方案策划、新闻通稿撰写、新闻宣传活动组织、新闻发布会协调、记者服务接待等工作,均出色完成了任务,受到各级领导高度评价。2015年姑娘节新闻宣传工作,领导这样评价:“策划有高度、组织有力度、内容有深度”;2016年姑娘节,他策划组织了“跟着爸爸游绥宁”宣传活动,效果明显;2017年姑娘节,他在《湖南日报》推出绥宁文化旅游系列报道《山水迷人眼 人文醉人心》《起舞山水间 逐梦全域游》《借力大推介 展示新魅力》,影响很大;2018年姑娘节,他在湖南日报推出专版《绿色发展绘就“大美绥宁”靓丽画卷》,得到省领导点赞。

他还始终把笔触延伸到最基层,采写贴民心、有温度的报道,宣传正能量,弘扬新风尚,全心全意服务群众。他挖掘、推介的全国“最美养路工”、县公路局鹅公道班班长龙运跃典型,成为市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典型,获评“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他挖掘、采写的《绥宁打工夫妇罹难 双双捐献器官》被新华社采用后发出通稿,全国200多家媒体采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他还先后挖掘、采写了洪灾中舍己救人的青年农民谢双彪、扑灭山火负伤的村民邹振朋、黄端花夫妇,身残志不残的残疾创业村民龙景和、十余年如一日照顾鳏寡残疾老人的赤脚医生熊春香、照顾瘫痪丈夫十四年不离不弃的陈富芝、全国“最美家庭”钟杏月家庭、养泥鳅致富的失足青年石良科等典型,他们的事迹被各大媒体宣传报道,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和辐射效应。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绥宁新闻宣传工作多年来一直位居全市前列,多次被评为全市对外宣传工作先进单位。他先后5次受到县政府嘉奖,3次荣立三等功,2007年获评全县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获评全市优秀通讯员,多次被红网、邵阳日报社等媒体评为优秀通讯员,每年被评为全县新闻宣传工作先进个人。他采写的稿件多次获湖南新闻奖市州好新闻一等奖、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行动”好新闻奖、邵阳新闻奖作品奖、邵阳环保世纪行优秀新闻作品奖。

铁肩担重任,实干写忠诚。15年来,他用默默的坚守、忘我的情怀、满腔的热情、执着的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创出了优异的成绩,为绥宁新闻宣传舆论工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先后在新华社(新华网)、中新社(中新网)、人民日报、湖南日报、红网、等中央、省、市报刊杂志、广播电台、网站发表各类新闻稿件9600多篇,为宣传绥宁、推介绥宁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们是一家人作文 写一篇三百字的作文 我的端午节400字作文 克服困难英语作文 流鼻血作文500字 关于母爱的小标题作文 静候花开作文 作文800字大全 假如我变成了作文400字 环境的重要性作文 拨动我的心弦作文 生活启示作文 观察狗的作文 珍惜时间的作文题目 关于唠叨的作文 审视自我作文 感恩母亲节作文 三年级秋季作文 意想不到的收获作文 图文并茂的作文 我的故乡300字作文 我的作文集封面图片 窗外高中作文 原来这么简单作文600字 风波作文800字作文 高考全国卷英语作文 介绍乌镇的作文 以自由为题的作文 老师迟到了作文 我的母亲作文400字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