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吴希明:我的青春邂逅了中国直升机的春天

2020-12-10 21:30:01
相关推荐

吴希明和他主持研制的直升机(模型)。(资料图片)

扫一扫 看视频

空气穿过飞转的旋翼,桨叶劈开上下层气流,垂直升力瞬间达到数吨,荷枪实弹的“解放军树梢杀手”直10武装直升机拔地而起……对坦克、装甲车及士兵等地面武装力量而言,是天敌般的存在。

直10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型专用武装直升机。2015年“9·3”阅兵,百余架直升机密集编队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8架直10和12架直19组成方阵惊艳亮相,呼啸着列队悬停,将“70”的字样印上蓝天。

现在,我国陆军航空兵部队全面列装了武装直升机。这一天,吴希明等了近40年。

为中国直升机追梦40载,年过半百的吴希明仍精力充沛,保持着随时出发的姿态,“要做的事情太多,要始终充满激情和希望。”

直升机成为人生航标

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直升机总设计师、航空工业首席技术专家,吴希明主持或参与研发了直8、直9、直10、直11、直19等几乎所有现役国产直升机。“最英俊的小伙子”是他对直10的爱称。

1977年的福建,一架直5-武装直升机降落在武夷山脚下一所县中学的操场边,孩子们从教室跑出来围着飞机不停地跑、不停地看。那群奔跑的少年中,有一个男孩叫吴希明。

直升机从此成了吴希明的人生航标。1980年,他报考了当时全国唯一有直升机专业的南京航空学院(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记者注);毕业后他坐上火车驰援三线,直奔匿于江西景德镇山沟里的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40年了,一直在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干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很享受、挺开心!”吴希明觉得自己很幸运。

研发出中国自己的专用武装直升机,并在国际舞台同台竞技,成为党和国家交给吴希明这代直升机人的紧迫任务。缺经验、缺技术、缺工业体系的支撑……吴希明手里捏了一把汗。

当吴希明交出直10立项论证报告时,其中的技术几乎是全新的,主管的领导看了报告,指着吴希明的鼻子,一字一顿地说:“吴希明,你要抓紧干出来,我们全力支持你。”

吴希明当时拍着胸脯说:“必须干出来!肯定能干出来!”没人知道,他当时心里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我就想拼尽全力,万一干不出来,至少我为后面的人积累了经验”。

“但是还好,真干出来了。”十几年后,吴希明笑得像个孩子。

直10的研制成功,全面实现了我国直升机从测绘仿制到自主创新的飞跃,更为国产直升机等一系列后续直升机型号井喷式发展铺平了道路。从此,我国直升机技术和产业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现今可与世界顶尖同行并驾齐驱。

如今,对年过半百的吴希明来说,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我的青春与中国直升机的春天邂逅了”。

“总觉得自己还有太多东西要学”

直10的设计研发到底有多难?吴希明一口气报出一连串数字:1万多个零件、200多场试验、500多种材料、150多家单位、近十万人连续干上十几年。

总设计师是这个庞大团队的大脑。他需要具备最全面的专业知识、最精准的判断能力和最高效的统筹能力,“综合优化权衡之后,我要为全局负全责”。

从各角度来看,吴希明都是整个团队的“定海神针”。

真正的风险在于对极限的挑战。航空人都清楚,毫厘的差错就可能导致机毁人亡。“必须做到极致,发现不行宁可全部推倒重来。”吴希明说。

一次,直10飞高速动作,吴希明一动不动地盯着指挥室的屏幕。屏幕上那些飞行曲线就是直升机的各种“生命体征”。直升机在空中表现一切正常,可吴希明敏锐地注意到其中一个数据红线突然出现异常,他立刻判断是飞机尾梁结构出了问题,“应该是1个零件裂了。”他马上通知飞机员,“目前不影响安全,但是不能再飞了,你赶紧回来。”飞机落地,大家上前检查,果真是吴希明说的那个零件裂了。

最惊心动魄的一次,是直10在试飞过程中,在2000米左右的空中突然出现故障,飞机失速往下坠。经验丰富的试飞员马上紧急迫降,最终飞机摔进了稻田里。

吴希明当时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儿,第一时间冲到现场。他从数据上看到,当时飞行员在高空的任何操作只要稍微错一点,飞机在空中就会解体。

倒是那名试飞员,一脸轻松地坐在稻田边等着他,笑嘻嘻地讲着空中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以及每一步操作,最后说:“我对直10有信心。”

在直10研制成功的庆功宴上,吴希明和试飞员紧紧拥抱,“高兴得话还没说,我就哭起来,他也哭起来”。

吴希明说,总师必须具备一个重要素质,要能对社会未来10年甚至20年的发展方向作出前瞻性判断,“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和企业服务”。

他不认为自己是最好的直升机总设计师,“总觉得自己还有太多东西要学”。

大国重器需要代代传承

很少有人知道,重型直升机的论证研制有多艰难。“实际上,这项工作在汶川地震时,我们就开始做了。”汶川地震中,大名鼎鼎的俄罗斯米26重型直升机从堰塞湖中吊起挖掘机,“当时我们印象很深,那是我国的空白,满足我国高原环境使用的重型直升机更是世界的空白。我们开始着手研发自己的重型直升机,要比那个更好,更适合中国高原的需求。”

从一张用笔勾勒的草图到最终腾空而起,直10研发的十几年间,中国在经历着来自西方国家的军事技术与高科技的封锁。吴希明太清楚,“大国重器要研发出来必须靠自己,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奋斗”。

研制初期,为了抢整体进度,多个系统同步研发,关键的核心发动机我国没有基础,当时曾经想采用国外发动机。但是,等所有的研制工作全面铺开后,国外发动机却被禁运了,“想把直10扼杀在摇篮中”。

吴希明带领的研发团队一时陷入最大的困境。“还好,我们同步研制的国产发动机很争气,也干得很好,马上可以顶上。”正是从直10开始,中国直升机突破了总体、气动、结构、隐身、抗弹、耐坠、信息化作战一体化综合优化设计、三大动部件的地面联合试验等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真正实现了100%国产化。

国产直升机的大发展,对一个正在高速发展的国家而言,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吴希明认为直升机在中国发挥的作用,从全世界范围来看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很多交通不便利、发展较落后、有特殊需求的地方,直升机可以把各种交通手段连接起来,它发挥的效率远远超出其他运输装备。”

比起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中国民用直升机的数量却远远不足。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吴希明在多个场合呼吁,亟须给国产直升机建起一整套产业体系,“要缩短与国际先进国家的差距,研发能力、生产能力、配套能力、维护保障体系都需要一同提升”。

从当年看见直升机就挪不开目光的少年,到把整个中国直升机产业装在心中的总设计师,40年风云变幻,当年一起进研究所的同行者,有的已改行,吴希明选择了坚持到底,“因为热爱直升机,所以不管多苦多难,都一步步坚持了下来。走到今天,我很幸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12-06 16:27Q593464079[辽宁省网友]IP:3407733749
    太酷了!青春和科技的结合总是让人振奋!无论在哪个领域,都能感受到中国的强大!
    顶0踩0
  2. 2020-11-11 01:20方林[福建省网友]IP:1729226052
    吴希明:我的青春邂逅了中国直升机的春天。
    顶0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台阶作文 自然风景作文 谦让作文 路口作文 底气作文 雅思作文范文 我多想作文 全国高考作文 父亲节作文 小学写景作文 家长会作文 作文我的心爱之物 小学生作文范文 提醒作文 语文小作文 二年级作文大全 感恩作文素材 星期天作文 我的朋友英语作文 难题作文 路灯作文 父母的爱的作文 我的家人作文 小制作作文 七夕作文 奥运会作文 小小作文 作文秋 万能作文模板 考研 英语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