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春节:年味记忆|百家文化征文专辑

2020-12-10 23:20:01
相关推荐

#记忆中的年味原创作品征集#

(老照片:小孩放鞭炮)

说实话,过年与年龄有关,与心情有关。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那时候,对过年有一种期盼。不管家里生活多艰难,总是嚷嚷着向父母讨要过年的奢侈品,一件像样的衣裳、一串鞭炮、几分或几毛压岁钱,如果再有几颗糖,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每到过年,聪明的母亲,将大姐和哥哥们穿过的衣服拆洗后,缝成一件小棉袄、一件小棉裤,再从大娘家里找来两块新布片,缝上两个口袋,算是给我“添新衣”。

记得有次过年前,母亲给我缝了一件花棉袄,恰巧在城里上班的姑父,带着一部照相机回来,他说:“马上过年了,俺借了单位的照相机,给咱一大家子照个全家福。”

我死活不肯照相。原因是听了堂兄的哄骗,说是照相会带走魂魄。

过年了,好不容易有个照相的机会,大哥不管我哭喊,就死活拽着我跟全家人照了相。之后,又让我和奶奶合影。奶奶坐在凳子上,她把大侄女红梅抱在腿上,我就站在奶奶左边,穿着那件花棉袄,显得土里土气,憨憨厚厚。

(老照片:放鞭炮)

那时的农村,小孩最喜欢过年放鞭炮、吃糖,这全部要靠父亲。他是教师,后来又担任外村小学校长,一个月只有几块钱的工资。这些收入,不够养活家里十一口人,加上三亩地,勉强维持全家人的口粮。

父亲每月发工资,会如数交给母亲,身上几乎不留一分钱。我是家里老幺,姐姐最大,上面还有六个哥哥。在豫东平原,如果过年不放鞭炮,那就不是过年。父亲为了多买点鞭炮,他盯上了母亲养的九只母鸡,逮住三只就去赶集。母亲喂鸡发现少了三只就追到半路,硬是从父亲手里夺了回来。

母亲奚落父亲说:“恁咋这么傻,鸡卖了,咋下蛋?没蛋了,拿啥换油、换盐、这日子咋过?再说啦,天天还要给咱娘煮俩,要过日,就要精打细算。”

父亲垂头丧气空手回到家里,看着发呆的六哥,边抚摸着我的头说:“莫急莫急,鞭炮会有的!”大年三十,父亲兴冲冲地从外面回来,果然拿来两挂鞭炮、一些散炮和糖。

五哥六哥贴好对联,我就“噼里啪啦”地放散炮,鞭炮留着大年初一早上放。我和哥哥以及伙伴们高兴地喊着:“过年了,过年了!”

(老照片:在堂屋门口放鞭炮)

年夜饭,母亲准备了凉拌“马蜂菜”,就是夏天晒干的野菜,用开水烫一下,拌了蒜泥,浇上醋。还有白菜粉条,都是自家产的,里面再放几块肥肉,味道鲜美。主食是积攒的小麦面粉,做成的蒸馍,还有蒸的红薯。

母亲要给奶奶蒸蛋羹,就在她从筐子里拿鸡蛋时,父亲说有事就跑出了家门。母亲看了看我和哥哥手里的鞭炮,黑着脸说:“过年了,我不打人骂人!”

在旁边四爷家门口,我喊父亲回家。父亲问:“恁妈骂人了没?”我说:“过年了,俺妈说不打人骂人。”父亲听了,咧嘴笑了笑。

吃过饭,母亲准备了蒸馍、蒸枣花馍、油炸的老呱头(发面团下油锅炸出的食品),让父亲带着我和哥哥们去看二爷三爷四爷。我爷爷是老大,去世的早,奶奶就跟着我们生活,但爷爷的亲弟弟们都健在。我和哥哥挨家给坐在堂屋的爷爷奶奶磕头,父亲和大爷及叔叔们也跟着磕头。

爷爷们就从口袋里摸出几个五分的硬币,或一毛两毛的纸币分给我们,和蔼地笑着说:“这是给孙子们的压岁钱,你几个就免了啊。”父亲和叔叔们咧嘴笑笑。

奶奶们笑眯眯地拿出几个黄梨、几颗糖,递给我们,说:“奶奶没压岁钱,年货提前给你们分了,明个早上就没了啊。”

(老照片:过年照全家福)

我们再给大伯和叔叔们一一磕过头,这样又可以收点压岁钱。没在爷爷们家里吃饭,我们就来到大伯家里。大年夜是不睡觉的,要睡也在后半夜睡会,但在零点放完鞭炮要吃夜宵。

父亲大伯和叔叔们随便弄点菜,边喝点酒边聊天,我们小孩就吃大娘做的手擀面片,面切得匀称,像机器切的一样宽窄。有点稀,拿起筷子一捞,嘴里发出“吸溜吸溜”的声音。我连吃了三碗,抹着嘴看着大娘手里的碗,大娘把他的碗递给我。

这时,母亲就在门口喊:“赶紧回家了,咱家的鞭炮没放呢!”说完,母亲就转身回堂屋陪奶奶去了。临走,大娘又悄悄塞给我几个柿子,说:“给恁奶奶、恁妈吃,别让人家看见了。”

回家路上,平时严肃的父亲,变得温和了很多,先是牵着我的手,六哥在前面一溜小跑,后来又让我骑在他的脖子上。

父亲告诉我,他偷了母亲攒的十个鸡蛋,到小卖部换了鞭炮和糖。我一感动,将两毛压岁钱交给父亲。父亲不知用什么言语又打动了哥哥们,他们也都把压岁钱交给父亲保管。我想,到了大年初一, 这些钱准会跑到叔叔家孩子的口袋里。

(老照片:过年买年画)

直到八十年代后期,家里的日子逐渐好了。再过年的时候,我已是少年,爷爷奶奶们却一个个走了,大姐堂姐们出嫁,哥哥们都结婚分家了。年夜饭虽丰盛了,但再也找不回当初的年味了。

如今,哥哥和侄子们每年出去打工,家里只剩下父母、嫂子和孩子们。尽管当年的砖房变成了小楼房,还买上了小轿车。但每到过年都回到家里,大年初一后,各自走完亲戚,到了正月十五,又都陆续外出打工了。曾经过年的热闹氛围,那种期盼过年的热情,以及浓浓的年味,在儿时的记忆里逐渐越来越淡。

而现在,我依然舍不下脸面回家过年,为了给父母和家人一个交代,我不得不选择好一个时机,回家面对父母的责怪和怒骂。其实,不是父母有恨铁不成钢的怨言,而是长长的牵挂,苦苦的期盼。

眼下正临近过年,我却在遥远的异乡,如果时空真的能够穿越,我宁可回到故乡回到从前,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奢望,什么都不去追求,只求和我的亲人们聚在一起吃顿年夜饭,足矣!

(新照片:如今过年的气息)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过端午节作文200字 我心中的诚信作文600字 端午节英语作文50词 心得体会600字作文 小学生春游作文怎么写 五一放假作文350字 相约好时节作文800字 童年小伙伴600字作文 教师节写老师的作文 生活中的矛盾作文600字 在考验中成长作文600字 描写小白兔外貌的作文 介绍我自己的作文300字 致未来的自己作文600字 谁动了我的奶酪材料作文 从失败到成功作文600字 话说洋车夫作文300字 花季里的阳光作文500字 高中英语小作文范文 妈妈您辛苦了作文800字 我的家风家训作文800字 我们该记住的作文600字 父爱的天空作文800字 环保从我做起作文600字 做小实验的作文400字 那一束光作文 我的五一作文100字 新时代新青年作文 快乐五一三百字作文 其实我还没长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