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国学智慧:端午节 中国人四种情怀 儒释道三家智慧

2020-12-11 09:15:01
相关推荐

今日是农历的五月初五,又是一年端午节。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的民间四大传统节日,也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这个节日,肩负着历史的厚重,带着一脸沧桑,走过2000多年飘摇的风雨,依然烙印在中国人的情怀里,它蕴含的文化智慧仍然启示着今天的我们。

端午节不仅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还体现着千百年来,中国人对亲情的浓浓牵挂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端午:中国人四种情怀,儒释道三家智慧

六月十八日是农历的五月初五,又是一年端午节。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的民间四大传统节日,也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这个节日,肩负着历史的厚重,带着一脸沧桑,走过2000多年飘摇的风雨,依然烙印在中国人的情怀里,它蕴含的文化智慧仍然启示着今天的我们。

端午节不仅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还体现着千百年来,中国人对亲情的浓浓牵挂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四种情怀

(一) 追念先贤,求真向善

唐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端午节起源的一种说法是“纪念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对国家社稷忠心耿耿,却遭奸人陷害,遭到流放。他仍心系家国,写下了大量忧国忧民的诗篇。

在楚国灭亡前夕,屈原略悲愤交加,始终不忍脱离故土,最后在五月五日那天抱石自沉汨罗江。

沿江百姓舍不得忠良就此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同时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装着米的竹筒投入江中。

由此产生了每年端午节划龙船、吃粽子来纪念屈原的习俗。

屈原以他高洁的性情,嫉恶如仇的风骨,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操而名传千古,为后人世世代代崇敬。

在端午节里,纪念这位伟大的先贤,体悟他“求真向善”的高尚品格,实际上是接受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二) 平安和顺,祈福纳祥

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毒月”,五日是“恶日”“毒日”;五月五日更是恶月恶日,人们最忌讳这一天。

而从五月的气候上来看,渐入热夏,湿热弥漫,人也容易染病,是灾疫流行之时。

因此端午节最早一直是作为保健、避疫、驱邪的节日传下来的。一直到唐代,人们才逐渐把端午节当成佳节良辰来看待。

端午的很多节俗都是围绕祛邪避邪展开的,如喝雄黄酒、插艾草、挂菖蒲(菖蒲叶子像剑,取祛邪之意),还有给孩子系五色丝绳,戴祛五毒的肚兜,缝装有香料的荷包等,以达到祛邪、祛虫的目的。

这些习俗都体现了我们追求平安和顺、祈福纳祥的情怀。

(三) 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端午节又被称为“龙节”“龙舟节”,其实端午节划龙舟的习俗,最初来源于远古吴越民族祭祀龙的节日,纪念屈原还是后来才有的说法。

在这一日,人们断发纹身以表示他们是龙的子孙,举行祭祀崇拜仪式,他们把所乘的船刻画成龙形,与岸上的鼓声相和,在水上进行竞赛划船的活动和游戏,这就是“龙舟竞渡”的起源。

“龙舟竞渡”的习俗或多或少地给端午节增加了一点狂欢气息,江中一艘艘争上游的龙舟,赤裸着上身的结实的汉子们,用力划着龙舟,喊着号子,伴随着急促的鼓声奋勇争先,有一种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中华民族的融合,正如远古吴越民族祭祀龙的节日融入端午节,龙也成了中华民族共有的图腾,我们是龙的传人;那种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成了我们共有的情怀。

(四) 繁衍生息,家国天下

早期的粽子是用黍米做的,称为“角黍”。

其实端午节的另外一个重要来源是感恩的祭祀,粽子是丰收的黍子做成的贡品,在人类享用之前,先抛入山上、江中,请大自然享用,而纪念屈原仍然是后来才有的说法。

吃粽子的最初含义是感谢大自然的赐予,黍子的丰收提供了粮食。有了粮食才能养育人类,才有人类的繁衍生息。

这种对大地、对自然感恩的情愫,养成了中国人安土重迁,重视家庭、安于土地的观念,再加上后来的屈原的爱国精神,逐渐形成了中国人家国天下的情怀。

三家智慧(一) 儒家的端午

“端”字的本义是站得中正,《说文解字》说“端,直也”;《广雅》说“端,正也”。

“午”也是“端”,端端正正。进入故宫,过了端门就是午门,午饭就是正餐,而午夜就是黑暗正浓的时候。

干干净净、端端正正,其实是端午节的本意。过去评价妇女们包粽子的水平,比的就是看谁包得端正,有棱有角,又玲珑可爱,这样的粽子,才配投到江里,祭祀屈原这样的先贤。因为他的人品,也是干净和方正的。

端端正正做人,端端正正做事,又有什么邪祟可惧?端午节更重要的含义,应该是提醒我们,做一个光明正大的人。

(二) 道家的端午

古人在端午节有悬挂天师像、佩戴天师符的习俗,这天师指的是汉末时五斗米道的创立者张道陵,张道陵在死后被道教徒神话为天师、神仙。

在道符上写上“天师”二字或者画上天师像,这种符被称为天师符,古人把天师符佩戴在身上,认为可以使毒气不侵。

此外还有诗歌中经常提到的“彩绘符”“赤灵符”“钗头符”等也是古人佩戴的道符,后来都演变成了装饰品。

古人还在端午日流行请天师钟馗,钟馗在端午日,斩灭五毒,祛除百病,他的画像能镇宅佑安。

古人在端午日储药、配药,道教徒也喜欢在端午日炼服丹药。道教有一部经典《朝修图》说:“五月五日,乃续命之辰,其日可请道迎仙,请益寿。”由此产生了古人在端午日在手臂上系百索、续命索、延命索等习俗。

(三) 佛家的端午

古代端午节时佛寺也举行驱邪祈福仪式,古人认为五月初五出生的孩子克害父母,使得一些端午日出生的孩子被送到寺院出家,其中有一些甚至成了名垂青史的高僧。

佛教的一些念法在五月五日施行。《宝藏天女陀罗尼法》:“此法五月五日夜受持,即果成就。五月五日夜,注想思存,换诵咒一千八遍。”

端午日这一天午时(11时到13时),称为“天中节”。五月、五日、午时,是三“五”重叠之时,故成为“天中节”。

佛教也有“天中节”的念语:“五月五日天中节,一切恶事尽消灭!急急如律令。”《慧普觉禅师语录》卷十《云门颂》:“五月五日午时书,赤口毒舌尽消除。更饶急急如律令,不须门上画蜘蛛。”

端午,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延续,每一个元素都无不让人感到华夏文化的厚重与博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350个字的作文 坚持作文结尾 写叙事的作文 四年级200字作文 英语作文感谢信 中国历史作文 介绍学校的作文 新朋友作文 校园青春作文 我的一生作文 冬天600字作文 一直都在作文 坚持作文开头 四季英语作文 写人作文题目 坚持600字作文 幸福的家作文 遇见800字作文 风土人情作文 作文优秀开头结尾 写一篇作文300字 水饺作文 捕鱼作文 旅游作文结尾 动物园英语作文 200字作文初中 好心情作文 作文写景500字 500字作文写景 小狗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