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 国产综艺做对了什么?

2020-12-11 12:55:01
相关推荐

孙佳山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不知不觉,一晃《中国诗词大会》都已经走到了第五季。既是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文化类综艺能有这样的生命周期,并且尚未见明显颓势,谁要是说他在2016年前后就能预料到,那还真是呵呵呵。

因为尽管2016年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在B站“砰”地一下迅速火爆,并以主流社会始料未及的速度迅速主流化之后,文化类综艺到底该怎么做?无论是广电行业,还是各大视频网站,心里其实是没数的。而且实事求是讲,《我在故宫修文物》这种节奏和调调的纪录片,哪怕再往前几年,在任何一家电视台,恐怕都不会有什么像样的收视率。至于想进主流卫视,可能压根就没机会。

从2016年开始一直到眼下的此时此刻,《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国家宝藏》等多档不同模式的文化类综艺,开始在从央视到地方卫视,从电视到视频网站等不同级别、不同媒介的播放平台,不断赢得收视率和口碑上的双重认可。

这股从2016年前后伊始,在2017年、2018年形成了全国性话题,并一直延续至今的文化类综艺热潮,也由于明显不同于以往那些从国外引进的投入巨大的、大牌明星压阵的,强调视觉效果、情节冲突、气氛紧张激烈的综艺模式,被扣以我国综艺节目的“清流”这样的字眼。

广电行业江河日下,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闻,这一波文化类综艺热潮在受到巨大肯定的同时,也想躲都躲不掉地被寄予了担负起开创我国综艺节目的多元化格局,摸索我国广电行业的原创路径这样的行业重任。

然而,《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国家宝藏》等文化类综艺,到底是在什么样的行业环境下诞生?这些深受好评的文化类综艺,是否真的能够承担起“中国原创”的重任?在今天这个时代,它们背后的传统文化热,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些真正指涉到我国广电行业的发展前景、未来趋势的关键问题,在收视热潮的喧嚣和一轮又一轮的炒作背后,却从未被真正触碰。

“清流”背后,一个夕阳行业的悲壮突围

当前的这些文化类综艺,显然不应仅仅被看做是所谓的情感坚守,或者是简单的情怀问题——那并不是成年人的应有姿势——在越来越“速朽”的文化娱乐市场中,只靠情怀和坚守这些说辞,绝不可能生存下来。在2014年,全行业的风向标——央视广告标王达到6.7亿的历史天顶之后,整个广电行业在近年来都陷入到了有上顿没下顿的营收困局之中。

2017年,我国广电行业的广告总收入,出现了历史上的首次负增长。到了2018年,连湖南卫视、浙江卫视这些老牌儿头部卫视的营收都跌回到了几年前的水平——这意味着在经济发展阶段,我国广电行业连纯粹数字意义上的“面子”都难以为继——这也是光鲜的文化类综艺背后的深层行业困境的最真切体现。在当前明星“天价薪酬”“阴阳合同”横行、进口综艺模式引进受限的现实语境下,《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国家宝藏》这些“清流”的文化类综艺的热潮,毋宁说是全行业的一次悲壮突围。

更何况以我国目前文化娱乐工业的平均发展水平,在综艺编剧、分镜师、剪辑师等一系列文化工业相关环节仍相当薄弱。而且当下很多文化类综艺节目所号称的“中国原创”,其实都在不同程度上“借鉴”了英国等欧洲综艺模式,与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原创”,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更别说要担负起开创我国综艺节目的多元化格局,摸索我国广电行业的原创路径,这些“清流”的文化类综艺,实际上可能根本承担不起这样的行业重任。

尽管文化类综艺在近3年来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但其还不能承担起目前社会和媒体上所想象的行业角色。在未来,我国广电行业的整体性、结构性危机还会进一步持续爆发。即便文化类综艺本身还有着很大的探索空间,这些“清流”也并不足以扭转全行业的颓势。而广电行业整体性、结构性危机,势必还会至少在相当程度上,制约和限制我国文化类综艺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这一阶段的文化类综艺的原创探索,就有着十分重要的当代意义。面对如此复杂的现实情境,今天的文化类综艺热潮,到底是不是昙花一现,是不是整个广电行业的“回光返照”?我国的综艺模式何时能够被当之无愧地被冠以“中国原创”字眼?这些都构成了在未来,再回看、审视我们当前这个时代的一个根本性历史参数。

这一次的传统文化热,和之前的哪一次都不一样

以《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国家宝藏》等为代表的,我国这一阶段的文化类综艺,这种更符合国情、更“接地气儿”的综艺模式,既不像港台综艺模式“嘻嘻哈哈”的特征,也不像欧美综艺模式“条条框框”的限制,更不像韩国综艺模式“大喊大叫”的风格,在剧情节奏、情感认知、价值理念、文化身份上,与电视机前,尤其是与各类平板电脑和手机屏幕前的普通青年观众,有着更为贴近的文化心理距离。

这并不是偶然现象,其背后有着多重不同的复杂线索的交汇。

因为就算是在今天,在相当一部分人的一般印象中,一提起传统文化、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会有刻板、保守、迂腐的老古董式印象,而且很少会将这样的话题和青年文化、青年亚文化联系起来。然而近几年来,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介所折射出来的一系列新鲜、纷繁的文化经验,却几乎从根本上颠覆了这种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常识”。

当下的青年文化、青年亚文化对于传统文化、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出了令人措手不及的巨大热情。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纪录片、文化类综艺近三年来的“突然”热播,大大超出了既往所有理论分析框架的解读范围。

然而,也同样是在文化类综艺大受追捧的2017年、2018年,从“油腻中年”到“佛系青年”,关于青年文化、青年亚文化的不同层面的集体性焦虑屡屡爆发,这些在新媒体上引爆的话题所暴露出的深度内在焦虑感,其所反映的社会心理的多样意味,已经毋庸多言。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再讨文化类综艺背后的传统文化热的历史纵深,才有着更为明确的现实指向。

尽管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鲜活的、翻天覆地的时代变革,正在以新旧媒介迭代为表征愈演愈烈,但我们依然要保持足够的审慎和克制——很遗憾,我们可能远未抵达今天的新的青年一代的真实面孔——来自三四线城市和广大县级市的,未受过高等教育,没有稳定的正式工作,收入整体偏低的广大青年群体,开始通过作为电影、电视、移动互联网等各类文化产业的消费主体和主力,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源源不断地登上历史舞台。

这一次的传统,来自未来

这种前所未有的文化状况,也远远超出了过去我们所耳熟能详的迷影文化、新兴中产阶级、二次元等分析框架。来自三四线城市和广大县级市的,未受过高等教育,没有稳定的正式工作,收入整体偏低的广大青年群体,其作为文化产业乃至是国民经济的增量意义,就是对于他们自身而言,其实也绝不曾料想。

这一波以移动互联网为中心线索的新媒体浪潮,的确将媒介杠杆作用发挥到了人类迄今为止全部媒介经验的极致,但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文化产业的消费主体和主力的结构性变迁,才是这个大时代变局的真正根源所在。

我们要加倍珍惜和重视当代青年文化、青年亚文化所迸发出的,对于包括文化类综艺在内的传统文化的所有热情。因为就算不横向对比日本的“低欲望一代”,不参照在西欧、南欧、北美等这些曾经的发达资本主义中心区域的,正在发生的触目惊心的失业率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其所连带的时代意义也足以触目惊心——在这一历史周期内,一方面,新媒体确实有可能为全社会的发展进步发挥积极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媒介杠杆放大效应也很有可能被利用、被操纵,起到巨大的、相反的阻碍作用。

在这个维度上,这一波被誉为“清流”的我国文化类综艺是不是一种生命力更长、效益产出周期更持续的“中国原创”模式?能不能在较为丰富的层次上满足来自三四线城市和广大县级市的,未受过高等教育,没有稳定的正式工作,收入整体偏低的广大青年群体的文化娱乐需求?这些关键性问题都还有待进一步充分评估。这些“清流”文化类综艺背后的传统文化热所影响和辐射的范畴,恐怕也早已并不只是局限在其自身行业的范围内,注定还将波及到文化、经济、政治等多重领域——当前的一切,不过都是未来社会的开场序幕。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走过那一个拐角作文 遇见作文600字记叙文 介绍自己的家庭英语作文 关于春的作文600字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作文 作文难忘的除夕夜 征文是作文吗 民族团结作文600字 作文大全50字左右 生命在于运动作文 我是家务小能手作文 关于春节的作文初中 发病小作文 春天的美景作文300字 高质量作文400字 熊出没作文400字 关于春节的300字作文 写景作文300字冬天 我想对你说作文800字 以分享为话题的作文 幸福时刻作文600字 打雪仗作文100字 毕业作文六年级500字 关于雪的作文400字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文 五年级上册英语小作文 新年新气象的作文 下象棋作文300字 小女孩打屁股作文 童年的记忆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