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端午:吃粽子饮雄黄酒

2020-12-11 23:45:01
相关推荐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节、重午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据说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到战国时又和纪念诗人屈原联系起来。人们每年在端午节这一天吃粽子、划龙船,纪念自沉汩罗江的屈原。

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当时主要有两种粽子,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到晋代,端午食粽子成为全国性风俗,“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这是西晋周处所作《风土记》一书中的明确记载。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了米外,还添加了中药材益智仁,称“益智粽”。

到了唐代,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唐人姚合“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的诗句,反映了当时食粽之普遍。宋代时,出现了用“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子”。元代的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突破了菰叶的季节局限。明代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核桃,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今天流行的“火腿粽子”则出现在清代乾隆年间。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除了带馅料的粽子,我们这里还有一种粽子是人们包得最多的,那就是碱水粽。顾名思义,碱水粽就是用糯米加少许的碱水制作而成,做出来的粽子色泽金黄鲜亮,口感清香且易于长时间保存。

以前有位同事的老家在赣南的农村,他们小时候家里没有冰箱,煮好的粽子都是一串串挂在屋梁上,晾干得硬邦邦的。冬天想吃的时候取下来切成片用油煎着吃。我想想都觉得碱水粽子储存的时候真够长的。

有些地方不用食用碱,用稻草灰,同样能将粽子做得很好。稻草灰含碳酸钾,其水溶液呈碱性,去污力和渗透力均强,有抑菌、收敛等作用,能够抑制真菌生长。

方法比直接用食用碱稍稍繁琐一点,取干净的稻草烧成灰,用干净的纱布包好,然后用开水淋,最后经过过滤和沉淀,得到的是黑黑黄黄的灰水。将包好的粽子先放进灰水里浸泡24个小时,然后放入锅中,倒入灰水没过粽子,用慢火熬煮两个小时。煮出来的粽子清香爽口,粘而不腻,韧劲十足。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古诗云:“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意思是说端午节这天,孩子们拿了艾叶,戴上菖蒲,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了“王”字,以辟邪防疫。

但我想,现在应该没有人饮雄黄酒了吧,顶多用它洒在墙角、床底等处,可以起到驱虫,清洁环境的作用。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雄黄酒外用尚可,饮则有害,必须慎用。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不过,一般饮用的雄黄酒,也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没有纯饮的。

小时候过端午节,感觉节日气氛还是蛮浓的,除了吃粽子外,还吃包子(一般为肉包)、大蒜子、藠头(南昌这里的特产)、茶蛋、咸蛋或皮蛋。有的父母还会将白水煮熟的蛋染红,给孩子挂在脖子上。

我们还喜欢贴身带一个香囊,说是说里面有雄黄等中药,可以驱虫用。除此之外,划龙舟、看采茶戏等也是端午节中的重要活动。现在的习俗稍稍会有一些改变,但家人在端午节这天齐聚一堂吃团圆饭却是不会改变的。

每个地方的端午节习俗会有所不同,你们那儿的端午节习俗是怎样的呢?

生活是很真实的柴米油盐,一箪食,一瓢饮。我是笑笑的麦子,谢谢您的阅读,如果您有更好的想法,欢迎在下方评论或留言!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希望您能为我点个赞,并关注我一下,最后别忘了帮我分享,转发一下!特别感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包粽子的方法作文 被男友打屁股作文 一封书信作文 做灯笼作文500字 作文簿的读音 月亮作文600字初中 关于国庆的作文600 了不起作文600字初中 家乡风俗作文500字 作文摘抄加批注 四级作文满分 吃汤圆作文200字 被老板打屁股作文 学会了包饺子作文 感恩母亲的小作文 春雨作文600字初中 读书感悟作文400字 假期作文800字高中 关于非遗的作文 这儿真美的作文 英语80词作文 什么是酷作文 争论作文700字 春节节日作文 哈尔滨作文400字 重庆作文600字 高考作文2018 迪士尼作文300字 作文评语集锦大全 与诗歌同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