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2年守护600名孤残孩子的“朱妈妈”——记淄博市社会福利院儿童院院长朱喜荣

2020-12-12 01:35:01
相关推荐

从事儿童福利工作22年来,朱喜荣始终坚守“给孩子们家、健康和希望”的梦想,用甘于寂寞的爱和执着的心,默默的守护着一群“折翼天使”。今年49岁的她把所有的爱都奉献给了孤残孩子们,成为600多名孩子心中最亲最近的“朱妈妈”。她的工作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朱喜荣先后荣获“山东省第六届道德模范”“最美齐鲁民政人”“齐鲁先锋”、2016“感动淄博”年度人物、2018年1月“中国好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给孩子们一个温馨的家

22年间,朱喜荣从草丛中、派出所、医院里抱回了一个个生命垂危的孩子,她最大的梦想就是:不但让孩子们活下来,更要给孩子们家、健康和希望。

她是这个特殊家庭的大家长,这个家庭,集中了世界上最多的苦难,也凝聚了人间最温暖的情感。孩子们残缺的人生开始因为朱妈妈的存在变得圆满美妙:他们有了幸福的家,圆了上学梦,融入社会,200多名孩子回归家庭寻找未来……

目前,福利院里住着120多个孩子,大都姓“党”,患有智障、白癜风、脑瘫等各种各样的疾病。党平,是一个3个月大时被遗弃的孩子,2003年9月,朱喜荣从派出所把他抱回家。因腰脊膜膨出手术失败导致大小便失禁,有一次洗澡,朱喜荣刚把党平放进水中,他就拉了一澡盆。朱喜荣二话没说,抱起党平倒掉脏水又重新换了一盆干净水。她说,这个时候不能嫌脏、嫌臭,因为残疾孩子也有尊严。

让残疾孩子在阳光下有尊严地生活,是朱喜荣毕生追求的目标。为此,每个孩子进入福利院,她要求的不是简单地穿暖吃饱,而是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康复、治疗、心理干预方案,为孩子有一天走向社会、回归家庭做好准备。

“阿姨好”“谢谢”“再见”……在儿童院,也许孩子的腿不能走、眼看不见,但每个孩子的脸上都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和每个人热情地打着招呼,给我们人世间最温暖的存在。党平的成长就是最好的证明。在福利院的11年中他一直穿纸尿裤,但心态阳光、积极向上。2015年,12岁的党平进入一个美国家庭生活,在接受了两次手术后目前小便已经完全能控制。

给孩子营造家的氛围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全方位的为孩子想到做到。这是朱喜荣的育儿观。在她的策划下,儿童院开展了“阳光蓓蕾”和“阳光妈妈”评选活动,全力打造“阳光妈妈”服务品牌;每月都有母子庆生会,该月过生日的孩子和护理员妈妈一起过生日;护理员妈妈对孩子必须视如己出,每天亲手给孩子清理两次口腔、每天勤巡视勤观察及时为孩子更换尿不湿、孩子每次大便后都要为其洗屁股……要求员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爱孩子,爱大家”的上岗誓言。

这些工作看似琐碎,但确是良心活。“孩子大便后不洗屁股别人也看不出来,每天清理一次口腔别人也看不出来,但你的良心看得出来!”朱喜荣自己是这样做的,更是这样要求大家的。

给孩子们一个健康的身体

有健康,才有未来。为了让孩子们恢复健康,朱喜荣不管到哪里开会都要问问其他同行,“俺孩子脑积水,你这里能治吗?”“俺孩子先天无关节能治吗?”……

党慕恋,四肢畸形,没有膝关节、肘关节,没有左手,右手没有手指,为使孩子重获健康、自食其力,朱喜荣跑断了腿。“我先到处打听哪里能治,听说省里能治了,我又开始跑手续递申请为俺孩子争取‘明天计划’手术矫治的名额。”

那一天,朱喜荣永远无法忘记。恋恋经过术后康复,双腿终于站了起来,摇摇晃晃地向朱喜荣走来,朱喜荣抱了又抱亲了又亲,激动地哭红了眼睛,一切一切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朱妈妈,从现在开始我自己吃饭……”看到懂事的恋恋练习用脚洗漱、吃饭,朱喜荣一次次地流下了眼泪,她说其实那一刻她感到无比的幸福。

22年间,孩子们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已有600多名孩子成为朱喜荣的宝贝,而朱喜荣对所有孩子都“如数家珍”。她心思非常细腻,对孩子的情况了如指掌,哪个孩子的病哪怕有一丝治愈的希望,她都不放弃,不厌其烦地四处寻医问药。朱喜荣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心中有爱,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残疾孩子也是一条鲜活的生命,也有权利享受灿烂的人生。而她,就是那个为他们找寻人生的人!

给孩子们一个有希望的未来

“1、2、3、4……16、17,好了,全了,出发喽!”每天早上7点多,朱喜荣到儿童院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送17名孩子坐校车上学。

对于这些残疾孩子来说,能进入正常学校上学是他们重新回归社会的第一步,而这一步朱喜荣走得异常艰难。

党爱雪,先天肢体残疾,和学校多次沟通都没获得入学的“通行证”。“每天看我接其他孩子去上学,爱雪就扒着门框哭,朱妈妈,我也要上学!”孩子的哭喊刺痛了朱喜荣的心,孩子对上学的渴望让她牵肠挂肚,她开始为这个孩子的梦想而四处奔波,多次与教育部门联系,与学校领导沟通,最终校方被她的坚持和真情打动,同意党爱雪入学读书。

当看到小爱雪高兴地大叫“我要上学啦!”时,朱喜荣说,看到孩子们一个个实现梦想,她的心里比蜜还甜。目前福利院已经培养了四名大学生。为了帮助院里的第一位盲人大学生张新开办盲人按摩诊所,她选场地、跑手续、搞装修,全程陪伴;学习针灸、按摩的王福瑞毕业之后,在她的努力下,也找到了喜欢的工作……

除了通过培养孩子一技之长让他们重返社会,在朱喜荣的带领下,儿童院积极通过家庭收养、家庭寄养、社会助养、爱心家庭等方式,先后让200余名孤残儿童回归家庭,其中近40名孩子被美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荷兰等国家的爱心家庭收养,2016年5月她带着全市人民的牵挂来到荷兰看望奥芬、运男、运默的新生活,看到孩子们各个英语流利、生活幸福,她终于放下了悬在心口多日的大石头。

22年,朱喜荣用甘于寂寞的爱和坚守为孤残儿童撑起了成长的天空。如果说人生还有什么缺憾,就是她经常一上班就是连轴转,错过了自己孩子的成长。每年春节,她都是在儿童福利院陪孩子们过的,亏欠了家人太多太多,但善良的丈夫和女儿对她没有抱怨,而是一起跟她到儿童福利院做志愿者,延续一场爱的接力。对此,朱喜荣说:“一个人一辈子只能见证一个或两个孩子的成长,而我却有幸跳出了时间的界限、生命的长度,见证了几百名孩子的奇迹人生!所以,我是幸福的,福利院所有的员工都是幸福的。我们会牢记习总书记‘做好民政工作要怀着大爱之心、爱民之心’的嘱托,继续在养护孤残儿童的道路上燃烧生命。”

不是亲生骨肉,孩子却都喊她“妈妈”;没有血缘关系,水却浓于了血。这就是“朱妈妈”,一个普通、平凡却伟大的母亲。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们是一家人作文 写一篇三百字的作文 我的端午节400字作文 克服困难英语作文 流鼻血作文500字 关于母爱的小标题作文 静候花开作文 作文800字大全 假如我变成了作文400字 环境的重要性作文 拨动我的心弦作文 生活启示作文 观察狗的作文 珍惜时间的作文题目 关于唠叨的作文 审视自我作文 感恩母亲节作文 三年级秋季作文 意想不到的收获作文 图文并茂的作文 我的故乡300字作文 我的作文集封面图片 窗外高中作文 原来这么简单作文600字 风波作文800字作文 高考全国卷英语作文 介绍乌镇的作文 以自由为题的作文 老师迟到了作文 我的母亲作文400字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