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祝枝山:中年不得志 怀才戏人生 他写出大明书坛第一笔浪漫情怀

2020-12-12 03:15:02
相关推荐

景泰八年(1457年),大明宫里刚刚于刀光血刃之中结束一场政变,幽居南宫的明英宗起兵复辟,从代宗手中重新夺回天子之位。

成则为王败则为寇,明代宗一党被悉数绞杀,参与策划复辟的主谋之一徐有贞被英宗皇帝大加封赏,位至内阁首辅,一时间权倾朝野。

人的野心总在贪婪中不断放大,徐有贞便是其中之一。为扩张自己在朝廷的势力,徐有贞几次三番进献谗言谋害于谦、王文,又与石享、曹吉祥等人内讧争权,却不料在党争中失势被贬,大权旁落的徐有贞带着诸多不甘回到了苏州老家。

然而,嗜权如命的徐有贞并未在山清水秀的苏州城里安分修心,反而时时渴望复政,随着外孙祝枝山的出生,徐有贞将希望寄托于下一代,被欲望蒙心的徐有贞哪里会想到外孙祝枝山的性情与自己大相径庭,祝枝山就如这明月清风的苏州城般清澈纯净,与乌烟瘴气尔虞我诈的朝廷格格不入。

与徐有贞早年费尽心机位列首辅大臣不同,祝枝山五十五岁才得个七品官职,对于权派党争没有半点眷恋之心的他,反而因为看不惯这些官场积弊,在位八年就辞职归隐。

于庙堂之外,祝枝山留给世人的,是天真纵逸出神入化的传世遗墨,是被人们称之为传奇的才子佳话。纸墨上那些肆意姿态的横竖撇捺诉说着祝枝山的愤懑不平,狂傲不羁的字里行间流露着他的满腹才情,那粗狂的行笔反而成为大明书坛浪漫主义的开端。不过,真正的祝枝山既不在政绩丰碑上也不在纸墨笔砚中,他只在自己的游戏人生中真实的活着。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27年前,一部《唐伯虎点秋香》堪称经典。周星驰扮演的唐伯虎才貌双全,凭借过人的才识在华府多次化险为夷,还娶到了人生第九个老婆秋香。而陈百祥饰演的祝枝山好赌好色,时常求唐伯虎作画卖钱还债,又将自己做的丑事全部甩锅给了唐伯虎。

只是这样的两个人始终只属于星爷,而不属于正史。

唐伯虎自青年时便与祝枝山结识,那时的唐伯虎与邻居张灵纵酒玩乐蹉跎时光,在祝枝山一番规劝下,唐伯虎才肯收心读书。唐伯虎在弘治十三年被徐经贿赂考官一事牵连除去仕籍,一生再与科举无缘。祝枝山虽然拥有参加科举的机会,却没有中举的好运气。

青年时期的祝枝山孜孜不倦于考取功名,他不仅为个人抱负还背负着光耀门庭的家族希望。彼时的祝家到祝枝山父亲祝瓛一辈已累至七世为官,祝枝山祖父祝颢官至山西布政司右参政,在任时政绩显著,祝颢在祝枝山五岁时辞职返乡,虽然年逾六十,但与人交谈能够旁征博引,又精于书画诗文,实属一代鸿儒大家。

家学渊源的祝枝山没有辜负这样的好出身,自幼天赋异禀的他,五岁便能做一尺见方的大字,九岁已能作诗,十岁时所写文章便瑰丽非凡。

"先生少颕敏,五嵗作径尺字,读书一目数行下,九嵗能诗,有竒语。既天赋殊特,加内外二祖咸当代魁,目擩耳染,不离典训。稍长,遂贯综群籍,稗官襍家幽遐嵬之言,皆入记览,发为文章,崇深钜丽,横从开阖,茹涵古今,无所不有,或当广坐,诙笑杂遝,援毫疾书,思若泉涌,一时名声大噪。"——陆粲《祝先生墓志铭》

为了和前人一样求取功名,从少年起祝枝山就发奋苦读,为能够深刻参悟古文奥义时常口诵笔录,祝枝山在读书与写字相结合的方法中深得其法触类旁通,自祖辈就流传于血脉中的才华让祝枝山在青年时就已名声大噪。

官宦世家之后,儿时天资过人,少时才华横溢,按照这样的剧本发展下去,祝枝山的人生本该是一朝科举中第,在官场中平步青云直至封侯拜相。但也许是上天妒忌祝枝山的人生平坦,仿佛要收走他人生中所有的好运气一般,自成化十六年起,单单是乡试就将风华正茂的祝枝山蹉跎到了三十三岁,之后他又在会试中七进七出努力了二十一年,终究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如果放在唐朝,祝枝山靠着拼家世刷脸也能高中,但到了有明一代,若非皇家子弟,就只有参加科举一条路可走。以八股文为主的明朝科举中,考生只能按照固定的文体作答,并且要通过层层筛选(乡试、会试、殿试,最后一关由皇帝亲自出题,回答最佳者被赏赐功名)才能脱颖而出。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乡试一年一考,但会试则是三年一开科,最快的速度也要五六年才能考完,《儒林外史》中就有一则描写考生范进多年科举不中,揭榜时考中进士喜极而疯的故事。科举功名是读书人毕生的追求,七老八十入场应考的也大有人在,故有"白发童生,寿星举人"一说。

根据明史记载来看,出身于官宦世家的祝枝山在生活中放浪形骸,又频频在文章中表达出对世俗礼法的不屑,如此放诞率性的性格就已经注定了祝枝山与严谨的科举制度格格不入,后来的频频落榜无缘仕途也不足为奇了。

"好酒色六博,善新声,求文及书者踵至,多贿妓掩得之。恶礼法士,亦不问生产,有所入,辄召客豪饮,费尽乃已,或分与持去,不留一钱。晚益困,每出,追呼索捕者相随于后,允明亦自喜。"——《明史·祝允明传》

祝枝山一面用不羁的性格于世俗之外寻求欢乐,一面又不得不面对世俗之人定下的科举制度。虽然明知世俗礼法十分可笑,但祖辈的光环和全家的期盼无形中给了他巨大的压力,让他不能轻易退缩,在进退两难中,祝枝山终于在黑暗中迎来一丝曙光。

世无伯乐兮知己难求。祝枝山在苦读期间结识了诸多良师益友,与王鏊的相识可以说改变了自己屡试不第的坎坷命运。三十三岁那年,祝枝山的文章被考官王鏊大加赞赏,在乡试中考中举人。

此前频遭落榜的祝枝山因为这次中举重拾信心,随后,祝枝山便拜年长十岁的王鏊为师,坚信有伯乐的教引定能在之后的会试里崭露头角。

天意岂能时时遂人愿,此次中举是祝枝山在科考中仅有的一次高光时刻,此后数年间,又备受会试不中的痛苦折磨。

但坎坷的科举之路并不妨碍祝枝山的才华在民间受到追捧,古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刻书作序往往都会邀请名人来写,请他刻书作序的人趋之若鹜,祝枝山三十一岁时受聘作《重刊王著作文集序》,又时常替人撰写墓志铭,时人对他的重视多少也弥补了些科考带来的失落,同时也给了他更多施展书法的空间。

清代书法家王澍曾评价祝枝山的书法说:"有明书家林立,莫不千纸一同,惟祝京兆书变化百出,不可端倪,余见京兆书百数,莫有同者,信有明第一手也。"这番评价十分贴切,祝枝山的书法在沿袭祖辈书风的同时融合晋唐百家所长,又尤为注重神采的表达,出神入化之间变化多端无人能及。

彼时的大明朝堂已不缺纷繁复杂诡谲多变的景象,但刻板沉闷的大明书坛着实需要增添一抹惊艳的色彩。祝枝山,正是这个打破陈规重领书坛风骚的人。

少年安得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年逾四十的祝枝山第七次踏入科举考场,或许是上天为了弥补祝枝山为科举所做的半生努力,其子祝续在前一科中了进士,再次落榜的祝枝山闻此悲喜交加,后继有人的他终于放下了科考的噩梦,不再与科举相沾,而是转向可以包容他所有任性和不羁的书法世界。

满腹才学却不被世俗所用,他将内心的愤懑全都发泄于诗书之上。如果细心观察祝枝山的书法作品不难发现,他青年时期的作品风格大多是迎合科考中规中矩的楷书,在中后期风格发生巨变,字迹狂纵不羁,多为随性而作。这时的祝枝山仿佛在极力挣脱世俗和家族赋予他的一切枷锁,开始痛痛快快做自己。

(祝允明)靡不临写工绝,晚节变化出入,不可端倪。风骨烂漫,天真纵逸,真是上配吴兴(赵孟),他所不论也。——王世贞

不愿屈从世俗,却最终逃不过被世俗所累,祝枝山晚年时生活十分潦倒清苦,桀骜不驯的性格让他不肯受人恩惠,文徵明次子文嘉为接济他的生活,特意向祝枝山索字,祝枝山以一副即兴而作的《古诗十九首》惊艳在场众人,成为绝世佳品,而随着祝枝山书名大振,作品也开始被世人纷纷效仿。

佳品之所以能够流传于世是因为难得,仿品的出现使真迹更加宝贵,捉襟见肘的祝枝山怎么都不会想到,四百多年以后,自己的《行草诗词卷》能以4197.5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拍卖成交。

浮生只说潜居易,隐比求名事更艰。正德九年(1514年),五十五岁的祝枝山以非科举的方式终于如愿以偿,以举人选官被授予广东惠州府兴宁县知县一职,圆了自己入朝为官的夙愿。

"道惠何曾惠,吉宁又不宁。"兴宁县民风不淳,常有强盗出没抢掠,祝枝山在任期间用心教化百姓整治民风,恢复民生治安。

百姓对祝枝山的作为交口称赞,如此心系民生的祝枝山哪里舍得向百姓取用分毫,于是第二年就因为没能及时催收秋税被停了奉米,也因此不得上司欢心。

祝枝山将对官场积弊的不满全都跃然纸上,奉命修兴宁县志时,虽然只是例行公事,祝枝山的手稿字体从行书至行草,最后变为狂草,放荡不羁的性格虽然阻碍了他在仕途上的擢升,但也成就了他在书法上颇高的造诣,《正德兴宁县志》成为传世珍品。

"别酒多倾也能醉,欢情不似故园杯。"在赠与表弟的饯别诗中,疲惫的祝枝山透露出归隐回乡的心思。嘉靖元年(1522年),六十三岁的祝枝山转任应天府通判,两次为官经历让祝枝山发觉无论在何处做官,腐败之风都有增无减,心灰意冷的他终于决定称病归隐,结束了八年的官场生涯。

少日同怀天下奇,中年出世也曾期。悻悻而归的祝枝山与世俗所弃的唐伯虎同病相怜,二人都将经世治国的追求转为独善其身游戏人生的态度。无欲无求的祝枝山归入道家,因自己手生六指,嘲讽自己为"枝山道人",被科举除名后的唐伯虎看破红尘皈向佛门,自号"六如居士"。

不过心向佛门的唐伯虎也未能免俗,被革去仕籍后以卖画为生,日子本是过得拮据贫苦,不料突然被宁王重金聘请作府中画师,还特意在江苏修葺豪宅请他居住,常年不得志一朝被重用,唐伯虎只道千里马遇伯乐,不曾发现一丝端倪。

事出反常既有妖,祝枝山曾亲历官场险恶深知此事并不简单,连忙命人给唐伯虎送去一盒水果,唐伯虎打开一看惊出一身冷汗顿知大事不妙,原来留于苏州的祝枝山察觉到宁王有意谋反,担心唐伯虎再次被朝廷党争牵连,为避免书信被察觉,特意送来:枣、梨、姜、西瓜,提醒唐伯虎快点离开江西。不日,唐伯虎在街上装疯卖傻赤身裸奔骗过宁王眼线逃回苏州,保全了性命。

奈何悲欢离合总无情,就在祝枝山归隐的第二年,唐伯虎在世态炎凉中骤然离世,"万妄安能灭一真,六如今日已无身。"祝枝山悲痛万分一连作《哭子畏二首》、《再挽子畏》怀念知己,并亲自为唐伯虎撰写墓志铭,虽然这时的祝枝山也已贫病不堪,但他仍然倾尽所有将唐伯虎葬于桃花庵下,圆了知己毕生夙愿,也给了他此生唯一的一次体面。

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唐伯虎的离世对晚年的祝枝山来说是雪上加霜,本以为不再执着于追求仕途就可安心度日,没想到天不垂怜还要夺走最后一丝精神慰藉,既然天公不怜我,我又敬你有何用?

至此,祝枝山的狂傲不羁又怒而多了几分,在表达自我感情时更加直率毫无收敛,常常写巨幅狂草书作,横向取势不受任何笔法束缚毫无规律可循,犹如一声声怒吼划破天际呵斥天公,祝枝山如此与天公争命,老天又岂会轻易认输,又一年,恩师王鏊也离开人世。祝枝山曾为没有达到老师期望考取功名而自责不已。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如今斯人已去再无机会弥补,成为祝枝山此生一大憾事。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浮梦一生。已进迟暮之年的祝枝山眼看着身边的知己相继离世,能够交心畅谈的人寥寥无几,祝枝山与世俗抗争了一辈子,终于在嘉靖五年(1527年初)十二月二十七日安静下来,于外祖父徐有贞的旧宅中悄然病逝。

我想,祝枝山于弥留之际,也许在恍惚间又回到了儿时,那天他随外祖父来到苏州府学,看着外祖父提笔写下《儒学兴修记》和《科第题名之记》的碑文,字里行间激励着莘莘学子为考取功名勤学苦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优质作文 书信作文格式 我是什么 作文 初一作文500 作文我的烦恼 误会 作文 钓鱼的作文 家风的作文 春季作文 小兔子的作文 思念的作文 优秀作文800 疯狂作文 四年级语文作文 消防员作文 行走作文 优秀作文500 语文高中作文素材 作文打屁股 自由的作文 热闹作文 作文题目初中 温馨作文 守护作文 作文 我的梦想 高兴作文 眼睛 作文 南京作文 作文题记 孤独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