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苏东坡用《满庭芳》致敬庄子 逆境不迷惘 顺境不发狂

2020-12-12 07:40:01
相关推荐

苏东坡对中国文化艺术史的意义是,他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艺术文化,他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顶端人物,他的诗词书画等,都是现象级的存在,我们可以想象,中国文化艺术史上,没有了苏东坡,中国文化的天空,将会暗淡许多。

苏东坡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他存在的意义就是,告诉我们如何面对人生的不如意,如何让面对焦虑,如何面对选择,如何能在焦虑的世界上,活的淡然,活得安然。我们同样也无法想象,没有了苏东坡的人生精神的安慰,我们该怎样度过那些不开心不如意,充满焦虑的每一个夜晚。

其实,苏东坡的这些豁达的思想,更多地来自于庄子。他是庄子的铁杆粉丝。

苏东坡写词,其实更多地表达他对人生的思考,这是他的词的重要特色。苏东坡有一首词,其实不像他的有些词,比如“大江东去”,比如“十年生死两茫茫”,比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么有名,但是他的这首词,完整地表达了他一生思想的变化,从一开始愤世嫉俗的小愤青,到后来看淡一切的人,从一开始的争名夺利,到后来的平淡看待一切。这首词就是满庭芳。

满庭芳·蜗角虚名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这大概是苏东坡中年以后的作品,很有可能是他被贬黄州之后写的。黄州其实可以算得上苏东坡的福地了,在黄州近四年的时间里,苏东坡虽然过得很辛苦,但是他有时间思考人生,重新审视他的生活。同时,在那里,苏东坡更多地接受了道家和佛家的思想,这些思想在苏东坡的身上所起到的作用是,他看淡了世间的功名利禄,这是道家的清静和佛教的解脱,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首词中,苏东坡发了一大顿感慨,他说:

微小的虚名薄利,有什么值得为之忙碌不停呢?名利得失之事自由因缘,得者未必强,失者未必弱。赶紧趁着闲散之身未老之时,抛开束缚,放纵自我,逍遥自在。即使只有一百年的时光,我也愿大醉它三万六千场。

沉思算来,一生中有一半日子是被忧愁风雨干扰。又有什么必要一天到晚说长说短呢?不如面对这清风皓月,以苍苔为褥席,以高云为帷帐,宁静地生活。江南的生活多好,一千钟美酒,一曲优雅的《满庭芳》。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其实是来自于庄子的著作。苏东坡是庄子的铁粉,很崇拜庄子的人生精神和他的文章的风格。庄子就曾经讲过一个故事。说有建立在蜗牛角上的国家,右角上的叫蛮氏 ,左角上的叫触氏 ,双方常为争地而战,伏尸数万。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隐喻,为了那么微不足道的名利,我们付出了那么多,现在看来,根本就不值得,这是人类的短视。所以,苏东坡感慨地说,原来我们为之苦苦追寻的东西,丝毫都没有意义。

所以苏东坡说,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这个思想也是来自庄子。庄子对命运的态度是,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你不要和命运作对,也不要和自己的生活拧巴,你就顺着你的心走下去,这样才会安然。当然,这在我们现在看来,这是消极的退缩的,是不可取的。

有了这样的思想,苏东坡很自然地提出他的生活态度,那就是把名利地位放在一边,把不如意把焦虑置之不理,想办法给自己在暗色的生活,找点亮色。这是中国诗歌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及时行乐。既然生命不如意,既然命运不可改变,那么干脆就“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可以说,词的上片,是很消极无奈的。同时也有深深的悲愤。很显然这是苏东坡的满腹牢骚之语。词的下片的开头,苏东坡还在埋怨,还有一种激愤之气。他说忧愁风雨,他说论短长,这其实是说他个人的遭遇。他本来好好地做个地方官,哪想到遭到小人的构陷,被贬谪到远方。所以,风雨和短长,都是对他人生的考验。

要是苏东坡一直这么埋怨下去,我估计他连黄州那将近四年的生活,他都活不下去,但是苏东坡毕竟是个心胸开阔的大师,是个最善于从道家的无为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中,寻找安慰的哲学家。他看到了大自然的无价之宝,大自然有清风明月,在黄州,他有东坡可以耕种,有雪堂可以宴客流连,有承天寺的月光。大自然没有烦恼,相反,他提供了可以让我们消除焦虑的一切。

正如他在《赤壁赋》中所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当他的朋友感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时,苏东坡说,我们要学习人家李白的“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境界。我们有美好的自然风物,何不徜徉其间?孔子曾经感叹时光一去不复返,但苏东坡说,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也就是说,生命既是永恒,也是一瞬,又何必“哀吾生之须臾”呢?在这种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的指导下,苏东坡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在苏东坡的身上,有处逆境不迷惘,处顺境不抓狂的精神,用理性的精神对待生活。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最后,苏东坡回到了现实。用苏东坡的话说,心安之处是吾乡,只要开心,哪里都是精神家园。面对着江南美景,何不就着清风明月浮一大白,高歌一曲满庭芳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优秀600字作文 的智慧作文 观后感的作文 早晨作文 济南作文 环境英语作文 生活作文800字 锻炼作文 作文素材800字 作文星空 走过作文 背后的作文 写猫作文 悟空作文 看书作文 作文相伴 作文难忘的事 相信作文 哭了作文 特色美食作文 大树作文 天气的作文 优秀高中作文 英语五年级作文 英语作文100 外婆的作文 付出作文 家庭英语作文 电影英语作文 英语电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