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无缝衔接的辅导班 是父母在说我爱你 为什么孩子反而不领情

2020-12-12 08:05:01
相关推荐

我上高中时,有一次放假回家,妈妈早早的买菜、做饭,炖上了一锅香喷喷的鸡肉。我回来后本来有点晕车,一看是油乎乎的鸡肉,实在没有胃口,勉强吃了两块就放下了筷子。妈妈见到生气的说:“我忙活一上午,好不容易做成的饭,你吃两口不吃了。你下次回来,我再也不做了!”

妈妈那代人,大多经历过物质的极端匮乏,他们认为美味的食物、漂亮的衣服等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他们爱孩子的方式就是给孩子做一顿可口的午餐,给孩子买许多新衣服等,把自己缺失的物质加倍补偿给孩子。

我们这代人,成长途中物质相对富足,开始关注生活品质。我们认识到学习能够改变命运,让我们见识不一样的世界,看到别样的风景。于是我们爱孩子的方式变成了逼迫孩子学习,用一个又一个的辅导班塞满孩子的假期,唯恐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我们费心巴力从化妆品里省下的银子,被我们砸进了辅导班,希望孩子可以一路领跑。可惜孩子如我们当年一样不领情,今天肚疼、明天头疼来逃避上辅导班,觉得无异于受刑。

我们挖空心思爱孩子,为什么他还不领情?

1.我们不了解孩子需要什么

借用一句网红体:

我想要一个苹果,而你给了我一车梨;别人说我不懂回报,可我想要的只是一个苹果而已。

我们总是想当然,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送给孩子,就像那个傻傻的送了一车梨的人,自以为对孩子好。却从来不知道孩子需要的可能只是一个苹果而已,没有从孩子的需求出发,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自然不能感同身受。我们始终用自己的方式去爱孩子,而不是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去爱。孩子一时接受不了,我们就觉得孩子不知好歹,不理解我们的良苦用心,我们又何曾理解过孩子?

我曾看过一则报道,中国校长到英国访问,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同样的问题先后问了中英两国的小学生,答案却大不相同。

放学后,爸妈经常对孩子说什么话?英国家长的答案是:今天在学校开心吗?都做了些什么呢?你今天喂你的宠物了吗?中国家长的答案是:今天学了哪些知识?作业会不会做?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英国家长把孩子的快乐放在第一位,中国家长则更关注孩子的学习。对大多数孩子而言,比起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刷题、练习某个动作,孩子更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玩耍;比起学到了多少知识,孩子更在意交到了多少朋友。

卢梭曾说:“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卢梭为此辩护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 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

可见,无缝衔接的辅导班不是孩子想要的,孩子所求不过是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2.我们不知道孩子的成长规律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而让孩子整天出入相对枯燥的辅导班,则是违背了孩子注意力发展的规律,是不人性的。

孩子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并且孩子越小持续的时间越短。新生儿的注意力是5~10秒,3个月孩子的注意力是1~2分钟,6个月孩子的注意力是2~3分钟,1岁半是5分钟,2岁幼儿的注意力为7分钟,3岁为9分钟,5岁孩子的注意力则为14分钟。

也就是说,孩子坐在教室里听一节课,只有前面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是高效的,其余时间效率低下。奔波在一个个辅导班之间的孩子,可能连这个都达不到,父母的良苦用心多半做了无用功。

孩子的注意力不稳定,这一时期有意注意还在形成阶段。孩子还不能自如的指挥着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物上,分心之后也很难再将注意力转移到原来的物体上。

学龄前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外界刺激物的影响。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在某段时间集中注意力,就要营造一个简单、安静的学习环境。

孩子的注意力随着兴趣和需要转移,学龄前孩子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并保持在他不感兴趣、超出他能力的事情上。如果我们要求4岁的孩子就学习很长时间的拼音、一直做算术题,他很可能会表现得心不在焉,甚至焦躁不安。

3.我们不接受孩子的普通

我们以为孩子只要投入时间、精力,就可以换来回报,也就是努力与时间成正比,可惜学习成长曲线理论证明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很多孩子在缓慢开始区时,努力学习却发现进展缓慢,进而就会放弃。只有小部分孩子能够进入到加速提高区,他们的努力终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距离牛人还有不小的差距。只有极少数孩子经过知识的折磨,或者长时间的积累才能进入高原区,成为传说中的学霸。

前一段时间,“诗词才女”武亦姝以613分的高分,将入读清华大学新雅书院的新闻刷爆了朋友圈,不少人纷纷感慨:生女当如武亦姝。可现实却是绝大多数孩子无论怎么努力,都成不了武亦姝。

一些父母很难接受这个事实,认为自己虽然成绩一般、平凡度日,但通过努力可以把孩子培养成天才,过上与自己完全不同的生活。这样的愿景当然是好的,可惜大多数孩子如父辈一样,成绩不好不坏、工作能力一般,最后也成了普通人。这未尝不是一种幸福,只是与父母的预期有点差距。

周浩晖著作《暗黑者四部曲》里有一个网吧老板曾剖析过这类父母:

他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家长,自己徒劳奔波半生却无所成就,只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下一辈的身上,可是连自己的人生都把握不好,又怎么去把握其他人的呢?所以他们在家庭教育方面往往也是失败者。

我们与其期待孩子能够打破常规,成为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不如和孩子一起加油,努力完善自身,先成为“别人家的父母”。这样孩子望着我们的背影,也会奋勇向前。毕竟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而丢掉了后半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公益活动作文300字 关于成长的作文450字 开心的一天作文450字 成长因挫折而精彩作文 今天我当家作文400字 与什么相遇作文600字 假盲人作文400字 心存感激作文600字 一件开心的事作文600字 我学会了什么作文四百字 以爱为主题的作文600字 从此改变作文600字 与春节有关的英语作文 抽打阴部作文 动物园一日游作文400字 总有属于我的春天作文 为六一做准备 作文 大爱无声作文600字 珍贵的礼物作文450字 成长中的美丽作文 一件有趣的事600字作文 今年高考安徽作文题目 以礼物为题写一篇作文 我的引路人作文600字 关于写事的作文300字 题目自拟的作文500字 我最尊敬的人作文400字 文明城市从我做起作文 关于孤独的作文800字 妈妈真辛苦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