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最年轻的“科学家” 她只有15岁!还有来自广州的他……网友:千万别让我妈看到

2020-12-12 12:00:01
相关推荐

她的研究成果是斐波那契数列与贝祖数的估计。

央视网消息,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29日开幕,全球顶尖科学家汇聚上海,共同探讨科学发展前沿问题。

本届大会还邀请了青少年科学家参加,他们大多出生于2001年到2004年。最年轻的一位“小小科学家”,是来自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一的谈方琳同学,她的研究成果是斐波那契数列与贝祖数的估计。

谈方琳(图自新闻晨报)

长相清秀的谈方琳在会场上听得很认真,两只手握着拳头,托在腮帮上……看上去和一般认真听课的高中小女生没什么区别。

然而,这位“普通”小女生获得的科研成就却一点儿也不普通。如今也不过15岁的她,早在初中阶段就凭借课题“斐波那契数列与贝祖数的估计”获得了“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一等奖、专项奖一项;“第33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上海市科学技术学会主席奖(唯一初中生获奖者)、一等奖。

她的研究项目第一次建立了斐波那契数列和贝祖数的联系。作为应用,解决了贝祖数的最佳上界和下界的估计问题,改进了加拿大数学家Rankin教授于2013年在《美国数学月刊》上给出的一个粗糙的估计式。

实际上,这已经是她第二年参加这个汇聚了众多世界“最强大脑”的盛会。

小小“数学家”说:从不参加数学竞赛

去年,还是一名初中生的谈方琳,因为在各类科创比赛中取得的出众成绩,受到上海青少年科学社的邀请,参加了首届世界顶尖科学家青年论坛。

首届论坛上,谈方琳(左一)与2014年诺奖科学家面对面交流 图片来自网络

谈方琳的父亲是大学的数学老师,受父亲的影响,她从小就对数学感兴趣。小学阶段参加了一些数学竞赛的补习班,

主要是去学知识,没有去参加数学竞赛,因为参加竞赛要刷题,会占用很多时间。

初一时,她发现自己对数论方向更感兴趣,

我爸爸不是这个研究方向的,就帮我联系了华东师范大学研究数论的一个数学教授。

从初一暑假开始,谈方琳跟着这个教授做研究。其间,她还在教授的引导下,自己去翻阅《美国数学月刊》上的相关文章。她随后的课题成果,就是改进了加拿大数学家Rankin教授于2013年在《美国数学月刊》上给出的一个粗糙的估计式。

说起参加这个顶尖论坛的体验,谈方琳显得很淡定。她说,主要是来见世面,了解到了很多大咖的最新研究成果,也认识了很多有丰富科研经验的学长学姐。

她也坦言,因为自己现在的知识储备太少,所以大咖们的成果介绍环节,她只能听懂数学建模相关的部分,物理学的也能听懂一些,其他的内容就有些吃力。

做课题研究,必须学会面对困难和失败

圆桌论坛环节,谈方琳所在小组的顶尖科学家是光遗传学的创始人、2019年沃伦阿尔珀特奖获得者吉罗·麦森伯克。

在交流环节,谈方琳用流利的英语向吉罗教授请教:

请问,您认为做课题最重要的个人品质是什么?

吉罗教授表示,对于研究者而言,最重要的是面对困难和失败的时候,如果调整心态,去反复地重新开始。因为科研过程中,失败总是要比成功多很多。

谈方琳说,这个回答对她很有用,因为她最近在做的一个课题比之前的难很多。

快两个月了,一直都没有进展,就有些丧气。

听了教授的鼓励后,她意识到,之前的研究相对比较顺利,现在正是需要这种精神的时候。

遇到困难后,我需要不停地去吸收新知识,更多地去和教授讨论,在课题上花费更多的时间,我相信,最后一定会有所进展的。

话题#15岁女生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

一度冲上热搜

引发讨(羡)论(慕)

不少网友感叹:

“千万别让我妈看到……”

其实,不想让自己妈妈看到的不止这位小姑娘

论坛上的“别人家孩子”系列

29日下午,世界顶尖科学家青年论坛上,中国两院院士科学家、青年科学家、学者、青创科学家、中学生齐聚一堂,探讨未来科学发展趋势。

众多青年科学家和青少年科学爱好者站在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一幅幅海报前,与参会的其他科学家交流。

海报上是他们各自的研究成果,科学家们看到一幅海报后,如果感兴趣,就可与这位科学家或青少年探讨相关问题。通过这种交流方式,青年科学家找到了潜在的合作伙伴;青少年则从科学大咖那里,得到了未来科研道路上的睿智指点。

来自北京的高三生王砚弈:整个北京只有四个学生来这里来自北京四中的王砚弈坐在1号桌,正对主席台第一排。1号桌的“重量级嘉宾”,还有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科斯特利茨、2015年度图灵奖获得者赫尔曼、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霍夫特。

面对这些世界顶尖科学家,正读高三的王砚弈并不怯场,他十分踊跃地参与讨论。

怎样在科学上取得突破?王砚弈讲了一个马丁·赫尔曼在交流中分享的故事。赫尔曼有一篇文章第一年被杂志社拒绝,却在第二年成为年度最佳文章。

王砚弈总结道:

永远不要害怕被拒绝,不要害怕犯错误,要把它们当做一种成就。做你所喜爱的事情,并挑战不可能。保持疯狂,保持饥渴。

能够参加顶尖科学家论坛的高中生自然不简单,2016年,正读高一的王砚弈就以“一种快速自稳定影像平台”项目获得第3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不过,像王砚弈这样高中生还有十几位,他们通过中国科协的“英才计划”的遴选来到这里。“北京四中只有我一个,整个北京只有四个(学生)。”王砚弈骄傲地对记者说。

潘柏乐:9岁时就开始在家做实验光催化、电吸附海水脱盐、消防员防火润肤霜,年仅16岁的潘柏乐对自己参与的科研项目甚是自豪。

在2018年入选英才计划后,来自潘柏乐师从中山大学化学学院童叶翔教授。去年,潘柏乐参加了科研项目,并作为第三作者,在SCI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

今年5月,来自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的潘柏乐和团队凭借“利用废弃物和太阳能对抗淡水危机——花生壳基活性炭/缺陷MoS2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容脱盐性能研究”项目,拿到了代表中国出征斯德哥尔摩青少年水奖瑞典总决赛的入场券。

斯德哥尔摩国际青少年水科技发明奖,被誉为“世界青少年水科技诺贝尔奖”。每年不同国家和地区通过相关比赛选拔出最优秀的获奖学生来参与此项国际赛事。

当然,这些成果也离不开潘柏乐的家庭因素。潘柏乐介绍说:

父母在大学工作,九岁的时候我就买了一套化学实验箱在家里做实验,从那时候开始父母就非常支持我做科研。

求知若渴的他也承认年龄带来的限制:

作为高中生,知识的积累非常有限。缺少大学基础知识,是非常需要我去突破的地方。

在与各位顶尖科学家交流后,潘柏乐了解到,需要在更多领域的不断探索,才能形成比较宏大的世界观。潘柏乐说:

要有好奇心,而且要去探寻那些最看似荒诞奇怪的东西,如果一开始不能让你觉得荒诞,研究下去的话,你可能会找不到方向。

英雄出少年!

少年,好样的!

来源:新闻晨报、东方网、上观新闻、人民日报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廖嘉明

星标广报君

想第一时间找到广报君了解最新资讯?

办法很简单,

先找到广报君,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

热点大事,点击即可查看

帅!男童突然冲向车流,路过警花出手

山东省民政厅:被“活埋”男婴由福利院临时代养

如厕真香!这个公厕里有花园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旅游作文 小学作文 写事作文500字 我的一天作文600字 初一作文 关于劳动的作文 童年作文 我的家乡作文600字 感恩作文600字 端午节作文 四年级下册作文 我的奇思妙想作文400字四年级 我的初中生活作文600字 我的妈妈 作文 责任作文 写人作文400字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写过年的作文 我的妈妈作文400字 以爱为主题的作文 好书推荐作文 250字作文 写作文 关于亲情的作文600字 七年级作文 快乐的春节400字作文 关于春节作文 描写人物的作文 开学第一天作文 写信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