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从《百鸟朝凤》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坚守

2020-12-12 15:10:01
相关推荐

在21世纪这个以娱乐为主流的社会,文化的传承出现了一时的断层。就好像2018年推出的众多文化类综艺节目,比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等等。随着社会发展,传统艺术的没落和匠人的坚守,也许他们没有所谓崇高信仰,只是为了习得养活自己的手艺,可不管他们为了什么,正因为有着这样一些少有的手艺人的坚持,才使得什么留了下来。

我们对文化传承其实在2016年就有所意识,或许是人们没曾注意而已。在2016年出现了一部文艺传承电影《百鸟朝凤》。作为吴天明的遗作,《百鸟朝凤》延续了第四代导演的创作特征,用唢呐这一传统艺术样式的消亡,来隐喻乡村传统伦理的消逝,进而批判性地指向当下中国社会现实。一边是理性,是对文明、进步的渴望与呼唤,一边是情感,是对老中国坚实素朴的独特韵味、醇厚人情的迷恋。这是20世纪80年代的手艺人面临的两大困境。

《百鸟朝凤》以一对师徒对唢呐的经历为故事线,讲的是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唢呐衰落的过程以及传承中遇到的断代问题。“百鸟朝凤”其实是唢呐的一首曲子,用唢呐模仿了很多鸟的叫声,代表唢呐这门民间艺术的最高境界,需要长年累月的模仿和练习才能学会,所以会的人不多,婚丧嫁娶时只有名望高,品行好的人才配享用这首曲子。世事无常,因为时代的剧烈变动,唢呐不再流行,唢呐匠也不再受人尊重,取而代之的是所谓的西洋乐器。

唢呐曾是黄河两岸婚丧嫁娶必备的项目,是规矩的庄严外化,逝者生前的品行决定了身后的待遇,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受得起“百鸟朝凤”,这也是焦三爷的匠人之心始终奉行的,金钱买通不了的规矩。尤其是在丧事中,唢呐就是人这一生的价值的体现,道德平庸者吹两台,中等的吹四台,高等的吹八台,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配得上百鸟朝凤。像百鸟朝凤这样的曲子,一代人只传一个人。

焦三爷给徒弟天鸣传递第一支唢呐时说,“咱们唢呐也是匠活儿,是匠活儿,就得有人把责任负起来。”责任这两个字在这里显得是如此神圣和庄严。唢呐就像那个时代支离破碎的民间艺术,就像一个老人用心守护却支离破碎的心。在影片的后半段里,唢呐艺人失去了旧日的荣光,不但没了过往的地位,连温饱也成了问题。于是,我们开始担心这门匠活儿的传承。然而在时代的更迭之中,文化的消亡和替代无法阻止。

影片俨然是一个悲哀而酸楚的故事,在如今物欲横流的时代,民间手艺已成古文物般珍稀可见,更别谈什么传承,新老事物的交替,都必须经过传承,是一成不变还是是推陈出新,都是时代的选择和时代洪荒之中我们对于它的态度的展现。从制作完毕到影片上映经历了两年时间,如此曲折的路途,是吴天明导演与其后人两代人的对于传统文化的坚守。而这部电影里贮满温厚而朴实的真情之美,饱含浓郁又醇烈的乡土情怀,承载欣慰与悲怆的现实刺痛,那里是朴实浑厚的黄土高原,黄沙飞扬渗进血脉。

当今世界,是一个文化多样性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带来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四面八方的外来文化,不断冲击世界甚至改变着中国传统文化。从欢乐圣诞节到情人节,西方节日在中国越来越火,而传统的中国节日却渐行渐远。传统唢呐的消逝,不是中央音乐学院就能代替的,这是一种文化生态的消失。当唢呐走出乡村,来到城市时,它就再也不是那个“孝子贤孙跪倒一地,唢呐匠高坐在太师椅上”的唢呐了。电影展示的,是传统生活的不再,是现代文明、外来文化对本土生活、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做自己的作文 草的作文 青春作文600 作文读懂 上海的作文 玫瑰的作文 动作描写作文 英语高一作文 语文作文模板 小作文题目 情话作文 难过作文 诗意作文 我三百字作文 师生作文 风筝的作文 作文景物描写 作文一千字 作文 我的梦 群作文 神话作文 六年级作文下册 作文未来的我 五年级作文上册 高中议论文作文 年高考作文 期待的作文 作文与生活 我的动物的作文 小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