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第一次的离别》:在离别中读懂成长的滋味

2020-12-12 22:30:01
相关推荐

近段时间以来,从老片复映公益放映、中小成本新片登场,到上海与北京国际电影节举办、优秀国产影片陆续定档,全国影院复工数周,全国单日票房节节攀升,影迷们的热情持续高涨。犹记影院复业首日,电影《第一次的离别》与观众温情相遇,这部在国际上收获了不少殊荣的电影,用童真的视角讲述了“爱与离别”的人生主题,让人们不经意间打捞起自己心底关于亲情、关于友情、关于故乡的种种记忆,也承载着影院与观众“久别盼重逢”的寓意。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部电影。

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新疆沙雅,在那片有着世界最大胡杨林的美丽土地上,维吾尔族少年艾萨与一次次离别不期而遇。哥哥离家去了远方,常年患病的母亲被送到了养老院,小伙伴凯丽为学好普通话而搬到了城里,而他和凯丽一起喂养的小羊也在风雪天走丢……这些人生初始的离别,让艾萨体悟成长复杂的滋味。影片没有令人震撼的特效,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也没有曲折跌宕的情节,它就像一首娓娓道来的散文诗,吟咏着生活本身所具有的源源不断的诗意。

《第一次的离别》讲的是成长的故事,同时也展开了一幅新疆人文风情的画卷。阳光下,牧羊人驱赶着云朵一般的羊群缓缓走来;古尔邦节上,人们聚在一起跳起热闹的民族舞蹈;馕坑前,劳作的人们谈论着生活的细碎;棉花地里,捡棉花的人们唱起浪漫的歌谣……影片为我们勾勒出新疆瑰奇美丽的自然风貌和维吾尔族人民真实独特的生活日常。电影中没有专业的演员,全部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村民,他们不是在演绎别人的故事,而是在呈现自己的生活,再加上维吾尔族的语言、服饰、音乐、民俗、节庆等文化元素充盈其间,让电影散发着地域风情的独特魅力和人文风俗的丰富多彩,也让平淡如实的日常拥有了直抵人心的力量。

“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第一次的离别》主题看似简单,但正如导演所说,在离别的母题之下,“开满了生活的枝枝蔓蔓”。从表面上看,“离别”只是在艾萨、凯丽等人身上发生,但其实正在经历离别的,又岂止是这些孩子?扛起家庭的艾萨父亲,离开故乡的凯丽父母,向往去大城市打拼的乡村青年……离别是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人都绕不开的话题,就像凯丽妈妈所说,“每一个人都要学会离别”。而在这些离别背后,包裹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远方的向往、对传统融入现代的适应等,构成了现实的肌理。有人评价,虽然《第一次的离别》是一部儿童电影,却具有了“汇入当代中国发展的现代性图景中的可能性”。

在影片中,有一个重要的意象——胡杨。它是艾萨和小伙伴们相聚聊天的地方,也是那片土地上勤劳生活的人的象征。生活在茫茫沙海中的人们,面临着诸多不易,但他们的精神却如胡杨般挺立向上。他们渴望外出务工看看更广阔的世界,更希望孩子们能接受良好教育,拥有更好的未来……所以,没有考上理想大学的哥哥,把自己的梦想交付给弟弟;凯丽的妈妈坚持让凯丽姐弟去城里念书、学好普通话。对亲情友情的眷恋,对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是人性共通的情感;无论面对多大困难,依然以一种乐观坚韧的态度,奔赴在通往幸福的路上,更是打动人心的力量。这可能也是电影能感染众多观众的原因。

每一次离别都是新的开始,就像孩子们通过离别走向成长一样,每一个人其实也是在一次次的离别中抵达远方。影片中,凯丽离开时给故乡留下一个深情的回眸,而现实中的我们何尝不是如此?过往的一切早已与我们深深牵绊,那些深植于心中的情感永远无法离别,反而会在一次次回望时给予我们向前的力量。

这正是:离别不期至,成长总无声。不忘来时路,久别亦重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2014年英语一作文 国庆公园作文 作文模式 冬天的树林作文 关于天空的作文 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作文 妈妈你辛苦了的作文 我不任性作文 成长的足迹作文600字 五一劳动节小作文 鸳鸯湖公园作文 心中的涟漪作文 作文我的新同学 二年级作文起步 六年级上册园地四作文 写信的英语作文 2017专八作文 学会感恩800字作文 不成曲调也是歌作文 英语六级万能作文模板 去北京的英语作文 三年级传统文化作文 家乡作文400字 难忘什么的作文 值得铭记的作文 哆啦a梦作文 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 我身上的闪光点作文 拜年作文200字 写人的作文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