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创作评论|如果逝者能说话——《逝者证言》书评

2020-12-12 22:40:01
相关推荐

谈到死亡,虽说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但天灾人祸仍会令人悲愤不已。从妙龄空姐夜间乘顺风车遇害横尸郊外,到北大高材生弑母于家中其母尸体一年后才被发现,再到南大学生遇害后被碎尸而凶手至今逍遥法外……这几起骇人听闻的谋杀案,让我们在大骂杀人者的同时,为逝者感到悲痛和惋惜。鲜活的生命就这样被凌辱和摧残,变成了一具具惨不忍睹的尸首。痛心疾首的我们不禁想,如果逝者能说话,能亲口控诉他们所遭受的暴行,那么他们的冤情是不是就能昭雪,施暴者也将无处遁形。

让逝者说话,这如其可能?是茅山道士的借尸还魂之术?抑或是盗墓小说中的大粽子复生?影视剧中的幻想可以让观众逞一时之快,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无迹可寻。然而,21世纪的科学告诉你,通过应用现代医学技术,我们就能让尸体说话。《逝者证言》正是这样一部讲述法医如何让尸体说话的科普作品。在一桩命案中,尸体是整个现场的中心,施暴者所有的暴行都或显性、或隐形地反映在尸体上。一谈到尸体,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恐怖电影或惊悚小说中的桥段:停尸房里,一个头发遮脸的白衣女子缓缓向你爬来,边嘶吼着边拨开自己脸前的头发,露出一副白皑皑的骷髅头。《逝者证言》不同于这些灵异悬疑小说的地方就在于,尽管书中描绘的尸体五花八门——腐尸、残尸、干尸、浮尸、白骨尸,尽管法医检查尸体的各种方法具有十足的画面感和冲击力——解剖、开颅、锯骨、甚至高压锅烹煮,但作者的目的绝对不是为了重口而重口,而是作为一名法医,向公众发起一场生动形象的科普。

法医,就是那个让尸体说话的人。一个拥有具有扎实知识和大量经验的法医,可以通过尸体现象来较为准确地判断死者身份和死亡时间,可以通过尸体上的损伤来推断死因。而且,现代医学知识加上重构现场的推理能力和行为心理学分析,我们不仅能让尸体说话,还能让尸体“行动”起来,在法医的脑海中演示它被施暴的经过。作为一本科普作品,《逝者证言》更注重介绍法医在让尸体说话时运用的医学知识,并从法医获得的尸体证据来展开案情,每一步的推理都有证可循,每一步的推理也都依赖于尸体所给出的证据,从而展现出了现代法医断案的科学方法:物证和逻辑推理相辅相成、交互进行。

尽管法医的工作是重要,但是他们常常因为长期跟死人接触而被认为是冷酷的、怪异的,甚至是“晦气的”“不吉利的”。《逝者证言》就“致力于”揭开法医神秘的面纱,破除公众对法医形象的误解,以“刑侦实录”的方式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法医形象:法医实习生赵伟和杨光作为初来乍到的“小白”,面对腐尸也会作呕,解剖尸体时也会手抖;市公安局主检法医师王小美不仅是个不折不扣的大美女,作为法医大佬的她勘察现场时有条不紊,尸检解剖时冷静沉着。并且,由于法医的鉴定往往是法律仲裁中最为有力的证据和标准,有时,法医给出死亡或者伤情鉴定和家属的预期不符。因此,发生在常规医院的医闹现象,在法医的日常工作中也层出不穷,法医的专业鉴定与大众关于死亡的知识之间存在鸿沟。这也是本书作者秦明作为一位法医,急于向大众普及法医知识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这本书让我们看到,法医工作的难能可贵之处,不仅在于他们能为常人之不能——面对、触碰各种让人见之可怖、闻之作呕的尸体,有时手上的恶臭会让他们无法端碗吃饭、几天都难以消除,更在于他们力图“透过现象看实质”,通过一次次的尸检和现场勘察,抽丝剥茧、力图还原案件真相的坚守。当生命已逝,我们唯一能做的也只有找寻真相了。法医让尸体说话,而尸体所说的将成为凶手无可抵赖的、最为有力的证词。人们崇拜福尔摩斯这类大侦探,认为他们能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清晰的推理逻辑,为无辜的受害者伸张正义。但其实,法医同样甚至更加值得我们尊重。因为在找寻真相这件事上,他们始终身体力行。

用科学的方式去说鬼话,用现代医学去安抚人们对死亡、对未知的恐惧,这种科普题材虽然很科学,但是也很危险——一不小心就会变成以“科学家下乡”扫除愚昧的立场进行说教,甚至高举着科学至上的大旗进行强行解释,步了《走近科学》的后尘。因此,这类题材的科普是很有难度的,想要写出一部“别有天地”的科普作品实属不易。如何在大众文化和科学写作之间选取一个最佳的中间状态?如何在传播科学和引人入胜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令许多科普作者绞尽脑汁。然而现实却是,神秘感和科普之间似乎生来就互不兼容。在进行科普的同时往往会牺牲可读性,很容易让读者觉得索然无味。

《逝者证言》作为“重口味”科普作品中的一员,其作者秦明也在努力尝试在故事和科普之间找寻一个平衡点。他将一个经过文学处理的、带有虚构色彩的刑侦案例与现代法医学的知识穿插进行,这种构思可以说是科普作品为寻求可读性而进行的一种尝试。然而这种尝试却略显生硬,科普的部分仍然是教科书式的,并没有完全和刑侦案例的故事性相融合。科普性和可读性仍然是两个泾渭分明、相互独立的个体,没有浑然一体的巧思和美感。在科普作品已经将可读性提上日程的今天,怎样将科普和可读熔于一炉,这仍需要优秀的科普作家去思考、去构思、去实践。

关注科普中国官方微信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以礼物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以成长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活出自己的精彩作文600字 我最喜欢的季节作文300字 什么的价值作文600字 西游记作文500字左右 难忘的端午节作文400字 新学期计划英语作文带翻译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医生作文 什么让我感动作文600字 妈妈我想对你说300字作文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文 关于成长的作文600字 初中 读书伴我成长作文400字 20年后的我作文600字 生活需要什么作文600字 安徽今年高考作文题目 今年高考广西作文题目 写元宵节的作文300字 关于春节的英语作文带翻译 关于下雪的作文400字 以爱为主题的作文500字 总会想起那个场景作文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我和谁过一天作文300字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800字 家庭大扫除作文300字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300 我得到了什么作文400字 英语作文高一范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