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透过晏殊的词 可以看到北宋生活的宁静致远

2020-12-13 04:20:01
相关推荐

感伤与温暖并存

大概到宋仁宗时期,北宋政治开始稳定下来,它的文化特质也在文学创作里表现得非常直接。我特别用晏殊来做典型代表,因为晏殊算是在文学上对苏轼产生比较大影响的人物。

先来看一下第一首《浣溪沙》,这首是晏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我想也是大家最熟悉的: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 《浣溪沙》

这句是北宋词开创时期最重要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感觉花凋落了——加入了个人的主观意念,花要掉落是你无法挽回的事情,是生命里哀愁和感伤的基础,可是,好像又为自己找回一个生命的希望,那就是“似曾相识燕归来”。

那只回来的燕子,大概是去年春天认识过的。一方面是消失的感伤,一方面变成找回的喜悦,二者同时存在,感伤与温暖并存。

我觉得这是北宋词里面最美的句子,而这样的句子当然不止是在讲花的凋零和燕子的归来,其实是在讲生命里两个不同的状态,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都不完全。

你在生命里也常常处于“无可奈何”和“似曾相识”之间,有许多的生命和你发生“无可奈何”的关系,大概是要结束了,缘分已尽;然而又有很多生命和你开始新的“似曾相识”的喜悦和快乐,所以它是生命的两个状态。

你会觉得自己永远活在“无可奈何”和“似曾相识”之间:有很多无奈,比如亲人的去世,朋友的告别,以及青春的消逝;同时又有“似曾相识”的新事物在涌现,因为它还是在循环。

生命并没有因为前面的“无可奈何”而掉落到沮丧和绝望当中,“似曾相识”挽回了对生命里面的冀望的熟悉的感觉,我称它为一种“体温”。

“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一种体温,使你感觉到你所接触的“新事物”和“新生命”不是第一次认识的。“无可奈何”是非循环性的,但“似曾相识”是循环性的,这个时候生命的意义、生命的循环性凸显出来。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晏殊积累了花间词以来的这种经验,把它提高到了最精彩的状态。

这样的抽象好像在很多场景中都很合用,或者说可以用在很多不同的生命状态里,比如一个人在情感上受伤,或者遇到事业上的挫折,大概都可以说“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它变成了抽象性的解释,它的内涵就是要看到生命的起落和循环。潮来潮去、月圆月缺、花开花谢,全部是事物的两面性,这种两面性使作者在“小园香径独徘徊”的时候,产生了对生命的领悟。

享受生活中的平凡与宁静

下面看一下这首: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 《踏莎行》

宋代在开始有一个静下来的心情后,会去静观一些在唐代不太容易被看到的事物。

香炉里燃一点檀香末或者沉香末,然后香炉上面的孔会冒出细细的烟来,这就是“炉香”。“静逐”是说因为非常安静,也没有风吹,所以烟慢慢慢慢地绕,如一道游丝般在转。

所以可以进一步印证,唐代的很多东西是在描述大的景象,或者生命中必须有目的性的事件;可是到宋代以后,因为政治的相对安定和经济上的繁荣,使得人们可以很安静地去看一些几乎是无谓的小事件。

好像是一个没有目的性的描述,它在整个人生的意义上,不代表任何东西。可是所有的无谓和无聊,在生命里面又占据了蛮重要的时间。我们的生命并不是每分每秒都具有重大意义,有些时候是属于静下来的时刻,以及休闲的时刻。

北宋词最精彩的部分在于它对意象的掌握。这些意象经常是非常平淡的,里面没有大事件,不过就是愁、醒、梦这些小小的生活体验,加入一些自己身边最具体的景象,比如“炉香静逐游丝转”。

我很希望可以通过北宋的词,找到我们现今生活中可以描述类似“炉香静逐游丝转”这样经验的诗句。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描绘自己生活里面最安静的空间和状态呢?

尽管晏殊做到了很大的官,而且影响了一代的文人,可是在他的词句当中,你会感觉到他没有像范仲淹的《渔家傲》那样很大气魄的东西,反而回到了平凡的生活本身。

超越感伤和喜悦

我喜欢的晏殊的词,可能都非常平淡,完全是一般人会有的生活细节。比如下面这首: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

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

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 《撼庭秋》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大概不过是讲一个失眠的经验吧,一个朋友离开以后,连让对方知道自己情感的机会都不多。“碧纱”也就是淡绿色的纱,垂下来,它和珠帘非常相似,都是宋代生活里为了不让鸟虫随便跑进来而设的。

我不知道大家会不会问:他这个时候感伤吗?可是恐怕也有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喜悦:在失眠的夜晚,你看到了户外的月光。

生命里面的喜悦和感伤都在一起的时候,可能它会形成另外一个超越感伤和喜悦的心境,我觉得这种心境比较接近宋词真正想要追求的东西。

张爱玲说她最喜欢“心长焰短”这四个字,她觉得这是一种生命状态,它不是在讲蜡烛,而是在讲一种极大的热情已经燃烧得要到最后了,你内在的激情还那么多,可物质能够提供给你燃烧的可能性已经那么少了。

我想这也是宋词有趣的地方,好的创作者大概才能真正体会到“心长焰短”是这首词当中最重要的四个字,讲出了人生中某一种热情将要成为灰烬、将要结束的状况。

晏殊的作品中,很明显,都没有大事件,没有大野心,都是在安静地描述生活周边的事物——无论红烛也好,燕子也好,秋月也好,夜雨也好,都是身边景象。

在宗教方面,唐代的佛教追求菩萨的庄严与华丽,可是宋代的罗汉就变成了非常平民化的形象。比如济公,修行原本就是生活里的一部分,他不会刻意地把自己提高到佛或菩萨的伟大。

你不会觉得罗汉伟大,而是觉得他亲切、可爱,仿佛有一种夜市中人的样子。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宋代的宗教、文学艺术都在往世俗生活走,当一切向外征服的野心都挥洒完毕,回来安分做人成为他们真正的追求。

不可解的感悟

最后我们看晏殊的一首《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 《蝶恋花》

这首词的作者一直有争议,很多人认为是冯延巳写的,到现在都没有定论。尤其是下阕的“昨夜西风凋碧树”,很多人认为是冯正中的句子。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注意前面讲的珠帘、碧纱,现在讲到的罗幕,你能够从宋词中感受到宋代的生活空间非常有趣,不是一堵墙,而是一种转换空间。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选了三句宋词,来说明人生三个不同的境界,第一个境界就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从现实上来说,“昨夜西风凋碧树”就是昨天晚上因为一阵西风吹起,绿色的树叶纷纷掉落,繁密的遮掩不见了,所以“独上高楼”后可以“望尽天涯路”,可以看到很遥远的路。

对于晏殊来讲,这个句子只是一个画面,可是王国维将它引申为人生的第一个境界。活在繁华当中时,其实很难对生命有所领悟,对生命的领悟常常开始于繁华下落的那个时刻,就是我们曾经讲过的“颓废”。

这个“颓废”不是世俗所讲的颓废,而是有很高的反省和自我沉淀的意义在里面。

如果你一直在春天和夏天的话,你就没有机会去留恋春天和夏天,你留恋春天和夏天是因为春天和夏天要过去了。“昨夜西风凋碧树”,叶子落下了你才开始有感悟,才对生命有眷恋和珍惜。

晏殊词是宋词感悟的起点,这也是我喜欢他的词的原因。特别是他尽管荣华富贵一生,却可以用一种很平淡的方式写自己生命中现实的东西。

晏殊的词里常常表达一种想要传达的情感,而这个情感却无从传达。无从传达和山长水阔并不见得有直接的关系,而是表现了一种落寞感,对于在人生里寻找知己感觉到茫然。

光有荣华富贵而没有落寞之感其实是庸俗的,最精彩的贵族常常带有一种奇怪不可解的感伤和落寞。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家乡的味道作文 从未走远作文 作文本封面 榜样作文800字 关于乐的作文 满分作文500字 优秀初中作文600字 腊梅的作文 好久不见作文 申请信英语作文 开学作文300字 假期作文300字 描写事物的作文 妈妈的唠叨 作文 关于热爱的作文 做饭作文400字 关于情感的作文 校园生活英语作文 我的爸爸英语作文 写菊花的作文 我们一家人作文 最熟悉的人作文 小学生作文春节 英语作文30词 仙人球作文 突破自我作文 西湖美景作文 二年级优秀作文 优秀作文100字 告别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