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亮了!这个学校的变化让人惊喜:环境变美了 师资变强了!|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2020-12-13 09:55:01
相关推荐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小康承载初心,小康属于人民。为记录好、呈现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壮举,充分彰显我们党担当使命、一诺千金的不懈追求,展现人民群众共建美好家园、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动实践,汇聚起坚定信心克难关、同心同德奔小康的强大力量,《中国教育报》开设“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专栏,刊发记者深入一线采访挖掘到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围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讲好小康故事,敬请关注。

“我校是1982年建成的公办学校,经历了由规模小、条件差、质量低、办学思想落后,向规模大、条件好、质量高、办学理念先进的转变、壮大,它的发展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同步、与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同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我们教育人一直在奋斗,一直在努力奔跑。”黑龙江佳木斯市二十中学校长牟振宇指着一排红色的教学楼说。

佳木斯市二十中学目前有3个校区、283名教师、4058名在校生,“体验式”教育模式,聚焦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秉承开放办学理念,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协作办学,成为佳木斯市规模最大、社会美誉度较高的优质初级中学。

往昔多感慨。今年是语文组组长沈丽君从教的第39个年头,“我毕业当年就直接分配到新建的二十中学任教,当时,学校只有几十名教师、二三百名学生。”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就在那样简陋的环境里,青春洋溢的沈丽君开启了自己的教学生涯。

“当时学校旁边是一个马市,常常是琅琅的读书声伴着马的嘶叫声,夏天空气里散发着难闻的气味,冬天供暖要靠师生自己烧炉子,桌子上的黑灰永远擦不净。要想给学生印练习题,老师们就得手刻蜡纸,用油印机印,满手油墨沾着粉笔灰,整天灰头土脸的。午餐需要师生从家里带,一摞摞的铝制饭盒堆在烧水的大水壶上,等到中午饭盒一打开,闻着味道就没了食欲……”沈丽君说。

“受疫情影响,全国上下开启了线上授课新模式,即将退休的我也再一次体验了高科技下的教育形式,录课、视频会议、直播课堂……发展之快让我又一次见证了教育的奇迹。”沈丽君说。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苦中作乐,二十中学教师们的教育梦、中国梦没有动摇过,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把身心全放在了学校、学生身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他们在倏然而过的岁月中传播科学知识、传承教育精神,一代又一代教师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

黑板换成了多媒体白板,火炉变成了暖气,土操场变成了塑胶跑道……从课堂到食堂,从校园到教室,二十中学的硬件设施达到了黑龙江东部地区最高水平,体育馆、多功能厅、录播室等各种功能教室27个,“画扇、脸谱、彩碟”文化长廊及科技作品展示架触目可及,“在体验中感悟,在认知中发展”的办学理念把一茬又一茬的孩子培养成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每次接孩子放学,看到学校的点滴变化,我都百感交集,仿佛又回到了几十年前自己读书的时候。学校环境变美了,师资变强了,教育方式变多元了,但作为师者的教育初心没有变,为学生的付出、奉献没有变,小康社会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精神追求是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在这样的学校接受教育是我们两代人的幸运。”二十中学的毕业生、初二学生景翊宣的家长十分感慨地说。

“我眼里的小康社会除了漂亮的教学楼、信息化的教室、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还有这些一代又一代的老中青教师、一辈又一辈的学生,这笔财富带来的幸福感喜滋滋、沉甸甸的。”牟振宇说。

内容来源 | 《中国教育报》2020年7月1日03版《“学校环境变美了,师资变强了”——黑龙江佳木斯市二十中学办学记》,作者系中国教育报记者曹曦

责任编辑 | 高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青春旋律作文 光盘行动英语作文 花谢香犹在作文素材 今年高考四川作文 总有属于我的春天作文 未来的笔的作文 作文范本 介绍九寨沟英语作文 秋天的记忆作文600字 角落里的爱作文 什么给了我什么作文 可爱的他作文 爱的体验作文 小学生美食作文 高考作文事例 中考满分作文感恩篇 写植物园的作文 沙滩作文300字 写物作文800字 西安之行作文 改正缺点作文 写自己爱好的作文 三年级作文70字 被遗忘的时光作文 关于时尚的作文 化干戈为玉帛作文 关于梦想的作文300 关于运动会的作文300字 勇气作文开头 作文大全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