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每天一点心理学:孩子叛逆不听话 如何教育?

2020-12-13 13:15:01
相关推荐

当孩子不听自己的话,我们如何做?我们是愤怒,认为是孩子的错,还是反思自我?我们是自己忍耐以求关系平衡,还是与孩子交流谈判,还是惩罚孩子让孩子服从自己?

假如早上父母想让孩子早点吃完饭,然后自己就能去上班,然而孩子偏偏不吃,这时候,父母很急躁,如果去配合孩子,自己上班就要迟到了,如果威胁孩子,再不吃就打你,短期内,达到了目标,长期而言,孩子会有逆反心理。等孩子长大了,再想教育更是很费心费力的事情。

这时候,或许比较合理的方法,还是和孩子讲道理,必要的时候,可以给予惩罚,同时一定要给孩子说明白道理,之后强化孩子配合吃饭的行为。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惩罚,而是希望孩子配合吃饭。

如果只是一味的惩罚只会让孩子不明是非,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长此以往孩子会形成自我主见的丧失,服从于大人,而不是形成自己的是非观和价值观。

而且,孩子也可能会形成一些不良的自我认知,例如我是不好的,那么这样在日后的生活中,孩子非常在乎他人的评价。一方面活在他人的期待中以获得认可,一方面又不能接受自己的缺点或者他人的批评。

因为选择了他人的认可,而不是自我价值,那么逐渐地,孩子丧失了真实的自我,在自己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又会去控制他人,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我们并不是想培养一个服务父母需求的孩子,而是培养一个可以独立生存于世界的孩子。

这个孩子有自己的主见和价值观,知道什么是自己看重的,什么不是自己看重的,在关系里,遇到冲突,能够尊重他人和自己,协商找到第三种解决方法,而不是暴力解决,让对方服从自己。

那么,父母想要教育一个这样的孩子,可以怎么做呢?

任何时候,反观自身,我们是否想要通过愤怒来控制孩子的行为,希望他满足自己的愿望。我们能否面对自己的愤怒。愤怒的时候,人们的注意力变得狭窄,我们如何在这个时候,管理自己的情绪,依然承担责任,承担照顾自己和教育孩子的责任。

这需要我们培养自己的觉察功夫。

在愤怒的时候,起码停下来1分钟,冷静。

一般而言,我们生气,不是事件,而是因为我们对事件的诠释。例如“孩子就应该配合我”。

所以,想要控制自己的情绪,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自己的自动化思维。有意识地改正旧的思维模式。

我们可以在事件发生后,用陈述事实和自身感受的方式,取代自己脑中的评判。描述环境中发生的事情,你的想法、感受和行为。

想象让你生气的孩子,站在他的角度上看待生活,想象一下他的感受、想法、恐惧、希望和愿望。试着理解他。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情绪自由心理研习社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等作文 作文西游记 作文初中500字 作文我就是我 大象作文 作文600字高中 画画的作文 作文 看见 作文雪景 成长作文600 健康英语作文 门 作文 高中600字作文 年的作文300字 希望的作文 作文我的偶像 作文窗外 道歉作文 暖心作文 作文 我的家 穿越作文 好词好句作文 拥有作文 小鸡作文 游公园作文 1000字的作文 20字作文 运动英语作文 去旅游作文 我的理想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