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孩子不听话 亲子矛盾冲突不断?育儿心理师 教你重塑亲子关系

2020-12-13 13:30:01
相关推荐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我和好友在颐和园泛舟昆明湖上,微风徐徐,水波粼粼。坐在我们对面的是一对母子,男孩大概11、12岁的样子。船开没多久,男孩说:"妈妈,我饿了,我想吃火腿肠。"妈妈原本平静的脸上骤然风云突起,眉心处拧成了一个疙瘩:"吃什么吃呀,出来玩儿不看景儿,就知道吃!你怎么就这么没见识呢!"

男孩没有再说话,但是脸憋的通红,眼睛看向别处,眼神里满是愤怒。妈妈"哼"了一声,嘴里嘟囔道:"我这还不是为你好"。下船时,男孩儿迅速上岸,头也不回的大步往前走,把妈妈拉下好远,任凭她嘴里不停地唠叨和抱怨。

其实,偌大的颐和园,逛着逛着渴了饿了很正常。如果觉得在船上吃东西不文明或者有何不妥,可以跟孩子好好讲,孩子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可是,如果因为觉得孩子的行为给自己添麻烦了,或者给自己丢面儿了,而当众斥责孩子,家长真的应该好好反省一下:你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了吗?如果是你的朋友、你的同事、你的领导,你也会这么对待他吗?你的面子重要,还是孩子的真实需求更重要?

这让我想到徐婧英老师在《高情商养育》一书中所说:成人最擅长的心理游戏,就是把恶劣情绪包装成精妙礼盒赠给他人,尤其亲子之间。父母把焦虑、恐惧一股脑儿地发泄给孩子,之后还对孩子说:"我这样,都是为你好!"

《高情商养育》是亲子心理师徐婧英老师十几年教育咨询和育儿经验的总结,她从亲子关系的核心矛盾入手,告诉家长该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如何关照孩子的情感需求,如何表达对孩子的爱。

徐婧英老师将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博采各家之长,融会贯通,却用非常浅显易懂,平易近人的文字表达出来。尤其是将自己对育儿知识的感悟和理解,非常成功地运用到对儿子的教育中,也帮助过很多家长和孩子打开心结、重新联结,重塑良好的亲子关系。

01 时代变了,可很多父母还站在原地

作者在开篇就回答了一个许多人为之困惑的问题: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这么难带、问题这么多?自己小时候,父母没怎么管,照样成长得不错,有许多好的品质,可如今,为教育孩子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为什么孩子还是问题一大堆、各种不省心?

作者认为:原因很简单——如今的经济社会情况、家庭结构、教养方式、家长的心态和过去不可同日而语,孩子的表现当然也不同。

1.社会发展太快了

社会发展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社会贫富差距增大,生活和职场太多的不确定性,很多父母身处压力之中,焦虑不已。

许多父母将压力转嫁给孩子,希望孩子好好学习改变命运。孩子背负的压力太大,又得不到正常的释放,内心当然会爆发、会出问题。

"互联网+"时代,孩子们接收的信息多、成熟得早、成熟得快。很多家长跟不上孩子的脚步,忽然有一天就发现听不懂、看不懂孩子了。

近年来,孩子离家出走的案例逐渐增多,自杀的比率也在逐年上升。这一方面说明未成年人缺乏自我防护意识,不珍惜生命,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承认,网络的负面示范效应在起作用。如果缺乏生命安全教育,或亲子关系不好,即使家长劝说,孩子也不听,反而效仿网络上的负面行为,问题自然增多。

2.家庭结构和过去截然不同

在物质匮乏的时代,父母的关注点更多放在一家人的吃饱穿暖上。普遍情况是一家好几个孩子,父母照顾不过来,这样反而顺应了孩子的成长规律,兄弟姐妹之间互相分享和担待。孩子从小帮家里分担家务,担当家庭责任,在生活实践中塑造了优良品质和能力。

而当今社会,孩子们享有全家人的爱和关心。这些爱,如果方式恰当,孩子会获得充足的安全感,内心也更强大、更丰盈。但是如果过度溺爱,孩子的内心往往十分脆弱,很难面对复杂的人生;而如果对孩子过度关注,孩子没有心灵的自由和安宁,时刻紧张压抑,同样会出问题。

3.孩子的需求和过去不同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了五个层次。

很多家长误以为给予孩子的吃穿用度,满足孩子物质需求,给孩子创造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就够了,实际上这只是满足了孩子的初级需求。而孩子真正想要的、想被满足的,是中级需求——社交和尊重。

所以很多家长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以为是、想当然的全力付出时,却发现孩子并不领情,而这种错位,正是绝大多数亲子矛盾的问题所在。

4.时代变了,父母的教育方式没有变

时代变了,孩子的想法变了,可有的父母还站在原地,既不和时代接轨,也不考虑孩子的需要,只照搬上一代的方式,拿老一套管孩子,觉得"我们小时候还不就是那样长大了,也挺好的呀!"孩子当然不接受,所以对抗、叛逆、状况频出。

这样的家长,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认知水准,已经决定了决定孩子的人生起点,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命运。

父母只有不断学习成长,成为真正成熟、智慧的长者,才有能力、有智慧去预见和解决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问题。

02 变担心为信任,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1、父母对孩子,往往担心多于关爱

孩子在肚子里,父母担心他是不是健全;出生后,担心生病挨饿;怕得少,怕影响发育;说话晚,怕表达力差;不会走,怕有问题;会走了,又怕摔怕碰,怕各种意外……很多时候,看起来是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为孩子考虑,实际表达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担心焦虑。

为人父母,为孩子操心是责任,但是要有明晰的界限,一旦越过这个范围,不但无法保护孩子,还会让孩子受到伤害。

有研究表明:人类大脑有着像镜子一样的神经元,别人恐惧,我们会感觉到恐惧;别人快乐,我们也会感到快乐。父母如果过度担心、过度关注,大脑的理智思维被负面情绪控制,说话、做事就会不断传递负面信息,就算有的父母忍住不说,但是,父母的不安、恐惧、焦虑,孩子完全可以从眼神、表情、肢体语言中接收到。

这种负能量转移到孩子身上,孩子被限制、被束缚,时间长了,要么失去自我,个人价值感非常低,缺乏自信,要么叛逆对抗,不肯合作,亲子关系非常糟糕。父母的担心、焦虑,无异于把最坏最差的"礼物"投放到孩子的信念系统中。

我家孩子一岁半,正是迷恋玩沙土的年纪,但是他每做一个动作,奶奶就喊"低点低点,别迷了眼睛"、"往边上点儿"、"别攘到脑袋上了",孩子玩儿的很不自在。我和先生在旁边听得无限焦虑,赶紧让奶奶不要打断孩子玩耍,只要是安全的前提下,不打扰别人,让孩子痛快的玩儿。

然后孩子玩儿得特别欢腾,甚至把沙子攘进了嘴里还咂摸咂摸味道,回家时俨然一只小土猴儿,但是他真的开心极了!

父母要学会察觉自己的想法,调整自己的情绪。过度担心焦虑时,不妨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①这是真的吗?

②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③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什么?

2、父母把担心换成关心和信心,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精神礼物

担心是一种诅咒。父母要把担心换成关心和信心,关心是有形的保护,信心是无形的保护。

①多看书学习,了解孩子生长发育规律。

②做好预案,教孩子应对。

③抓住孩子的特点,不盲目比较。

④把握爱和管的尺度,该管的管,不该管的不管。

⑤觉察自己,找出问题所在。

03 父母的人生格局,影响孩子的人生结局

近日,四川成都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接孩子放学的视频,逗乐了全国网友。

孩子很兴奋地告诉妈妈,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先听哪个?

好消息是:平时总考倒数第一的我,今天考了倒数第二名!我进步了!

坏消息是:我考试不及格!

这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妈妈轻轻地笑着,并没有责怪孩子。小朋友的眼睛黑溜溜亮晶晶,脸上洋溢着天真开朗、无忧无虑的笑容,小朋友会为了进步而开心,但也知道没及格是坏消息,并不是完全不在乎成绩。

很多网友羡慕:小朋友性格太阳光啦!妈妈好温柔啊!从孩子的表情就能知道孩子有一双开明包容的父母,一个快乐健康的成长环境。

的确如此,父母格局高,孩子自然目光长远,胸怀宽广、有胆略有见识,也容易成为人生赢家。

如果父母格局太小,一丝不如意就怨天尤人,一点小挫折就一筹莫展,人生只会处处受限,哪里还有幸福可言?更不可能给孩子好的行为示范。

1、负面情绪,常常是因为对自己不满

有些父母心情不好时会迁怒于孩子,而心情好时,哪怕孩子做了错事,父母也毫不理会!这种一会儿风一会儿雨的教育方式,令孩子非常困惑,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徐婧英老师认为:家长冲孩子乱发脾气,归根到底,是不够爱自己,对自己不满意,才会把这种不满投射到孩子身上——表现为对孩子的不满意。

美国教育家伊丽莎白·克拉里在《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一书中,提出了一个三脚凳理论:儿童教育就好比一个三脚凳。凳子要站稳,需要三条腿的支撑。即:对自身价值观的了解、对孩子合理的期望、对自我需求的尊重。

其中,"对自我需求的尊重"特别打动我,在我看来,这是快乐育儿的精神源泉。

"想要日子过得愉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抽出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当我们源源不断地把时间、注意力及支持给予他人时,我们就会开始空虚,也渐渐丧失耐心和理解。我们可以通过得到他人的关心和支持,再做一些令人愉快的事情,来恢复和充实自身的内心世界。"

的确是这样,即便照顾孩子需要花费我们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我们也要想办法给自己留一个小小的时间和空间。

如果想给别人倒一杯茶,首先需要我们自己有一壶茶。自己的状态充盈饱满了,才有可能分享给别人,也才能快乐的接受别人的给予。不要一味的无私奉献,也不要委屈自己,看似隐忍,实则是利用自己的弱势来操控别人。

2、当孩子情绪不好时,家长不妨这样做

①"看见"情绪

"看见"情绪,不是视觉的看,而是心灵的感知,体察、重视,不要视而不见。

②说出情绪,才能释放情绪

情绪是人对外在人、事、物的感受,是一种体验,情绪没有对错之分。家长看到孩子的情绪,就要在合适的时机说出来,孩子感到被理解和接纳、被重视和认同,减少了压力,才能去想问题到底是什么,才会集中精力处理问题,情绪自然化解。

昨天傍晚,我家孩子在楼下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天黑了,小朋友们纷纷回家了。我家孩子正在兴头儿上,抱着一个小朋友的足球不松手不肯回家。我先生只好强行把足球还给人家,带孩子回家了,孩子大哭不止。

我从厨房出来,把孩子搂在怀里,抚摸他的后背说:"宝宝还没有玩够呢,还想在外面玩一会儿足球是吧?"

孩子听到这句话,更是哇的一声哭得厉害了,然后一边抽泣一边说:"嗯"。

我继续柔和地说"妈妈也觉得有点遗憾呢,可是今天时间有点晚了,爸爸担心坏蚊子咬到你(边说边摸摸他手上之前被蚊子咬的疙瘩),所以带你回家了。"

孩子平静些了,说:"嗯"。

我握着他的小手儿,温柔注视着他的眼睛,说"咱们明天带上自己的足球,早点出门多玩儿一会,好吗?"

孩子笑中带泪地说:"好"。然后就不哭了!

虽然孩子只有一岁半,只会说只言片语,但是他能理解的比他能表达的,要多得多。我并不确定孩子听懂了我全部的语言,但是我确定他能感受到我对他的理解、接纳和爱护,我也能感受到孩子对我的信任与依赖。

③拥抱孩子

有时候,父母一个发自内心的拥抱,就能消解孩子的负面情绪。因为孩子感觉到了父母浓浓的爱意和支持,胜似万语千言。

④引导孩子察觉情绪,说出来

孩子的负面情绪,有时自己意识不到,家长要透过现象,引导孩子察觉、理清情绪,表达出来。

04 深深的爱,要对孩子好好地说

有人说,中国父母是最傻的父母,明明爱孩子爱得不行,孩子却总感觉不到爱,甚至感觉到的是伤害。

徐婧英老师的《高情商养育》这本书,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将中国家长的育儿烦恼和亲子矛盾冲突,做出了清晰而准确的分析,给予家长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我自己的感受是读完之后受益良多。一些我一直在思考的人生经历中的关于成长的问题,在读完这本书时豁然开朗,深受启发,也让我和幼时的自己和解。这大概就是育儿先育己吧。

安东尼在《小王子》一书中说: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的人记得。

希望我们是"所有大人中的少数人",我们能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握着孩子的小手,耐心地听,温柔地抚触,坚定地说,轻轻地安慰,高情商养育我们的孩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09-08 12:52醉过一生[辽宁省网友]IP:3399037648
    @ffmzjw亲子关系重塑真很重要希望这个教育课程能够帮助更多家长解决和孩子间矛盾让家庭更和谐。
    顶3踩0
  2. 2020-05-14 21:27ffmzjw[山东省网友]IP:737867666
    这个话题太有意义了作为家长真需要从育儿心理师那里获取些建议希望能够改善和孩子间关系。
    顶2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自我介绍作文300 做人要诚实作文600字 充满爱的世界作文 考研英语一小作文万能模板 我最熟悉的人300字作文 影响作文600字 三年级看什么作文书 高中优秀作文范文 上海卷高考作文题 自然作文 初一英语第一单元作文 温暖的作文题目 梦想的什么作文 一件烦恼事作文 妈妈的眼睛作文300字 文明城市作文800字 夏季的雨作文400字 五年级探险作文 描写八达岭长城的作文 神奇的铅笔盒作文 玫瑰花的作文300字 秋天真美作文300字 介绍老师的作文300字 我有一个姐姐作文 以自然为话题的作文 中秋作文250字 难忘的故事400字作文 我的宠物作文 天空真美作文 看得见和看不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