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当时我就震惊了!惊蛰与二月二龙抬头有关

2020-12-13 15:50:01
相关推荐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清·张维屏 《新雷》

惊蛰,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的开始。

01 惊蛰由来

惊蛰,在汉景帝之前叫“启蛰”。

战国农书《夏小正》曰:

“正月启蛰,言始发蛰也。”

启,有开启,启发的意思;

蛰,与“虫”有关,“春”字的本意是“蠢蠢欲动”,经历了冬季的蛰伏,春暖花开,万物涌动,隐藏在地下的虫蛇也开始启动新的生活旅程了。

所以,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

启蛰,之所以在西汉改为“惊蛰”,大概率事件是因为避讳。

公元前157年,六月汉文帝刘恒驾崩,太子刘启继承帝位,是为汉景帝,也是西汉的第六代皇帝,因其名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

公元前104年(元封七年),在司马迁等人提议下,汉武帝责成邓平等人编订了《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集聚,《太初历》的第三个节气也是“惊蛰”。

02 惊蛰物象

元朝 吴澄编撰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

“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易经》有言:帝出乎震。

震,这个字很有意思,首先是一个卦象,在后天八卦的正东方位。

“震”代表“动”,所以有“震动”一次

“动”与“东”同音,所以东方为震卦,与震动有关;“动”还与“启”有关,比如“启动”……

“龙”与“东”的发音韵母是一致的,东方龙,西方虎,惊蛰不止让虫族苏醒,更唤醒了东方巨龙,所以“惊蛰”的很多习俗与“二月二,龙抬头”有关。

古人认为龙能呼风唤雨、龙能上天入地,所以“二月二,龙抬头”很可能是古人在惊蛰前后,对雷电自然现象和东方星宿天象观察认知后的一种自然崇拜。

东方青龙星宿

(角、亢、氐、房、心、尾、箕七星)

当时我就震惊了!

你看古人智慧吧,震卦,震动,震惊,惊蛰,龙抬头!

从天文角度讲,惊蛰,太阳到达黄经345°,北斗星柄指东方震卦位置。

从历法角度讲,惊蛰,2019年的开始时间是:3月6日05:09:39,农历正月三十。

从五行角度讲,天干为壬水,地支寅木,水生木旺,雨润草青。

从地理角度讲,惊蛰节气对应《易经》第34卦震卦,正东方。

03 惊蛰三侯

《礼记·月令》记载了惊蛰三侯:

“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

值得一提的是:"鹰化为鸠"古人记载的一种物候现象,并非老鹰变化为斑鸠或者“杜鹃”,"鹰化为鸠"可以看作是候鸟的季节迁徙,这里的“化”可以理解为“感化”或者“引导”。

惊蛰时节,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

历经寒冬蛰伏,一声惊雷,春风乍起,草长莺飞,万物始而复苏。

04惊蛰民俗

“药王”孙思邈在其编著的《千金月令》上说:

“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

《帝京岁时记》中说:

“二月二,龙抬头日,乡民以草木灰由宅外蜿蜒引入房周,称为引龙归。”

我们老家山东,在“二月二”龙抬头(惊蛰节气附近)时,母亲要在大门口用草木灰“打囤”。一是为了”引龙归“,祈求新年五谷丰登,二是为了驱虫祛秽。

还有的地区有在庭院之中生火烙饼的习俗,意为烟熏火燎整死这些害虫。

清代《即墨县志》载:

二月二,食炒豆,煎饼、以灰界地作仓囤状形,撒以五谷,宜亦祈年之意。

在惊蛰,还有一个重要的民间习俗:祭白虎,打小人。

惊蛰这天祭白虎应该也与“二月二,龙抬头”有关,东方青龙,西方白虎,惊蛰是青龙升腾的时节,自然没白虎什么事,民俗祭祀白虎,除了为了化解口舌是非,更是对“白虎”的敬畏和安抚。

“打小人”也是期盼新的一年事事如意,心想事成。

你还知道那些有关“惊蛰”的习俗?

欢迎留言分享!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暑假这样过作文350字 初三优秀作文大全 保护环境作文450 有温度的人作文 我的朋友作文400字左右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作文 父母帮助我的作文 我渴望自由作文 2013年英语一作文 静心学习作文 以换位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光阴的故事作文600字 革命故事作文 动物外形作文 生命的启示作文400字 小学四年级作文三百字 我的新学期计划作文500字 身边的故事作文400字 歌颂祖国的作文开头 小学生作文一件有意义的事 姐妹情作文 关于旧物的作文 一件开心的事500字作文 并列式作文范文 初中人生规划作文 我的家人作文600字 外卖英语作文 关于追星的作文题目 我的家人作文150字 留守儿童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