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盛开的梦想·诗情画意新长沙】纳士招贤 璀璨星辰让梦想开花结果

2020-12-14 00:50:01
相关推荐

编者按:见证,感受,描画,梦想。湖南省会长沙,用5年来举世瞩目的成就,谱绘出了一幅华美灿烂的盛世长卷。莺声雀语,澄江翠幕,大道纵横,繁华竞逐,诗情画意,画图难足。红网联合长沙市委宣传部,推出《盛开的梦想·诗情画意新长沙》大型系列报道,用铿锵的笔调,铭记这个伟大的时代,用新媒体的色彩,妆点这段历史的斑斓。

在2017年8月21日之前,年轻的郭为强和谢琰珂或许不会想到,他们有一天会要面对无数“长枪短炮”,成为朋友口中的“新晋网红”。

这一天,“长沙人才新政22条”开通窗口服务,从北京归来的名校硕士郭为强和谢琰珂分别第一个办理了“零门槛”落户业务和租房、生活补贴业务,成为享受新政的“双一人”,倍受媒体及各界关注。

在“双一人”的身后,是意欲留长的青年才俊们排起的长队。长沙市人社局统计数据显示,首批启动的16个人才服务窗口,当日共接待各类咨询3600人次,受理各类业务258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多年以来,长沙市委、市政府以愈加迫切的热情,广开进贤之路,不断优化引才、留才、用才工作,汇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时至今日,星城大地上星光璀璨,长沙留才效应已经初步显露光芒。

从“海归派”到“土专家”

长沙以赤诚守望你的归心

2009年5月14日,面向海外高端人才,长沙启动实施了用3年时间引进100名高端人才、30个高端人才团队的“313计划”。同月,“引进储备万名优秀青年人才计划”出台,面向国内重点大学,引进和储备应届毕业的博士生、硕士生和优秀本科毕业生10000名。长沙由此打开了招贤纳士、网罗天下英才的大门。

2014年,长沙再次出台实施了“3635计划”,计划用3年时间,在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及现代物流、新能源材料、文化创意6个重点产业领域,分领军人才、高级经营管理和研发人才、专业技术骨干人才3个层次引进500名经济社会发展紧缺急需和战略型人才。

4个月前,“长沙人才新政22条”引发全社会热议。这个包涵一个主体文件、“5大工程”实施细则、27个相应的实施办法的“1+5+27”政策体系,将在未来5年投入百亿元资金,惠及百万人才。该项政策出台之后,长沙成为国内少数将奖励补贴对象由高层次人才扩大为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城市,博士、硕士、本科生以及技师工匠等均有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其揽才计划手笔之大,让全国为之侧目。

政策加码的背后,折射的是长沙市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和长沙市委、市政府日益迫切的求才之心。

2016年9月25日,中国共产党长沙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长沙人民会堂开幕,会上明确提出“要加快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实现基本现代化,全力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国家创新创意中心、国家交通物流中心,建设‘四更’长沙”。

城市的雄心需要人才的支撑和保障。面对长沙人才基础仍然薄弱、人才需求急剧增长、城市人才竞争急剧加大的现实,市十三次党代会上明确要求,“要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在‘3635’人才计划的基础上,推出更具突破性的人才政策,建设国际性人才高地”。

随后,“留住大学生、吸纳创业者、引进‘海归派’、培养‘土专家’” 等系列论断提出,成为指导新政出台的重要思想。百亿元资金、百万人才、近百项政策点,从“海归派”到“土专家”,长沙正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和求贤若渴的心情,迫切期待四面八方之英才的到来。

培育最适合人才生存的土壤

打造最体现人才价值的高地

2017年8月21日9时30分许,郭为强来到长沙市政务中心的人才服务窗口前办理落户手续,前后不到20分钟,他便成为了一名“新长沙人”。看着他拿到“新户口”时的笑容,承建人才服务窗口的长沙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全体员工或许都在心里松了口气,此前8天,他们几乎全员加班加点,克服巨大压力和困难,才得以实现当日窗口的顺利开通。与此同时,全市各区县、园区同频共振,16个人才服务窗口同日启动。

这是人才服务窗口首次将服务对象从海外高层次人才扩展为全部人才。根据“让人才办事‘只跑一趟路、只进一张门’”的“一站式”服务原则,窗口汇集多个与人才创新创业密切相关的部门力量联署办公,首批开通高校毕业生“零门槛”落户、租房和生活补贴,青年人才创业扶持一次性开办费补贴、经营场所租金补贴,“四青”人才补贴,留学归国人员生活补贴,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等事项的申请办理通道,并提供相关咨询服务。

这16个由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搭建的窗口,仅仅展现了长沙市人才服务的“冰山一角”。早在长沙实施引才政策之初,人才服务工作已有积累。长沙在全国较早组建了高层次人才工作服务部,牵头14个市直部门为高层次人才提供贴心便捷服务。同时,出台了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制度、高层次人才服务管理办法、在长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服务手册等,星城友谊奖、人才联谊会、免费培训等多措并举,营造出拴心留人的服务环境。

目前,集项目申评、信息发布、服务评价、资料保存等多能功于一体的人才服务智慧平台和手机客户端APP正在全力搭建中,预计年底全面上线运行;面向高层次人才发放的“长沙人才绿卡”正在加紧制作当中,将实现人才办理出入境、落户、社保、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多项业务;安居保障、子女入学、配偶随迁、医疗服务、荣誉保障……长沙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党委书记、局长张白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接下来新政落地工作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要让人才创业无忧、生活无忧、办事无忧。”

“真金白银”引进人才之后,用实打实的政策落实留住人才成为长沙市委、市政府心头的议题。2017年8月8日,在履新第一个月内,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胡衡华主持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他强调,“再好的政策,如果不落地,永远是一句空谈。全市上下要把兑现政策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作为检验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考量,让各类人才感受到长沙的诚意,让各路英才在长沙享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自“长沙人才新政22条”开通窗口服务以来,始终保持了高涨的人气和良好的秩序。

梦想在沃土上开出花来

智慧将惊艳星城的时光

回想起4年前自己回到长沙创业的选择,“海归派”邓泽平如今依然感到庆幸,“这片土地有种向上生长的力量,这种力量让我看到光明,也是我幸福感的来源。”2013年,他回国在长沙高新区创立湖南华腾制药有限公司,旗下的生物试剂板块,从创业第一年就开始盈利。

“要想让公司在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做大做强,人才是根本。”邓泽平说,长沙越来越好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完善的政务服务,越来越实在的优惠政策,是公司能够吸引并留住人才的原因之一。

目前,华腾制药公司拥有员工150余名,其中海外背景的高层次人才7名、全职博士8名,多年来,其高端人才先后入选省市区人才计划9人次。根据政策,他们获得了人才安家费、科研启动资金,在子女入学、人才公寓、就医等方面获得了很多帮助。

感受到长沙力量的不只是邓泽平。首位“零门槛”落户、首位博士后补贴、首家企业集中申办……据长沙市人社局统计数据,2011年底,“313计划”共引进国际高端人才102名、高端团队17个;2012年底,长沙引进优秀重点高校毕业生近9000人;2016年底,“3635计划”共开展4批集中评审认定工作,认定255名“3635”人才。2017年9月21日,人才服务窗口开窗满月,全市各级人才服务窗口共接待43440人次,受理高校毕业生零门槛落户手续8544人,一个月来的咨询及受理情况,是以往全年的两倍之多。

星城大地上的星光愈加璀璨。胡衡华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多次强调,要早日把人才新政吸引力转化为人才竞争力,要将人才新政效应持续放大,真正使长沙成为创新创业的人才高地,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人才高地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为湖南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如今,随着“长沙人才新政22条”的全面深入落实,在长沙这片沃土之上,越来越多的梦想将绚丽盛开。

(红网时刻记者 熊晓宇 陈辉)

数据来源:长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优质作文 书信作文格式 我是什么 作文 初一作文500 作文我的烦恼 误会 作文 钓鱼的作文 家风的作文 春季作文 小兔子的作文 思念的作文 优秀作文800 疯狂作文 四年级语文作文 消防员作文 行走作文 优秀作文500 语文高中作文素材 作文打屁股 自由的作文 热闹作文 作文题目初中 温馨作文 守护作文 作文 我的梦想 高兴作文 眼睛 作文 南京作文 作文题记 孤独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