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还记得看书前洗手的“拾荒老人”吗?

2020-12-14 06:30:01
相关推荐

2018年1月24日,杭州图书馆展出了为一位“拾荒老人”制作的一尊铜像,并为老人的生前事迹办了展览,这位老人就是“精神世界的拾荒者”韦思浩老人。

韦思浩这个名字您也许并不知道,但是您一定听说过这样一个新闻报导《杭州图书馆向流浪汉开放,拾荒者借阅前自觉洗手》。

照片中这位认真洗手的老人就是韦思浩,他每次到图书馆中都认真的洗手,之后就坐在座位上津津有味地读书看报,他的身下是一叠报纸和书籍,旁边还有不离身的竹棍和一些塑料瓶。看起来就是一位城市中的捡拾者的模样。如果不是那场夺去老人生命的车祸,也许至今人们也不会知道他的感人事迹。

2015年11月18日晚上六点,老人被一辆出租车撞倒,经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他的家人在整理遗物时意外发现了很多捐资助学的证明与受助孩子们的来信。这份坚持,直到老人离去,才被家人和大众知晓。

韦思浩老人其实是一名教师,1999年他从杭州夏衍中学退休,也是从那一年,韦思浩放弃了他本来轻松的晚年生活,开始他长达十多年的"拾荒"之旅。

韦思浩老人每月的退休金有5600多元,本可安心养老,但他却选择拾荒"补贴"日子。不过,他"补贴"不是自家生活,而是那些读不起书的孩子们。

老人的遗物当中,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每一样都是无价之宝:泛黄的捐资助学凭证,希望工程的救助报名卡,读之潸然泪下的受助孩子的来信。老人一直对困难学子们匿名捐助,这些孩子们至今都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他虽拿着5000多元的退休工资,可大部分收入都用于捐资助学,捐助金额从上世纪90年代的一次三四百元,到现在的三四千元。"他的女儿韦汀说。

他过着最简单的生活,只满足最低生活需求。老人在捐助上从不吝啬,对自己却极为苛刻。他住的房子是多年前教育系统统一分配的,房子里至今还是交付时的毛坯,没有任何装修,连照明灯也是工地上的那种小灯管。房子内除了一张木板床外,没有任何家具,每个看过的人,都替老人心酸落泪。

老人一生对自己很苛刻,生活清贫,却把丰满的爱,分给了那些困苦的孩子。

韦思浩老人不止捐资助学,还在十几年前就决定要在身后捐献自己的遗体和所有可用器官,还签了遗体捐赠志愿表。

在这场“精神世界的拾荒者——韦思浩老人事迹展”的展览中,展出了韦思浩女儿向浙江大学档案馆捐赠的韦思浩各类证书、捐资凭证、来往书信等实物、资料60余件,浙江省社会团体收费专用票据、浙江省希望工程结对救助报名卡、扶贫公益助学金证书……几十张从几百元到几千元的捐助证明静静地展示着老人这些年的生活。

如此的一位智者,在为社会无私奉献的同时,无限地褪去了自己原有的光彩,隐匿于默默的拾荒生涯中。

为了纪念韦思浩老人的精神,1178位爱心人士用公益众筹的方式为老人筹资铸造了一尊铜像。

铜像是老人的半身像,加上底座总高度为1.95米,老人身下是一叠报纸和书籍,旁边还有不离身的竹棍和一些塑料瓶——这是经历多次修改才定下的方案,老人就是这样在图书馆看书的。

铜像的制作者著名熔铜艺术大师朱炳仁表示,“雕像采用简单、硬朗的线条和大块面的几何形作为雕塑符号,勾勒出老人硬朗有型的风骨,体现老人内在性格和精神力量,用古朴厚重的铜来讲述韦思浩老人平凡却动人的故事。”昨天,以这样的方式,老人回到了他最爱的图书馆。

韦思浩老人不是伟人不是精英,是一个平凡的老人,是一个接地气的就在我们身边的长者。生活简朴的他还一直坚持助学,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也许他捐助的金额不大,可这份爱心却值得学习和传承。

彩虹粉笔Rainbow Chalk公益助学项目由沈阳市普助帮困服务中心(慈善组织)发起,是在2015年成立的公益助学项目。该项目针对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家庭贫困而无法安心上学的孩子们,是对每一个助学对象进行长期的资助项目。目前已经先后帮助30余名困境家庭的学子完成学业。希望通过我机构乃至全社会的帮助,使他们能够学有所成,用知识改变命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禁毒作文400 高中英语作文范文100字 公平公正的作文 父母的一天作文 世纪宝宝作文 描写我自己的作文 关于电子产品的作文 人生的思考作文 做一个有价值的人作文 作文都是什么惹的祸 游记作文800字初二作文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积累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作文 我发现了 作文600 感谢作文四年级 《我的家》作文 作文写玫瑰花 夸夸作文 过新年作文500字 读书长廊作文 享的作文 清洁工作文100字 下雨天作文300字 对友谊的理解英语作文 什么与我相伴作文 秋天的公园作文200字 我的榜样的作文 爱为主题的作文600字 关于我学会了什么的作文 整理房间的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