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不着急 还年轻 慢慢来——青年节写给自己的一封信

2020-12-14 08:30:01
相关推荐

一.

五个月的时间说长也不短,从毕业到现在有过一段十分难忘的日子,那些日子里我以为自己找到了梦想的舞台,不计较任何得失,我无怨无悔的付出。聪明的朋友也是这样告诉我的:“才毕业不要要求太多了,还年轻,路还长。”这也和我一贯的认识相符合,我承认自己的对于现实社会的体验还处在一个幼稚和茫然的阶段,对于身边的一切都没有很好的规划,尽管“规划”一词是一个老套的词汇。

昨天才把这边的事情结束的,其实我是一个仪式感很强的人,我希望离开的时候不那么落寞,但显然一些事情是不能自己控制的,自负的人和自以为是的人总以为自己很正确,所以就那样走了。其实也没有什么留恋的,因为那里确实没有什么东西值得我去在等待。临走前总编把我叫进去谈话,本来以为说点心里话的,但是显然坐在上面的他还是以为自己有多么的厉害,却不觉得自己现在做的事情压根对于市场来说没有一丝的热量。或许我只是站在边上的一个旁观者,对于企业的运营知之甚少。

很久了对于自己的朋友很少讲起自己工作的实际情况,所以就造成了一种假象我的工作很棒,我每天的工作很好玩很有趣,可以去采访,可以写稿子,可以参加活动,所以大家认为我的工作生活很不错,当然待遇也就不错了。可实际上,一切都不是想的那样。我是对这个工作充满热情,一开始他们把我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当做创业伙伴的时候,我甚至还有一丝的窃喜,希望自己可以在这里可以做出一番事情,至少在几年后变成一个土豪。之前甚至幼稚的以为只要坚持,只要努力就能够实现。当然现实还是非常不屑的扇了我一个大大的耳光,其实没有人在意究竟付出多少,毕竟大家都很现实。

我现在坐在电脑前很有兴趣回忆自己这五个月的工作和生活。因为马上就要离开这个城市,回到另外一个地方,那里又是另外一个开始。我又会认识新的人,新的朋友,新的工作。我又想起高中毕业的时候同桌的同学录上的一段话:生活就是这样,我们不得不把一些人腾出去,这样才能住进新的人,这样我们才能往前走。

有人害怕老去,他们对于的生命的体验就是时间为什么如此的短暂,身边的人焦虑着房子,谈论着结婚。而对于我,这些事情似乎还很遥远,我还没有做过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怎么可以就这样。内心深处还是不愿意顺从的,一直自己在徘徊犹豫。

秋叶老师在微信公众账号上发了一篇文章《听从父母安排还是留在出去闯荡?》,他说“在人年轻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往往听不见自己的内心的,因为内心这个东西,无阅历,看不清。很多人愿意闯荡,不是在选择一份职业。他不过是想证明自己也曾勇敢过。但过几年很多人就会说同一句话:“冲动是魔鬼”。很多人在这个社会上之所以成功,真正的原因不是他挑战生活,而是根本没有退路和选择。普通人在社会上成功的最佳环境不是选择挑战,而是选择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默默练功。真正额勇气不是你年轻时敢于挑战生活,而是在平淡的生活里,你年复一年始终在坚持努力。”

上面这段话也是自己这些时间以来的感悟,生活大多时候是平静时安静,不是什么惊天动地和波澜壮阔,所以平淡的生活录,坚持就好了。

不着急,慢慢来,时间还长。

二.

四月十五日我从学大教育办了离职,离职的原因是因为实在没有办法接受每天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陪读教室里,无所事事。那段时间,每天都是晚班,一个热晚上九点半的时候离开公司的陪读教室,走在城市的马路上,觉得自己像一个落魄的流浪者,行尸走肉。思维是僵化的,每天都是一样日子。甚至连续几天都不会说一句话,我担心自己患上语言障碍。

高中数学组长老师人很好,他是我的师傅,一位三十多岁的数学老师,随和,不断地鼓励我,让我一直等待机会。说实话其实刚进公司的时候我就收到大家的欢迎,积极热情,不说话只做事,小区里那些工作人员都对我态度不错。在学校的时候就是这样计划的,先在培训行业积攒自己的资本,然后等待经济独立的时候再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时我也相信自己能够做的到这些,自信满满。去年冬天的时候在西安租了房子,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其实像很多的事情一样,时间久了就会出现烦躁,迷惘的情绪就会随之而来。

很多事情不可预知也带给了更多的困惑,一起去的同事一个个离开了,或者找到了更适合的工作,或者是找到了其他的事情。总是,身边不断的在换人。所以在学大教育实习了四个月我也选择了离开,那时我已经在新的单位参加完面试,并且他们同意我去上班。我记得那天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很多人,那天当面试的主任当面表示要我上班的时候,我甚至忘记了问相关的工作细节。也许平时的积累和关注帮我获得了这次机会。总之,我要开始自己的第一份媒体工作。

这家公司的网站有一个很大的名字,如果把他告诉乡下的一位农民他肯定以为这是一家中央级别的媒体,然而,正如你所知道的,所有的事情就毁在“然而”上。然而它只是一家成立还没有十个月的小网站,甚至它的页面从没有进行过任何的优化,这里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大学生,所谓媒体,在他们的眼里就是采访对象,收取软文宣传费。后来我才知道一家新的网站除了新的名字之外,运营的方式也只是在抄袭老板自己前单位的模式。其实关于这家单位我不想说太多,毕竟他给了我一个机会,我五个月写了大概四十多篇稿子,至少在网络上可以见到我署名的文章,也满足了自己大学几年以来的虚荣。

我只是想好好地回顾一下自己这几个月遇到的可爱的令我愉悦的人,在中间的几个月我觉得自己的人生是快乐的,我可以大胆而坦诚的说出自己的观点,我可以和她们嬉笑,插科打诨。甚至在下班之后还可以去同事的出租屋里混一顿晚饭,尽管我们的餐桌仅仅是一个低矮的桌子,我们的凳子时常不够用。或者我们的凉拌黄瓜和土豆丝还不是很成熟,但是我知道那是我们在一起工作之余最好的时光了。

每天早上纠结晨会的每日心语,还要纠结如何联系客户,打电话······好在那些日子都过来了。做不来单子的时候还要忍受各种冷嘲热讽,或许大家的心里有很多的怨言,但至少我们表现的足够的诚恳和积极。我们共同分享生活的酸甜苦辣,坦诚相待。不多的人就像一个大家庭,

夏天的时候有好几个晚上没有回自己的房子直接睡在公司的沙发上,那个时候真的有一种创业者的感觉,加班熬夜写稿子,加班把出版的杂志从郊外拉回公司,一起出去找排版的设计师,一起找印刷厂。被采访对象冷落,被人放鸽子,吃闭门羹,空跑好几趟一无所获或许是那段时间的常态。

但那个时候我的确过得很快乐,哪怕上了几个月班没有拿到任何的报酬,我的心里也觉得十分的充实。那些日子身边的人也在走马灯一样的更换,有的来了两三天,有的来了一个星期,但都不会待得太久。走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没有任何的薪水,无法生活。这似乎听起来很不现实,但就切切实实的发生在我身上。我坚持似乎是因为我相信自己的目标,自己的理想,但最后发现自己很滑稽。其实并不愿意说那些不堪的事情,至少我觉得那是一种不美好的经历和感受。

还是很享受和她(薛蕊,我时常提起的包子姐)一起出去见客户,一起采访,每天我们会聊很多的事情,一起吃饭,一起坐车,一起说工作,总之很多的时候自己是快乐的,如果要说收获,我觉得那段时间的快乐时最大的回报。我是喜欢她,喜欢和她在一起的时间。尽管她在很多的话题上我们并没有公共的话语,尽管我关注的她并不感兴趣,但还是抑制不住对她的喜欢。不想把太多事情想的过于复杂,那段时间过去了,也就过去了吧。

一些人一些事是不能够错过的,一些人一些事又必须坚决的从自己的生活里清理出去。

该让他滚远的就毫不留情的把他踢出你的生活,我也是这样处理的。反正还年轻,不愁遇不到更好地朋友。

三.

吴主任在微博说过感情中的沉没成本的问题: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文艺表述:过去的都是沉没成本,是不可恢复的。正确的立场是往前看,立足当下的机会。——经济学表述。基本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情感问题都是沉没成本的问题。所以很多情感专家费了很多的口舌和唾沫都在纠缠不清的问题,经济学的理论就很靠谱。

感情这个东西主观性太强,而且没有办法预测。所以像我这种幼稚而又少不更事的人,本来就对于情感的问题缺少体验当然就更加的困难了。其实我是一个愿意把一切事情都希望做的简单的人,或者思维的方式就是单线的,稍微多一点的路子我就会觉得艰难。一直尝试着认认真真的去对待一个女生,就是对她好的那种,让她快乐,轻松,愉快,没有负担,可以谈论爱好,谈论欢喜,但实际不是这样的,所以一切对我来说就变得困难,因为我还是一个不会或者说不擅长表达的人,口头的表达我简直可以用四个字来回答:“负分,滚粗。”

按照亚洲东方文化的观念,感情属于私人的东西,只应该包含在个人的时空里,但还是想要说出来,对自己的评价也就这么多了。知道自己的付出根本不会有回报,失去共同的时空,就没有话题了,也再也找不到话题了。或许我早就把别人深深扎在自己的心里,但对别人来说我还在她生活的十万八千里。一切都是自愿的,《男人帮》里顾小白说:“喜欢她是你自己的事情。”

早上起来看到常远的文章《成长是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熬出来的》,我也不愿意再去思考那些复杂繁琐的事情,,前段时间的焦虑和选择恐慌症让我找不到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着急了所以就看不清了。《把时间当作朋友》里说:我们总是对短期收益期望过高,却对长期收益期望过低。说来说去,还是着急,为什么不满一点?

我喜欢读书就慢慢地读自己的喜欢的书,发现其中的美好的东西,故事,知识,新的认识,这都是生活的兴奋点。有人说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应该到什么样的人身边去。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遇到那个人。我们总是善于放大生活的苦恼,其实这些只不过是再正常不过的生活,那些年长的人也经历过的迷茫和无助。

年龄,年龄,年龄,那是一种对时间的焦虑。张爱玲一句“出名要趁早”害了不知道多少人。我同样反感成功学,不是每一个人努力都能成功的。到现在我依然野心勃勃,有时候甚至自负,我对自己的智识上有很强的优越感,我思考严肃的话题,寻找更新的理论去理解这个世界运转的方式,去理解社会的秩序,阅读跟这个世界奥秘有关的书籍,向古往今来浩瀚的文明致敬,我希望自己文字能够被人们发现阅读,我向往金钱,名声,美丽的姑娘,我甚至愿意在公开场合谈论自己的价值观,对于金钱物质的崇拜,我鄙视那些致命的道德家那些不珍惜自由的左派,或许灵魂的深处我高傲的无与伦比。

我现在很庆幸自己在二十多岁的时候能接触到自由主义,托克维尔把平等的观念带给大家,现在我自己又在自己的学习成长过程中认识了自由。我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信心,这些信心源于我对自由的向往和热爱。我追求的单纯的快乐,不加修饰的真诚,我不需要别人理解我究竟在做什么,我只希望自己足够的满足和快乐就足够。不为什么,只因为热爱。

二十岁的时候我不愿意想太多关于六十岁后退休的事情,因为我讨厌模式化的生活,那不是我想要的。去哪儿,怎么去,就让时间来解决。

该走什么路,该做些什么不是自己的事情吗?走岔了,就退回来,走得急就慢一些。是不是停下来想一下,琢磨一下再继续走。我现在也不着急了,也许是几个月的时间真的改变了,那种大富大贵出人头地的成功对我没有任何的吸引力。我们大多数人终究只是平庸的过一辈子,那为什么不自由自在的过好自己的生活。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能照进现实

每次走在大街上我都会神经病一般的去脑补那些摆摊的,开着一件包子铺的人的日常生活,他们是最普通的人,他们的成功就是平淡的生活。他们只是在用自己的劳动在为自己的生活努力。

成为更好的人,这是自己定义的。陪自己的女朋友在晚饭后散步也是成为更好的人的一部分,陪自己的父母漫无目的的闲聊也是其中的一部分,看你自己怎么看?

所以,其实没有什么是统一的,现在流行的潮流是矛盾的,它一方面诉说着年轻人集体的早衰,另一方面又要求我们集体向前奔跑,稳定的生活,三四十岁的事业成功,这是一种多大的荒诞。

不着急,这才刚刚开始,一切才刚刚开始,生活的尖尖角才露出水面,我还有很多的时间去做很多的事情,那些世俗化的标准对我而言是没有多少作用。

信仰年轻,至少我还有自己的爱好,还有自己的心爱的东西。

不着急,还年轻,慢慢来。

去他妈的你们的眼光,你的评价我只当狗屎一样,我走在自己的路上,你的生活我并不羡慕。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母爱作文400字 关于春的作文 说明文作文500字 美丽的家乡作文 写小狗的作文 小学生三年级作文 信任作文 想象的作文 我是环保小卫士作文 99作文网 少年风采作文 有关责任的作文 我的愿望作文 日落作文 雷锋作文 搞笑作文 作文模板 温暖的旅程作文600字 作文集前言 父爱的作文 小升初作文 命题作文 爱国 作文 写动物的作文300字 关于传承的作文 我爱我的家乡作文 幸福是什么作文 盼望作文 雅思作文 幸福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