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探讨“生命的意义”有意义吗?——《活出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

2020-12-14 14:00:01
相关推荐

无意中在一个资深书友的朋友圈看到她在推荐这本书,我很好奇,这么一本看起来好像鸡汤的书,为什么会得到她的大力推荐?带着好奇,我搜索了一下。这一搜不要紧,我不仅马上买下了这本书,还把它定为我读书会的分享书目。它到底好在哪里呢?

首先,书的作者是从奥斯维辛集中营走出来的,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让我最想一探究竟的,这太反常识了;其次,作者是位伟大的心理学家,而这本书,让他成为畅销书作家,销售1200万册,被翻译成24种语言。此外,这本书还介绍了作者结合牢狱经历创建的意义疗法,我作为心理学资深爱好者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学习的机会。对于普通的读者而言,这是一个走近集中营去了解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感受那些在极端环境中遭遇磨难的人的情感,聆听一位智者闪烁着光辉的思想的机会,更是反思自己生命的意义的契机。

所以,我想邀请您,一同走进书中的世界。

囚犯对集中营生活,精神反应经历了三个阶段,收容阶段、适应阶段、释放与解放阶段。

收容阶段最突出的感受是惊恐,等待他们的是未知的命运。适应阶段,是他们在经历了挣扎、反抗、痛苦之后的情感死亡阶段,这个时候,麻木、冷漠、迟钝,是他们的保护色。释放与解放阶段,当他们重获自由,需要很长时间来适应,来相信他们是自由的、自主的,当然最开始也会有人想要报复,有人适应不良,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自杀的释放犯,也有人开启了自己新的人生,就像作者。

收容阶段,恐怖气氛四处弥漫,会让人心惊胆寒。

当看到来车站接新囚徒的犯人,头发剃的精光,面庞胖乎乎、红润润的时候,他们还燃起了一丝希望,看来不会太糟,伙食似乎还不错。他们接到通知,所有行李留在车站,所有人员列成两队,列队从一名高级军官面前走过。那个军官漫不经心地指指点点,一会向左指,一会向右指,没有人知道他指指点点中隐藏的险恶用意。

晚上,作者向待在那里时间较长的囚徒询问他的同事和朋友被送到哪里了。

“他分到左边了吗?”

“是的。”我答道。

“那你可以在那里见到他。”他告诉我。

“哪里?”我追问了一句。他随手指向几百码外的烟囱,烟囱里冒出的一串串火苗映照着波兰灰暗的天空,又慢慢地融入幽暗的烟云。

“你的朋友正慢慢地飘向天空。”他答道。

作者当时还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直到后来有人用通俗的语言做了解释,他才明白那句话的真正含义。

原来,分到右边的人是干活的,大概只占10%,大约90%的人被分到右边,他们将从站台直接进到焚烧室,也就是说,他们进入站台后几个小时,就被判了死刑。可当时他们并不知道。

而这些被缓期执行死刑的囚徒,所有财产都被剥夺,包括一块手表、一枚戒指,一件奖牌或一件幸运物,除了皮带和鞋子,以及捆绑带,什么都不能带走,他们被要求两分钟内脱去所有衣物,把所有东西放在他们站立的地方,稍慢一点,就被鞭打,然后他们被赶进一间屋子剃头,随后被赶进浴室。晚上,还有高级军官来训话,如果有人敢将钱和珠宝藏进皮带夹层,他会亲手把这个人吊起来。穿高级鞋子的人也必须接受一双不合脚的鞋,否则依然是一顿毒打。

就这样,他们抱有的幻想一个接一个地破灭。除了赤裸的身躯,他们真的一无所有,他们的财富、地位、荣誉一夜之间消散殆尽,而他们的尊严、自信也被践踏到毫无痕迹。自卑成为他们普遍的性格,自身命运的不可控让他们毫无安全感可言。

由于恶劣的生存环境,以及不合逻辑而粗暴的对待,他们的正常反应不被允许,他们的幻想一个接一个破灭,再加上他们要抑制对家人的思念、对周围丑恶行为的厌恶,他们进入第二个阶段,他们的情感进入死亡状态,表现相当冷漠。

“当某个病人死去后,我也能毫不沮丧地目睹那些会重复发生的情形:即其他囚徒接近体温尚存的尸体,有人夺走死者剩下的土豆泥,有人认为死者的木鞋看起来比自己的要好,就把它换走;有人换走死者的上衣;连只拿到细绳的人都会因此沾沾自喜。”

冷漠、迟钝、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这些症状最终会使他们对每天每时频繁发生的酷刑折磨无动于衷。正是由于这种冷漠外壳的包裹,囚徒们才能真正地保护自己。他们所有的想法只剩下:活下来。

“关于如何处理每天仅发一次的面包,我们展开了无休止的争论,争论可分为两大派别,一派赞成立刻吃完,这样会有两个好处:第一,一天至少有一次机会暂时抵挡饥饿;第二,可以防止面包被偷或丢失的情形发生;另一派持不同观点,他们主张将面包分成几份。”

“囚犯对宗教表现出难以想象的虔诚。在棚屋角落,或在从遥远的工地拉囚徒回集中营的黑暗封闭的牛车上,随处可见临时凑在一起祈祷的情景,这些又累又饿、衣衫褴褛的人蜷缩一团,口中念念有词。”

然而,囚徒也并非完全没有自己的精神生活。

回忆往事所产生的内心波澜有助于囚徒填补精神空虚、孤独和思想贫乏。

一天清晨,人们步行去工地,“我们在黑暗中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途径大石头,蹚进泥坑,艰难前行。押送的看守还不停地朝他们咆哮,用枪托驱赶他们。双脚疼痛的人扶着其他人的肩膀前进。队列里几乎没有人说话,刺骨的寒风吹去了人们讲话的兴趣。

而就在这时,走在我旁边并用领子挡住嘴巴的人突然说,‘如果我们的妻子看见我们这个鬼模样怎么办?’尽管默默无语,但我们都在心里思念着自己的妻子。我听见她回应我的话,看见她向我微笑和她坦诚鼓励的表情。不论真实与否,我都坚信她的外貌比冉冉升起的太阳还要明亮。忽然间,我一生中第一次领悟到一个真理,爱是人类终身追求的目标,拯救人类要通过爱与被爱。世界上一无所有的人只要有片刻的时间思念爱人,那么他就可以领悟幸福的真谛。”

此外,他们能体验到以前从未体验过的艺术美与自然美。

“一天晚上,我们端着汤碗,精疲力竭地躺在棚屋的地板上休息,一名狱友冲进来让我们跑到集合地看日落。站在外面,我们欣赏着晚霞,看着不断变换形状和色彩的云朵笼罩着整个天空,与我们荒凉的棚屋形成鲜明对比,泥潭也映照出灿烂的天空。几分钟的寂静后,一名囚徒对另一名感叹道:‘世界多美呀!’”

幽默是灵魂保存自我的另一件武器。他们会编造有关未来的好笑的梦想,比方说预测在将来的一次聚餐中,也许会忘记自己是谁,以至于在分汤的时候会央求女主人“从锅底给舀一勺。”

他们从奥斯维辛迁往一个营地的时候,他们都担心会被送到毛特豪斯集中营,当他们发现车是直奔达豪集中营时,囚犯们为此在车厢里跳起了欢乐的舞蹈。

在一个不再承认人的生命价值、剥夺人的意志并使之成为消灭对象的重压之下,人的自我最终会遭受价值缺失之苦。如果集中营的犯人不竭力抵挡住这种影响以保存自尊,他就会失去人的感情,没有了精神,没有了内在的自由,没有了个人的价值。

饥饿和缺觉,会让犯人对事物丧失兴趣,再加上心理的紧张,会让他们变得易怒。因此,群殴在所难免,就连作者也说,在饥饿和疲劳的时候,如果被激怒的话,也很想抡起拳头。然而,即使是在这样可怕的心理和生理条件下,人也能够保持一定的精神自由和意识独立。“我们这些在集中营生活过的人,都记得那些走过一个个屋子安慰别人,把自己最后一块面包给了别人的人。这样的人在数量上可能不多,但足以说明一点,有一样东西你是不能从人的手中夺去的,那就是最宝贵的自由,人们一直拥有在任何环境中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

“即使在最困难的环境下,人依然可以做一个勇敢、自尊和无私的人,否则,为了活命,他会忘记自己的尊严,变得无异于禽兽。困苦环境所提供的使人道德完善的机会,有的人会充分运用它,有的人会放弃它。

这也决定了他是否配得上自己所遭受的苦难。”

对于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和平国家的人而言,被抓到监狱这样的事情可能很少会发生,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正视困难,不能鼓起勇气去迎接生活的挑战,那我们就无往而不在精神的枷锁之中,那就是标准的囚徒了。

如果我们不能活在爱中,而是被焦虑、担心、嫉妒、仇恨等情绪裹挟,那我们就是情绪的奴隶;

如果我们不能看到世界的光明面,而总是抱怨和诅咒,那我们就配不上我们所承受的苦难,也浪费了让我们的生命变得高贵的机会——创造更多的光明;

如果我们一味贪着于财色名食睡,不能看到自己的独特价值,也没有寻找并完成自己的使命,我们就把生命的主宰权拱手出让,多么可惜!

最后要警惕的,也许不是突如其来的灾难,而是每日平常而又琐碎的庸常,我们身处其中,毫无察觉,却可能慢慢变成我们讨厌的模样。

不要总是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没有人能告诉你答案,只有行动才能给你带来切实的体会。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点点滴滴中,就在于我们应对挑战、战胜磨难的一次次行动中,就在于我们和他人非暴力沟通的一次次努力中。愿我们能够把一切困难视作完善自我的契机,愿我们带着爱和勇气,一路前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300字左右作文 作文素材高考 爱情的作文 食物的作文 搞笑的作文 情景作文 800字初中作文 做作文 2018作文 情作文 我最喜欢的作文 生活作文600 征文作文 事物的作文 篮球的作文 情绪作文 帮助的作文 高中生作文素材 作文遗憾 我的小学作文 六一 作文 宠物作文 作文万能模板 读作文 雨中作文 初中的英语作文 作文荷花 的味道 作文 作文开头素材 马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