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修行念佛的生活常态?

2020-12-15 01:05:01
相关推荐

修行就是持续性的超越临界点,

在四禅八定的过程,先是明心见性,然后悟后起修,修烦恼习气使其“不再”作用六根,一切能够“挑起”自己主流意识趋向的“念”,统称为欲,也叫习气,即宿世过多的重复动作和因缘,从而形成一种主流的潜意识,也叫八识田种子里面的主流,习气之所“对制处”即是六根,且不自觉地受“自我习惯”的控制,从这个上来讲,行至善和行造恶都叫“习气”。行愿的过程叫“至善”之习气,“道气”就是道人的习气,“俗气”就是俗人的习气,也是当下“主意识流”的作用趋向,趋向哪里就在哪里起现形。六根受主流意识的“控制”,这个意识叫潜意识,也就是第八识透过第七识作用在第六意识的控制,且不自觉地控制,这叫潜意识 ,也是末那识的状态。“表意识”是第六意识思维心的状态。

一切世间的思维心都属于唯心现量境,

所感召、所映照的一切不一定“真实”,只是比“妄想心”更近一层次,更接近八识田而已。第七识么末那识是“潜意识”。比如开车的时候,不用再去考虑左脚踩着离合,右脚踩刹车,是一个道理。“三皈、五戒、十善、四摄、六度”,是佛陀的教育“程式”,学佛人都“走过”, 但成就的又有几人呢?究其原因是:“空知其表、不知其里”,一味地在“事相”上下功夫是解决不了“生死”的,盲修瞎练终其一生而不得结果。

种种烦恼、操劳、责任、境遇的“喜怒哀乐”都在拨动着六根。

使其不能形成统一的共振,更不可能至心一处,不是与弥陀感应道交的心念力小,也不是佛的神通不够广大,而是“六根”透过“妄心”(就是表意识心)一直在消耗我们的“心念力”,修行是协调“六根”从而至心一处,这才是与弥陀感应道交、自得心开基础。当至心一处向往极乐世界发射“念波”时,总是有“杂波”(即一切障道之缘)干扰,从而无法定向发送……大多数学人念佛时“自认为”至心一处,但是潜意识里面无量的妄想都在起现形,只是自己察觉不到,才称为“潜意识”。所以意识主流是受潜意识控制的,要想成就,就必须“激发”潜意识状态,这是修行总的灵魂。(想了解更多妙善师实证实修方法,请关注公众《往生心法》和查看评论区联系方式进群)

“四禅八定、万缘放下”

是为了从当下开始乃至以后所有的“生活常态”都处在不受境缘干扰、至心一处的应照状态。时刻处在“平静而映万物”的状态就证得了佛的果位。由凡夫到觉者,由觉者到道人,由行道者到罗汉层面、菩萨层面,是一层层地往上晋级的过程,未证得果地之前是“定多动少”,想此生成就要考虑当下的诸缘环境,比如明师遇到了吗? 当下同修伴侣是什么层面? 当下所聚的诸法资财、福德能否让自己安心办道? 还是念佛只是一个“小插曲”,现在的主流仍是承担“家业”、随业流转……觉醒这些才是是修道的根本!往往大家把修道修成了“参佛教理”即研究佛的境界。以凡夫心“研究”佛的境界就是思维心的限量境,这也是一种法障。

深入经藏以后就“自认为”理解了佛的“本意”,有没有明师来给你“印证”呢?若没人印证,我行我素地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无非就是掉进“泥潭”万劫不复……!所以深入经藏不仅仅是“读经解字”,还要行万里路,遍参一切人事,更需要明师“点悟” ! 否则很难见“实相” 。

要识自性本心,还要清楚当下境缘,人生苦短,可能你还没有准备好,我们的寿数已尽,在这种情况下,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是佛示现给我们的,“往生移居”就是先脱离三界火宅,活生生的“走”,当下没有一点“死相”,移居到极乐世界去修行,这就是末法时代的净土成就。蒙佛接引、感应道交是刹那“能出能入”的事,不一定靠修“四禅八定”当下“直了成佛”。临终“对机”就临终往生,刹那对机就是证入“念佛三昧”。实现了蒙佛接引,是“回来”满愿渡尽一切有缘众生,还是“直接进修”证果以后再“回来”,这都是自己随意控制的事情,所以净土法门非常之殊胜。难就难在了六根的习气难以“降伏”、道缘环境不具足、福德智慧不圆满,导致“分神”太多,不能至心一处……

本文摘自妙善师《往生心法》,感恩一切诸大善知识,感恩大众,感恩一切,随喜功德,阿弥陀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微笑作文300字 家乡的风俗作文500 逆风飞翔作文 高中作文多少字 家人团聚的作文 五年级记事作文 家族史作文 愉快的旅行作文 越来越好作文 人生的旅途作文 美在身边作文 兰花作文300字 沈阳故宫作文 讲好中国故事作文 守望作文600字 抬起头作文 英语作文带翻译50字 一次难忘的旅行作文 我的快乐作文400字 梗概作文300字 写人作文五百字 可爱的小兔子作文 感谢有你的作文 什么的一天作文 做菜作文300字 传统文化春节作文 做一件好事作文 窗外作文400字 英语作文邮件格式 我是一棵树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