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渺小的伟大》:在不可抗拒的命运挫折下 看跨越种族的相互救赎

2020-12-16 01:35:01
相关推荐

针对美国近期种族暴乱事件,我又重读了《渺小的伟大》这本书,这本书讲种族歧视的书有42万字,可读起来没有沉重感,充满了感动。她常常将人物放在让人陷入两难的困境里,直击人心,拷问灵魂,看真实的人性。

美国的种族歧视有多深?6月8日,美国前警察德雷克·肖万出席了首个法庭听证会,他涉嫌跪杀非洲裔男子,但是肖万并未认罪;近期,美国75岁白人老人被警察强推倒地,后脑勺血流一地,当两名涉事警察被停职后,57名警察为表达抗议,也宣布辞职。

随后全美开展了“黑人的命也是命”的游行运动,可白人警察依然不认罪。白人至上在美国可以说是根深蒂固,包括奥巴马在位的8年里,也没有解决歧视问题,而且奥巴马本人也是黑人。

作者是朱迪皮考特,她的十五部作品全是畅销小说。自从《姐姐的守护者》有了中译本后,朱迪的名字才为中国读者所知。《渺小的伟大》一经发表就是畅销书榜第一名,被誉为“21世纪的《杀死一只知更鸟》”“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杰作”。

本书主要内容,种族主义者误以为黑人护士杀死了他的婴儿,将她告上法庭,一位辩护律师为黑人护士发声,最后无罪释放,本书带领每一位读者深入思考种族与种族、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种族、性别、家庭出身等等,这些你都无法选择,从历史的长河来说,每个人的一生只是一个短暂的瞬间,不论我们有多少的能耐,都难逃结束,如何度过短暂的一生?

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从前是,现在是,将来也会是。可历史是由无数个普普通通的人创造的,本书虽然讲的是种族歧视,但是在不可抗拒的命运挫折下,我们也拥有一点点改变世界的力量。本文将从主题(小说带来的启发)、内涵(面对挑战如何选择)以及表达意义(跨越种族的救赎)这三个方面来浅析主要人物所面临的伦理困境,看他们为摆脱这些困境和实现自我救赎所做出的挣扎和努力。

一 绝望中的希望:面对无法改写的命运,该如何面对?

“也许不能成就伟业,但能以伟大的方式做好每件小事。”——本书书名取自马丁路德金的语录:“If I cannot do great things, I can do small things in a great way!”

1、在冰冷的种族主义下,小说会有哪些启发?

美国写种族冲突、奴隶制度的很多,前面的书评有莫里森的《宠儿》,有怀特黑德的《地下铁道》,这一篇白人作家写的种族主义题材小说有何不同呢?

相同的是,都是根据身边的经历获得写作灵感,也就是小说取材于现实。莫里森写《宠儿》的时候,还在报纸当编辑,听到了一个黑人母亲不忍生活的重负,亲手杀死女儿的故事。莫里森改编之后,借尸还魂让女儿复生来人间索取母亲的爱。而怀特黑德更是思考了近20年,他说一定要撕去奴隶制暴力上面的那层面纱,不要再让那些白人心安理得地过日子,让他们知道这种疼是怎么回事。

朱迪皮考特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道,写作的灵感来源于一篇新闻,讲的是一个在密歇根州弗林特的非裔美国人护士。她作为产科护士工作了20多年,一个白人种族优越主义者要求她不能碰自己的孩子。一群非裔美国人以歧视的罪名起诉并且获胜。

我们不能只消费历史的痛苦;另一方面把痛苦在某个瞬间呈现之后,要迅速地用大量奇幻的或者是历史叠加的东西变得那么冰冷。《宠儿》是充满了魔幻色彩,《地下铁道》是有大量的历史素材,而这本书则是温暖的,充满了人性色彩的暧昧性,一改奴隶制度、种族主义的冰冷。

2、白人作家是如何构思种族主义题材小说?

作为一名白人作家,朱迪皮考特做了四年的时间调查和访谈,力争细节更准确。她见了大量的、各类的人,比如光头党、律师、白人联盟,提供了很多白人至上角色的素材,也开始和黑人女士见面。

通过这些渠道了解她没有经历过的人生:想自杀的人、被虐待的妻子、强奸受害者。有两个原因激励她写出这部小说:内心的怒火,还有代表这些人发声的愿望。

朱迪皮考特说:

“我不知道作为一个黑人在这个国家长大是什么感受,而且我很难创造出一个有说服力的角色。我都没有体验过他们的生活,我自己又有什么资格去写呢?”

有关黑人身份问题,追根溯源,最著名论断莫过于杜波依斯提出的双重意识(double consciousness )。在《黑人的灵魂》一书中,杜波依斯指出:

“黑人的这种双重意识是非常奇特的。它使一个人老感到自己的存在是双重的吗,一个是美国人,又是一个黑人,两个灵魂,两种思想,两种彼此不能调和的斗争;两种并存与一个黑色身躯的敌对意识…”

无独有偶,虽然生在殷实家庭,但父母从小就告诫怀特黑德该如何应对警察:

“在美国,任何一个黑人和白人警察之间,如果发生这样的遭遇,或者说这样的冲突,处理不好可能会致命。”

这些作者的亲身遭遇,更揭示出了作者对黑人群体所受不公的关切。当世界充满迷惑、艰辛、歧路和灾难时,这些小说的价值就是让人从满是灾厄的现实中,获得不可企及的意义,给迷茫的人们带给予共鸣。

3、第一人称叙述:看个体生活的痛苦与挣扎

以第一人称写小说的很多,这本书很特别,分别以三个人的第一人称来讲述同一个事件。小说描绘了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种族的生活画面,让读者在多维度的社会关系网中感受生活的多面性。

《渺小的伟大》从被告、原告和公共辩护律师三个视角,按照时间的顺序讲述了每一个人的不同成长经历,现在的生活。黑人护士鲁斯因为一起医疗事故成了被告,她就从小饱受黑人肤色带来的困扰;白人至上主义者特克痛恨黑人,将失去孩子的痛苦全部释放在鲁斯身上;白人公共辩护律师肯尼迪在工作多年后,依然坚信自己是毫无偏见的。

幼年时代的经历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三个孩子在面对生产时候,不同的思考方式,也导致了成年后不同的生活状态。在面对困境下,也会有耐人寻味的复杂心理。

在小说中,朱迪皮考特采用多线网状多重叙事的方式来铺陈讲述。我们能够通过第一视角看到鲁斯在成长中所受到的各种有意无意的歧视,了解她的姐姐的境遇遭遇,以此建立起对鲁斯的同情和支持。

当视角转向种族主义者特克时,我们看到的是他的家庭对他的影响,他的哥哥意外死亡,与之相关的被他母亲视为凶手的黑人却被无罪释放。他的家庭仇视有色人种,也将这种仇视留给了他。

这本小说描绘的生活不是简单地塑造英雄人物,弘扬真善美,而是表现出个体生活的痛苦与挣扎,揭示了生活的真相,对于真善美的追寻和假丑恶的批判不再停留在惩恶扬善的表面,更多地关注日常生活的苦难与困境,关注个体命运,反思生存困境,彰显人文关怀。

二 渺小的伟大:面对道德困境,忽视还是抗争?

当面对熊熊大火时,我们有两种选择:我们可以转身忽视,也可以与之抗争。

人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进退两难的局面,“妈妈和女朋友同时落水,你会救谁?”这正是一种道德困境的描绘,本文的核心冲突有两个,面对停止呼吸的婴儿,救还是不救?面对司法系统,是否遵循自己的内心!

本文将所有人的道德困惑给读者看,在热烈而不失冷静的追问中,在接踵而至的重重矛盾中,将一个个个性鲜明、陷入道德漩涡的主人公的焦灼、纠结、崩溃表现得淋漓尽致。

文章的主人公,其实就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化身,他们遇到的道德难题是我们曾遇到或者未来会遇到,可以感同身受,仿佛身临其境经历一场道德伦理的洗礼。

1、每个人都是渺小的个体:婴儿救还是不救?

如果你是一名护士,因为肤色遭到白人的呵斥,不准碰他们的婴儿,可婴儿突然出现呼吸障碍,本能又驱使你立刻施救,那么此时,你救还是不救?

小说刚刚开始,朱迪皮考特就将我们推入了两难之地。就像黑格尔所说的,真正的悲剧不是在善恶之间,而是在两难之间。

作为黑人成长的鲁斯,一路拼尽全力读私立中学、获得耶鲁大学的研究生学位,从事受人尊敬的护理工作,独立抚养出品行兼优的儿子……她认为这些甚至连大多数白人都无法取得的傲人成就,可以成为她区别于其他黑人、被白人接纳的证明。

可禁令让鲁斯束手束脚,看到婴儿逐渐没有了呼吸,她忘记了种族之间的仇恨,第一时间选择了急救,担心违背禁令会引来医院的责难,伪装成并未接触婴儿的样子。婴儿还是不幸去世了,鲁斯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后,文章绕着鲁斯和婴儿出现的每一个人展开。文章里的“小”,在于里面的情节就像是你日常的生活,每一个人物就像是你身边的人,但是总在不经意间,心灵会被震撼到。

黑人护士鲁斯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从事神圣的职业—婴儿护士。兢兢业业在医院干了20年,其中只有一次提拔的机会。可是命运却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善良,而对她有特殊的照顾,身为非裔美国人,在这个国家一直受到种族歧视的困扰,即使是这么神圣的职业也是会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这本书让读者明白认真生活的人并非都过上了童话中幸福美满的生活,善良简朴的人虔诚盲目地奉献爱心却反受其苦,这种爱显得愚蠢而非真挚。

2、每个渺小的个体又都很伟大:遵从内心还是违背良心?

键盘键只有黑白两色,但是可以在脑海中奏响七彩的旋律。——克里斯蒂娜米娜

设想一下这样的场景:你的律师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扭转局势,并且99%确定陪审团会裁决你无罪,你只需保持沉默即可被无罪释放,那么此刻,你会冒着满盘皆输的风险,说出所有真相吗?

就是因为遵从内心,鲁斯选择去救婴儿,但是没有救活,陷入深深的自责中。警方的调查和随后的取证,鲁斯都说按照医院的要求,没有碰婴儿。眼看在法庭要取得胜利,可以无罪释放了,鲁斯在最后一次出庭,却推翻了之前的口供。

即便面临牢狱之灾,她也选择听从内心的想法。连她的律师都万分不解:如果说出你心中所想,会让你入狱,那这样做还值得吗?

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阶梯式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就是说,你做什么样的决定,要看你有什么样的需要。假如你只是安全需要,那你可以选择说谎话求自保,而你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的话,就要听从内心真实的想法。

鲁斯最终选择了抗争。本杰明·富兰克林说:“只有当那些旁观者像受害者一样愤怒之时, 正义才能得以伸张。”因为旁观者难以体会当事人的真实感受。

如果每个人都保持沉默,可能会有更多人被“熊熊大火”烧得一无所有。即使冒着会被终身监禁的风险,鲁斯也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代表千千万万个同肤色、同种族的人发声。

三 高贵的卑微:充满勇气,虽然你我皆渺小,但这个世界也有被改变的可能

一定要教人以恨,如果人能学会恨,便也能学会爱。——曼德拉《漫漫自由路》

道德选择是否离我们很远?有人认为只要遵守法规、本分生活就可以了,但实际生活中关于道德的争论随处可见。比如未婚先孕的女性是否可以选择堕胎?老人摔倒了到底扶不扶?……

这本书按照婴儿出生的顺序来开展章节,分娩前期,分娩活跃期,转变,临盆,新生。其实也是反映了一个人不断觉醒,不断重生的过程。拥有不同道德信仰的人会做出截然不同的道德抉择,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观念也在改变,种族之间也会相互救赎。

1、歧视无处不在

“这世上很多的罪恶,都来源于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力。”从小,鲁斯就知道,她和别人不一样。她的皮肤是黑色的,妈妈给白人家庭做保姆,供养姐妹俩读书。

鲁斯从小就知道,她和别人不一样。甚至她认为妈妈的工作是低人一等的伺候人。她和白人家的孩子克里斯蒂娜之间有着天堑。

“每个婴儿生来都是美丽的。唯一丑陋的是我们看待他们时带有偏见的目光。”

作为耶鲁大学护理学院毕业生,露丝在梅西-西黑文医院里极其优秀,但却一直未能得到升职,她的白人护士上司甚至比她还年轻。不仅对露丝在医院受到的歧视着墨较多,还描写了诸多黑人群体遭受歧视的现象。小说中提到黑人结婚穿着礼服,却在酒店被当成了服务员来使唤,这样的事例甚至曾经也发生在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身上。

我们感受到了鲁斯在成长中所受到各种有意无意的歧视,当视角转向种族主义者特克时,我们看到的是他的家庭对他的影响,特克的哥哥早年因为车祸身亡,法院判处黑人肇事者无罪,也更加重了他对黑人的仇视。

特克给自己的孩子起名戴维斯,因为这是南方联邦最后一任总统的名字。他的家庭仇视有色人种,也将这种仇视留给了他。站在特克的角度上,白人已经成为了少数派,甚至生活在危险中,所以他要竖起铠甲,保护自己和亲人。

特克和白人激进分子们认为自己不仅仅是在反对黑人,更是在保护自己的白人种族不受有色人种侵害。种族歧视存在,甚至于婴儿死亡的悲剧就是与种族歧视密不可分,但是在案件陈述与申辩时,如果想要赢得诉讼的胜利,种族歧视是不能被碰触的话题。

鲁斯接受过高等教育,拥有体面而稳定的工作,属于社会中的中上层人士。在他们的身上,歧视从不曾如此赤裸直接,也为鲁斯在法庭上的爆发留下了伏笔。在法庭上,鲁斯也承认了她对种族主义者特克的恶意,承认了她的犹豫,她不再只为自保而隐藏真相,她用怒吼喊出了她一直以来承受的不公,也喊出了对每一个人的有关于种族歧视的质问。

在小说的结尾,特克发现自己死去的婴儿,他的祖母竟然是一名黑人!所有的歧视、仇恨显得何等荒谬,用黑色幽默为为种族歧视打上了大大问号。

2、自我觉醒的回归之路

因为如果连希望都失去了,我们会变得更不知所措,只能到处游荡,被打倒,被征服,我们会成为他们认为的那种样子。

这是鲁斯自我觉醒的过程,其实在10岁的时候,鲁斯就开始反抗了:“也许你觉得这没什么,但我不想再当麦娜太太的奴隶了!”

在法庭上的辩论是整篇文章的重头戏,因为“种族主义”是禁区,是冒犯。法官不爱听这四个字,陪审团不爱听这四个字,公众不爱听这四个字。可怕的从来不是人类已知的邪恶,而是那些被命名为“潜规则”东西。

因为它隐藏于社会惯习之中,即使卑劣、不堪,仍难以被人察觉,能够一代又一代地荼毒新加入到社会中的人。世俗的力量是那样的强大,强大到让身处其中之人完全生不出勇气去改变它。

肯尼迪律师在法庭上为露丝所作的慷慨的辩护词,不妨可以看作是为受到种族歧视压迫的黑人群体所发出的集体呐喊:

“主动的种族歧视和被动的种族歧视有所不同。主动的种族歧视就是告诉护士主管非裔美国人不能触碰你的孩子,被动的种族歧视?就是你的办公室只有一个有色人种,而你不去问老板为什么;就是在你孩子的四年级课程表上看见唯—门黑人历史课只讲奴隶制,而不去质疑为什么;就是在法庭为一个因为种族而直接遭到起诉的黑人女性…”

这一段慷慨陈词,是整个小说的升华,代表着白人群体对黑人群体的最终理解。肯尼迪在鲁斯的强烈坚持和感动下,也在众人面前承认自己的被动种族主义。

特克在多年以后也改变了自己的白人至上主义,消除了对黑人的仇恨和敌意,虽然这是一本小说,种族主义还是存在的,但是它让我们看到了大家正在为自己的公平和自由作出努力和奋斗。

文章最后,特克带着女儿卡莉斯来到露丝的诊所,此时特克已经改换面貌,不仅移去了南方联邦旗帜的纹身,他更选择相信露丝,并对露丝表示感激。

而通过特克的眼光,我们得知,露丝自己开办了诊所,儿子如愿进入耶鲁大学求学并已经毕业,露丝本人也已再婚,有着幸福的生活。小说的矛盾从医院开始,也在诊所中伴随着爱意结束,可以看做是黑人和白人群体种族融合的一个象征性体现。

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种族歧视的地方,但是歧视无处不在。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不公平的世界,但那又怎样呢。希望这本书能给予我们每个平凡之辈以信心和勇气,只要坚持一点点的正义,这个世界就有被改变的可能。

再回顾一遍马丁·路德·金的那句话:“我也许不能成就伟业,但我能以伟大的方式做好小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走向作文 奇迹作文 作文自拟 画图作文 个性作文 回归作文 作文精彩片段 假日作文 作文关于青春 三月三作文 落叶作文 小溪作文 乌龟的作文 作文二年级下册 作文分论点 英语七年级作文 迷茫作文 作文评语怎么写 小学三年级的作文 清晨作文 情书作文 写母亲作文 作文议论文素材 作文600字初三 作文我的同桌 美好的生活作文 积累的作文 蝴蝶的作文 古诗词作文 成长作文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