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常德地名故事》之东湖巷

2020-12-16 01:40:01
相关推荐

如果你想看看常德原汁原味的千年古城墙真容,如果你想瞧膲从千年古井里汲水和洗菜、洗碗、洗衣的市井风情现场,如果你想听听那鲜为人知的金蜘蛛与铁船寺的神奇传说,如果你还想体验一下常德古城内淳朴、敦厚的民风民俗,再听听爷爷、奶奶们讲述那过去的故亊。我告诉你一个好去处——东湖巷。

东湖巷里的蜘蛛井

东湖巷是老城区东门内的一片小巷社区,它由上东湖巷、中东湖巷、下东湖巷三条主要小巷组成。新中国成立后,下东湖巷因一些机关团体和公司企业在人民路临街设置了门面,然后往巷内纵深膨胀,从而使本来就狭窄的下东湖巷逐渐消失。到如今唯有上东湖巷、中东湖巷和一些便道被重新冠上东湖一巷、二巷、三巷巷名。并将常德市政务中心“安置”到它们中间“落户”。

东湖巷里的市井生活

东湖巷在古代曾经是城区内最大的湖泊,名叫东湖。顾名思义,此地后来取名东湖巷。清同治《常德府城图》绘制了当年东湖的位置和形状大小。其实很久很久以前,东湖的面积比这张图纸描绘的面积要大得多。相传汉朝时东湖的北岸跨过了现在的人民路。岸边有座大石桥,漁夫常系船于桥头,放养鹭鸶,故名鹭鸶桥。东湖南岸边的古城墙下曾有个涵洞通向沅江,宣泄东湖的积水,还建有一座著名的仁智桥。清嘉庆《常德府志》上有记载:“仁智桥: 府城外河街,因城内东湖贮水难泄,修此桥通城下阴溷。” 东湖的东岸边在清代设置有常德協署、都司署。而在东湖的西岸贴近著名的乔家巷(现水星楼啇业广场)。

铁船寺与蜘蛛井

在古代,东湖的西南角有座“铁船寺”和一口具有千年历史的水井。据清嘉庆《常德府志》记载:“铁船寺: 府治东一里,旁倚东湖。盛夏间,荷香四面,颇饶佳致。建于明崇祯间。国朝康熙三十三年(1694)重修,乾隆四十五年复修。”另据当地老人们回忆,铁船寺当年是座狭长的小庙。正中供奉有一尊笑口常开、大肚便便、盘腿而坐,一米多高的弥勒佛像,两侧是众位菩萨塑像,香火十分旺盛。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铁船寺被拆毀建成民居。但距寺庙仅五米的那口千年古井尚存,街坊邻里们至今仍在使用这口井里的水,用它来洗菜、洗碗、洗衣和“搞卫生”,它再现了常德老城区昔日的市井年华。这口古井肯定是现在常德城区内唯一的一眼仍在使用的井。当地人称它为“蜘蛛井”。据说这是一口奇异的井,在它的井底有条暗沟与东湖的湖底相连通,因此,无论你怎样的用水。它永远都不会枯竭。

一个神奇的传说

东湖巷里流传一个十分神奇的传说: 相传蜘蛛井里有只硕大的蜘蛛精。它口吐金丝,通体透亮,晶莹剔透,全身无壳,人称金蜘蛛。而东湖水里有只铁船,它可是个宝物。因沅江流域滩多险情多。有句谚语是这样地话说沅江:“三垴九洞十八滩,滩滩横着紫金山,十个艄公九条命,滩头死了滩尾埋”。所以谁若得到了这只铁船,今后在沅江上行船,就能乘风破浪,冲破千难万险,一泻千里,安全抵达目的地。有一天,从江淅来了一位云游的方士,他知道这只铁船是个宝物,也知道只要用十二担大米洒到东湖水里作“魚饵子”,金蜘蛛闻到大米的香味后,就会吐出细细的金丝,结成金丝漁网将铁船捞上岸来。这一天,方士来到东湖,雇了一只小船在湖上游划,他将一担担大米撒到湖里。当他刚刚撒完第十一担大米时,铁船被蜘蛛精编制的金丝网托起。铁船刚好从水面浮出一半时,吝啬的方士再也舍不得抛撒剩下的第十二担大米,慌忙去夺取这只铁船,这时候,蜘蛛精立即收回金丝漁网,潜入水下,游回古井水底。那只铁船宝物也随之沉入湖中,从此再也见不到它的踪影。人们始终惦记着这只铁船,不希望它被盗走,希望它能保佑沅江上的船和行船的人,他们就集资在东湖的西南角建造了这座铁船寺,又称铁船庙,在寺庙内供奉弥勒佛像,四时祭祀。祈求佛菩萨保护好这只铁船。保佑沅江上行船人平平安安。

东湖的演变

清末民初,东湖的水域面积开始慢慢地萎缩,演变成一条流淌的大渠堰。大渠堰旁芳草鲜美,落英缤纷。1914年,加拿大基督教圣洁会在府庙街南侧(今人民路常德市政务中心)购得民房,建造了基督教“福音堂”和教会住宅。1939年教堂遭日机轰炸后全部烧毀。抗战胜利后教会修复了这座教堂。如今有篇《与异囯“兄弟”重逢》的文章在媒体上反复发表,描述了作者与这所教堂的加拿大藉传教士情谊。

民国时期,大渠堰演变成大水沟。水沟里还有许多游动的魚。涨水的时候弯下腰去就可以随手把魚抓起来。那时候,有个姓刘的大地主看中了这块新地皮,他在中东湖巷建造了一座大花园。他还把房屋的板壁全漆成绿色,房屋内全铺上厚木地板。人称“绿板壁屋”。他在花园里栽花种草,建池养魚,过着悠闲自在的日子。花园中的一棵皂角树到了解放后已粗壮无比。许多人摘下它的果实用来洗衣服,它的去污渍能力比肥皂和洗衣粉还给力。

沧海桑田

新中国成立后,东湖巷内旧貌換新颜。1949年10月9日,刚刚解放的常德,“常德市妇女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在中东湖巷内的“绿板壁屋”成立。其后不久正式组建了“市妇联”。紧接着常德市总工会从果行泉迁来这里,市工商联也曾迁来这里办公。1958年3月,国营洞庭制药厂在这里创办,专业生产医用酊水和针剂。他们生产的“仙鹤草素”享誉全国,到了1961年制药厂迁往德山后,这里又成为常德市物资局和他们的仓库,直至演变成如今的原物资局和石油煤炭的职工宿舍区。

常德解放后不久,教会将教堂出租给市文教局,教会住宅也出租给地区五交化公司。当1986年教会将全部房产售给地区五交化公司后,原址建起了高楼大厦。它就是现在的市政务中心。

1956年,对农业、私营工商业、手工业和小商小贩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东湖巷口的炮坪街、府庙街、永安街一带(均系现人民路段)的店面纷纷走上公私合营和合作化的道路。紧贴东湖巷口的当街门面,由东至西分别兴办了煤炭供应店、雨伞厂、石油煤炭公司、东胜旅社、制刷店、副食品店、地区五交化公司、木件厂、丝瓢厂、白铁皮加工店、自行车俢理店、市生产资料公司等企业和店铺。它们和对街的东门百货店、文化电影院、医疗器械厂、第四中学、塑料三厂、常德卫生学校一道,将这段街装扮成一条靓丽的大街。

岁月留痕

改革开放后,这段人民路更加繁荣、更加时尚、更加光彩照人。如果你想追忆一下常德城市过去的真容,不妨从排云阁朝青年路走去。靠东边走过70米下坡后进入上东湖巷的巷尾,那口千年蜘蛛井立即展现在你的眼前。如今这眼井保护得十分完好,街坊邻里正在井边汲水洗菜,相濡以沫。倘若你穿过几间小屋后继续往东走,一段50米长的“原始”古城墙又展现在你的眼前。你若沿着城垣走到尽头,一间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公厕挡住你的去路。蹲一蹲又臭又髒的厕所,或许能留下点天然肥料作纪念,让城墙上的蔬菜更绿茵。倘若你登上古城墙,展望四周的高楼大厦,你会顿悟自己置身于“城中城”之中。你会发现:常德古城二千三百余年的历史文脉中,在这个地方留下了痕迹。

(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 何绍喜 曹先辉)

【来源:常德市民政局】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浓情端午作文600字 0分作文被北大录取 什么让我成长作文600字 在什么中成长作文500字 我的初三生活作文600字 我的读书故事作文500字 甜甜的回忆作文600字 这也是课堂500字作文 跨过那道坎作文600字 我的读书故事作文400字 我的六一作文450字 快乐六一作文150字 路在脚下作文600字 我懂得了感恩作文400字 什么的快乐作文600字 在快乐中成长作文600字 记忆里的芬芳作文600 印象深刻的人作文500字 有一种失败叫成功作文 我的初一生活作文600字 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作文 初二优秀作文600字大全 说说我自己作文600字 介绍一本书的作文400字 成长中的烦恼作文600字 美丽的瞬间作文400字 快乐的六一500字作文 五年级下册英语第一单元作文 什么最珍贵作文400字 品味遗憾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