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55年前《人民日报》的一则读者来信 引出北京胡同改名旧事

2020-12-16 01:40:01
相关推荐

前段时间,笔者到北京市档案馆查阅资料,发现了一则关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北京路名整顿时的资料,它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胡同历史和文化的不同认知,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

东城区交道口街道茅盾故居梁长义摄资料图

1965年10月27日,当时还在王府井大街51号办公的《人民日报》编辑部,收到一封来自上海的群众来信。这位姓夏的读者对北京道路的命名有一些不同意见,这位读者认为,“东皇城根、老钱局、西单舍饭寺、后圆恩寺、西四大红萝厂、沙滩松公府夹道、王府井大街、王府大街、老君堂、无量大人胡同、百万庄、羊房店、公主坟、八面槽以上种种所列的路名仅仅是随手而摘录的,从这些路名所反映的还是一个封建城市帝王时代所遗留下来的名称……这些路名是与我们的时代风貌不相适应的,也与我们革命首都是不相称的。所以我建议北京市委领导进行研究讨论,望期分批的逐步改掉封建色彩的路名街道。”

当年11月6日,《人民日报》政交部将此信转交北京市委办公厅。11月8日,北京市委办公厅将此信转交人民来信来访工作科。15日,人民来信来访工作科将来信摘要转交市人民委员会办公厅,后转交北京市整顿路名门牌工作组。

当年12月26日,北京市整顿路名门牌工作组对来信做出了回复:“在这次整顿更换街巷名牌门牌工作中,根据市人委决定的‘符合习惯、照顾历史、体现规划、好找好记’道路命名的总原则的精神,对旧有街巷名称作了必要的整顿,经过整顿对城区范围的重名街巷改了名,对带有浓厚封建迷信色彩和十分庸俗难听的名称也做了适当的更改,对过于短小、门牌很少的死胡同或因城市扩建原街巷大部分被拆除,原名称不宜保留的进行了适当的合并,对于一条街巷(胡同)过长,或地形十分复杂不便编排门牌,不便查找的地区作了合理的分段命名,对可改可不改的街巷名称则沿用了原名。

来信中所提到的老君堂、无量大人胡同、舍饭寺、后圆恩寺、八面槽、松公府夹道等街巷名称都已作了调整合并或改名,王府井大街、王府大街、老钱局胡同、东皇城根南街、东皇城根北街、百万庄等名称由于影响面较广且也不太难听,就沿用了原名称,因为改的太多了也不方便群众。另外关于公主坟、羊房店两个地区名称属近郊区,现在近郊区尚未开始整顿工作,改名与不改名尚未考虑。”

这则资料记载了当时胡同整顿时的细节。其实,对今天不少北京人来说,上面的一些胡同名都已经有些陌生,不妨借着五十多年前的这封书信,来看看这些胡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信中所提到的老君堂,如今在城区内有两处,一处并入东四十二条,西口在横街,东口在东直门南小街。另一处如今改称北竹竿胡同,西口在朝阳门南小街,东口在南水关。上世纪90年代建设朝内小区时,朝阳门这处的老君堂胡同名存实亡,仅保留俞平伯住宅。

无量大人胡同西口在东单北大街,东口在朝阳门南小街,后改称红星胡同,如今隶属建国门派出所。这是一条有着悠久历史的胡同。元代至元二十一年(1284),屠文正居士为怀念母亲,在这里建无量寿庵,因而得名。不过,《钦定日下旧闻考》纠正说:“元时太庙门外驰道抵齐化门之通衢。无量庵在太庙之西……无量庵今废,齐化门南有无量大人胡同,相传即其故址,而地界不合。”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梅兰芳在无量大人胡同24号居住,他曾在此接待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美国好莱坞影帝范朋克、日本著名歌舞伎表演艺术家守田勘弥等众多国际名流,有史料记载,梅兰芳在此居住期间,造访的国际友人达六七千人。

舍饭寺胡同西口在旧达智营一带,东口在西单北大街,如今改称民丰胡同。这条胡同因为舍饭寺而得名,该寺元称蜡烛寺,据说明代永乐皇帝的仁孝皇后于此舍饭,又称舍饭寺。明代时这里是养济院所在地。《京师坊巷志稿》:“舍饭蜡烛寺,日给贫民粟米,病者有医,死者有棺。”

原来舍饭寺胡同12号有一座“花园饭店”,它是一所老式京城旅馆。1949年后,中央电影局电影剧本创作所在此办公,它也与中国电影结下不解之缘,后来这里还是《电影艺术》和《大众电影》杂志编辑部,也是电影出版社和电影家协会的旧址。1956年10月,中央电影局在这里召开全国电影制片厂厂长会议,史称“舍饭寺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三自一中心”(自选题材、自由组合、自负盈亏和以导演为中心)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方案,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如今舍饭寺胡同的路牌还有,但原来的建筑已经消失了。

后圆恩寺胡同西口在南锣鼓巷,东口在交道口南大街,曾改称交道口南三条,如今仍称为后圆恩寺胡同。与此相对的,在后圆恩寺胡同南侧,有前圆恩寺胡同。这两条胡同,都是因为圆恩寺而得名。圆恩寺建于元代至元年间,清光绪九年(1883)重修。因为北侧的胡同位于圆恩寺后面,故称后圆恩寺胡同,南侧的胡同叫前圆恩寺胡同,前圆恩寺胡同5号院,便是原圆恩寺旧址,如今基本没有圆恩寺的建筑留存。

后圆恩寺胡同7号是一座中西合璧的豪宅,乃清朝庆亲王奕劻第二子载旉(fū)的“恩园”,后卖给法国人。抗战胜利后成为蒋介石的行辕,蒋介石两次来北平皆下榻于此。北平和平解放后,这里为中共华北局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为南斯拉夫驻华大使馆,现为友好宾馆。

后圆恩寺胡同13号是茅盾故居,这里是茅盾1974年至1981年去世前居住的地方。

八面槽北端在灯市西口,南端在金鱼胡同,现为王府井大街的一部分。八面槽大街路东有天主教东堂,始建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现存建筑为1905年重建。路西有利生体育用品商店,曾经是北京最大的体育用品商店,西南角有闻名京城的清华园浴池。

松公府夹道的北端在嵩祝寺夹道(今嵩祝寺西巷)南端在沙滩后街,与操场大院合并为如今的沙滩北街。

松公府原是乾隆宠臣傅恒的宅邸,傅恒当时被封为“忠勇公”。光绪十七年(1891)傅恒的后代果齐逊,卒后无子,让本家亲戚松椿承袭一等忠勇公,宅邸改称“松公府”。“松府夹道”产生的时间应在松椿承袭一等忠勇公之后。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内务府将空地“汉花园”以及用一千五百两白银租用的“松公府”余地一并拨给了京师大学堂以增建校舍。当时首先建了操场,操场大院因此得名,此后在该地建宿舍即“东斋”。

1931年北京大学买下松公府全部地产,在傅恒家庙建北大地质馆(松公府夹道6号),在松公府(松公府夹道10号)建北大图书新馆、灰楼(女生宿舍),为纪念老校长蔡元培,将原松公府西路建筑中的一院命名为“孑民纪念堂”,如今为文物保护单位。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假文盲作文500字左右 关于感恩的作文350字 教师资格证作文 遇见中考作文 独立作文 红色精神的作文 奶奶家的菜园作文 我懂得了作文 小狗啃骨头作文 你是我最难忘的人作文 写动物的作文300字小狗 漫画作文300 幸福作文350字 关系类作文 学会宽容作文800字高中 如皋盆景作文 以乐观为话题的作文 泪水作文800字 校园拾趣作文 有关愿望的作文 不一样的暑假作文 边防战士作文600字 我的老师400字作文五年级 防震减灾作文400字 怎么写我的妈妈作文 小孩打屁股作文 我真快乐作文450字 买书作文400字 初中生作文600字 我学会了什么的作文二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