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打苗鼓出书编舞 这位“黛丫”了不得

2020-12-16 05:20:02
相关推荐

“在我众多的苗鼓弟子当中,最得意的应当是秧先翠老师了。这位黛丫(苗族人对姑娘的称呼)不仅性格直爽,而且为人诚恳,守信,懂得感恩,答应别人的事就会想方设法把它完成……”——石开旺(湘西吉首德夯艺术团团长)

“秧老师不仅人长得漂亮,关键是做事情特别靠谱,而且在苗鼓艺术上也颇有研究,造诣较深……”——龙子霖(农民诗人、苗鼓少帅、湘西保靖县葫芦镇葫芦村支部书记)

“秧老师喜欢打苗鼓,而且她说的事情肯定会办好。我喜欢跟她一起玩……”——覃玉峰(湘西吉首市“阿丫艺术团”苗鼓队队长)

“我的孩子跟秧老师虽说只学了不到三个月苗鼓,但女儿特别喜欢,我也感觉秧老师苗鼓教得特别好……”——龙妹凤(吉首乾城少儿苗鼓队学生吴崔艳的母亲)

苗鼓教学现场,图片的上方是湘西著名的地标性旅游景点矮寨特大悬索桥。本文供图/受访者

红网时刻11月16日讯(记者 向群)2018年11月22日,湘西吉首,一场规模盛大空前的苗鼓盛会——“吉首国际鼓文化节”即将大幕开启。而在乾州古城演播厅的傩堂内,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与学者,一支约30来人的少儿苗鼓表演队,也将惊艳全场。这支少儿苗鼓队的带队老师、教练,就是前面众人啧啧称赞的吉首乾城小学(吉首市第七小学)体育老师、苗族姑娘——秧先翠。

身着苗族女性传统服饰的秧先翠。

“我接触苗鼓,其实完全是误打误撞,但可能因为自己是一名老师的缘故,我希望苗鼓这种古老的体育文化能够在我的学生中得到传承。只是没想到,这一喜欢上苗鼓,我就停不下来了……”11月10日傍晚,在吉首市经开区的博物馆旁边的文化广场,尽管天下着小雨,秧先翠还是拖着没有完全康复的身体,按照计划带领着她的学生利用周末时间练习将要在苗鼓节上表演的节目。训练之余,在接受红网体育采访时,她这样说着自己与苗鼓的故事……

秧先翠在教课。

“我是一名老师,有责任传承苗鼓文化”

湘西的苗鼓,是湘西人最喜爱的一种体育文化活动。“我们打小就知道苗鼓是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办红白喜事时用得最多的一项活动,但其实我小时候并不喜欢苗鼓,甚至当了好些年老师后,我也并没有跟苗鼓沾边。但自从误打误撞学上了苗鼓,就感觉放不下了……”在采访秧先翠的这几天里,红网体育记者听得最多的,就是秧先翠说自己与苗鼓的恩恩怨怨,“到后来,我感觉自己是一名老师,有责任和义务把我们民族的苗鼓文化传承下去。”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出生在吉首寨阳乡的秧先翠,与村子里身边的小伙伴一样,未来的日子无外乎就是长大嫁人、生儿育女。但没想到,身材比一般小伙伴要高,而且学习成绩也还不错的秧先翠,成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寨阳乡为数不多考上中专的一个。“当时我们村子里考上学校的就两个人,我是其中一个,虽然上的中专(原吉首民族师范学校、现吉首大学民族师范学院),但好歹能吃国家粮,我也特别开心。”秧先翠说。

秧先翠展示苗鼓表演。

三年师范念下来,不满20岁的秧先翠1996年被分配到纯苗区的吉首矮寨泰时希望小学(现矮寨大桥靠花垣县一方)。“我在这个学校干了五年,虽然是数学老师,但还要干学校的教务工作,同时兼任学校的体育老师。”或许因为自己在学校就喜欢体育,秧先翠当老师后也凭借一腔热情,一直兼任体育老师。“2001年,我调到家乡的矮寨镇中心完小(即矮寨小学),还是当数学老师。到了2010年,向帮松调到矮寨小学当校长。有一回,向校长问我‘学习一下苗鼓怎么样’,结果小伙伴们说,‘你怎么学得会’。我一急,心想,我就怎么学不会呢?”就这样,在年过30岁后,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秧先翠愣是跟原本根本就不喜欢的苗鼓“杠”上了。

开始学习苗鼓时,秧先翠手脚比较僵硬,但深信“勤能补拙”的她,在不影响数学教学的前提下,利用休息时间在操场、办公室甚至在家里练习打苗鼓。“刚开始学习,的确感觉特别难。我就采取笨办法,跟师傅学习后,我把每个动作采取分解-练习-合成-配鼓点,并把每个节拍按照体操的节奏动作完成。当时一套两三分钟的鼓舞,我往往要花一个星期去练习,但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到了苗鼓的味道。”

在她的努力下,当时矮寨小学的老师们激情也被点燃,纷纷加入到学习苗鼓的队伍中来。向帮松校长也被秧先翠的认真与执着所感动,任命她为苗鼓队队长,负责学校苗鼓队组建和训练工作。而秧先翠担任学校苗鼓队队长后,就开始光明正大地教学生练习苗鼓,这也是苗鼓这一古老的民族体育项目,首次由成人练习,转至小学生开始接受训练。

担任学校苗鼓队队长的秧先翠正在带领同事进行排练。

正是在秧先翠耕耘和努力下,矮寨小学的苗鼓队伍逐渐壮大,最多时队员有400人之多。“那时候,每次上级部门来学校检查以及外出演出,我们都会精心组织和安排,而一次次成功的汇报演出,也使得学校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从校园走出大山,走向了更加宽广的舞台,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秧先翠高兴地说。

在矮寨小学传教苗鼓,不仅让秧先翠首尝成功的喜悦,也让她收获了爱情。在这里,她认识了现在的丈夫石安民。“我在矮寨小学成功把苗鼓引入小学,得到了文化、教育和体育等相关部门的肯定。我想,既然我是一名老师,那我就有责任和义务传承苗鼓文化。”秧先翠说。

秧先翠为学生们上苗鼓课。

“我上过学,传统体育更需要文字传承”

在被国际著名画家、作家黄永玉誉为“中国最美小学之一”的矮寨小学,秧先翠练习苗鼓的劲头与热情就更高了。“在这里,我开始感觉,属于传统体育文化范畴的苗鼓,我们不仅有责任和义务向学生们进行传承,同时也需要用文字进行记录,把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的体育文化记载下来。”尽管此前从没有过写文章出书的经历,但巨大的责任感,却让这位苗族姑娘强大起来。

秧先翠与丈夫石安民合影。

在矮寨小学,秧先翠认识了她现在的丈夫、也是毕业于吉首民族师范(简称“吉首民师”)的小学美术老师石安民。而慧眼识人的向帮松校长,更是给予了秧先翠一片新的天地。在看到秧先翠在苗鼓传承方面有了起色,向帮松就鼓励秧先翠尝试编写苗鼓校本教材。

秧先翠生活照。

秧先翠本人的绘画功底并不好,而且她与丈夫石安民的女儿当时才刚刚出生不久,但为了完成向帮松校长交待的任务,夫妻俩还是开始尝试编写苗鼓教材。不会画画,秧先翠就把当美术老师的丈夫拉来协助绘图;没有模特,秧先翠就自己当模特。那时候还没有像现在的连拍设备,秧先翠就自当模特,然后让丈夫画出动作分解图;为了让图的配文说明浅显易懂,夫妻俩认真推敲措词用句;为了让动作文字说明更精准,秧先翠还常常跑到德夯,向师傅石开旺请教。“大约一年时间,我们的这本校本教材《苗鼓神韵》终于在2012年印刷出版了。手上拿到这本图文并茂的校本教材,我当时特别开心,感觉这一年的汗水没有白流……”再次回忆起当时的情形,秧先翠平静地说。

《苗鼓神韵》的出版发行,一时间让苗鼓这一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开始在学校得到流传。而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苗鼓,不仅丰富了学校苗鼓教学的形式与内容,还提高了苗鼓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也是一本不可多得且具较高水平的可供研究的学术资料。“我们苗族的传统体育文化,需要我们苗族人自己用文字记载下来进行传承。”11月10日,在吉首乾州古城的一家茶馆里,秧先翠望着桌子上这本厚达460页的《湘西·苗族鼓舞》一书,搂着今年才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石溪月高兴地说。

《湘西·苗族鼓舞》由政协吉首市委员会、吉首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吉首市旅游和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合编,今年9月出版,其中就收录了石安民和秧先翠的“苗鼓神韵”图解和“八合鼓”图解等。

《湘西·苗族鼓舞》。

2013年,向帮松调任吉首市第七小学(乾城小学),而秧先翠这时又碰到了本家叔叔、接替向帮松出任矮寨小学校长的秧云峰。这位同样毕业于吉首民师的苗家汉子,不仅同样支持本家侄女从事苗鼓传承和保护本民族鼓文化的工作,还希望秧先翠能够在现在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创编苗鼓体操。

实际上,在编写出《苗鼓神韵》教材后,能否将苗族鼓舞改编成苗鼓体操,将之与体育大课间有机地融合起来,这就成了秧先翠一个新的想法。而现在新任校长秧云峰和其他校领导也给予认可和支持,让秧先翠的编创有了动力。很快,矮寨小学就投入财力物力人力,启动实施了以《苗鼓神韵》为教材、以秧先翠为主抓的“鼓动校园大课间”活动。在这期间,秧先翠经常跟自己的师傅石开旺、龙子霖等人请教,并给自己创编的十个章节的这套苗鼓舞体操命名为“振臂起操”“挥戈开鼓”“屈膝垫步”“跪拜五方”“游龙戏鼓”“敲边探路”“提膝翻腕”“雄劈华山”“盘坐静收”“停鼓修身”,而这样一套完整的《矮寨民族小学苗鼓体操》也很快开始在矮寨小学推广开来。

苗鼓教学。

“我不会让苗鼓失传,因为我的学生都喜欢”

“秧老师,我们都已经到了,今天下午的训练还会进行不?”人在乾城小学办公室,但下午六点左右,就有学生打电话询问。

“训练呀,我马上就到。”秧先翠赶忙回答。

这一天是11月10日,按照计划,秧先翠要带她的学生鼓队在吉首市经开区博物馆旁边的文化广场进行训练。天,下着小雨,还在恢复的身体,让平常大声说话的秧先翠不敢用太大力气。“其实有段时间,我真的想放弃了,但后来有了大家的支持,我这才重新拿起鼓槌。因为我的学生们都喜欢,现在,我肯定不会让苗鼓失传。”坐上了师妹、湘西吉首市“阿丫艺术团”苗鼓队队长覃玉峰的车后,秧先翠告诉红网体育记者。

秧先翠的学生们正在接受苗鼓教学。

在矮寨小学短短几年的努力,秧先翠不仅成功把苗鼓由过去单一为成年人练习的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小学开始大规模教授学生练习,而且在这儿也拥有了她与丈夫爱情的结晶——女儿石溪月,秧先翠一时成为吉首教育战线的一面旗帜,并于2014年,被吉首乾城小学校长向帮松“挖”了过来。

“来到乾城小学后,我丈夫也随后通过考试来到了城里面,一家人算是团圆了(俩人同在一所学校),加上有了之前的经验,而且学校大力支持,我在传授苗鼓舞方面取得了不小成绩。更重要的是,到了乾城小学后,向(帮松)校长开始让我担任专职体育老师,全面负责学校的苗鼓队。很快,我在调到乾城小学仅一年,就创编出一套新的以苗鼓为基础的校操——《操说湘西》。”今年五月,红网体育记者曾在秧先翠的带领下,走访过矮寨至德夯的一段十多公里的山路,在给自己女儿取名字的那条小溪边,秧先翠说。

为每一位孩子提供最好的教学。

出书、排练、训练,长年累月的勤奋工作,让秧先翠在心理和身体上产生了疲惫。“这几年因为太累,我在苗鼓传授方面的确有些懒散,但那次我们在小溪边的交流,让我又重新有了拿起鼓槌组建一支优秀鼓队的想法,而且今年暑假,经过努力,我就已经训练出一支20多人的苗鼓队。让我感动的是,参加苗鼓训练的学生家长们,还拿出费用定做了一套演出服……现在,我的这支少儿苗鼓队开始名声在外,已经收到参加11月22日晚,参加吉首国际鼓文化节的开幕式表演邀请……”11月10日,秧先翠和她的学生鼓队在吉首经开区文化广场进行训练,她还邀请了有“苗鼓少帅”之称的农民诗人、湘西保靖县葫芦镇葫芦村支部书记龙子霖,以及自己的师妹、湘西吉首市“阿丫艺术团”苗鼓队队长覃玉峰,一起来给自己的学生扣动作细节……

“我们家住在凤凰三拱桥,即使来经开区这儿跟秧老师学习苗鼓,开车也要二十多分钟。可孩子喜欢,我也感觉秧老师苗鼓教得特别好……”在秧先翠与师父师妹教孩子们学习苗鼓时,这支已经在吉首小有名气的“乾城少儿苗鼓队”学生吴崔艳的母亲龙妹凤,高兴地向红网体育记者说。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我当数学老师可能成绩不会太好,但我教苗鼓,肯定是兰波碗(第一)。”

尽管秧先翠当天体能还未完全恢复,但一个半小时的课教下来,她竟然精神好了许多。

“离鼓文化节开幕表演的时间不多了,我得利用这段时间把动作好好抠一抠,至少,不能让喜欢苗鼓、一直支持我的人失望……”

苗鼓练习。

山区初冬的雨,落在人的脸上冰凉冰凉的。偌大的经开区文化广场,除了这支一直在坚持训练苗鼓的小朋友队伍,也只有五六个跳广场舞的奶奶。但穿着一件薄棉衣的秧先翠,额头却在冒着热气,脸上,也现出了久违的红晕……

采访手记

《我妈妈是一个最诚信的人》

■文/向群

初识秧先翠,是今年五一节过后,我们在矮寨大桥上。当我们走在矮寨坡至德夯风景区的十多公里山路上,随便碰到一位30岁以上的乡亲,他们都会恭恭敬敬地立马站住,待在路边,口中亲热地喊着“秧老师”,并给这位秧老师让道。看到这些纯真的土家苗汉如此热情地跟秧先翠打招呼,这也让我产生了一丝疑惑:这个看起来也就四十来岁的山村女老师,为什么如此受人尊敬?

这一路上,秧先翠不停地给我们介绍湘西,介绍矮寨,但慢慢的,我开始发现她讲得更多的,是苗鼓、是她温馨的三口之家。走到一条小溪边,当时天很热,于是我们就在小溪边坐了一会儿。秧先翠说,“这个地方我特别熟悉,因为有一回,我跟我丈夫来这儿散步,恰好就是在这条小溪边,当时月亮映照到小溪沟里,于是我就跟我丈夫说,等将来我们有了孩子,咱们就给她取名‘溪月’……”一直给人一种大大咧咧的秧先翠,这时候却陡然间有了一种小女人的感觉。

那时候的秧先翠,已经调到矮寨小学并认识了她现在的丈夫石安民,但性格开朗、我行我素的秧先翠,在跟石安民结婚好些年后,也一直没要小孩。“那段时间,除了教学,一有空闲时间,我就是打麻将、玩耍……我们家石老师也不管我,我想怎么玩他就让我怎么玩。而且家里面的事情,像做饭呀、收拾屋子呀,我都不会,全是石老师干……”或许是为了表达这几年来对丈夫的歉意,也或许是为了表白之前自己的小伙伴都已经结婚嫁人孩子都可以打酱油了而自己还在“贪玩”,秧先翠这才满怀歉意地跟石安民说。

是苗鼓,改变了秧先翠的生活。在矮寨小学,秧先翠不仅与自己同样毕业于吉首民师的师兄、小学美术老师石安民结婚,而且有了他们的女儿——石溪月;同时秧先翠帮助学校成立了苗鼓队,还自主研发了许多苗鼓训练法;在编写苗鼓校本教材过程中,一直唯妻所言的石安民,更是帮了非常大的忙,其中夫妻俩共同撰写的“苗鼓神韵”还被收入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湘西·苗族鼓舞》这本书。

再见秧先翠,已经是半年后的一个周末。那天,乾州古城下着细雨,万溶江的溪水依然清澈见底,距离她所在的乾城小学仅几百米的由黄永玉老先生设计、投资修建的喜桥,兀自横立,不时吸引游人经过。我们到达学校时,漂亮的校园空无一人,门卫大爷听说是找秧老师,顺手指着紧靠校园大门左手边的第一间办公室说,“秧老师在那儿”。果然,不等门卫大爷声音落地,秧先翠就探出头来,显然,她早已经在办公室等着我们的到来。我们在旁边聊着天,秧先翠说,“自从半年前有了那次德夯之行后,她一回到学校,就重新拉起了队伍,而且经过一个暑假的努力,目前已经有快30个孩子在跟她在学习苗鼓……”

窗外的一面墙上,是她先生石安民创作的一幅大型少数民族儿童壁画;旁边,她那刚上五年级的女儿石溪月,在一旁认真写着作文。看到距离傍晚六点半要教学生训练苗鼓的时间不多了,秧先翠起身招呼了几个外卖盒饭。趁这会儿功夫,我也瞅了一眼石溪月的作业本,只见作文本上的题目是——《我妈妈是一个最诚信的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嵖岈山作文 北京环球影城作文 那个影响了我的人作文 端午节粽子作文 初中小作文 写春雨的作文 四年级关于校园的作文 你真厉害作文 作文我的新同学 保护眼睛的作文100字 满分中考作文开头结尾 介绍青海的英语作文 秋雨作文400字 初中生运动会作文 我家的冰箱作文400字 今年全国卷语文作文 改变自己作文600 小学生反思作文 描写沙漏的作文 我家的小泰迪作文 观察雨的作文200字 桂林风景作文 印象深刻的人作文250字 积极乐观作文 美好假期作文 枫叶作文200字 感恩自然作文 英雄在我心中作文 描写自己的作文300 月下遐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