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千年古村天岩元宵节活动的由来

2020-12-16 09:10:02
相关推荐

范交换 范治荣口述 范念颋 范石命整理

天岩村的元宵节活动(村中称“耍玩艺儿”),应该开始于清朝后期,成熟并具有固定程序在解放前后,直至当今基本约定成俗。天岩的元宵节活动为农历正月十三至十六,共四天,这四天各天有各天的内容和主题:十三“请神”,当日下午各种玩艺儿集中出动,迎请神道,以保佑百姓风调雨顺,幸福安康。十四“拜人”,玩艺儿沿村中主要街道和场地表演,向百姓展示。十五“行香”,即上香,玩艺儿到各个庙宇扩场地表演,百姓到各个庙宇上香祈福,村中大牲畜也要随行参与,场面蔚为壮观。十六“谢人”,玩艺儿到村中较为富足的大户人家致谢,所到户家要给玩艺儿队提供必要的实物或经济资助。

元宵节巡游行香

玩艺出现最早的应是秧歌,是繁峙、应县一带的特有剧种,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村人表演。在天岩成为固定传统节目,应早于民国,在清朝末期就有。那时候,全村共有六个舞台,其中河西三个,河东三个。河西分别为:下街一个,上街楼底下一个,大门圪洞一个。那时耍玩艺儿共有六个摊,就是前面说的六个舞台的位置,元宵节每次玩艺儿出演,次序都是先到河东,最后在河西大门圪洞收尾。到时这六个地方都搭台,平时是没有这些舞台的。

舞台秧歌

要说玩艺儿中的项目,铁炮也是比较早的,特别是对于范家。大约在清后期同治年间,范家就有了铁炮,是范家的先人因为考取功名给挣下的,别的姓是没有权利响铁炮的。范家每有婚姻喜事,就可响铁炮。铁炮响一次共四声,前边三声,最后还有一声称为停(tìng)用炮。响铁炮原是河西的,后来成了河东的,因为期间响炮烧过人,河东的人又把铁炮送回了河西。

至于第一个响铁炮的,就我们的记忆,二黑爷是响铁炮的,再就是三黑爷、文文叔,都会响铁炮,后来文文叔出外揽放的羊去了,二黑爷、三黑爷都老得不行了,村里再没什么会响铁炮的人。当时二黑爷和黄福明会耍火枪,铁炮用的是火药,响铁炮的事就归落给了黄福明。当黄福明身体不行了后,响铁炮的事就推给了黄占蛮,黄占蛮不响了,又推给黄占国,直至现在。近几年买不到火药了,就改响普通炮竹了,在元宵节期间还是黄占国响炮。所以,现在定下黄姓人响炮的事,不是人们传说的肯堂爷给留传下的,因为二黑爷、三黑爷和文文叔响铁炮时,我都长大了,都能记住,解放后还在响,而且现在文文叔还活着,可以证明的。再说,姓黄的从哪有铁炮呢?

现来说说元宵节的灯官。“灯官”是清朝“官假法真”的延续。正月十五演社火,灯官老爷上堂,有审本庄民事的权力。村里如有奸淫晦盗者,忤逆不孝者,如果有人来告,灯官老爷就真有权问审。灯官的来由是这样的:在清康熙、雍正年间,清政府有个规定,官府衙门在春节期间要封印放长假,让县令们也有个过年的时间。各官府衙门于农历十二月十九至二十二的四天内封印,封印的具体日子是由皇帝身边管星象的钦天监选择的,在封印的这段日子,为了防要紧的事突发,要先在空白纸上盖些印备用。到第二年的正月十九至二十一的三天之内,开印正常办事。有趣的是,为了不至于在地方封印期间形成无人管理的混乱局面,皇帝别出心裁,令民间临时设置灯政司及灯官,来管理春节期间的灯会及一切可能发生的事,等县令开印上班后,自行撤消。

灯官与步兵锣

过去演社火,有些地方几乎年年要审一桩案。把那犯了村规民约的“人犯”带上“堂”,先行审问,然后吩咐“人役”们,或将“人犯”押在“堂”前柳棍“治病”,或一根皮绳捆了,吊在火神庙前示众,以压本庄的邪气。过去村里出了恶棍流氓,横行鱼肉乡里,民不敢管,告官官又不问,村里人就盼正月十五出社火,灯官老爷一上堂,村民便齐跪在“大老爷”面前告那恶棍。灯官老爷一声令下,命人役们将那恶棍押上堂来,轻者“柳棍治病”,有那民愤极大、十恶不赦者,就让其毙命于乱棍之下拉出村去埋了了事。因为这是“替天行道”,问审者、执刑者全是身子(神祗)所为,与那些动手打了人的乡亲们无关,即便有冤枉了的,也只能自认倒霉,决不能去向当时扮演了这些身子的某个人算账,否则,听说要受到老天更严厉的惩罚。

所以,村里出现奸情盗案、忤逆不孝者,受害者就骂:“你们这些个叫灯官审、衙役打的贼杂果,等着正月十五演社火了再说!”

灯官问案

天岩的灯官,应该是从清末民国实才开始有的,或许更早,但没听说过。民国时期,天岩的刘姓人家较为显赫,因为在清朝中后期天岩出的七十二个秀才中,侯家有一个,刘家有八个,其余都是范家的。所以,人们每当提起天岩的大户,就提范、刘两家,而不是单提范家。刘珮是晚清的武秀才,民国时期当过区公所巡官,巡官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所长。从刘珮开始做灯官后,灯官成了刘家的专利,直至现在刘姓的其他后人,一直做元宵节的灯官。

挠阁的来历。挠阁在村里的“玩艺儿”中也算较早的,最早有三张架,两个活架,一个孤锤,是从涧头的景新伙房买回来的。民国年间,银娃的爹,小名大来柱,当时在涧头租种地,听说景新伙房有三架挠阁架要卖,就回来说给村里的人。补瞒爷(范其城)在村里算较有钱的,他和佐秦爷共同出钱把这三架挠阁架买了回来,从此天岩的元宵节就有了挠阁。挠阁最初是归河西上街管理的,在土改后,因为河东没有什么“玩艺儿”,后就归河东管理了。

挠阁

社火的来历。天岩的社火,其实就是一般认为的地摊社火。地摊社火有文有武有丑,文少武多,耍唱兼容,巧妙穿插,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地摊社火中的演员,不下24个身子,主要有红脸、花脸、净脸、文旦、武旦、丑脸、白脸等。各种脸谱、衣服都有专门人负责化妆。所用的道具,有长刀、短刀、枪棍、鞭、锏等。通过一转又一转打斗追杀。仿佛把观众引入古老而久远的战争中,或一场历史纠葛中,或人生悲剧中,或缠缠绵绵的爱河中。

社火队出征

解放前后,有个来自东山底村的名为张锁候的住在天岩村,会打简单的社火,但最擅长的是画脸谱。农闲的时候,他把自己画好的脸谱贴在墙上,让人们观看,并给村民讲述这些脸谱都是代表的哪个历史人物,比如哪个是方腊,哪个是李逵等等,这引起了村民的对社火的兴趣。后来他说,冬天农闲时,我教你们几下社火。通过张锁候的传教,天岩村在第二年正月十五办玩艺儿时便有了社火。此后,他知道自己打社火并不全面,就建议再请东山底打社火较为全面的人过来教村民们。当年东山底的社火是相当不错的,特别是有个叫白三娃的,社火套路和鼓点等都比较全,天岩就请来了白三娃教社火。白三娃在天岩教了一年。最初学社火的有八个人,有江树、树树、天恩、狗喜、计生、念念、郭银廷、侯根义等人,念念后来学会了打鼓,不怎么打社火了,但演的好韩昌,“黑驴滚”很好,能转起陀螺。

父子上阵

巾帼不让须眉

舞大刀

正月十三请神。正月十三下午的请神,是元宵节耍玩艺儿的开始。下午晚些时候,各项玩艺儿先在河西上街集中,然后到下街请灯官,请上灯官后再到龙王堂请龙、饮龙。事先龙灯已在龙王堂做好准备,等各项玩艺儿在龙王堂集中好后,龙灯也参与进来。至此,所有的玩艺儿便全部就绪。此后,便在上街进行灯官审堂问案,并自述“灯官无印,三天的威风,过了三天以后,我是一般的庶民百姓”,接着步兵锣(每天负责鸣锣开道的人员)、各个小会(各种“玩艺儿”)的会头、以及大会(总会)会头接受灯官的问案和安排,灯官安排的主要事项就是要在元宵节期间搞好公共卫生、村中治安和人畜安全等。传说灯官只有三天(在天岩实际上是四天,即正月十三至十六)权利的情况还出过一个笑话。有一年办社火时灯官扣押了一个“人犯”,在当年社火结束前忘记了放出来,社火结束后,灯官已无权管理此事,县衙也不管此事,那个“人犯”就被扣押了整整一年,直至第二年又办社火,灯官上任时才把该“人犯”放出。

灯官问案结束后,十三的重头戏——自编秧歌,就在原地正式开始。天岩的自编秧歌曲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繁峙秧歌,实则为繁峙秧歌的雏形——奋地秧歌,清代由江南艺人张信传至应县奋地村一带,人称“奋秧歌”。此秧歌为四句一段,每段第四句重垛(重复)一次。此秧歌内容纯属吟唱人自编,甚至即兴而来。吟唱人根据本村、本人、本年之事编演,或弘扬正气,或鞭挞邪恶,或谈古述今,或妙语戏谑,耐人寻味,妙趣横生。

自编秧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桃花的作文300字 日记作文200字 可乐鸡翅的作文 春节的来历作文 优美作文摘抄 我阅读我快乐作文 乡情作文500字 创意作文400字 介绍家庭的英语作文 未来的我作文600字 我的小学生活作文 描写竹子的作文 黄果树瀑布作文 写景作文700字 元宵节作文300 愉快的假期作文 真的不容易作文 关于李白的作文 炒土豆丝作文 优秀作文题目大全 过年200字作文 250字优秀作文 妈妈的童年作文 什么的故事作文 错过作文600字 作文素材摘抄高中生 过年的作文400字 快乐的新年作文 拼搏作文600字 我眼中的世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