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学习古代诗歌:学生用这4个方法 就可以摆脱对课堂和老师的依赖

2020-12-16 09:50:02
相关推荐

古代诗歌,是中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

不过,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同学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

1.上课倒是听懂了,但是一上考试就拿它没办法;2.老师一讲解就明白,但是离开老师,自己就变得读不懂了。仿佛只有在老师的讲解下,带领下,才能理解诗歌。

但是,我们教育和学习的思路是什么?

第一,依靠书本,是为了最终摆脱书本的束缚;第二,依靠老师,是为了最终摆脱老师的讲解。当我们无法脱离书本、脱离老师而自力更生、主动学习时,那说明我们的学习还远远达不到标准。我们总不能把老师一直带着身边吧?也总不能说一句话就立刻翻一次书吧?

知识的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标。那么,学生为什么一离开老师,就读不懂诗歌了呢?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学到了“诗歌本身”的相关内容,却没有掌握到“学习诗歌”的方法技巧!

那我们究竟要怎样做,才能让自己读得懂诗歌呢?

一、自主赏析“古代诗歌”4个方法介绍:

老师在课堂上是如何把一首古代诗歌讲解给学生听的?如果我们老师讲解的过程给剖析出来,那么学生自己也能够从中获得很多学习方法和启示。

通过梳理,我们将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归纳为4个,分别是:

1.知人论世(作者/背景)。

所谓“知人论世”,就是指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时,要先行对作者本人思想、经历等情况进行了解把握。

面对到一首诗歌,老师会带领学生去了解这首诗歌的作者及写作背景,通过对特殊历史环境的“还原”,来理解作者,从而理解这首诗歌。

2.以意逆志(翻译/理解)。

所谓“以意逆志”,实际上就是从作品整体出发,由浅入深地去理解诗歌。其内容主要包括“翻译”和“理解”。当然,“翻译”和“理解”两个词语的内涵是不一样的。

“翻译”是指将“诗歌语言”转换成“通俗语言”,或者叫做将“文言语言”转换成“白话语言”;而“理解”呢,是阅读者(学生)自己对“诗歌内容”的“个体看法”。当然,这个“个体看法”主要包括对情感的辨析,对思想的质疑等内容。

3.化繁为简(结构/手法)。

所谓“化繁为简”,就是指将课文内容简化成几条自己容易理解的信息,包括对“诗歌结构”的梳理和对“艺术手法”的赏析。

之所以要对诗歌内容进行“简化”,就是为了“把书读薄”,“把知识读活”,方便学生去理解和记忆。如果没有这一步,学生就可能发生上面提到的情况,“课倒是听懂了,但是一上考试就拿它没办法”。

4.归纳主题(情感/思想)。

所谓“归纳主题”,就是对诗歌背后蕴藏的情感,作者的思想、观点等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对于一首诗歌,如果不归纳它的主题,那就算不得真正读懂了它;当然,“读懂诗歌”的最终目的就是我就是为了“读懂作者”。

从这个角度来讲,“作者—作品—读者”是三位一体的审美主体,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相互关联。作者把思想情感写入作品,作品又把作者的思想情感传递给读者,读者借助作品又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在学习过程中,“作者—作品—读者“的关系,实际上就变成了“诗人—诗歌—学生”的关系。学生要想真正读懂诗歌,就必须牢牢记住这三位一体的关系。

二、学生自学“古代诗歌”的6个步骤:

上面这四个方面非常管用,也是老师在教学时经常使用的方法。那么这些方法如何使用呢?我们把这4个方法一共分解成6个步骤,帮助大家自学掌握:

第一步:理解题目——生疑。

拿到一首诗歌,首先是对诗歌的题目进行理解。理解题目的目的,就是“生疑”,即“产生疑问”。也就是说,拿到题目,学生必须紧接着就要做自己的大脑里面产生一些疑问,这些疑问是帮助、带领学生理解诗歌的关键所在。

那么,面对诗歌的题目,学生究竟该如何“产生疑问”呢?

我们把诗歌的题目分为两种,一种是“名词性题目”,比如《湘夫人》《蜀相》《春江花月夜》等;一种是“动词性名词”,比如《长恨歌》《归去来兮辞》《书愤》等。

1.名词性题目。

产生疑问:

①是什么/谁?②怎么样?③为什么?示范:《湘夫人》

“湘夫人”是谁?“湘夫人”怎么样了?为什么要写《湘夫人》?2.动词性题目。

产生疑问:

①谁+动词?②动词+什么/哪里?③为什么+动词?示范:《长恨歌》

谁“恨”?“恨” 什么?为什么要“恨”?这些问题,学生在自学时,必须先行提出来,最好是一个一个罗列在本子上,像答题一样,问题和回答都必须非常清晰。

第二步:了解作者——溯源。

“了解作者”是为了知人论世,也就是追踪作者写作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原因,这对学生理解诗歌有很大帮助。思路如下:

1.作者是谁?

2.生活在什么时期?

3.什么情况下写这篇文章的?

示范:《长恨歌》

作者:白居易。唐代,唐代宗“中唐时期”,其间发生了“安史之乱”。和好友陈鸿一起路过马嵬驿相约写作(直接触发原因)。

第三步:梳理课文——翻译。

如果要问孩子的学习有没有效果,踏实不踏实,从这第三步“梳理课文”就可以看出来啦!因为这一个任务完成起来非常累,比较花费时间,绝不是吊儿郎当就可以完成的。凡是吊儿郎当,不认真,不踏实的孩子,都会在这一步“停滞不前”。然而,如果这一步“断”了,后面的几步就没法继续啦。

梳理课文包括两个内容:

1.翻译:学生在翻译诗歌的时候,可以借助的资料有:课文下方的注释,翻译书,练习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

学生在翻译诗句(文言文也适用)的时候,需要注意:

①不建议将工具书上面诗歌的翻译内容直接抄写下来;②最好的方式是:将重点字词的含义专注到课本当中,然后看着诗句,一句一句翻译;③如果翻译不过的,就看看工具书,回头再翻译,这个过程要经常训练;④翻译训练时,最好先用“口头翻译”的方式,等“口头翻译”顺畅了,再“书面翻译”。

2.理解:这里的“理解”只要是指“梳理结构”和“主题归纳”,其主要目的就是“化繁为简”,将诗歌内容简化,归纳出几个要点,让人看了之后一目了然。

①梳理结构:就是将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或者作者的情感变化脉络等内容,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出来。

于是,《长恨歌》我们可以将其内容结果归纳为“重色受宠——马嵬赐死——汉皇遗恨”,也可以概括为“贪色——误国——幻想”,这样,对文章的结构内容就十分容易把握了。

②主题归纳:按照“化繁为简”的原则,用“两句话”的形式来概括诗歌的主题,这样方便我们对诗歌进行记忆。

于是,《长恨歌》的主题我们可以归纳为“通过对李、杨二人坚贞的爱情描写,来表达绵绵的相思之恨”,或者是“通过对李、杨二人荒淫享乐生活的描写,来表达作者对唐玄宗贪色误国的批判之情”。

《湘夫人》,学生可以将其主题归纳为“通过写湘君对爱情坚贞不渝地追求,来表达作者对楚国君王的忠贞和美政理想的执着”。

第四部:赏析名句——背诵。

一篇诗歌,最终留在读者心中的,不过是几句名句罢了。无论长短,只要我们读过的诗歌,都能够记得其中一两句典型的名句。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就可以将诗歌“化整为零”,方便记忆和理解。

1.找出名句。每一首诗歌都至少有1个名句,一定要把那个名句找到,先勾画出来,在理解之后再摘抄到笔记本上。

2.分析名句。很多时候,诗歌的名句就是“诗眼”,是理解整首诗歌的关键或中心。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讲,当你读懂了这某个名句,就基本上理解了整首诗歌。

3.背诵名句。背诵名句实际上是对理解名句的深化和巩固,如果我们不能背诵,就不能真正领会诗句其中的奥秘;当我们真正惊叹并领略了某句诗的奥妙,肯定也能脱口而出。

第五步:体悟感情——释疑。

要真正理解一首诗歌,就不仅仅要去梳理诗歌的内容,更要去梳理诗中的情感,因为情感和主题紧密相连。体悟诗歌的情况包括两种:一种是“诗中人物的情感”,一种是“作者的情感”。

1.诗中人物的情感要和作者的情感区分出来。有的诗歌,诗人在写诗时,塑造了一个与诗人自己不同的“主人公”形象,凡是在诗中涉及到其他人物的,学生在阅读理解时都必须对这个人物进行把握和分析。

《长恨歌》里面描写了“汉皇”形象、“贵妃”形象,这和作者自己的情感是不一样的,《湘夫人》里面描写的“湘夫人”形象和“楚王”形象有关;“湘君”形象和“屈原”自己的形象有相似性;但是他们也不完全相同。

2.作者的情感很可能与诗中人物形象是重合的。有的诗歌,诗中的“主人公”形象和“诗人”形象重合,学生完全可以把诗中描写的人物和作者对应起来。像《书愤》里面的老翁形象就可以直接当成“陆游”;《一剪梅》里面的女子形象就可以直接当成“李清照”。

第六步:分析手法——运用。

很多学生最讨厌的事情就是“分析艺术手法”,因为这个“手法”对他们来说“太抽象”,不好把握。为什么要去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分析手法”最终要达到一种什么目的?这些都是学生不曾思考过的问题。

我认为,分析手法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阅读识别”,二是“写作运用”。

“阅读识别”:就是为了在我们阅读诗歌、赏析诗歌的时候,能够准确地指出这首诗或者这句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起到了什么效果。尤其是在考场上,你要能快速的识别出来。

“写作运用”:就是把在课文中所学过的技巧、手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写作当中,以此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所以,在赏析诗歌的过程中,“分析手法”是非常必要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艺术手法”,我们可以反过来对作者的创作进行理解:加入作者要表达“愁”情,他如何来表达呢?是“直抒胸臆”,还是“间接抒情”?是“衬托”,还是“对比”?作者为了表达情感,总会采用一定的艺术手法。

诗人经常采用的手法主要有:

1.借景抒情。先描写某种景物或某个场景,然后借助这个景物、场景的特征来抒发诗人的感情。如“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

2.托物言志。借助某种事物,来寄托诗人的某种理想。如“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3.夸张。通过夸大或缩小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4.对比。作者特意选择两种场景或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描写,突出作者内心的某种情感。如“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梅尧臣《陶者》)。

5.比拟。采用比喻、拟人手法,来突出某种事物的特征,从而表达诗人的情感。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结束语: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也是如此:学习“知识”,不如学习“方法”。古代诗歌鉴赏看起来很难,实际上当你掌握方法之后,自己就可以读懂诗歌,不再需要长期依赖课堂和老师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小学生活作文 描写竹子的作文 黄果树瀑布作文 写景作文700字 元宵节作文300 愉快的假期作文 真的不容易作文 关于李白的作文 炒土豆丝作文 优秀作文题目大全 过年200字作文 250字优秀作文 妈妈的童年作文 什么的故事作文 错过作文600字 作文素材摘抄高中生 过年的作文400字 快乐的新年作文 拼搏作文600字 我眼中的世界作文 写春联的作文 我的妈妈300字作文 我喜欢的食物作文 家乡的名片作文 端午作文300字 工匠精神的作文 写李白的作文 有关坚持的作文 立春的作文 新学期目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