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烛之武退秦师的启示:换一个角度思考 你将得到一片崭新的天地

2020-12-16 10:40:01
相关推荐

一、烛之武退秦师

深夜,万籁俱寂,郑文公亲自将烛之武送到城楼上,命令士兵拿来一只大筐,上面用绳子吊着,让烛之武坐进筐中,然后把他徐徐下放到城外墙根处。

烛之武偷偷地跑到秦营,见到秦穆公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我们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我们也不敢劳烦您。我国 和贵国国土并不相连,我们在东,你们在西,中间还隔着一个晋国。因此,郑国被灭之后,只会被晋国占领。那时候,晋国就会比以前更强大,而贵国的国力也会弱于晋国。帮别人打仗争夺土地,最后又拱手将打来的土地送给人家,这是明智之举吗?况且,晋国的侵略野心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在东边灭了郑国,难道就不想向西边的秦国扩张了吗?”

听了他的话,秦穆公沉思良久,说:“你说的对。”

烛之武又说:“您如果同意对郑国的包围,郑国从此一定与贵国修好,贵国使者在东方的道上往来经过的时候,我们郑国一定会好好招待,希望您能认识考虑这件事情。”

秦穆公听了烛之武的话,十分满意,于是立即答应撤兵,悄悄班师回国,郑国转危为安。

烛之武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爱国义士。他在游说秦穆公之前,只是郑国一个小小的养马官,有着怀才不遇的愤怨。但在郑国危难之际,他挺身而出,只身云说服秦穆公,足见其义、勇。说服秦穆公时,他只字不提郑国利益,而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分析亡郑对晋有利,而存郑对秦有利,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运用智慧化解了郑国的危难,足见其智。

二、烛之武退秦师的启示

1、厚积薄发,是金子总会发光。烛之武只是郑国一个小小的养马官,有着怀才不遇的愤懑,忍受着寂寞痛苦的煎熬。但烛之武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默默积蓄力量,在最为关键时刻,一鸣惊人,完成人生的完美一击,为自己的人生留下惊叹的一笔。

2、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当烛之武迈着坚定的步伐踏进秦营之时,秦穆公已端坐在营帐中,摆开咄咄逼人的架势。假如烛之武开口便是“郑国多么重要”“郑国人如何勇敢,不畏强敌”,那么他留在秦营的,只会是殷红的鲜血,而诸候版图上郑国的领地也必会消失。但是,烛之武换了一个角度,从泰国的利益角度出发分析问题,最终不仅使自己化险为夷,更是在黑云压城的危急关头力挽狂澜,使郑国在战争的风暴之中得以保全。烛之武用勇敢的行动向我们表明:换一下角度思考,你将得到一个崭新的天地。

3、有才无须溢于表,有志仅须喻于心。这是中国古代相当一部分有识之士处世原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烛之武便是这们的人。然而,他身上还兼存着独善其身的内敛与怀才不遇的无奈。可即便如此,身处微不足道的地位、怀拥愤恨与期待的矛盾心境的他,在国家面临危难时仍能挺身而出,可以说,他代表的是一种心态—才美无须外现,秉承的是一种信念—虽老仍可坚毅,张扬的是一种精神—有难必然担当。

在他做下苍老的身躯拾起艰辛的时候,没有人记起他;当他仰起头颅呼出抑郁的时候,没有人记起他。当“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时候,有人想起了他;当大军压境“国危矣”的时候,有人想起了他。就这样,“今老矣”的烛之武,踉跄着,被推到了两军对峙的刀锋前,被推到了生死难测的境地前。没有多少抱怨,说的只是谦逊的“无能为也已”;没有怎么推辞,做的只是概然“许之,夜缒而出”。于是,一个一直模糊的身影,在历史的这一刻,变得高大而清晰。

当一个须发尽白、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在月隐风高的夜晚,被人用绳子拴着放到围有层层虎狼之师的孤城外;当一个步履蹒跚、牙落齿摇的老人,在冰冷刺骨的寒风里,揉着酸痛的腰肢走进剑拔弩张的秦军大营时,这该需要怎样的坚定与无畏。无论他是成功还是失败,千载之后的我们都该为他的忠诚和勇敢高声喝彩!

通过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让我们看到,烛之武用三寸之舌为国解围,从他谈判沟通的技巧上,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不同的人生事物,用乐观的心态去处理不乐观的事情,你将得到一片崭新的天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都是惹的祸作文 关于女权的作文 写出去旅游的作文 自我介绍作文结尾 上美术课作文 曾经错过的什么作文 白描人物作文 赶海作文600字 为自己鼓掌作文开头 描写春天的作文一百字 世界之大作文 我为老师做贺卡作文 我的同桌作文300 作文文体有哪些 我所在的集体作文800字 他陶醉了作文 释怀作文800字 高兴的一件事作文450字 不期而遇的半命题作文 有关葡萄的作文 把古诗改写成作文 成功的作文开头 白色连裤袜作文 秋天秋天的作文 搬家作文 捕捉幸福的作文 春雨的作文300字 手工飞机作文 我的童话世界作文 描写学校景物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