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国美术史上规模最大的女子美术团体里 竟有这么多温州女书画家——

2020-12-16 12:55:01
相关推荐

鹿城区历史文化街区

温州城区八字桥附近有天妃宫巷,是信河街72半巷之一。这里曾住过清朝贡生徐仲英。他育有六子三女,儿子徐桂芳从上海大夏大学(今华东师大)附中毕业,考取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后成著名数学家;徐桂芳的妹妹徐绮琴(1916~2003),原名徐起岑,是一位知名的才女画家,也是“中国女子书画会”成员之一。

▲中国女子书画会部分成员

中国女子书画会是我国首个女子书画团体,于1934年4月29日在上海成立,由一批情趣相投、各领风骚的女性书画家组建而成。其中有著名画家张大千的红颜知己李秋君、著名诗人徐志摩夫人陆小曼、艺术大师吴青霞和潘玉良等,还有顾青瑶、周炼霞、陈小翠、顾飞等上海艺坛知名女画家,她们是该会的活跃人士。当时担任该会名誉会长的是何香凝,成员曾有200余人,堪称中国美术史上规模最大的一个女子美术团体。她们每年举办展览,其间编辑出版《中国女子书画》特刊四期。直到1949年,该会才停止活动。

1935年,徐绮琴与温州城区学绘画的十多位女性加入上海“中国女子书画会”。

中国女子书画会里的温州女子

在这十四位女子中,除徐绮琴外,还有女画家鲁藻,以及鲁藻的姑姑鲁文,姐姐鲁蘋、妹妹鲁茱、鲁芹,外甥女林眉等五人。其中鲁蘋、鲁文、鲁藻有4幅画作珍藏于温州博物馆;此外,会员还有温州城区任钧耀、李曼萝、徐瑛、马如兰、马碧篁、张瑾怀、樊彩霞等,后来又增加施黛青、张茵等温州女子。而这时,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术专门学校里,正活跃着一批优秀的温籍画家,其中有张红薇(即张光)等著名女画家,她们都是上海“中国女子书画会”的成员。

在同时期的温州,著名中医、画家徐堇侯门下聚集一批优秀学生。如著名画家刘旦宅、谢振瓯、吴绶镐、张如元、黄德源等,其中就有女弟子徐绮琴。如今,“徐门弟子”提起徐绮琴,都会赞她“人靓画美”。

▲徐绮琴

徐绮琴学画的另一位老师是余静芝(1890-1967)。余静芝,原名真,安徽宣城人。1925年进入上海美专读书,1935年任教上海美专。1936年出版《余静芝画集》,由蔡元培等人题词;1967年《余静芝画集》在纽约出版,胡适、林语堂作英文序。

▲蔡元培为余静芝作品题词

▲左二陈聪(黄宗英母),左三马志英(马孟容妹)、左四黄香篆(马公愚夫人)、左六余静芝(杨玉生夫人)、左七马碧篁。照片摄于1928年。

▲余静芝《金丝蜂蝶》卷(局部)

余静芝则是温州画师朱晓崖的弟子、浙江近代著名人士杨玉生的夫人。

朱晓崖即朱鼎新(1867~1936),字晓崖,又字晓岩,号友生、茹斋,擅画人物,兼善山水,画名颇盛;中年后流寓上海等地。其《瑶岛仙踪》为乙亥年(1935)与朱良材、叶曼叔、谢闲鸥等八人合作,参与者多为当时海上擅画仕女人物的画家,可见朱晓崖曾一度活跃在海上画坛。

▲朱晓崖《且园图》

跟着两位老师习画,徐绮琴进步很快。除了绘画,徐绮琴还随一代词宗夏承焘学填词。

据《天风阁日记》,1938年1月25日,夏承焘与徐堇侯“晚同过八字桥徐绮琴小坐。徐从堇侯学画,工老莲一派,其父仲英,欲令其从予学词”。而她的画也打动了夏承焘,他也打算学绘画,还即兴挥笔画下花叶、金鱼等。

▲徐绮琴作品

1939年春节前,徐绮琴再次到上海,师从著名书画家马公愚。这年的大年初二,徐绮琴与马公愚一起到夏承焘上海的家里贺岁。徐绮琴与马碧篁一起,从夏承焘学诗词。从夏先生日记看,自2月至9月,徐、马两人,有时还加上琦君(潘希真),连续不断地到夏先生家学习。

▲徐绮琴婚礼留影,后排中为证婚人司徒雷登

在马公愚、夏承焘介绍下,1939年徐绮琴与夏承焘的大学同事顾敦鍒结为夫妇。他们在北平举行婚礼,时任燕京大学校长的司徒雷登是证婚人。徐绮琴曾在杭州国立美术专科学校任教,后全家移居美国。

在女子书画会中的温州人中,张光是其中的佼佼者。

张光(1878~1970)字德怡,晚号红薇老人,是当时上海美专国画系主任郑曼青的姨母。她擅长花卉、翎毛,写一手褚遂良楷书,与其画风珠联璧合,题跋也颇显示诗文功底。她擅长花卉、翎毛,能诗文,著有《红薇诗草》《红薇老人书画集》等。张光先后任教于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美专三十多年,桃李满天下。她与蔡元培、徐悲鸿、张大千、黄宾虹、郑午昌、谢稚柳等著名人士过从甚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在上海、南京、重庆等地举办画展,颇获好评;新中国成立后,受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国画院画师。她被誉为近现代温州女性的骄傲。

除鲁家一门5人入会,还有温州马家如兰和碧篁姐妹。两人均长于古体诗,常有唱和。

▲马碧篁

马碧篁(1896~1983),画家、诗人;名漪,又名月,字碧篁,别署雁池居士,晚号雁山老人。早年就读于爱群女校,后定居上海,师从朱鼎新,专攻人物仕女,兼习花卉山水。

后经族兄马孟容、马公愚指授,兼习花卉山水。1941年,在上海大新画厅与族兄孟容、公愚等人举办“永嘉五马氏书画展”,名动一时。1947年应邀参加“全国女子画展”。1948年,《中国美术年鉴》曾专题介绍其国画作品。马碧篁兼攻韵语,诗词清新,得到夏承焘、苏渊雷等名家推许,后被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著有《马碧篁诗词选》。

▲马如兰和姐姐马如芝合影

马如兰与马碧篁为堂姐妹,是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宪荣的母亲。张宪荣1938年出生于温州,幼承家学,后师承马公愚先生习书法篆刻、中西绘画等。

此外,同时期的温州,还有很多女性书画家。如汪如渊弟子蔡笑秋(1886~1974),她是平阳人,工花卉禽鸟;孙孟昭(1903-1994),1927年9月考入上海美专国画系,专攻花鸟虫鱼,是温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专业画师。此外还有瑞安人陈雪薇(1914-?),1932年毕业于上海美专中国画系;温州人潘玉英,1932年7月毕业于上海美专第十届艺术教育系图工组。不一枚举。

温州女子与沪上名媛

中国女子书画会成员之一的鲁藻,曾师从温州香叶楼主人汪如渊习画,所作兰花笔墨古逸,颇具书卷之气。20世纪四十年代,鲁藻从温州到了上海,与海上女画家顾青瑶、李秋君、陈小翠、吴青霞、周炼霞、顾飞等常有来往。

▲顾青瑶

顾青瑶(1896~1978)现代女书画家、篆刻家。名申,字青瑶,别署灵妹,苏州人,居金门西石英钟子街。著作有《宋拓大观贴考证》、《金石题跋》、《青瑶印话》、《青瑶题画诗录》、《绿野诗屋印存》、《论画随笔》、《归砚室词稿》、《青瑶诗稿》等行世。

▲李秋君与张大千

李秋君 (1899~1973)斋名欧湘馆,别署欧湘馆主,浙江镇海人。1912年毕业于上海务本女中。初随兄习书作画,后师从女画家吴淑娟。因兄与张大千为至交,遂与之相识,得张指点,画技大进。后成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顾飞与陈小翠(左一)

陈小翠(1907~1968),斋名翠楼,别署翠候、翠吟楼主,浙江杭县人。十三岁能诗,擅工笔仕女、花卉,书法笔致清峭,有俊拔挺秀之趣。上海中国画院画师,著有《翠楼吟草》十三卷等。

▲吴青霞

吴青霞(1910~2008),学名吴德舒,号龙城女史,别署篆香阁主。江苏常州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上海分会理事、西泠印社社员,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出版有《吴青霞画集》。

▲周炼霞

周炼霞(1906~2000年)字紫宜,号螺川,书斋名“螺川诗屋”,1908年生于湖南湘潭,14岁始学画。著有《嘤鸣诗集》、《学诗浅说》(与瞿蜕园合作)等。

▲鲁藻作品

鲁藻的上海画室名为爱菊轩,李秋君、陈小翠、吴青霞、周炼霞等人常来小聚。李秋君是有名的才女,年纪轻轻画技不俗,曾折服著名画家张大千,两人惺惺相惜。她经常一个人来拜访鲁藻。生性淑女的她不喜大声说笑,行为端庄。而陈小翠、吴青霞、周炼霞她们总是结伴来“爱菊轩”。因鲁藻在家排行老四,大家就叫她“四姐”。

这些女画家中,鲁藻画兰、顾飞画山水,周炼霞善仕女,顾青瑶长于书法,各自出类拔萃。她们衣着雅致、妆容摩登漂亮。陈小翠身态窈窕,一袭素色旗袍穿出婀娜风姿;鲁藻则喜欢深绿旗袍,其他如周炼霞、吴青霞等均丰姿绰约。女画家聚在一起,谈诗论画、嬉笑戏谑,气氛活跃。

陈小翠曾为鲁藻墨兰题诗三首,《观鲁绮湄兰花展有感》其一:

劫后灵均悟化身,

萧然淡墨见天真。

灵台一片琉璃水,

洗净幽兰叶上尘。

▲陈小翠作品

陈小翠题诗,其他人如李秋君、顾飞、周炼霞也不落人后,她们为“四姐”鲁藻的墨兰作品写下观后感。而顾青瑶与鲁藻交情不错,她不仅写了诗,且为鲁藻画展撰文。顾青瑶去香港前,还特地来与鲁藻告别,并赠送胸针为念。除海上名媛,鲁藻与温州寓沪女画家等人皆为好友。

▲鲁藻与丈夫许文通

鲁藻的丈夫许文通是大学教授,有时也参与她们的谈话,爱菊轩内其乐融融。

31名学者、艺术家联名

为温州女画家举行画展

▲1948年,鲁藻墨兰书画展众多发起人

1948年,鲁藻墨兰展在上海举办。当时上海“大新公司”把“鲁琦湄墨兰画展”的特大幅展牌,从大厦顶端悬挂而下,十分醒目。这次画展由当时极富盛名的31名学者和艺术家共同发起。如白蕉、方介堪、丁辅之、马公愚、顾青瑶、李秋君、郑逸梅、唐云、郑午昌等,同时活跃于文化艺术界的温籍著名人士,如苏步青、苏渊雷、马公愚、陈仲陶等纷纷赋诗题词。

如方介堪题诗曰:“飞香结佩漾横纵,闺阁争夸笔意豪。惆怅故园遍荆棘,夜窗风雨谈离骚。”郑午昌写道:“遍地多荆棘,清香不可闻。如何风雨夜,兰逸如灵均。”他们都道出了“灵均”屈原的德行可以与画中幽兰的高洁相配,以此来加倍推崇兰花的君子品格。当时上海《申报》、《新闻报》、《大公报》等十余家主流新闻报刊均有报道。

顾青瑶为鲁藻画展撰文,中有“永嘉得山水之秀,文艺家尤宿著清妙。鲁藻女士工墨兰,驰名久矣,往常于中国女子书画会,得睹其作品,以为闺秀中所仅见。昨至大新书画厅参观女士画兰个展,凡百帧,风情雨露,各异意趣,而用笔之生动,潇洒雅秀,妙造自然”等赞誉之句。

而徐绮琴在21岁时,她的花鸟画《芙蓉》就入选1937年4月教育部举办的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其他入选的温籍书画家有管圣泽《篆书立轴》《隶书立轴》《篆书楹联》,马公愚《四体字屏》《菊立轴》《四体字屏》,张红薇《丹荔白鹇》,黄达聪《观音》《水墨山茶》,郑曼青《玄蝉白藕花》,郑剑西《对联》等。

1940年9月21日至10月2日,中国画会在上海大新公司举办第九届书画展,近百名书画家作品参展,其中有马公愚、徐绮琴。

1947年5月12日,徐绮琴画展在杭州湖滨民众教育馆开幕,夏承焘等人前往观赏。5月11日《东南日报》刊登夏承焘《记徐绮琴女士百花长卷》,认为徐绮琴画作“一以水墨为之”,“有出蓝之叹”。

正如鲁藻画展上顾青瑶所言“永嘉得山水之秀,文艺家尤宿著清妙”,也许正是得其地山水之滋养而文风鼎盛。除科举进仕为“东南最”外,温州诗人、书画家辈出。不仅孕育出如以“四灵”为代表的“永嘉诗派”、以“市井七子”为代表的众多民间诗人,还有风格历来清雅的“永嘉画派”以及著名的“永嘉学派”。在浓郁的艺术氛围里,“琴棋书画”不仅是历代温州女子的文化修养,也是她们不让须眉的职业素养。

参考资料:

《“兰后”鲁藻与民国女画家往事》 作者 鲍广丽

《朱晓崖与其永嘉胜景图》 作者 丁海涵

《徐绮琴的艺术人生》作者:洪振宁 《温州日报》

《温州老照片》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兰后”鲁藻与女画家往事》 《新民晚报》

来源:温州三十六坊

原标题:《中国美术史上规模最大的女子美术团体里,竟有这么多温州女书画家——》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科技创新的作文 那一刻我流泪了作文 以亲情为题的作文 描写花灯的作文 中考满分作文议论文 湖北专升本英语作文 南京博物院作文 向日葵的作文300字 最喜欢的季节英语作文 奔跑吧少年作文 一句话的力量 作文 什么的童年作文 雪后作文 myhome英语作文 我的妈妈350字作文 我的家风家训作文 尝试作文500字 家乡美食作文600字 作文素材300字左右 读书与成长 作文 迪士尼游玩作文 我的愿望作文600字 打糍粑的作文 初一英语作文大全 安徽中考满分作文 吃苦精神作文 什么给我快乐作文 作文集后记 被妈妈打屁股作文 观灯展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