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连云港籍大学生杨星雨文章被人民日报海外版推介

2020-12-16 15:45:01
相关推荐

日前,西北大学学生,连云港籍女孩杨星雨的作品<<“稼穑”先生>>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发表。

正在西北大学文学院本科大二就读的杨星雨,出生书香门第,其母张晓燕为港城知名优秀教师。杨星宇自幼酷爱文学,现为西北大学木香杂志社成员,高中阶段获得第十九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国家级一等奖,第十五届叶圣陶杯新作文大赛二等奖,目前已经发表两篇论文在省级《名作欣赏》上。

3月1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截图

原文如下:

“稼穑”先生

初识稼先先生,是在一张六十多年前的黑白照片里。先生国字脸、自然发,两条桀骜的眉毛不对称地伸展,嘴角微微扬起。最打动人的是先生的一双慧眼,瞳仁亮得发烫,仿佛那是汩汩涌动的智慧源泉。

稼先先生一生中做了32个实验。先生说,“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1979年的一次爆炸试验失败后的核辐射深深损害了先生的身体,生命在实验的荒漠中因为过度燃烧而提前透支。生命的最后一年,缠绵病榻,却仍在撰写核武器的规范论。

先生曾留下一句话:“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当我看到这句时,是在西安一所大学明亮的教室里,距离原子弹研究地新疆马兰基地2784公里,热血被激荡得发烫。我仿佛看到大漠荒野,戈壁滩上科技碰撞出的火花,在蔚蓝的天空上刻下龙的图腾。穿越时空的精神,是能呼啸而来,击中中国人的心的。

我知道刻在近代中国史册上的科学家们:钱学森、华罗庚、李四光、茅以升、钱三强、于敏、竺可桢……他们都是工工整整在人们心中收藏的中国人。他们手下流淌出的密密麻麻的数据文字织成了拖动中国科技向前的大网,夜以继日的成功或者失败镌刻进中国科学史中,他们扛起了中国的脊梁,他们是在荒漠中几十年如一日稼穑出果实的人。比起严密妥帖却冷冰冰的“科学家”,我更愿意称呼他们为“稼穑”先生。

《毛传》有言,“种之曰稼,敛之曰穑。”他们是二十世纪下旬在中国历史上刻下浓墨重彩一笔的“稼穑人”,他们拥有缜密活跃的脑球体,他们是思想者,是实验家,他们是“稼穑”先生。他们一粒一粒地埋葬自己的汗水,在时针摆动投射下拖拽的巨大光影下,等待一株花。

花是长成了的,花骨朵一经崭露小角,就以摧枯拉朽之势拉开了中国科学的帷幕:“两弹一星”、京张铁路、李四光的地质力学、冯如的航空之梦、华罗庚的数字世界、茅以升的桥梁土力学……科技工作者们前赴后继地轰轰烈烈地破开中国的灰暗之气,中国在世界上终于拥有了可以比肩的科技成就,大气磅礴地展示了一个正在兴起的泱泱大国的底气。

詹天佑言:“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辱,足以立足于地球之上。”身为一名高校学子,我深知“科技”这两个字包含的沉甸甸的力量。当今世界科技占据综合国力的主要地位,在尖端技术的掌控和创新方面,虽然仍有差距,但是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

鲁迅说,“用秕谷来养青年,是决不会壮大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需要“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在力所能及的擅长领域,我们要勇敢而创新地迈开脚步。在我们前面,有无数的“稼穑”先生们勇敢又坚定地一步一步向前,他们沿途掉下的麦穗丰饶了中国的土地。

西北大学 杨星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人作文初一 平凡作文800字 英语导游作文 春游作文400 美景的作文300字 感谢朋友作文 800字满分作文 自我评价作文 怎么写议论文作文 宽容作文素材 疫情中考作文 干家务作文 初中精选作文 田园生活作文 幸福的作文800字 小学生600字作文 关于礼物作文 我的家园作文 感谢朋友 作文 写情感的作文 一节课的作文 春节的作文300 蝌蚪的作文 我的妈妈的作文怎么写 作文写事500字 高中作文金句 勇敢面对作文 九年级上册作文 疫情作文高考 那一次我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