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他是唐朝最“笨”的诗人 却让后世几十代人念念不忘

2020-12-16 19:05:01
相关推荐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

诗人欲寻深山隐居的友人,行至屋前,但见松树下站着一个童子。

诗人于是问道:“令师在家吗?”

童子答:“家师不在。”

诗人又问:“那么令师去哪儿了呢?”

童子道:“师父去山中采药了。”

诗人问:“去了哪处山间采药?”

童子指着那不远处的群山道:“便在那片云雾深处,具体是在哪里,我却也不能知晓了。”

许多人知道贾岛,大抵都是因着小学课本上的这首诗。

在有唐一代群星荟萃的诗坛上,贾岛的名气并不很大,甚至于只能算是一个二三流诗人。

但就是这样的贾岛,却凭借着自己对诗歌虔诚的供奉,以极端“苦吟”的创作态度,以奇涩精辟的五言律体,以清寒幽僻的艺术风格,影响了后世几十代诗人的创作。

闻一多甚至有言:“贾岛毕竟不单是晚唐五代的贾岛,而是唐以后各时代共同的贾岛。”

01

一个皎洁的月夜,贾岛去长安郊外,拜访友人李凝。

友人的居处十分幽僻,荒草丛生,少有邻人。鸟儿栖息在池边的大树下,随着贾岛轻轻地叩击门扉,发出扑棱棱的鼓翅声。

与友人畅谈后,贾岛走出门外,走过一座小桥,夜色越发深沉。晚风轻拂,白云翩飞。

贾岛为这样的景致深深沉醉,心里暗暗思量着:我只是暂时离开此地,不久我就会归来,到时我将与友人一同归隐,绝不失约。

次日,贾岛骑着自己瘦弱的毛驴,踏上了回长安的路程。

一路之上,昨夜难忘的景致重又浮上他的脑海。他一边无意识地敲着驴背,一边低低念道: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他又重复念了几遍,忽然犹疑起来。

是“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呢?

是“推”好还是“敲”好呢?

他为这一字之差苦恼纠结起来,完全没意识到毛驴早已载着自己迈入热闹的长安街道。

毛驴前方的百姓忽然都散开到了两侧,一顶轿子在一列仪仗队的簇拥下正迎面而来。

贾岛此时却全然不觉,他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了“推敲”之中。

一直到一个卫士装扮的人,忽用力将他从毛驴上拉下来,他才反应过来,自己似乎冲撞了什么大人物。

他下意识地跪了下来,向轿子望去,一个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子正从软轿中走出,正是彼时任京兆尹的韩愈。

韩愈皱着眉头问:“你是何人?为何乱闯仪仗队?”

贾岛道:“小人贾岛,并非有意冲撞大人,只是心中为一句诗的用字纠结不已,始终拿不定主意,这才意识恍惚,闯进了仪仗队中。”

韩愈眉头微微舒展,笑着道:“既如此,你且把那句诗念给我听,我也好为你揣度一二。”

贾岛于是把自己“推敲”的纠结尽数托出,切切地望着韩愈。韩愈的文名,贾岛是知晓的,能够得到这样人的指点,贾岛欣喜不已。

只见韩愈沉思半晌,终于开口道:

“‘敲’字好些,你想呀,‘敲’门必定有声,月夜宁静,门响有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岂不绝妙!”

贾岛连连点头,心中也以为绝佳。

02

因着“推敲”一事,贾岛与韩愈从此成为挚友。

韩愈对贾岛的才华十分欣赏,对其虔诚作诗的态度更是敬佩不已,曾经写诗说:

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风云顿觉闲。

天恐文章浑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

将贾岛看作是诗人孟郊的再世,这既是对贾岛的褒扬,同时亦可看出两人身世境遇的颇多相似之处。

孟郊幼年失怙,晚年丧子,一生贫病交加。

而贾岛同样出身贫贱,甚至因地位过于低下,早年的事迹都已不可考。

据说,在30岁出家为僧前,他曾多次参加科举,却均已落榜告终。

他曾在《下第》诗中写道:

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乡!

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

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

知音逢岂易,孤棹负三湘。

自隋初创以来的科举考试,在为王朝选拔了一大批英才的同时,也成为了时代兴衰的见证。

当盛唐时,“行卷”、“温卷”、“干谒”之风,尚可看作文人间的惺惺相惜,彼此提携,不失为一桩轶事。

而到了中唐,时易世变,王朝恢弘气度不再,清明之风也荡然无存,科举便成了若干官员收受贿赂、谋取私利的工具,而真正的成绩却算不得什么,也无人关心了。

贾岛便是在这样的时代,走入了长安。

身前的一点萤火,如何照亮遍野的黑暗?

病蝉的一声嘶鸣,如何叫彻亘古的沉寂?

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 拆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 露华凝在腹,尘点误侵睛。 黄雀并鸢鸟,俱怀害尔情。

在《病蝉》里,诗人以病蝉自喻,病蝉欲飞不得,便有如自己连年奔波仕途,却不能得中一第。

诗人悲怆地告诫蝉儿,也是告诫自己:你看呢,那些黄雀与鸢鸟,都把你当成盘中餐,你的命运真是危机四伏、凄苦难言呐!”

03

当时宰相裴度生活奢侈,为了修建自己的府邸,驱逐数家贫民,引得民众愤怒不已,而无人敢言。

贾岛却在这时发声,写诗讽刺说:

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

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庭君始知。

诗句的意思其实已相当明了了,便是在暗指当权者权位不能长久,终有一日,那繁华的府邸会变作荆棘丛生之地,一派荒凉。

因着这首诗,贾岛触怒了当权者。他们借口贾岛的《病蝉》诗是在讽刺公卿,将他与另外九个举子列为“举场十恶”,逐出了考场。

也许便是在那样的时刻,贾岛遁入了空门。

之所以说“遁入”,而非“走入”,因着“遁”有逃、藏之意。

贾岛是因悲凄的身世和早年不堪的经历,而有了逃避的念头。

正如闻一多所说:“于是他爱静、爱冷,也爱这些情调的象征——鹤、石、冰雪。黄昏与秋是传统诗人的时间与季候,但他爱深夜过于黄昏,爱冬过于秋,他甚至爱贫、病、丑和恐怖。”

在许多人眼中,贾岛刻字酌句是为“笨”、“蠢”,诗风凄恻、萧飒,而“读之使人不欢(严羽)”,甚至是如“虫吟草间”。

但他们没有去想,偌大个唐朝,能够下笔千言,汪洋恣肆而文不加点,字字皆精,句句都妙者,也不过李白一人。

即便是与李白比肩的“诗圣”杜甫,不是也被调侃“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不是也感叹“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可见所谓“蠢”“笨”,实则不过是源于对作诗的痴迷与虔诚,“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佛家将“痴”作“无明”解,认为一切的烦恼都是由于“痴”。

然而如果我们也曾深切地爱过什么东西,便该懂得:

能有所痴,有所执,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

至于贾岛诗风的凄冷、枯寂,则更是深受时代、身世的影响。

如孟郊、贾岛者,身处中晚唐这样一个孤舟飘蓬般的时代,所见所闻都是深秋的萧瑟、衰败,寒冬的死寂、肃杀,又如何能强求他们发出如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般的豪言壮语。

一个时代必有一个时代的语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如果说李白属于盛唐,属于那个万国来朝、气势恢宏、昂扬自信的时代;

那么贾岛便属于晚唐,属于孤烟嘶马,属于落日斜阳,属于每一个王朝的末世,属于每一个跌宕时代里凄惶无措的诗人们。

于是有了五代时期所谓的“贾岛时代”;

有了宋初的“九僧”、“晚唐体”;

有了宋末的“永嘉四灵”、“江湖诗派”;

有了明末的“竟陵派”;

有了晚清的“同光体”。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贾岛一生都在困顿中度过,去世的时候,家中贫无一钱,只余一头病驴,一张旧琴。

他是把自己整个的人生,所有的心血都投入到了诗歌中了。

据说每到岁末,他就会把自己一年所写的诗稿供奉到几案上,焚香敬拜道:“这是我一年来的苦心之作啊!”

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自述: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那么而今,我们又是否能读懂贾岛那字斟句酌、呕心泣血里深藏的滋味呢?

参考文献

王祥《中国文学史话——隋唐五代卷》

夏昆《在唐诗里孤独漫步》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世界”原创发布。

诗享优选:

《线装国学馆》系列丛书 | 12部

诗享生活馆智能小程序

往期精彩回顾:

学生时代最难背的8篇文言文,第3篇堪称学生噩梦,全背是学霸

知乎高赞:有文化的人到底有多“可怕”?

9部名著的最后一句话,堪称神来之笔

《红楼梦》:那些缠绵悱恻的爱,不过是相欠该还的债

史上最有诗意的一次送别,全文无一句离别之语,却写尽离别之意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诗词世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的滋味作文 地震作文 作文期待 作文技巧 那一刻我长大了500字作文 那一刻我长大了400字优秀作文 穿戴式跳d放在里面逛超市作文 什么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00字 乡情作文600字初一优秀作文 妈妈我想对你说作文300字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300字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一件有趣的事作文500字 他感动了作文500字 一件有趣的事作文300字 我的微幸福作文 窗外作文800字初二 以阅读为话题的作文 成长的脚印作文 我的童年作文400字 让我欢喜让我忧作文 因为有了你作文 friendship作文 闲不住的奶奶作文 我的同桌作文400字 我熟悉的一个人作文 代写作文 知足常乐的作文 我喜欢的一个人作文 我们一起走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