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广州妈妈扶起脑瘫儿子 十五年如一日诠释母爱

2020-12-16 21:00:01
相关推荐

视频截图

在沙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楼,安静的康复理疗室只有一对母子,在妈妈耐心的节拍声中,看上去肢体不便的男孩将双脚固定在康复器材上,重复地拉伸腰肢。

这名男孩叫小昊(化名),而耐心帮助康复的则是他的母亲廖洁容。15年前,刚刚出生的小昊被诊断为小儿脑性瘫,属肢体重度残疾二级。他不仅无法正常与人沟通,而且一度被视作“植物人”,面临生命危险。幸在母亲廖洁容没有放弃,将儿子的生命紧揽在怀中,如今小昊的治疗慢慢有了好转。2015年天河区授予了廖洁容“天河好人”的称号。

24×5000小时的陪伴 感人母亲扶持爱子十五年

在天河区左竹园社区,顺着一条曲折狭窄的小巷子走到尽头,一幢老旧的三层民房便是一家人的住处。房子是小昊奶奶的祖屋,廖洁容居住在三层。据社工志愿者告诉记者,平日里很少能见到两母子,廖洁容一大早就要带着孩子做康复,而且还要陪护他上学,而父亲莫国强是公交车司机,同样早出晚归,用自己三千多元的工资勉强撑起家庭。

“不少人都觉得我选择了最难走的一条路。”廖洁容对记者说。为了给儿子治疗,她放弃了经营起来的小生意,15年,5000多天,她不分日夜照顾小昊的的日常生活。

回忆从刚出生几年,光是喂奶就让廖洁容满头大汗,由于身体僵硬,廖洁容抱不住小昊。“吐出来的比吃进去的多。”

小昊双手无法抓物,双脚不能行走,随之而来还有吞咽、交流困难。可想而知洗澡、穿衣、上厕所这些普通事,对于廖洁容和儿子来说都是挑战。

对于母子俩,比起生理困难而言,更困难的可能是心理。每当外出理疗,廖洁容一度无法克服他人异样的眼光。“感觉路人的眼神都扎人。”廖洁容说道。他们在沙河医院的一位老医生那里医治了五年,他和母子熟识,每当廖洁容带着小昊出现他都会对排队的人群说:“让这对母子先看,妈妈不容易。”

“时间一久,还有好心人的理解,我感觉没什么好怕的。他是我的儿子,我无怨无悔。”廖洁容坚定地认为这条路走得坚定踏实。被评为天河好人后,经常有社工或是志愿者前来探望,母子俩的生活也有些许改善。

相比于一般少儿脑性瘫痪患者来说,小昊的恢复情况已经算顺利。“我无论去哪里,都要带着他一起。”眼光每逢与儿子交会,廖洁容都异常坚定。

视频截图

每日坚持锻炼 理疗室内陪伴康复

现在小昊已经成长为一个160左右的小伙子,虽然他的腿部力量还不足以支撑他站立行走,坐的时间长了也会不自觉地歪斜,不过他的精神状态很好。“哥哥好,我叫小昊。”他用一个友善的露齿笑欢迎陌生人,同时他还能用较慢的语速与人沟通。

在长期坚持康复理疗下,小昊的肢体避免了僵化,他还能灵活的用手指操纵手机屏幕,微信玩得比妈妈还流利。“我会和微信好友聊天,还会发朋友圈和点赞。”他笑着说。

廖洁容每天为儿子按摩、教他发音说话,母子俩每天都要去做康复治疗。借助器械,他们完成一次又一次的上下阶梯训练、膝关节屈伸、体前屈等等动作。为了防止脚部走形,他需要穿戴特制的矫形鞋。

小昊需要练习的站立体前屈动作是“重头戏”:小昊将膝盖固定在支架上,然后双手向下尽力伸展到脚尖,一套动作需要完成一百个。

而上下阶梯也是脑瘫康复训练的重要内容,一开始上、下台阶时,廖洁容需要从后方分别扶住小昊的髋部和肩。如今廖洁容逐渐减少帮助,小昊已经能够独立上下台阶。

有时候他也会疲劳偷懒,沙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理疗室的医生和廖洁容都会严肃地提醒。小昊不敢怠慢训练,他也明白亲人的苦心。“如果训练地不到位,肢体还会慢慢地恶化下去。”廖洁容说道。

“理疗室的医生都是看着小昊长大,孩子精神状态没有因为患病而消沉,真的很欣慰。”理疗室的医生说道。

小昊凭努力考上职高,最爱看报纸新闻

在卧室墙面上,记者看到了九张大大的奖状:“优秀少先队员”、“学习进步奖”、“三好学生”...目前小昊考上了一家特殊教育的职高,9月3日已经开学,他主修文员专业。他所在的班级也只有他成功升学。“直到他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才知道他原来有这样的志向。”廖洁容说道,“我想让他在学校多呆几年,比只在家康复更好。”

“正常的小孩教一遍就会了,但他要跟他学上10遍,20遍,甚至更多。”读书上课的日子廖洁容也需要全程陪伴,课间她需要帮小昊转教室,放学后母子俩便立马“转战”康复室。

小昊在学习上付出了比常人更多努力,在学校里他最喜欢的科目是语文,不过语文也最令他头疼:由于肢体不便利,八百个字的作文他需要写上三个小时。

不过在廖洁容眼里,小昊对语文有一股“倔劲儿”。“只要老师布置的作业里有作文,他就必须写完才睡,一般要写到晚上十一点以后才能休息,”廖洁容说,“虽然慢但是很认真。”

学习之余,小昊喜欢在报纸上读新闻。这也是廖洁容帮助他养成的习惯。“阅读能够帮助他思考,锻炼脑部也是康复的一部分。”为了将来能够成为一名文员,小昊不仅练习如何用电脑打字,幻灯片和表格他也能完整地制作出来。

每天邻里街坊都能看见,廖洁容骑着自行车,后面坐着小昊,儿子已经对母亲形成了很强烈的依赖。也许在她自己看来,这么多年对小昊的照顾已成习惯,但是在旁人看来,这已经是最美的坚持。过去十五年,这位普通的广州母亲再次用不寻常的毅力,诠释了一位母亲的责任。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侯翔宇

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侯翔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小学生的作文 作文英语怎么写 他作文 作文《温暖》 作文高中生 怎么写英语作文 作文视频 暑假 作文 疫情的作文 有趣作文 作文花 作文旅游 350作文 世界作文 春节作文作文 春节.作文 作文 感 作文美丽 美丽 作文 描写作文 作文有哪些 六年级作文作文 自己的作文 喜欢作文 《成长》作文 作文一篇 作文 家乡 《爱》作文 作文朋友 作文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