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民国上海“摊贩抗争事件” 60余年后才揭开谜底

2020-12-17 01:20:01
相关推荐

摘要:如题

引文:几十年后,回头再看储安平那篇轰动一时的政论,一句感叹油然袭来:毕竟是书生。

1946年11月30日、12月1日两天,上海发生“摊贩抗争事件”。

据当时的报道称:“在这激荡的骚动中,若干商店被群众捣毁,全市歇业,交通阻断,警察鸣枪多次,多人受伤。全市陷入极度的混乱、动荡、恐怖、不安。……骚动延续至48小时之久,牵连的地区几占上海全部商业区域。直接参加这次骚动者,约占5万人左右,间接受此次骚动影响者,约在100万人左右,而同情关怀这次骚动者,至少在300万人以上”。

事件起因为何?谁在主导?当时很多杰出人物都看走了眼。

直到60多年后,事件的谜底才真正揭开……

小摊小贩也要吃饭

最近在阅读岳麓书社于1999年影印的六巨册《观察》杂志,这是该社“中国近代期刊影印丛刊”的一种,入选者均为在近代中国留下深刻印记的出版物,以影印方式出版,保留原汁原味,堪称功德无量。

阅读《观察》,自然会特别留意其主编储安平的文章。此前读过储安平的一些政论,除了表达的晓畅有力之外,作者的学养、定见、洞察力尤其使我佩服。但当初毕竟不是集中式阅读,而且有些文章并非原貌,未免稍损阅读快感。而这次则弥补了先前的遗憾。

如果对储安平当年发表在《观察》杂志上的政论作一总体评价,证之以后来历史的演变,几乎没法不同意他是那个时代最具卓识的观察家之一。

但储安平究竟是一介书生,书生论政,只能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发言,而政治之复杂往往非书生所能想象,因此以储安平之敏锐,也难免会有失察的时候。

姑举一例。

1946年11月30日、12月1日两天,上海发生“摊贩抗争事件”。据当时的报道称:“在这激荡的骚动中,若干商店被群众捣毁,全市歇业,交通阻断,警察鸣枪多次,多人受伤。全市陷入极度的混乱、动荡、恐怖、不安。……骚动延续至48小时之久,牵连的地区几占上海全部商业区域。直接参加这次骚动者,约占5万人左右,间接受此次骚动影响者,约在100万人左右,而同情关怀这次骚动者,至少在300万人以上”。

摊贩抗争事件之起因,缘于本年7月上海市政当局认为摊贩有碍观瞻、妨害交通,决予取缔。

据时任上海市长吴国桢12月1日发表广播讲话称,“警察对摊贩之处罚,第一第二两次违章设摊者处以罚款,第三次给予拘押”,又称“当市府决定取缔摊贩时,亦曾充分顾及彼等之生计问题,故给予8、9、10三个月之限期,劝令于此时期内迁地营业,或另谋生计。”

但当时国内经济十分萧条,贩夫走卒为生活奔波于街头,原为不得已而为之,若真的另有更好的生计,何乐不为?政府既然不能帮助摊贩们解决职业问题,在摊贩们看来,“另谋生计”就只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了。

“迁地营业”貌似合理,但众所周知,摊贩经营全靠闹市,何况当局并未指定具体的“迁地”位置,因此“迁地营业”也几乎是一句空谈。随着政府所设定的取缔期限日益临近,而街头的摊贩们也没有丝毫的退让迹象,整个上海笼罩在不安的氛围中。

政论家罕见失察

1946年11月26日,上海警察开始严格执行政府命令,对违禁小贩实行拘捕,据当时报载约在800人左右。适值寒流袭沪,气候骤降,被捕小贩家属送衣送饭,目睹家人之瑟缩可怜,情绪已大为波动,同时社会上谣传被捕小贩已有数人因饥寒死于拘留所中,公众怒火更无法遏制。

11月30日清晨,被捕小贩家属多人前往警局请愿要求释放被捕者,其后不断有人闻风前往。

和几乎所有群体性事件一样,在警局门前聚集的人群实则具有不同的诉求,或因同情而为摊贩们助阵,或借机发泄不满,或者干脆就是看热闹者。但政府临场处置中,除了感到局面的严峻,当然无法将这些不同诉求的人群一一区别开来。在警察出面弹压之后,冲突不可避免地扩大了。……

1946年12月9日,《观察》第一卷第16期出刊,头条即为储安平对摊贩抗争事件的长达四千余言的评论。

在这篇题为《论上海民乱》的文章中,储安平保持了其一如既往的敏锐洞察力,他发现“在此次骚动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而为其他任何社会骚乱案件所无者,即凡谈论此次骚动事件者,大都对政府表示不满”,因此判断“这次骚动的性质,不仅仅是经济的,亦复为政治的及社会的”。

储安平又说:“这次上海的群众骚动,实含有极严重的意义。假如这仅仅是一种地方事件,我们绝无意思浪费这许多篇幅加以论列。我们认为这次上海的民乱,就是一种国家将要遭遇革命的象征。我们如此看法,其意非谓这个将要来临的革命,将由这次骚动中的人物发难完成,而是说这个将要来临的革命,其客观的社会条件,已一天成熟一天。”

今日阅读这篇《论上海民乱》,仍不能不被储安平的睿智所折服。但以“后见之明”论之,此文并非全无疏漏。

储安平在论述摊贩抗争演变为骚乱的原因时说:“地方党政当局,都将此次骚动,归之于‘异党’的阴谋。我们始终认为,这一次骚动,完全是逼出来的。”

正因为储安平首先断定“这一次骚动,完全是逼出来的”,所以他在文章中一方面对吴国桢在事件中的处置给予了“公道的称颂”,并且呼吁社会充分理解“当吴市长全力制止警察当局使用武力对付群众时,他本人也是受着他下属的不满和抗议的,……在这样一个混乱激荡冲动中的骚动,造成‘惨案’易如反掌”,评价吴国桢的克制“具有高度智慧”;但另一方面,他又批评吴国桢在骚动中“对于‘暴徒’‘阴谋’强调过度,不免有损政治家的风度。”

摊贩们在闹市区摆摊设点,政府决心取缔,摊贩设摊如故,支撑摊贩们起而对抗政令的首要原因当然是生计所迫,但这种对抗发展成为有组织的大规模行动,其性质是否还那么单纯,背后是否没有外力参与,书生论政的储安平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很难厘清。

60多年后一篇文章揭破了谜底

事实是储安平的判断错了。谜底的揭开还要等到2008年。

这一年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的《党史纵横》第一期发表了一篇题为“震惊中外的上海摊贩抗争运动”的署名文章,文中写道:

抗争刚刚开始,“摊贩中的中共地下党员王振煊迅速向所在支部作了汇报,王振煊的汇报引起了上海国民党警察系统内中共地下党领导的机构-----中共上海警察工作委员会的重视。”

后来就是在这个机构的领导和推动下,冲突一步步升级。文章披露,12月1日吴国桢面对上海市民发表广播讲话的当晚,“‘警委’召开会议研究斗争动向。为了扩大社会影响,争取更大胜利,决定第二天适当扩大斗争范围,并加强宣传。摊贩委员会按照‘警委’指示,决定由王振煊带领部分群众仍活动于黄浦地区,争取商店员工罢市支持;委员余阿土等人则连夜赶往条件成熟的老闸区联络,组织摊贩响应黄浦区的斗争。”

证之以当年骚动中的情景,可以认为这篇文章洵为实录。

在“震惊中外的上海摊贩抗争运动”这篇文章的最后,作者说:“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领导下,经过上海摊贩及各界群众的配合努力,摊贩们赢得了舆论,赢得了同情”,而在对立的那一面,以罔顾民生民意形象定格的国民党政府自然就成了大输家。

按作者之意,一些摊贩的流血乃至牺牲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这样深刻的内幕,当年作为《观察》主编的储安平,哪怕的确一直在评论中努力践行他和《观察》倡导的“独立”、“客观”的原则,其执笔之际肯定是无法获悉的。

储安平再敏锐再富有洞察力,也只能以既成事实为依据,做出符合一般常情常理的判断。

几十年后,回头再看储安平那篇轰动一时的政论,一句感叹油然袭来:毕竟是书生。

本文为黄大拿明史拍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欢乐闹元宵作文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的妈妈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作文 心中有盏红绿灯作文 世界上最短的作文 打屁股作文小贝 有一种记忆叫温暖作文 梅花香自苦寒来 作文 父亲节怎么写作文 温暖作文450字左右 越来越好作文600字 发现作文500字左右 毕业对老师说的话作文 端午节踏青作文 四年级上册写人的作文 学雷锋做好事的作文 假如我是神笔马良作文 最美的时光作文800字 思念作文300字 舍不得离开你作文 游隐贤山庄作文 小学四年级作文我的乐园 快乐六一作文四年级 快乐六一作文五年级 高中作文议论文范文 人物描写作文100 告别过去作文600字 火把节作文600字 英语作文自我介绍50字 铭记那份美好作文